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主题

0

好友

1223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426130
帖子
1251
精华
0
经验
1223 点
金钱
1171 ¥
注册时间
2011-10-31
发表于 2011-12-18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80# 屎坑石
好耐性,加油!

19

主题

0

好友

2850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曾经被狗咬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5214
帖子
2716
精华
0
经验
2850 点
金钱
2574 ¥
注册时间
2006-11-26

社区贡献 乐于助人

发表于 2011-12-18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lf0602 于 2011-12-18 20:34 编辑

贴个集电极输出的AB类仿真结果,这个仿真结果与楼主的分析一致。编辑一下做个说明:图中波形中红色的是理想波形、浅蓝色的是上管的电流波形、紫色的是下管的电流波形、绿色的是负载中的电流波形。
4.gif
5.gif
把下输出管的电流波形极性反转一下就是这样:
.gif

其实可以这样理解:集电极输出的AB类由于没有负反馈,所以波形失真非常明显;射极输出的AB类是加有100%的本级电压负反馈,深度的本级负反馈使得失真大幅度降低,看上去波形的失真不是很明显。但二者的失真类型是完全相同的,只是大小不同。

102

主题

0

好友

251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089
帖子
2515
精华
0
经验
2512 点
金钱
2169 ¥
注册时间
2006-1-3
发表于 2011-12-18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屎坑石 于 2011-12-18 18:35 编辑
贴个集电极输出的AB类仿真结果,这个仿真结果与楼主的分析一致。


把下输出管的电流波形极性反转一下就 ...
xlf0602 发表于 2011-12-18 16:18

兄弟能否把下图方框部分的电路完整画出,再仿真一次?不知在左端的正弦波信号输入时,I1、I2之处是否仍为正弦波?
集电极输出.jpg

编辑补充:这种输出管集电极输出的结构,我只知道倒达林顿,不知是否还有别的?

19

主题

0

好友

2850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曾经被狗咬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5214
帖子
2716
精华
0
经验
2850 点
金钱
2574 ¥
注册时间
2006-11-26

社区贡献 乐于助人

发表于 2011-12-18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86# 屎坑石
我那个仿真里L1和L2是二个交流电流源,输出是12mA/10Hz。D1、D2是为了防止电流源给Q1、Q2加上过的高反向电压。在Q1、Q2发射结导通的时间内,他们的基极电流肯定是理想的正弦波形。另外,这二个电流源设置了6mA的直流偏移,以使Q1、Q2的集电极静态偏流为576mA。
6.gif

8

主题

24

好友

619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24705
帖子
419
精华
1
经验
619 点
金钱
429 ¥
注册时间
2007-7-16
发表于 2011-12-18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说的这个失真不会存在的,这只是你一厢情愿的想法。AB类存在三极管的开启和关断噪声失真,但不存在你所说的电流失真。
1,功放没有开环的。而且功放输出的是电压,就算A类也是一样,你想知道负载的电流只是电压除于电阻那么简单,A类的电流输出也是根据你负载的大小给电流,多余的电流另一只管吞掉。
2,CE间电压越高,电流放大能力越差。本身这些三极管失真都要比你所说的这种失真要大,但有了负反馈后这些就可以不考虑了。
3,如果要在功放上实现你这种波形,除非接可变恒流负载。

102

主题

0

好友

251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089
帖子
2515
精华
0
经验
2512 点
金钱
2169 ¥
注册时间
2006-1-3
发表于 2011-12-18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屎坑石 于 2011-12-18 22:30 编辑
回复  屎坑石
我那个仿真里L1和L2是二个交流电流源,输出是12mA/10Hz。D1、D2是为了防止电流源给Q1、Q2加 ...
xlf0602 发表于 2011-12-18 18:57

我所理解的倒置达林顿输出如下图(不知有没有错),不知属不属于集电极输出,能否仿真一下,看看输出管Q3\Q4的基极处,波形是否为正弦波。图中元件和参数麻烦兄弟确定。
倒置达林顿输出可是那位斯多夫(他的名我怎么读都是“道格拉斯 谢尔夫”。呵呵)倍加推崇的啊,如果真有282楼那么大的失真,怎么可能进入他的法眼?
倒置达林顿.jpg

467

主题

8

好友

2855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71953
帖子
12403
精华
0
经验
2855 点
金钱
2816 ¥
注册时间
2010-2-6
发表于 2011-12-18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6800机器属于什么类?

81

主题

1

好友

1287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367998
帖子
1367
精华
0
经验
1287 点
金钱
1297 ¥
注册时间
2011-7-20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8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兔有点懒 于 2011-12-18 22:55 编辑
我那个仿真里L1和L2是二个交流电流源,输出是12mA/10Hz。D1、D2是为了防止电流源给Q1、Q2加 ...
xlf0602 发表于 2011-12-18 18:57


xlf0602,让本帖沉了吧。

我的定量分析、你的仿真结果,印证了《音频功率放大器设计手册》的叙述(见33楼),三者是基本吻合的,都证明甲乙类的这种j巴失真是存在的,这就够了,不必继续讨论了。

明明白白摆在众人面前的存在结果,信也可,不信也罢,何必呢。

今后,我应当少发帖子,没意思,其实认识的对与错与我何关?回复起来不但耽误很多时间,而且引来许多烦恼,更重要的是争论起来容易得罪素不相识的远方朋友,所以我的语气相当缓和。

19

主题

0

好友

2850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曾经被狗咬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5214
帖子
2716
精华
0
经验
2850 点
金钱
2574 ¥
注册时间
2006-11-26

社区贡献 乐于助人

发表于 2011-12-18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86# 屎坑石
这个不用仿就知道,Q3、Q4基极电流的波形与249楼的输出管的波形是相同的。因为Q1、Q3组成的复合管等效为一只工作于射极跟随器状态的NPN管、Q2、Q4组成的复合管等效为一只工作于射极跟随器状态的PNP管。这种形式的输出级其本身就有深度的负反馈。

102

主题

0

好友

251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089
帖子
2515
精华
0
经验
2512 点
金钱
2169 ¥
注册时间
2006-1-3
发表于 2011-12-18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屎坑石 于 2011-12-18 22:52 编辑
xlf0602,让本帖沉了吧。

我的定量分析、你的仿真结果,印证了《音频功率放大器设计手册》的叙述(见33楼),三者是基本吻合的,都证明甲乙类的这种j巴失真是存在的,这就够了,不必继续讨论了。

明明白白摆在众人面前的存在结果,信也可,不信也罢,何必呢。
老兔有点懒 发表于 2011-12-18 22:19


唉,兄弟……,不是我跟你过不去,xlf0602的仿真结果印证的实际是gm倍增现象导致的幅值降低和我的分析。虽然gm倍增现象导致的幅值降低使得输出曲线有“L形”,你的分析结果也有“L形”,但你的分析跟幅值降低真的是风马牛不相及。
xlf0602在249楼说得非常清楚:当放大器工作在A类输出波形与理想波形重合得很好时,在B类输出的波形与理想的波形相比出现了明显的幅度压缩现象。原因就是33楼斯多夫所说的,放大器在A类时,由于上下输出管的gm倍增现象(跨导倍增),增益相对比较高;放大器在B类时,由于是单管工作,不存在gm倍增现象,所以增益比A类时低,此时当然就会出现幅度被压缩的现象。

102

主题

0

好友

251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089
帖子
2515
精华
0
经验
2512 点
金钱
2169 ¥
注册时间
2006-1-3
发表于 2011-12-18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屎坑石
这个不用仿就知道,Q3、Q4基极电流的波形与249楼的输出管的波形是相同的。因为Q1、Q3组成的 ...
xlf0602 发表于 2011-12-18 22:42

那怎样才算是集电极输出?能否在283楼的图中方框里画上简图?

81

主题

1

好友

1287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367998
帖子
1367
精华
0
经验
1287 点
金钱
1297 ¥
注册时间
2011-7-20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8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兔有点懒 于 2011-12-19 19:19 编辑
唉,兄弟……,不是我跟你过不去,xlf0602的仿真结果印证的实际是gm倍增现象导致的幅值降低和我的分析。 ...
屎坑石 发表于 2011-12-18 22:46


我的本帖是讨论这种j巴失真到底有没有,不是讨论原因的。讨论原因你可以另外开帖讨论啊。

真要讨论这种j巴失真的原因,我只说一句:发生gm倍增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gm倍增原因后面还有原因。

我又多嘴了。

102

主题

0

好友

251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089
帖子
2515
精华
0
经验
2512 点
金钱
2169 ¥
注册时间
2006-1-3
发表于 2011-12-18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本帖是讨论这种j巴失真到底有没有,不是讨论原因的(请看你自己的博文,你不讨论原因,你的“L形”又是怎么来的)。讨论原因你可以另外开帖讨论啊。

真要讨论原因,我只说一句:发生gm倍增的原因又是什么呢?(249楼不是说得很清楚了嘛?290楼我又复制了粘过来了)gm倍增不是根本原因。(唉……,你分析的原因更不会是)

我又多嘴了,本帖中我再也不说原因了。因为又要长篇大论了。这个帖子就不容易沉下去了。
老兔有点懒 发表于 2011-12-18 23:11



不讨论原因何以找出问题的根源和本质?

81

主题

1

好友

1287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367998
帖子
1367
精华
0
经验
1287 点
金钱
1297 ¥
注册时间
2011-7-20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9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兔有点懒 于 2011-12-19 10:44 编辑
不讨论原因何以找出问题的根源和本质?
屎坑石 发表于 2011-12-18 23:34


我老兔有点懒在本论坛存在不存在?存在。你怎样知道存在的?因为你看到了老兔有点懒的帖子,这就是老兔有点懒存在的证据,你只需拿出老兔有点懒的帖子就能证明老兔有点懒的存在。至于本论坛为什么存在老兔有点懒(即老兔有点懒存在的原因)是另外一个话题,比如老兔有点懒没死、在本论坛注册了,等等。这不是两个话题吗?

现在,老兔有点懒是否存在你都不承认,其存在的原因从何谈起啊?

102

主题

0

好友

251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089
帖子
2515
精华
0
经验
2512 点
金钱
2169 ¥
注册时间
2006-1-3
发表于 2011-12-19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屎坑石 于 2011-12-19 11:23 编辑
我老兔有点懒在本论坛存在不存在?存在。你怎样知道存在的?因为你看到了老兔有点懒的帖子,这就是老兔有点懒存在的证据,你只需拿出老兔有点懒的帖子就能证明老兔有点懒的存在。至于老兔有点懒存在的原因是另外一个话题,比如老兔有点懒没死、懂点电子学、在本论坛注册了,等等。这不是两个话题吗?

现在,老兔有点懒是否存在你都不承认,其存在的原因从何谈起啊?
老兔有点懒 发表于 2011-12-19 09:59


兄弟你是存在的(犹如幅值降低),其根本原因就是你来到这世上已有几十年、你没死、懂点电子学、在本论坛注册了(这些犹如甲乙类的gm倍增现象)。如果我说我在hifidiy论坛跟别人讨论问题,也跟你讨论问题(犹如甲乙类的gm倍增现象导致的幅值降低使得输出曲线出现“L形”,你分析的输出曲线也有“L形”),所以这些别人就是你,跟你“没有什么原则的差别”,甚至我认为你的存在是因为我在跟你讨论问题。你承认吗?

81

主题

1

好友

1287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367998
帖子
1367
精华
0
经验
1287 点
金钱
1297 ¥
注册时间
2011-7-20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9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兔有点懒 于 2011-12-19 17:32 编辑
贴个集电极输出的AB类仿真结果,这个仿真结果与楼主的分析一致。编辑一下做个说明:图中波形中红色的是理想 ...
xlf0602 发表于 2011-12-18 16:18


集电极和发射极输出,如果都在发射极串0.22欧姆电阻,其仿真曲线是什么样的?请你是否仿真看看?仿真我没有学会。

19

主题

0

好友

2850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曾经被狗咬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5214
帖子
2716
精华
0
经验
2850 点
金钱
2574 ¥
注册时间
2006-11-26

社区贡献 乐于助人

发表于 2011-12-19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96# 老兔有点懒
可以肯定,射极电阻的大小不会改变曲线的形状。对于282楼仿真的集电极输出电路,串或不串射极电阻影响很不明显;对于249楼仿的射极输出电路则是射极电阻取值越小失真越小。

81

主题

1

好友

1287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367998
帖子
1367
精华
0
经验
1287 点
金钱
1297 ¥
注册时间
2011-7-20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9 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兔有点懒 于 2011-12-21 10:44 编辑
可以肯定,射极电阻的大小不会改变曲线的形状。对于282楼仿真的集电极输出电路,串或不 ...
xlf0602 发表于 2011-12-19 18:06


知道了。看样子,对于发射极输出的推挽石机,在你仿真的范围内,这种失真的影响不是很大,谢谢你。同时也谢谢你的仿真让我知道了这种失真影响的量。


L形失真的原因我也说说,看看大家是否同意:
(以下所述均为甲乙类输出功率超过功放本身的甲类功率时)

1、L形失真的原因:
是因为“有gm倍增、无gm倍增"交替出现。请看下图。

f2.jpg

红圈时段有gm倍增,黑圈时段无gm倍增,即“有gm倍增、无gm倍增"交替出现,于是就出现L形失真。
如果任何时候都有gm倍增,就没有L形失真,比如甲类。如果任何时候都无gm倍增,也没有L形失真,比如纯乙类。独独甲乙类一会儿有gm倍增、一会儿无gm倍增。

2、“有gm倍增、无gm倍增"交替出现的原因:
这就回到了我博文指出的原因:每臂管的瞬时电流都会出现L形变化。更确切地说:每臂管的瞬时电流半周期内的变化如同“平底水槽”,见图。

3、L形变化、平底水槽的原因:
人为的。因为我们将功放静流人为地设置成了甲乙类。(所以,真发烧的话,最好不要搞甲乙类,搞甲类。)

如果我的上述说法都成立,其原因是不是简单得再也不能简单了?

系统地叙述就是:L形失真的原因是“有gm倍增、无gm倍增"交替出现。“有gm倍增、无gm倍增"交替出现的原因是每臂管的瞬时电流出现L形变化(半周期内的变化如同“平底水槽”)。每臂管的瞬时电流出现L形变化的原因是我们人为地制造了甲乙类功放。
按顺序叙述就是甲乙类功放的瞬时输出功率超过功放本身的甲类功率时,每臂管的瞬时电流都会出现L形变化(半周期内的变化如同“平底水槽”),于是导致“有gm倍增、无gm倍增"交替出现,于是就出现L形失真。

其实,L形变化、L形失真只是个形象的叫法罢了。不过,这种叫法不一定准确。

这个不算数,不是最终看法,特别声明。

102

主题

0

好友

251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089
帖子
2515
精华
0
经验
2512 点
金钱
2169 ¥
注册时间
2006-1-3
发表于 2011-12-19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怎么不说话呀,看看298楼吧。
老兔有点懒 发表于 2011-12-19 19:50


兄弟,建议你还是短消息问他吧。我想在短消息里他应该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81

主题

1

好友

1287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367998
帖子
1367
精华
0
经验
1287 点
金钱
1297 ¥
注册时间
2011-7-20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9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兔有点懒 于 2011-12-19 21:12 编辑
兄弟,建议你还是短消息问他吧。我想在短消息里他应该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屎坑石 发表于 2011-12-19 20:26


谢谢。
xlf0602觉得我不对,应当知道短消息告诉我呀?不过,他从来没有这样做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 鄂ICP备2025138941号-3 ICP证:鄂B2-20130019 公安局网监备:420100007348 邮箱:1343292467@qq.com )

GMT+8, 2025-11-11 18:37 , Processed in 0.190554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