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立后级] 大家帮帮忙计算下,甲类功率

[复制链接] 查看: 64856|回复: 375

11

主题

6

好友

4970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13510
帖子
4784
精华
0
经验
4970 点
金钱
4756 ¥
注册时间
2010-6-22
发表于 2016-1-29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patch 发表于 2016-1-29 11:26
接着(发表于 2016-1-29 00:07 )245楼讲:

       整理下昨天的数据:楼主的数据是电源电压±43V,大管静 ...

问得好!赞!这个论坛就是要多有些像你这样的高手出来主持公道,辨明是非,正本清源,否者错误观念盛行,不知要误导多少新手。

你的第一问,我在163楼就提出来问过和吃甲机大侠观点相同的那位Chri88先生,结果是答非所问,胡扯一通,没有结果。

你的第二问,我给吃甲机大侠总结为:他那套理论是“不推只挽”理论,并指出错就错在上管“不推”,但是他们不懂,始终坚持他们创造的错误理论。

7

主题

0

好友

688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801269
帖子
712
精华
0
经验
688 点
金钱
668 ¥
注册时间
2015-10-2
发表于 2016-1-29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kikiki 发表于 2016-1-29 03:06
来个动态分析,推挽,静态电流200ma,上管峰值电流400MA时,下管0,R5峰值电流400ma ,这说明 ...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这是甲乙类偏置!不是纯甲偏置!因为动态电流超过了静态电流值!

7

主题

0

好友

688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801269
帖子
712
精华
0
经验
688 点
金钱
668 ¥
注册时间
2015-10-2
发表于 2016-1-29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舜之潇湘 于 2016-1-29 12:48 编辑
国共合作jhx 发表于 2016-1-29 09:11
你的观点的主要错误认识就是甲类功放的动态电流=静态电流,实际上是动态平均电流=静态电流,瞬间动态电 ...


我说的哪里有错?甲类功放的总的动态电流=静态电流!任何时候一部分转化为热能消耗掉,一部分转化为音频功率输出。静态无信号时则全部转化为热能消耗,这就是甲类功放效率低的原因。连这最基础的东西没搞清,如果是0-1.8之间变化那还叫甲类功放?先去补习下功课再来说事。

18

主题

21

好友

9300

积分
     

青铜剑侠 当前离线

孤独的长跑者

Rank: 8Rank: 8

UID
66431
帖子
9877
精华
0
经验
9300 点
金钱
9053 ¥
注册时间
2008-12-2
发表于 2016-1-29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舜之潇湘 发表于 2016-1-29 12:39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这是甲乙类偏置!不是纯甲偏置!因为动态电流超过了静态电流值!

你对甲类的定义是:动态电流不超过静态电流值
我对甲类的定义是:导通角等于360°

5

主题

5

好友

330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634222
帖子
321
精华
0
经验
330 点
金钱
289 ¥
注册时间
2013-11-1
发表于 2016-1-29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舜之潇湘 发表于 2016-1-29 12:46
我说的哪里有错?甲类功放的总的动态电流=静态电流!任何时候一部分转化为热能消耗掉,一部分转化为音 ...

不明白你的甲类功放的总的动态电流是什么概念,是不是指的是最大动态电流,如果是那就是这个甲类功放只能在0---0.9ma之间工作,那么它的静态电流应该是0.45ma,而不是0.9ma。

18

主题

21

好友

9300

积分
     

青铜剑侠 当前离线

孤独的长跑者

Rank: 8Rank: 8

UID
66431
帖子
9877
精华
0
经验
9300 点
金钱
9053 ¥
注册时间
2008-12-2
发表于 2016-1-29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舜之潇湘 发表于 2016-1-29 02:00
首先我们讨论的是最大输出功率,也就是说甲类在0.9静态电流下,能够输出的甲类状态下最大功率, ...

还有用正弦波峰值功率计算效率的,实在是荒唐!

5

主题

5

好友

330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634222
帖子
321
精华
0
经验
330 点
金钱
289 ¥
注册时间
2013-11-1
发表于 2016-1-29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到此为止,再不回复。谢谢。

18

主题

21

好友

9300

积分
     

青铜剑侠 当前离线

孤独的长跑者

Rank: 8Rank: 8

UID
66431
帖子
9877
精华
0
经验
9300 点
金钱
9053 ¥
注册时间
2008-12-2
发表于 2016-1-29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舜之潇湘 发表于 2016-1-29 12:39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这是甲乙类偏置!不是纯甲偏置!因为动态电流超过了静态电流值!

       249#kikiki兄做的仿真, 三个电流的波形完整,  并未有明显削波,说明输出管无截止, 输出波形未失真, 何来甲乙类偏置!!!

18

主题

21

好友

9300

积分
     

青铜剑侠 当前离线

孤独的长跑者

Rank: 8Rank: 8

UID
66431
帖子
9877
精华
0
经验
9300 点
金钱
9053 ¥
注册时间
2008-12-2
发表于 2016-1-29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猪八戒是怎么死的?  是笨死的!!!  猪八戒死了不打紧,害死多少菜鸟!!

点评

看多不怪了。还怕一不小心没了ID,所以我是来看热闹的。哈哈。  发表于 2016-1-30 15:24

13

主题

0

好友

265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江湖散人

Rank: 4

UID
257831
帖子
213
精华
0
经验
265 点
金钱
223 ¥
注册时间
2010-11-5
发表于 2016-1-29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ikiki 于 2016-1-29 14:02 编辑

怎么传不了图了,我还有一张上下管有失真,甲类偏置400ma,输出无失真的图请教各位
http://pan.baidu.com/s/1mgV2kkS,图在这,蓝线是负载电流,红绿是上下管电流

7

主题

0

好友

688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801269
帖子
712
精华
0
经验
688 点
金钱
668 ¥
注册时间
2015-10-2
发表于 2016-1-29 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patch 发表于 2016-1-29 11:26
接着(发表于 2016-1-29 00:07 )245楼讲:

       整理下昨天的数据:楼主的数据是电源电压±43V,大管静 ...

      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Q1会成为恒流源,而此时Q2的电流会减小,Q1和Q2有共用的偏置电压,要使Q1成为恒流源Q1的Vbe必须保持恒定,要使Q2电流减小,Q2的Vbe必须减小,就是说总的偏置电压要减小,我想问吃机大侠怎样减小偏置电压?

      首先最看不起那些说不出一些道道,只会跟着别人打哈哈的人!

      再来跟你说为什么Q1正半周时相当于恒流源。先回答我2个问题:
      第一,你承不承认甲类功放的动态电流=静态电流?如果你说动态电流是随信号强弱变化的。那好,没什么可说的了,因为在你说的是乙类功放,不在此讨论范围之内。
      第二,你承不承认我们所说推挽电路的工作形式相对于直流来说上下两管是串联电路?是串联电路的话,静态或动态的正半周时Q1是否总电流的唯一通道?
      
     如果你认同以上2点的话,那么,流经Q1的电流大小不变(指静态或正半周信号放大时) ,同时没有其它电流通道给负载及Q2提供电流,Q1是否可视作恒定电流的提供者,也就是我所说的相当于恒流源?

      还有,静态时上下两管流过的电流是相等的,由于负载无分流,那么Q1电流=Q2的电流=静态电流。动态时(正半周信号为例),Q1电流=静态电流、Q2电流=Q1电流(也就是静态电流)-负载电流。产生这种状态就是因为Q1与Q2有共同偏置,正信号时Q1正偏加大内阻降低,表现为电流大小不变而管压降降低,与此同时Q2负偏减小内阻增高,管压降增大,两管间与负载交接处电位提升,形成输出电压,于是有电流经负载分流。所以正信号放大时,Q1与Q2是共同偏置,由于负载分流的原因,Q1电流不变,而Q2电流减少。——这有什么不对的?

      原本想上传图解分析,不知什么原因今天上传不了图片,事后再补发。

点评

这这句:”第一,你承认不承甲类功放的动态电流=静态电流?“我不承认,在一个正弦周期内动态电流只有三个点等于静态电流,其他绝大部分时间都不等于静态电流。  发表于 2016-1-29 15:20
甲类功放的动态电流=静态电流 是男人=女人? 严格点: 动态电流的平均值=静态电流  发表于 2016-1-29 15:02

11

主题

6

好友

4970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13510
帖子
4784
精华
0
经验
4970 点
金钱
4756 ¥
注册时间
2010-6-22
发表于 2016-1-29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柳暗花明 于 2016-1-29 16:05 编辑
舜之潇湘 发表于 2016-1-29 12:46
我说的哪里有错?甲类功放的总的动态电流=静态电流!任何时候一部分转化为热能消耗掉,一部分转化为音 ...


真是天大的笑话,自己不懂还不依教,倒叫懂得去补课。你的错误多得很,人家提出来问你你也没回答,就你257楼的错误我给你指出来,1、请看你的原话:我说的哪里有错?甲类功放的总的动态电流=静态电流!你这句就是错的,什么是“甲类功放的总的动态电流”?正确的表述是:甲类功放的动态电流平均值等于静态电流。实际上你根本不明白为什么动态电流平均值等于静态电流,可以在坐标上用图解法求解的,但是我断言你不会。2、再看你的原话如果是0-1.8之间变化那还叫甲类功放?这句你又错了,只要功率管的电流不越过0轴线进入截止区,就是甲类。你连甲类的概念都不清楚!

7

主题

0

好友

688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801269
帖子
712
精华
0
经验
688 点
金钱
668 ¥
注册时间
2015-10-2
发表于 2016-1-29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patch 发表于 2016-1-29 13:20
249#kikiki兄做的仿真, 三个电流的波形完整,  并未有明显削波,说明输出管无截止, 输出波形未 ...

还用红色加大号字体来说明。
你是以输出波形有无消波或失真来定义是否甲类功放的?甲乙类功放就肯定有消波或失真、而甲类就肯定没有?
甲乙类功放也是有一定的静态偏流的,如果是高偏的话,还有一定的甲类输出功率。我们讨论的是纯甲类!纯甲类是指在既便是最大输出功率时的电流=静态电流!
如果你也没搞清什么是纯甲类的话,最好也回去补习一下功课再来说事。

点评

甲类功放每只功率管的电流正弦波波形都是完整的,甲乙类功放每只管对应的负半周都是不完整严重截止失真的。  发表于 2016-1-29 16:11
请注意:“输出管无截止”。 另:我对甲类的定义在258#。  发表于 2016-1-29 14:55

7

主题

0

好友

688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801269
帖子
712
精华
0
经验
688 点
金钱
668 ¥
注册时间
2015-10-2
发表于 2016-1-29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patch 发表于 2016-1-29 12:54
你对甲类的定义是:动态电流不超过静态电流值
我对甲类的定义是:导通角等于360°

动态电流不超过静态电流是前提,不提供足够大的静态电流,哪来的导通角度等于360度?360度是表现,静态电流是内涵。

点评

一派胡言!!!  发表于 2016-1-29 14:51

7

主题

0

好友

688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801269
帖子
712
精华
0
经验
688 点
金钱
668 ¥
注册时间
2015-10-2
发表于 2016-1-29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patch 发表于 2016-1-29 13:10
还有用正弦波峰值功率计算效率的,实在是荒唐!

断章取义。我是说的是理想状况下甲类功放能达到的最高效率!最高效率不按最大输出功率计算拿什么来计算?我后面说的功出功率越低则效率越低,你是有选择性视盲?!

点评

首先我并不想说服你,只是不想让错误的言论误导菜鸟,影响论坛声誉。你会仿真不? 有仪器没?? 你仔细看过我245#、253#的计算???  发表于 2016-1-29 15:43
请分清“正弦波峰值功率”, 与“最大输出功率”。  发表于 2016-1-29 14:57

13

主题

0

好友

265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江湖散人

Rank: 4

UID
257831
帖子
213
精华
0
经验
265 点
金钱
223 ¥
注册时间
2010-11-5
发表于 2016-1-29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所讲的静态电流是无波动的平直电流,动态电流是伴随输入信号波动的电流,动态过程中上下管的电流是上下波动的,不可能恒定不变,这点是肯定的,然后我们讨论到甲类输出功率的计量问题,功率最终的计算都是归结到能量的消耗,功放的做用对象是扬声器,扬声器本身又不是一个纯阻性的负载,且输出音量也不和输入功率成正比,所以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最简单的方式以正弦波信号驱动纯阻性负载来考量输出功率的问题,在这总方式下用正弦波做用于阻性负载的计算公式计算功率就ok了,至于电路的偏置问题,我们应该用实际电路来分析,用数据图表说话。

7

主题

0

好友

688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801269
帖子
712
精华
0
经验
688 点
金钱
668 ¥
注册时间
2015-10-2
发表于 2016-1-29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柳暗花明 发表于 2016-1-29 14:05
真是天大的笑话,自己不懂还不依教,倒叫懂得去补课。你的错误多得很,人家提出来问你你也没回答,就你 ...

我就问你,甲乙类功放电流会不会越过0轴线?只要给予输出管适当少量的偏置就可以使输出管不处于截止状态。但这与纯甲类在整个工作范围内始终处于全偏置是两回事!还有你那是哪来的“动态电流平均值”?这里说的是甲类功放的总消耗电流,甲类功放无论是动态还是静态,总的消耗电流是相等的!既然是相等的又哪来的“动态电流平均值”?如果说流过负载的电流有大有小还可以来个平均值的话,把它用在总电流消耗上简直就是牛头不对马嘴!

点评

注意语言文明  发表于 2016-1-29 16:22

5

主题

5

好友

330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634222
帖子
321
精华
0
经验
330 点
金钱
289 ¥
注册时间
2013-11-1
发表于 2016-1-29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舜之潇湘 发表于 2016-1-29 14:44
我就问你,甲乙类功放电流会不会越过0轴线?只要给予输出管适当少量的偏置就可以使输出管不处于截止状态 ...

实际上甲类功放正常工作时上下两臂电流是一个在增加,另一个在减少,绝对值相等。不像你理解的那样,一个不变另一个光减少不增加。

点评

完全正确  发表于 2016-1-29 15:14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4 魅力 +4 收起 理由
patch + 4 + 4 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13

主题

0

好友

265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江湖散人

Rank: 4

UID
257831
帖子
213
精华
0
经验
265 点
金钱
223 ¥
注册时间
2010-11-5
发表于 2016-1-29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效值:让一个交流电流和一个直流电流分别通过阻值相同的电阻,如果在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相等,那么就把这一直流电的数值叫做这一交流电的有效值.
平均值:正弦交流电的波形是对称于横轴的,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恒等零,所以一般所说平均值是指半个周期内的平均值.
交流电流表和交流电压表测量的值都是有效值.

点评

正确,跟着吃甲机大侠跑那个人还想用普通万用表测出动态电流值,真是笑话。  发表于 2016-1-29 16:03
对! ~220V交流电,峰值电压是311V, 平均值是198V。  发表于 2016-1-29 15:33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验 +7 魅力 +7 收起 理由
柳暗花明 + 3 + 3 赞一个!
patch + 4 + 4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11

主题

6

好友

4970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13510
帖子
4784
精华
0
经验
4970 点
金钱
4756 ¥
注册时间
2010-6-22
发表于 2016-1-29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舜之潇湘 发表于 2016-1-29 14:44
我就问你,甲乙类功放电流会不会越过0轴线?只要给予输出管适当少量的偏置就可以使输出管不处于截止状态 ...


看来你不光是不懂甲类推挽,就连甲乙类推挽你也不懂!甲乙类推挽就是功率管电流负半周越过0轴线进入了截止区;甲类则永远不会进入截止区。这就是甲类和甲乙类的区别。

你说动态电流等于静态电流等绝对是错的,在一个正弦周期内,动态电流只有三个点等于静态电流,其他时间都不等于静态电流,因为是动态电流,要量化的话只能求平均值。不用平均值你怎么量化?甲类的总消耗功率动静态相等,功率P=IV,V是已知数,而动态的I是未知数,要量化成平均数,才能计算,只有I不变,P才不变。

不要再牛头不对马嘴了,你要补的课太多了。我说动态电流平均值可以用图解法求解,可你直接不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 鄂ICP备2025138941号-3 ICP证:鄂B2-20130019 公安局网监备:420100007348 邮箱:1343292467@qq.com )

GMT+8, 2025-11-7 08:06 , Processed in 0.157712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