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主题

0

好友

567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6078
帖子
5585
精华
2
经验
5672 点
金钱
5633 ¥
注册时间
2007-8-18
发表于 2012-4-1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输入0.1v DC
vDC输入0.1.PNG

5

主题

0

好友

567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6078
帖子
5585
精华
2
经验
5672 点
金钱
5633 ¥
注册时间
2007-8-18
发表于 2012-4-1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639827608 于 2012-4-1 21:31 编辑

我在一个DC功放输入DC 0.1v   输出460.771mv,
                                  0.5v,   4.09591v,
                                   1.0v,        8.63258v,
                                    1.5v,       13.0987v,
                                    1.8v,        15.1204v.

放大倍数是:4.6,8.1,8.6,8.7,8.4。

5

主题

0

好友

567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6078
帖子
5585
精华
2
经验
5672 点
金钱
5633 ¥
注册时间
2007-8-18
发表于 2012-4-1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639827608 于 2012-4-1 21:56 编辑

啊,不好意思,C3 没短路好,结果不准确。
差分.PNG
差分2.PNG

36

主题

0

好友

1269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4904
帖子
1187
精华
0
经验
1269 点
金钱
1196 ¥
注册时间
2006-11-20
发表于 2012-4-1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一个DC功放输入DC 0.1v   输出460.771mv,
                                  0.5v,   4.09591v,
  ...
ch639827608 发表于 2012-4-1 21:22



    老师,这个数据是哪个图的呀?

137

主题

9

好友

2828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8590
帖子
2695
精华
0
经验
2828 点
金钱
2508 ¥
注册时间
2007-2-6
 楼主| 发表于 2012-4-1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阿斯匹林 于 2012-4-1 23:39 编辑

回复 140# 屎坑石
我终于想通了原因:三极管为了维持电流,C E间电压越高电流越大。那只有两个途径,C点电位升高,E点电位下降(在理论输出电位上下降)。而由于CD间电压不变,必然造成ED间电压减小。所以推拉行为还是成立的。可见R54,R55这两个电阻越大,推拉特性越好,失真越小,但输出越小。但随着这两个电阻的减小,电压跟随特性越来越强,推拉现象越来越弱。我的场管功放就没有这两个电阻,所以存在我认为的问题。所以对于没有这两个电阻的电路我的观点还是有考虑的必要的。
截图133.jpg

36

主题

0

好友

1269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4904
帖子
1187
精华
0
经验
1269 点
金钱
1196 ¥
注册时间
2006-11-20
发表于 2012-4-2 0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5# 阿斯匹林


    有道理哦!!

102

主题

0

好友

251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089
帖子
2515
精华
0
经验
2512 点
金钱
2169 ¥
注册时间
2006-1-3
发表于 2012-4-2 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屎坑石
我终于想通了原因:三极管为了维持电流,C E间电压越高电流越大。那只有两个途径,C点电位升 ...
阿斯匹林 发表于 2012-4-1 23:22


从49等楼层,我猜测你对“有信号输入时,一臂管子电流大于静态电流,另一臂小于静态电流”有疑惑,于是就有了132楼的询问,可是你在133楼却另有所指;谁知到了145楼,并由此可知我猜中了。搞不明你到底疑什么,或者均有疑惑。

137

主题

9

好友

2828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8590
帖子
2695
精华
0
经验
2828 点
金钱
2508 ¥
注册时间
2007-2-6
 楼主| 发表于 2012-4-2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7# 屎坑石
对于145楼线路,我一直认为E点应与C点始终相差1.4V,跟随变化,实际由于R55,R54存在,C点比预期的高,E点比预期的低。此时D点也比预期的高,就直接造成ED电压下降。但这种推拉并不完美,也就是上面增大的电流,下面并没有减小那么多。CH639827608大师的仿真曲线都能看到这一现象。这些电路也就存在“残余静态电流”的现象,同样分析没有R54,R55的线路,这种残余静态更加明显。这种线路光靠E点的不理想变动并不能完美的实现甲类,理想状态是此时CD间不保持恒定,D点上升比C点快。那分析很多真正的甲类线路,确实符合我这会儿的分析。

5

主题

0

好友

567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6078
帖子
5585
精华
2
经验
5672 点
金钱
5633 ¥
注册时间
2007-8-18
发表于 2012-4-2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推挽的上臂电流增大伴随下臂电流的相应减少,增加的量与减少的量在理想时应该是相等的,但事实上很难,因为上下臂的N和P型晶体管很难100% 配对。
本质上是电导的变化,当正信号来临时,上管的电导变大(由基极控制的可变电导,电阻的倒数,叫可变电阻也行)下管的电导变小,结果是电流的变大变小。

102

主题

0

好友

251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089
帖子
2515
精华
0
经验
2512 点
金钱
2169 ¥
注册时间
2006-1-3
发表于 2012-4-2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屎坑石
对于145楼线路,我一直认为E点应与C点始终相差1.4V,跟随变化,实际由于R55,R54存在,C点比 ...
阿斯匹林 发表于 2012-4-2 08:13

既然你认同“总偏压不变”(即Uce+Ued=常数),也认同“正负信号输入对应管电流肯定增大”,那么以正信号为例,正臂管电流增大,根据管子工作原理可知Uce增大,而Uce+Ued=常数,所以Ued减小,根据管子工作原理可知负臂管电流减小。——就这么简单,你搞那么复杂干嘛。另外你还可以参看我那个帖子http://bbs.hifidiy.net/viewthrea ... ;extra=&page=15的300和302楼。
至于“上面增大的电流,下面并没有减小那么多”,我认为这是因为放大管不是完美的线性元件造成的。

5

主题

0

好友

567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6078
帖子
5585
精华
2
经验
5672 点
金钱
5633 ¥
注册时间
2007-8-18
发表于 2012-4-2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图,调节R15可以改变J2电导,J2电导的改变导致Q3电导的改变从而影响输入级差分对和恒流管电导关系结果可以控制输出中点。
调中点.PNG

36

主题

0

好友

1269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4904
帖子
1187
精华
0
经验
1269 点
金钱
1196 ¥
注册时间
2006-11-20
发表于 2012-4-2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屎坑石老师的说法更容易理解!

5

主题

0

好友

567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6078
帖子
5585
精华
2
经验
5672 点
金钱
5633 ¥
注册时间
2007-8-18
发表于 2012-4-2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639827608 于 2012-4-2 10:12 编辑

利用晶体管是可变电导的特性设计的DC伺服,和信号通道不相干的,以免担心干扰,事实上,这种设计确实干扰小非常多。
1v=1000mv,1mv=1000uv,1uv=1000nv,1nv=1000pv,1pv=1000fv.

Millivolt——毫伏
Microvolt——微伏
Nanovolt——纳伏
Picovolt——皮伏
Femtovolt——飞伏
伺服DC.PNG

5

主题

0

好友

567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6078
帖子
5585
精华
2
经验
5672 点
金钱
5633 ¥
注册时间
2007-8-18
发表于 2012-4-2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151和153的调节中点并没有改变输入级的静态电流,,看恒流源的参数就知道,而只是改变在规定电流的条件下,差分对和恒流管的电压分配,这问题想通了,推挽的问题就很好理解了。
对本质的理解是为了应用它。

5

主题

0

好友

567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6078
帖子
5585
精华
2
经验
5672 点
金钱
5633 ¥
注册时间
2007-8-18
发表于 2012-4-2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150楼和我说的是同一道理,同一的含义的不同词句的表述。
理解了150楼的意思,再来理解电导就容易了,正是电导的变化导致电流的变化,而当电流被钳制,被恒流时,电导的改变就导致电压的变化。

137

主题

9

好友

2828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8590
帖子
2695
精华
0
经验
2828 点
金钱
2508 ¥
注册时间
2007-2-6
 楼主| 发表于 2012-4-6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阿斯匹林 于 2012-4-6 17:18 编辑

今天有空搭了个后级电流级做了如下实验得出了我的观点的正确:
IMAG0031.jpg
数据都是实测的。不接负载和接负载13V没有变化。

5

主题

0

好友

567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6078
帖子
5585
精华
2
经验
5672 点
金钱
5633 ¥
注册时间
2007-8-18
发表于 2012-4-6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6# 阿斯匹林

你这个拿来论证推挽工作的原理如果正确的话,那么,静流只要1ma,就可以是10w或更高功率的A类了,但事实不是这样,反证法可以证明你这是错的。

137

主题

9

好友

2828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8590
帖子
2695
精华
0
经验
2828 点
金钱
2508 ¥
注册时间
2007-2-6
 楼主| 发表于 2012-4-6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7# ch639827608
所以我一楼才有重新定义。这种工作形式跟真正的甲类是有区别的,而且这种固定负载是否固定也不一定。是否随着频率,功率等因素在变?听感也是天壤之别。

5

主题

0

好友

567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6078
帖子
5585
精华
2
经验
5672 点
金钱
5633 ¥
注册时间
2007-8-18
发表于 2012-4-6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8# 阿斯匹林
有网友发过实测的用示波器监测的,输入1mHz(1毫赫兹)信号,上臂两倍静流时下臂0电流。

5

主题

0

好友

567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6078
帖子
5585
精华
2
经验
5672 点
金钱
5633 ¥
注册时间
2007-8-18
发表于 2012-4-6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8# 阿斯匹林
你这是误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 鄂ICP备2025138941号-3 ICP证:鄂B2-20130019 公安局网监备:420100007348 邮箱:1343292467@qq.com )

GMT+8, 2025-11-10 21:15 , Processed in 0.162567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