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主题

2

好友

4254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52447
帖子
7543
精华
0
经验
4254 点
金钱
4563 ¥
注册时间
2008-8-29
 楼主| 发表于 2009-3-23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201楼上所说对的。不过设计好了的音箱在3K这样的分频点附近阻抗是不怎么会变的。那位兄弟争的估计就是低音喇叭在运动时造成的阻抗降低。也只有在把音圈弹出磁铁外时阻抗是最低。这时接近直流电阻了。不过也不可能8欧喇叭只有2欧的直流电阻。

0

主题

0

好友

1304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82400
帖子
1307
精华
0
经验
1304 点
金钱
1304 ¥
注册时间
2009-2-22
发表于 2009-3-23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zq5532 于 2009-3-23 14:26 发表
看了楼上说了哪么多喇叭音响的阻抗争论,看了很多原厂喇叭阻抗曲线图,都是100-500hz这里交流阻抗比标称的直流阻抗低!
还有音箱的阻抗?比如一个8欧的低音,在分频点处比如3khz,交流阻抗会上升一倍或者不到一 ...


喇叭阻抗一般是指1KHZ时候的阻抗,300-500的时候肯定比1K要低,但还是要比直流电阻高,1个阻抗8欧姆的喇叭的直流电阻一般在6.5到7.2之间

加了分频器,要考虑感抗和容抗

0

主题

2

好友

4254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52447
帖子
7543
精华
0
经验
4254 点
金钱
4563 ¥
注册时间
2008-8-29
 楼主| 发表于 2009-3-23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h639827608 于 2009-3-23 14:40 发表


这就是高达电压的定义吗?
那我现在问你,是否是低于50V的为低电压高于50V的为高电压?
你发表你的观点有你的自由,我质疑你的观点这论坛里任何人都有权力,质疑你的问题要别人替你回答吗?


这个 请以技术问题来回技术贴 。这样的问题请到休闲版开贴。我会尽我所能回答。个人意见加我QQ质问我也不反对。我不是不想答,是怕被版主关贴。

5

主题

0

好友

567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6078
帖子
5585
精华
2
经验
5672 点
金钱
5633 ¥
注册时间
2007-8-18
发表于 2009-3-23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经不起推敲的才会怕被人质疑。

0

主题

2

好友

4254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52447
帖子
7543
精华
0
经验
4254 点
金钱
4563 ¥
注册时间
2008-8-29
 楼主| 发表于 2009-3-23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henasxz 于 2009-3-23 14:42 发表


喇叭阻抗一般是指1KHZ时候的阻抗,300-500的时候肯定比1K要低,但还是要比直流电阻高,1个阻抗8欧姆的喇叭的直流电阻一般在6.5到7.2之间

加了分频器,要考虑感抗和容抗

对呵,把串连的电感电容也算算进去。

5

主题

0

好友

567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6078
帖子
5585
精华
2
经验
5672 点
金钱
5633 ¥
注册时间
2007-8-18
发表于 2009-3-23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5 石城 的帖子

正常讨论何来关帖之说。
有不同意见都不说倒会误导初入道者。

5

主题

0

好友

567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6078
帖子
5585
精华
2
经验
5672 点
金钱
5633 ¥
注册时间
2007-8-18
发表于 2009-3-23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5 石城 的帖子

正是技术帖才要弄清楚概念,技术的东西可不是模糊概念的。

0

主题

2

好友

4254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52447
帖子
7543
精华
0
经验
4254 点
金钱
4563 ¥
注册时间
2008-8-29
 楼主| 发表于 2009-3-23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h639827608 于 2009-3-23 14:48 发表
只有经不起推敲的才会怕被人质疑。

别人回答了的我再复制一下算不算?可否请兄台高抬贵手了?
因为大侠们比我说得更清楚。我也只是朦胧知道。难以说清楚。
    大概理一下大侠们的回答:24V时在8欧喇叭上能输出3A。而到32V时就能有4A了。可这时功率已上升了一倍了吧。你想想高了8V动态足足高上了一倍。电压重要吧。

5

主题

0

好友

567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6078
帖子
5585
精华
2
经验
5672 点
金钱
5633 ¥
注册时间
2007-8-18
发表于 2009-3-23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10 石城 的帖子

电压升高了,,就拿F5来说,原来正负24V是输出级的静态电流1.3A,你升高到32V,静态电流总不能够也是1.3A吧!有得有失,孰优孰劣尚未可知。

0

主题

2

好友

4254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52447
帖子
7543
精华
0
经验
4254 点
金钱
4563 ¥
注册时间
2008-8-29
 楼主| 发表于 2009-3-23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h639827608 于 2009-3-23 15:10 发表
电压升高了,,就拿F5来说,原来正负24V是输出级的静态电流1.3A,你升高到32V,静态电流总不能够也是1.3A吧!有得有失,孰优孰劣尚未可知。



请很仔细地看贴。原厂机的电压一般不主张升高很多。尤其是这种单端甲机最好不要拿出来论事。能做F5的已不是一般初烧。

5

主题

0

好友

567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6078
帖子
5585
精华
2
经验
5672 点
金钱
5633 ¥
注册时间
2007-8-18
发表于 2009-3-23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12 石城 的帖子

所以,没有前提条件的说高电压好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7

主题

3

好友

514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34916
帖子
1403
精华
0
经验
514 点
金钱
504 ¥
注册时间
2008-1-30
发表于 2009-3-23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电压的话,散热片可能得成倍地增加,或者加电风扇

5

主题

0

好友

567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6078
帖子
5585
精华
2
经验
5672 点
金钱
5633 ¥
注册时间
2007-8-18
发表于 2009-3-23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不单我们这论坛很多DIY的功放是50V以下的,
现在已经退休的High-end音响设计师Borbely先生推出的功放也多是是50V以下的,虽有50V以上的但较少。
链接:http://www.borbelyaudio.com/pics/Web343ribbon.pdf
头像被屏蔽

0

主题

0

好友

309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74430
帖子
310
精华
0
经验
309 点
金钱
309 ¥
注册时间
2009-1-11
发表于 2009-3-23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0

主题

0

好友

157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51055
帖子
165
精华
0
经验
157 点
金钱
157 ¥
注册时间
2008-8-17
发表于 2009-3-23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16 lzq5532 的帖子

有学术权威指出过,高保真需要14倍以上的功率储备

5

主题

0

好友

567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6078
帖子
5585
精华
2
经验
5672 点
金钱
5633 ¥
注册时间
2007-8-18
发表于 2009-3-24 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从   http://hi.baidu.com/174544799/bl ... 4368f09052eec1.html引来一文可知功放的驱动能力和功放的内阻关系重大,也就是本论坛为何这么多功放要用4对功率管做输出级(纵使电压没超过50V)的原因。

以下是引文:

音响知识-如何匹配功放2008年12月13日 星期六 下午 08:19在音响中,功放是担任『讯号放大』的功能,由于他不做换能工作,因此就电器设计理论而言,功放不需要高深的技术,而且他的制造生产设备可以最简单,测试调校仪器的需求也是最普通。当然,设计是一回事,制造又是一回事,音色的优劣又是一回事。有些厂商把机器制做的很复杂,价钱卖的很贵,音色自然也不错;而有些厂商把机器做的非常小,内部也很单,价钱卖的很大众化,音色也不差。
在这种情况下,身为消费者要如何来选购功放?可以有以下的建议:一个是驱动能力(即功率多少),另一个是主动原件(即是胆机还是晶体管机)。
功放可大致区分为几大派系,首先我们先来讲讲英国派:这个地区,由于国情保守,所以所设计的功放输出功率都不高,特别是合并功放(integrate damplifier)这是英国厂家最拿手的杰作,其输出功率一般都不会超过70W X 2以上。而美国功放则完全是「地大物博」的表现,200W X 2仅是标准数值.这种分别相当显然,相信您到音响店看一看就可以很快发现这样的情况。
而输出功率和驱动能力之间则是十分微妙的。讲到「输出功率」的高低与「驱动能力」的强弱,两者虽然没有绝对的关系,但却有相对的联系。输出功率很容易从数字显示,50W,100W,200W甚至更多,但是驱动能力的辨识就得依靠慧眼,甚至得真正试过才知道了。 后级「功率」功放的驱动对象是喇叭,驱动能力越强,也就表示越能压得住喇叭。当然您会问,什么样的喇叭很难推?我的看法是:低效率的(86db以下的),低阻抗的(4欧或以下的),静电式和铝带式等等,都是很考你所选择的功放的。而功放的驱动能力则完全体现在电流的供给上,电压X电流,就是真正的「功率」.如果有一部功放,其功率标称是100W X 2(8Ω),200W X 2 (4Ω), 400W X 2 (2Ω),我们通常称他是「大电流」设计, 这种功放的驱动能力就会比较强,但是环顾您四周的使用者, 能达到「功率倍增」的功放,往往都是MADE IN U.S.A.;而英国或是日本的产品, 在这一方面就显的比较弱一些。 因为大电流功放设计并不容易,输出级,电源供应部,都要非常讲究, 故大电流功放在机体上都不容易迷你小巧,英国合并功放在功率,体型上虽然比不上美国产品,但是因为走的路线不同,当在小房间驱动喇叭时,他们的表现,也有令人称道之处。
而日产功放虽在Hi-end市场上一直无法立足。初入门者却往往会考虑购买日产功放。这是因为日本厂商也有它的绝活, 特别是带DOLBY PROLOGIC, AC-3, THX,DTS的AV环绕功放,在AV的领域,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MADE IN JAPAN。所以各国各派都是各走各的路,各有各的消费对象与市场.而在我们眼前的AV范畴内,而被一些发烧友不屑一顾的日本货却是占了大部分的市场,若谈起AV,而不谈日本货,简直是不到长城非好汉.
目前我们所谈都是以后级功放为主,那前级功放呢?要知道它是很考究功放驱动能力的,如果与后级之间不能做好[正确的阻抗匹配],那前级驱动后级会发生问题。这虽不会引起机器受损,但是音色却会改变,而且是变坏,消费者在选购以前可得搞清楚了.在CD系统尚未流行以前,前级功放有个重要的功能:唱头放大以及RIAA等化.但是现在是CD大行其道,初入HI-FI圈内的人都不会有LP唱盘.因此「唱头放大及RIAA等化」这项功能就日渐式微,而目前大多数分离式前级功放往往只有高电平放大的功能,但是还是有不少Hi-end厂商依然努力进行这类产品的开发,因为前后分离能带来电源更纯,隔离度更好,声音更干净的结果。因此,Hi-Fi功放几乎都是采取前后分离的.而AV功放是已经集成了解码器的功放.再分离是多此一举,到是集合AV解码器的前级,再加上纯Hi-Fi后级的组合很有吸引力.因为此举虽成本比整个儿囫囵吞枣要高一些,但对于一些AV,Hi-Fi双重发烧的朋友而言,这却是一种完美的组合,这个方案在预算允许的范围内是十分值得推荐的.
发烧是好事,但对家人而言,言及"耗电"与"发热"却是尴尬的问题.其实,耗电非大罪过.在所有音响制品中,功放可以说是最耗电的组件,特别是高功率纯甲类设计之后级,开机时间越久,热量散发的越多,电表转的也越多。但是实际情况呢?一般家庭中最耗电的是空调,一部一匹半的空调,在连续运转下每小时最少不会低于1000瓦,排行第二是电热器,电锅等。音响器材耗电量算起来还是比较低的.当然,若是您怕XX... 则不妨选择甲乙类设计的功放.这类功放的输出功率一般比甲类机还要大一些,但为了功放工作而白白的浪费的热能则大大减少,且与甲类功放相比,低频的控制力还更胜一筹.反应也快很多,故更适合AV的用途.但音乐味要差很多,音色也更冷一些,绝对不如甲类机的温暖,甜蜜.但总而言之,是甲类还是甲乙类,只是实现一个目标的两种途径,并无绝对好坏优劣之分,只有个人喜好不同而已.故个人有个人的观点.好比是选择K6-3D还是赛扬,也好比是配i740还是RIVA128,,选择哪一种,完全取决于您的需求与腰包的大小。
有许多人购置器材为了AV的用途,因此选购了日本产的DOLBY PRO LOGIC环绕音效功放,这些器材虽有不同品牌,但是操作上都比较不容易,机器面版上都是操作零件仪器, 背板上各种输出,输入端子也常常令人看了眼花.而且日制功放有完善的电路保护,开机关机都不会有异声出现,英国制造的功放一向是走简洁路线, 但小问题就感觉比较多一点,无论开机或是关机,常会因为电流冲击使得喇叭传出"碰"的异声,英国功放制造厂商常常会解释说这种电流冲击的声音并不会损伤到喇叭,因而[无足挂齿]。其实这也是技术层面的表示,因为电路设计不严谨(或者晶体配对太过马虎),所以小瑕疵才会出现,当您在选购英国功放的同时,除了售价要合理,音色不太差以外,消费者也要注意不要买了一些小毛病才好. 素质优良的功放除了要响应平坦外,更需要表现安静的特质.您先把线材RCA接上CD唱机(但是不要按播放键PLAY),然后接喇叭,将功放的音量旋钮向右转到底,此时一般都是无声胜有声,但是非常不幸,你往往会听到一堆杂声,想想看功放本身就不是很干净,那么你如何用功放来听到干净的音乐?另外一种小方法是,播放CD片,但是将功放输入选择扭拨到TUNER或AUX位置,在将音量旋钮放到最大,此时当你若能听到CD播放的声音,表示是功放本身有串音产生,音乐声音越大,串音表现越重,器材本身若信噪比低,杂音大,串音又多,这表示此款功放设计没有全面顾及到,亦即消费者买到的不是完美无缺的器材.还有,当你想做以上试验时,请使用高效率喇叭,这样才能让功放的毛病无所遁形,但是要规劝您要小心实验要不然可能会使喇叭烧坏。
想要享受好音色,有时得先经过很多次的调试,但是如果你只想要听音乐,建议您不一定要选购能多少发烧的产品,就算此功放的声音有一点修饰,只要您喜欢也就没有关系,失真若有点大,只要您的耳朵听不出来,也就等于没有失真.最重要的是顺耳就好,您说是吧!

扬声器系统与功放的配置
扬声器系统要高质量的重放出各种音乐节目,那么根据音乐信号的属性,其峰值因子约为10-15dB从保证音质这个角度来说功放应在此动态范围内不发生任何限幅情况,即功放的最大输出功率应是扬声器额定功率的5—8倍,这样的功率配置音质虽然很好,但它的投资会很大,因此一般都会把这个功率配比定在1—2倍扬声器单元的额定功率。1—2倍这个范围也许太空泛了,我们可以给大家一个较具体的经验。
1. 在一些要求低而投资有限工程功放的功率起码相当于音箱的额定功率,但要非常注意保持声音不失真,过小的功率配置看起来不会损坏扬声器单元,其实不然,过小的功率极易发生过载削波,产生大量谐波,烧毁高音单元。
2. 一般工程建议功放的功率是1.5倍,而低音部份最好超过1.5倍,这样才能获得足够的力量感。
3. 要求极高的声地,例如录音室监听,音乐厅等,最理想是音箱功率的两倍匹,(这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的配接标准推荐值中的一种方案一致)
设计功放功率是没有硬性标准的,完全视乎投资预算和对音质的要求而定。

功放与音箱配接四要素

在设计、安装一套音响系统时,不免遇到功放与音箱的配接问题。在音色方面,会注意其搭配上是否冷暖相宜、软硬适中,最终使整套器材还原音色呈中性,这仅是从艺术方面考虑。从技术方面考虑功放与音箱配接的要素有:一、功率匹配,二、功率储备量匹配,三、阻抗匹配,四、阻尼系数的匹配。如果我们在配接时认识到上述四点,可使所用器材的性能得到充分的、最大的发挥。
功率匹配
为了达到高保真聆听的要求,额定功率应根据最佳聆听声压来确定。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音量小时、声音无力、单薄、动态出不来,无光泽、低频显著缺少、丰满度差,声音好像缩在里面出不来。音量合适时,声音自然、清晰、圆润、柔和丰满、有力、动态出得来。但音量过大时,声音生硬不柔和、毛糙、有扎耳根的感觉。因此重放声压级与声音质量有较大关系,规定听音区的声压级最好为80~85dB(A计权),我们可以从听音区到音箱的距离与音箱的特性灵敏度来计算音箱的额定功率与功放的额定功率。
功率储备量匹配
音箱:为了使其能承受节目信号中的猝发强脉冲的冲击而不至于损坏或失真。这里有一个经验值可参考:所选取的音箱标称额定功率应是经理论计算所得功率的三倍。
功放:电子管功放和晶体管功放相比,所需的功率储备是不同的。这是因为:电子管功放的过荷曲线较平缓。对过荷的音乐信号巅峰,电子管功放并不明显产生削波现象,只是使颠峰的尖端变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柔性剪峰。而晶体管功放在过荷点后,非线性畸变迅速增加,对信号产生严重削波,它不是使颠峰变圆而是把它整齐割削平。有人用电阻、电感、电容组成的复合性阻抗模拟扬声器,对几种高品质的晶体管功放进行实际输出能力的测试。结果表明,在负载有相移的情况下,其中有一台标称100W的功放,在失真度1%时实际输出功率仅有5W!由此对于晶体管功放的储备量的选取:
高保真功放:10倍
民用高档功放:6~7倍
民用中档功放:3~4倍
而电子管功放则可以大大小于上述比值。
对于系统的平均声压级与最大声压级应留有多少余量。应视放送节目的内容、工作环境而定。这个冗余量最低10dB,对于现代的流行音乐、蹦迪等音乐,则需要留有20~25dB冗余量,这样就可使得音响系统安全,稳定地工作。
阻抗匹配
它是指功放的额定输出阻抗,应与音箱的额定阻抗相一致。此时,功放处于最佳设计负载线状态,因此可以给出最大不失真功率,如果音箱的额定阻抗大于功放的额定输出阻抗,功放的实际输出功率将会小于额定输出功率。如果音箱的额定阻抗小于功放的额定输出阻抗,音响系统能工作,但功放有过载的危险,要求功放有完善的过流保护措施来解决,对电子管功放来讲阻抗匹配要求更严格。
阻尼系数的匹配
阻尼系数KD定义为:KD=功放额定输出阻抗(等于音箱额定阻抗)/功放输出内阻。
由于功放输出内阻实际上已成为音箱的电阻尼器件,KD值便决定了音箱所受的电阻尼量。KD值越大,电阻尼越重,当然功放的KD值并不是越大越好,KD值过大会使音箱电阻尼过重,以至使脉冲前沿建立时间增长,降低瞬态响应指标。因此在选取功放时不应片面追求大的KD值。作为家用高保真功放阻尼系数有一个经验值可供参考,最低要求:晶体管功放KD值大于或等于40,电子管功放KD值大于或等于6。
保证放音的稳态特性与瞬态特性良好的基本条件,应注意音箱的等效力学品质因素(Qm)与放大器阻尼系数(KD)的配合,这种配合需将音箱的馈线作音响系统整体的一部分来考虑。应使音箱的馈线等效电阻足够小,小到与音箱的额定阻抗相比可以忽略不计。其实音箱馈线的功率损失应小于0.5dB(约12%)即可达到这匹配。

0

主题

2

好友

4254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52447
帖子
7543
精华
0
经验
4254 点
金钱
4563 ¥
注册时间
2008-8-29
 楼主| 发表于 2009-3-24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多看别人的经验是好事。但没去试验过就说好不可取。楼上转了那么多字。我看也不想看。只支持原创的经验和心得。

0

主题

0

好友

157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51055
帖子
165
精华
0
经验
157 点
金钱
157 ¥
注册时间
2008-8-17
发表于 2009-3-24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19 石城 的帖子

你说破了皇帝的新装,万里无云的DIY圣地立即乌云密布,后果不堪设想

5

主题

0

好友

567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6078
帖子
5585
精华
2
经验
5672 点
金钱
5633 ¥
注册时间
2007-8-18
发表于 2009-3-25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19 石城 的帖子

对于不科学的东西,我不想花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去试,我以前也试过将日本的第三届DIY比赛冠军线路的电压级的供电电压从原来的正负35V提高到正负50V,电流输出级从原来的正负33V提高到正负42V(电流相应减少),对比试听总的效果降低。

5

主题

0

好友

567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6078
帖子
5585
精华
2
经验
5672 点
金钱
5633 ¥
注册时间
2007-8-18
发表于 2009-3-25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19 石城 的帖子

我DIY的电压级正负50V的夏文卡顿(关明芬先生的套件)和正负24V的F5对比,中高音
F5远胜,夏文卡顿稍胜在低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 鄂ICP备2025138941号-3 ICP证:鄂B2-20130019 公安局网监备:420100007348 邮箱:1343292467@qq.com )

GMT+8, 2025-11-8 20:06 , Processed in 0.188568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