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512
- 在线时间
- 6231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2-5-9
- 阅读权限
- 100
- 精华
- 0
  
- UID
- 7089
- 帖子
- 2515
- 精华
- 0
- 经验
- 2512 点
- 金钱
- 2169 ¥
- 注册时间
- 2006-1-3
|
知道了。看样子,对于发射极输出的推挽石机,在你仿真的范围内,这种失真的影响不是很大,谢谢你。同时也谢谢你的仿真让我知道了这种失真影响的量。
这种失真的原因我也说说,看看大家是否同意:
我觉得,甲乙类的输出功率超过功放本身的甲类功率时,坏就坏在“有gm倍增、没有gm倍增"交替出现,才出现这种失真。如果任何时候都有gm倍增,就没有这种失真,比如甲类。如果任何时候都没有gm倍增,也没有这种失真,比如纯乙类。
如果这种说法成立,那么这种说法的下一层原因又是什么呢?请看下图。

红圈时段gm倍增,黑圈时段没有gm倍增,即“有gm倍增、没有gm倍增"交替出现,于是就出现这种失真。于是下一层原因又回到了我博文指出的原因:每臂管的瞬时电流都会出现L形变化,或者说“放大、截止交替出现”。于是,导致L形失真(“放大、截止交替”失真)。(你博文中的“L形”(也就是上图中的“L形”)是因为信号波形就有相应的“L形”,跟那个gm倍增现象导致幅值降低使得曲线出现的“L形”,两者有本质差别!)
如果这种说法也成立,那么这种说法的下下层原因又是什么呢?
这个下下层原因就是人为的,因为我们将功放静流人为地设置成了甲乙类。(所以,真发烧的话,最好不要搞甲乙类,搞甲类。)
如果我的上述说法成立,其原因是不是简单得再也不能简单了?
按顺序叙述就是:甲乙类功放的瞬时输出功率超过功放本身的甲类功率时,每臂管放大、截止就会交替出现,将导致“有gm倍增、没有gm倍增"交替出现,于是就出现L形失真(“放大、截止交替”失真)。
反过来叙述就是:L形失真(“放大、截止交替”失真)的原因是“有gm倍增、没有gm倍增"交替出现。“有gm倍增、没有gm倍增"交替出现的原因是每臂管“放大、截止交替出现”。每臂管“放大、截止交替出现”的原因是我们人为地制造了甲乙类功放。
至此,L形失真只是个形象的说法罢了。(gm倍增现象导致幅值降低使得曲线出现了“L形”,你非要把这幅值降低的失真说成“L形失真”也行(能否被人接受那是另一回事),但是这个“L形”跟你上图中的“L形”不是一回事,不要把两者等同起来)
这个不算数,不是最终看法,特别声明。
老兔有点懒 发表于 2011-12-19 18:13 
兄弟就不要再紧抱你那个图不放了,前面就已经说过,在正弦波信号下,流经放大管的电流根本不是你那图中的绿色和黑色曲线,249楼的仿真已经印证这点,252楼指出的你图中的问题你也圆不了。或者说如果流经放大管的电流曲线符合你图中的绿色和黑色曲线的话,信号曲线就不是正弦波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