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4544
- 在线时间
- 27872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5-11-7
- 阅读权限
- 150
- 精华
- 0
超级版主
当前离线
如果拥有金耳朵,只能花更多金钱 ¥ $去折腾.
 
- UID
- 261072
- 帖子
- 28981
- 精华
- 0
- 经验
- 24544 点
- 金钱
- 23022 ¥
- 注册时间
- 2010-11-14
|
本帖最后由 mxwmke1 于 2017-7-17 18:44 编辑
还有一点:这个管的Ft特性要在几个G以上。
分立电路的设计在选择Ft参数上很多人是忽略的,但这关乎到放大器最终能否稳定工作的问题。
大致遵循:每一级用管的Ft参数以10倍递增。复合管按复合后实际Ft考虑,即:
如果最低Ft为10Mhz,其它两级分别选100Mhz和1000Mhz。实际很多人做功放能达到这样水准的
罕见。 这是电路设计的一个基础理论,功放一般由3级构成,这和运放的基本构成是一样的。
(因此可以找关于运放设计的基础书籍)。
理论上,当3级级联的时候,就会产生3个极点,如果各级的频率特性差不多的话,三个极点
就离得比较近。怎么说呢(这是很多初学者最不愿意接触的理论部分)?
理论上,一个极点之后,幅频特性按6分贝滚降,放大器总要加大环路负反馈,那么反馈后的增
益与开环特性曲线的切点初如果超过12分贝/倍频滚降就会自激,三个极点就是18分贝/倍频。必
然自激无疑,也就是,第一个极点之后的那两个极点必须远离第一个极点,假如,第一个极点为
200Hz,我们设计假如60分贝的反馈量,计算下来,第二个极点必须在:200KHz之后,第三个极
点还要更远。它们由于级联关系,就要求他们的频率特性要按照每级10倍递增。
我觉得我说的不是很好,关于这部分,应该是至少一个章节的内容(真要弄透了,那是一本书)。
总之:就是为了放大器能稳定工作而必须遵循的原则,很多人装功放,根本没有考虑到这点,选管
的Ft值往往不够,最终都会发生自激,于是也知道消振,被迫加大滞后补偿(使第一个极点大幅度
向频率底端移动)。才能消除自激。
为了能使放大器最终可以稳定工作。
你关于晶体管应用的理论没有学好,应补习各类晶体管ft特性适用什么类型放大器。别拿一些自以为是的"理论"误导他人。
这些年来仅看到你做过一个怪异的LM1875扩流BTL电路外,其它观点都是颠覆关于音频放大器设计的基础理论。别蔑视广大坛友的智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