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主题

0

好友

177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74642
帖子
197
精华
0
经验
177 点
金钱
167 ¥
注册时间
2009-1-12
发表于 2017-7-18 00:19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能说你还年轻,DIY 路才刚开始,精彩部分在后面等你

13

主题

0

好友

760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80363
帖子
751
精华
0
经验
760 点
金钱
734 ¥
注册时间
2009-2-13
发表于 2017-7-18 06:46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流着眼泪唱情歌 发表于 2017-7-18 00:02
三级直耦不需要消振电容和高ft,裕量完全,自激个P

基本理论都不懂,还搞哪门子功放。

6

主题

4

好友

3469

积分
     

罗宾汉 当前在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17615
帖子
3466
精华
0
经验
3469 点
金钱
3446 ¥
注册时间
2016-7-26
发表于 2017-7-18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zhchao1971 发表于 2017-7-17 21:11
书名是晶体管收音机中的新技术,非常好一本书,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版的,里面很多内容远领先于当时的技术水平 ...

哇,您是学农业机械化的大学生,能找到这么古老的图书。可以想象基础知识很扎实。

6

主题

4

好友

3469

积分
     

罗宾汉 当前在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17615
帖子
3466
精华
0
经验
3469 点
金钱
3446 ¥
注册时间
2016-7-26
发表于 2017-7-18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zhchao1971 发表于 2017-7-17 21:08
版主你应该是错了,看看这个

是的,我读大学时,老师也是这样分析的。只是那个时候没有高性能的晶体管。今天有那么多高性能晶体管应感谢日本人的技术贡献。不然我们还停留3DD15,及美国的3055/2955低频晶体管。没办法DIYHIFI。理论指导实践非常重要,我国音响理论并不差于人家。现在世界还没有突破我国八十年代关于功放的理论。希望能看到您更多的理论研究。

13

主题

0

好友

760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80363
帖子
751
精华
0
经验
760 点
金钱
734 ¥
注册时间
2009-2-13
发表于 2017-7-18 10:37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chao1971 于 2017-7-18 10:50 编辑
ZMH8771140 发表于 2017-7-18 09:55
哇,您是学农业机械化的大学生,能找到这么古老的图书。可以想象基础知识很扎实。


看这本书时,我才初二,从此以后,自己亲手制作出性能完美的高保真功放一直是我的追求。

7

主题

10

好友

3119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27614
帖子
3093
精华
0
经验
3119 点
金钱
3084 ¥
注册时间
2017-2-15
发表于 2017-7-18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ZMH8771140 发表于 2017-7-18 10:16
是的,我读大学时,老师也是这样分析的。只是那个时候没有高性能的晶体管。今天有那么多高性能晶体管应感 ...

用几个G的管子做功放,这个在理论上没错,但在实际中能做出来实物的可能没有,我是没有做出来,
我觉得应该是卡在PCB设计上了,为此我设计过一个很好的分立功放电路,PCB设计连微带方法都用上
了,电路做仿真也都通过的,还是不成,我觉得,有可能集成化技术可以实现。
事实上,即使能实现的话,也还没有达到接近理想的程度。而现实中我们用的比较好的集成功放还要差
上很多,可见,我们现在距离真正优质功放的距离有多么遥远。
有正确的理论作基础,才有可能进步的更快一些。

15

主题

0

好友

465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129925
帖子
431
精华
0
经验
465 点
金钱
420 ¥
注册时间
2009-9-6
发表于 2017-7-18 11:39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功放放大电路基础知识,坛子里十个有四个懂,如果拿来炫耀,就有点班门弄斧的味道,也会让人笑话,所以低调为佳

1

主题

0

好友

241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20212
帖子
181
精华
0
经验
241 点
金钱
176 ¥
注册时间
2007-3-15
发表于 2017-7-18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00.png
这本书有点岁月了。所谓CL电路,也是受当时理论局限的一种构想。


15

主题

0

好友

465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129925
帖子
431
精华
0
经验
465 点
金钱
420 ¥
注册时间
2009-9-6
发表于 2017-7-18 11:48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zhchao1971 发表于 2017-7-18 06:46
基本理论都不懂,还搞哪门子功放。

你说的这些东西,教科书上都有的,又不是你原创的。三级直耦无需消振电容的闭环电路比比皆是。不是只有高ft和消振电容才能获得充分的裕量。

1

主题

0

好友

241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20212
帖子
181
精华
0
经验
241 点
金钱
176 ¥
注册时间
2007-3-15
发表于 2017-7-18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01.png 02.png
这种想法不是没有道理,但有很大的局限性。总之,理论很落后。


7

主题

10

好友

3119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27614
帖子
3093
精华
0
经验
3119 点
金钱
3084 ¥
注册时间
2017-2-15
发表于 2017-7-18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鬼谷子 发表于 2017-7-18 11:50
这种想法不是没有道理,但有很大的局限性。总之,理论很落后。

该书作者以为取消了CN就可以了,事实上并非如此,这个电容是不能从根本上取消的。

13

主题

0

好友

760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80363
帖子
751
精华
0
经验
760 点
金钱
734 ¥
注册时间
2009-2-13
发表于 2017-7-18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chao1971 于 2017-7-18 12:59 编辑
鬼谷子 发表于 2017-7-18 11:50
这种想法不是没有道理,但有很大的局限性。总之,理论很落后。


对错不谈,那是另一个问题,确实有这麽一个说法就行了,这是关键。

13

主题

0

好友

760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80363
帖子
751
精华
0
经验
760 点
金钱
734 ¥
注册时间
2009-2-13
发表于 2017-7-18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流着眼泪唱情歌 发表于 2017-7-18 11:48
你说的这些东西,教科书上都有的,又不是你原创的。三级直耦无需消振电容的闭环电路比比皆是。不是只有高 ...

都懂吗?我觉得现在很多都是瞎子摸象的做法。

7

主题

10

好友

3119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27614
帖子
3093
精华
0
经验
3119 点
金钱
3084 ¥
注册时间
2017-2-15
发表于 2017-7-18 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很多人是不懂的,但不管你懂不懂,只要你做功放都必须遵循这个原则,只不过你是被迫的,你只能
通过加大滞后补偿来被迫符合这个原则,这是所有运放电路都必须遵循的原则,功放也是运放。
例外的情况:无大环反馈电路不需要遵循这个原则。

6

主题

4

好友

3469

积分
     

罗宾汉 当前在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17615
帖子
3466
精华
0
经验
3469 点
金钱
3446 ¥
注册时间
2016-7-26
发表于 2017-7-18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ACDC2017 发表于 2017-7-18 11:19
用几个G的管子做功放,这个在理论上没错,但在实际中能做出来实物的可能没有,我是没有做出来,
我觉得 ...

是的,“有正确的理论作基础,才有可能进步的更快一些”。这里讨论放大器的开环频率带宽,目的是环路负反馈更迅速,为降低失真提供条件。并不是要放大几百KHZ以上的信号。我研究表明负反馈越迅速,交越失真就越容易降低。我认为交越失真的产生是因为功率管快速地导通和截止,负反馈又反应太慢而产生的高频失真。我用这个思维,收到较好的效果。加大静态电流也有提高负反馈速度的作用。希望能看到您的看法。

6

主题

4

好友

3469

积分
     

罗宾汉 当前在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17615
帖子
3466
精华
0
经验
3469 点
金钱
3446 ¥
注册时间
2016-7-26
发表于 2017-7-18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下一步我准备试验加大工作电流来提高负反馈的速度,降低交越失真。实现70V电源的功放。设计差分输入级5mA,电压级20mA,输出第一级25mA,输出第二级300mA,输出第三级每管100mA。当然发热也很厉害,用6管并联总功耗可能达到280W,可以输出400W功率。大家认为这个思路如何?

7

主题

10

好友

3119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27614
帖子
3093
精华
0
经验
3119 点
金钱
3084 ¥
注册时间
2017-2-15
发表于 2017-7-18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ZMH8771140 发表于 2017-7-18 14:48
是的,“有正确的理论作基础,才有可能进步的更快一些”。这里讨论放大器的开环频率带宽,目的是环路负反 ...

你说的交越失真中确实包含开关尖峰成分,这的确需要更快速的器件使尖峰更小,负反馈
是可以抵消任何失真的有效手段,交越失真还包括晶体管起始非线性。
提升带宽是非常有意义的,不管是开环还是闭环,运放用增益带宽积来表示,这个数值越高,越有利。
如果能大幅度提升增益带宽积,功放的性能就会同步提升。
拿TIM失真来说,人家说有,如果你就信了,认了,你可能就转向搞无大环功放了,我一直认为无大环
功放就是聋子说话,谁见过聋子能把话说清楚的?负反馈就是多了个耳朵,随时纠正自己的发音。
TIM提出就说了:当快速上升信号到来,负反馈信号延迟而产生放大器幅度过载。试想:如果信号中没有
了这种快速上升的信号呢?如果我们做的放大器只是一个低音炮呢?是不是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如果是
那就好办了:几百赫兹和20KHz只是一个量的问题。如果放大器的高频特性足够好,放大20KHz信号就像
放大几百Hz信号是一样的。还用继续说下去吗?

6

主题

4

好友

3469

积分
     

罗宾汉 当前在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17615
帖子
3466
精华
0
经验
3469 点
金钱
3446 ¥
注册时间
2016-7-26
发表于 2017-7-18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ACDC2017 发表于 2017-7-18 15:18
你说的交越失真中确实包含开关尖峰成分,这的确需要更快速的器件使尖峰更小,负反馈
是可以抵消任何失真 ...

好,好,精彩。还要继续把你的理论贡献出来,谢谢您。“无大环
功放就是聋子说话”好比喻。你说到增益带宽,我注意到了,明白了OPA445BM运放的失真比LME49710HA运放大很多的原因。

13

主题

0

好友

760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80363
帖子
751
精华
0
经验
760 点
金钱
734 ¥
注册时间
2009-2-13
发表于 2017-7-18 16:56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准备制作只有两级放大的功放,并使用高速vmos管,完全不会自激振荡,以前做过现在又做了些改进,我也主张反馈要高速才能更好的降低失真,这款功放以前做过,现在又有改进,类似于pass f5,但比f5更有驱动力,输入也采用vmos,线性更好。

13

主题

0

好友

760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80363
帖子
751
精华
0
经验
760 点
金钱
734 ¥
注册时间
2009-2-13
发表于 2017-7-18 16:57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准备制作只有两级放大的功放,并使用高速vmos管,完全不会自激振荡,以前做过现在又做了些改进,我也主张反馈要高速才能更好的降低失真,这款功放以前做过,现在又有改进,类似于pass f5,但比f5更有驱动力,输入也采用vmos,线性更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 鄂ICP备2025138941号-3 ICP证:鄂B2-20130019 公安局网监备:420100007348 邮箱:1343292467@qq.com )

GMT+8, 2025-11-8 12:09 , Processed in 0.125331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