- 积分
- 15869
- 在线时间
- 19404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5-5-4
- 阅读权限
- 100
- 精华
- 1
 
- UID
- 11244
- 帖子
- 23731
- 精华
- 1
- 经验
- 15869 点
- 金钱
- 14653 ¥
- 注册时间
- 2006-8-6
|

楼主 |
发表于 2013-3-4 0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67# simon62
你已经完全忽视了电容的作用了,
电源牛再大,也只能是以周期性的频率来供电。
靠牛大你以为就一定能让输出峰值稳定吗?
你一开始笼统的提出了200W+200W, 后来,我给了一个图,你又说不能同一时间供电。还拿出个20ms的间隔。
再看一下电容充电的情况呢? 200W又不是实际功率, 乙类电路的电源最大功耗是127W。
40V,5A, 这个参数, 你也知道这两点不可能同时达到。是电压超前,还是电流超前呢?
再来看峰值的产生。在100RMS的功率输出中,输出功率由输入信号控制。喇叭为理想负载时。
当上臂导通时输出最大功率100W时,输出有效值电压28.5V,这时的电流有效值你会认为是3.5A。
峰值到40V,也就是波形的顶点时,电流因滞后的原因,其峰值并不会达到5A。
之所以有5A这个值的出现, 是因为负载8欧的缘故, 也只是个参考值。
这是电路决定的,不管你用多大的电牛。也无济于事。
在乙类功率放大器的计算中,其实这个单臂的3.5A电流就是最高点。因为计算是取其平均电流的。这是推挽电路的特性。
127.8W/80V=1.6A。 这个1.6A是其消耗的平均电流值。
难道神马也是马? 浮云也是云?
你是把峰值当成实际输出了。故而夸大了一倍的量。
想不明白,沒有負載的情況下,就拿个功率/電壓=電流 足以解釋了乙類的輸出功率?
80V與127.8W的關係從何建立?
80V又是什么鳥?vpp?
127.8W是峰值?那么用那峰值電壓計出來?40Vp?80vpp?
一般計算功放輸出功率都以單臂計算即可,為什么要拿80vpp來代入算式中?
1.6A更找不出出處?就當3.5A電流就是最高點,那1.6A又怎變出來?
127.8/40=3.2A,如果40Vp是28.5V的峰,那么 100/28.5=3.5A,到這裡的3.5A與3.2A之間又怎樣聯想出關係來。127.8W/80V=1.6A,這1.6A與3.5A又是那回事,怎樣才可以把兩者扯在一起?
然後我們又再回到歐母定律上,已知負載8歐,28.5*28.5/8=100W(大約吧跟你用著28.5來算),40/8=5A,這裡出了个5A,與上文的3.2A或3.5A之間差距又是怎么來?再跟莫明其妙的1.6A又差了什么?誰吃掉了差距的電流?又試一下 5*0.78是=3.9,數字就越來越多了,可惜我沒辦法把它們搞出關係來,你可以嗎?
100W的乙类电路的电源最大功耗是127W。
這句話我想了又想,它應該是不會錯的,正如你說100多年來前人寫的準沒錯,有錯都由後世人改正了,這點我同意。不過你漏了兩个字 - 平均,應該是最大平均效率才對,不是最大峰值功耗,因為不合理,與歐母定律不符合。你一直對我發表的誤會也是在於此,你誤解了0.78是最大峰值功率,0.78是最大平均效率來解釋最大平均輸出才是最合理。試想乙類工作永遠只有一臂做功,電壓電流由低至高又由高至低來來回回做功,一串數字計算下就找出了0.78這个平均效率來,但怎也擺脫不了歐母定律,當電壓到達最高點時,電流必定會跟上,最高功耗就出現了。
甲類不同,不管有沒有輸出,兩臂都在做功電流都在流動,只要是甲類況態中,電壓電流永遠都在峰頂,所不同的是沒放大輸出時,電壓電流由兩臂平分了峰功耗,到有輸出時一臂就會把電流輸送往另一臂,當出現最高輸出時,峰頂功耗就由一臂承擔了,電壓電流始終沒變量,所以推挽甲類最大的效率是50%,同樣在歐母定律的規限下,8歐 100W RMS 必定是 DC40V 5A = 200W ,這 200W 在沒輸出時又回到了由兩臂平分,200W功耗 - 100W RMS 輸出,完全乎合甲類推挽 50% 效率的說法,也印証了甲類功耗沒有頂不頂峰之說,因為全時間都必定是頂峰。
我寫了那么多,希望你認真看看,當中仍然有不圓美的表達,我的能力就這么多,不及你的萬一,只要你能理解乙類78%是平均效率,一切你對我提出的疑問就能解開,大家也不必拿牢不可破的定律來相互質問,它們是可以是必定共存,因為它們都可理,產生問題只是在於你對78%的理解想偏了,它不是最大峰功耗。
又再回到能量備用上,既然說清楚了甲類乙類都同樣受限制於歐母定律,200W峰功耗已經不必在爭辯吧,那么我又再說說變壓器,你提出的電容我不是不考慮,不過最終輸送出能量的仍然是變壓器,電容的電壓永遠高不過變壓器輸出的電壓,經整流器輸出的能量是以每20ms交叉送到電容上,涉及到電容後的能量提取頻率這些常數是可變的,現在只能以定性來考量否則沒有結果。變壓器結構原理上双繞組經橋式整流只能出現一个繞組向一種電壓充電,永遠都不可能出現兩繞組同一時間向同一種電壓充電,這點大家也不必再花時間爭辯吧?我著眼點是那一刻,就是20ms之間的事,我認為純理論上只有一繞組能提供能量,當要用到200W,這繞組就必須有這能力,20ms之後換了另一組也一樣須要有輸出200W的能力,電容被拿走了200W總要有補充,你想像可能會分幾次由不同的繞組提供,我看是可變常數不是不存在但誰也不能簡單說明,所以最理論的說法就是一繞組供足了就最方便簡單數算,或許有玩diy的有這能力有合適設備能準確計算出來,不過普遍性不強的大眾無法用上,說了也是白搭。所以你說我笨也好一成不變也好,我就用最簡單而又能滿足設計的方法,找一只擁有双200W功率次級的變壓器來用,既簡單而有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