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512
- 在线时间
- 6231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2-5-9
- 阅读权限
- 100
- 精华
- 0
  
- UID
- 7089
- 帖子
- 2515
- 精华
- 0
- 经验
- 2512 点
- 金钱
- 2169 ¥
- 注册时间
- 2006-1-3
|
本帖最后由 屎坑石 于 2011-12-10 15:47 编辑
我认为诸如三角波之类的、存在直线变化的信号,才能够像楼主博文表格中那样的、让放大管电流成比例变化。那么我们来看看三角波信号输入(下图橙色曲线)时,输出波形是怎样的,如下图。
1、当机器工作于纯甲类时,输出曲线如图中蓝色曲线(O-A-C-E-F……)。大家可以看到蓝色曲线“完美穿过”横轴。
2、当机器工作于乙类时,输出曲线如图中绿色曲线(O-B-C-D-G……)。大家可以看到绿色曲线在横轴处出现xx失真。
3、当机器工作于甲乙类时,输出曲线如图中:O-A-B-C-D-E-F-G-H-I-J……。大家可以看到A-B、D-E、F-G、I-J之处出现xx失真。
编辑补充:
在同样的信号输入时,甲乙类并不像楼主博文中那个波形图那样出现那个“L形失真”,或者说甲乙类的输出峰值并不像楼主博文中那个波形图那样被压低了。楼主博文中的那个波形图中,信号波形本身就不是“规则的正弦波”,而是类似于图中存在“L形失真”的那种波形。
由我上面的图可知,在同样的信号输入时,纯甲类的输出波形“完美”地符合信号特质;乙类的输出波形则显得稍“瘦”;甲乙类输出波形则下边“完美”,上边“瘦”。但是它们三者的峰值都一样,甲乙类输出峰值并没有被压低。至于XX失真,我们可以形象的把正半波看作一座山峰,乙类的XX失真出现在山脚处,甲乙类则出现在山腰。在一个周期里,乙类给人一种只出现了“两次”XX失真的错觉,而甲乙类则出现了“4次”XX失真。在听感上则各有所好、见仁见智了。
从我上面的图还可以看到,乙类的曲线更陡,意味着输出变化率更大,这也符合有些人觉得“乙类的声音更迅猛”的听感。
注:上述“XX失真”是指放大管通或断的瞬间产生的失真,比如交越失真、开关失真或者两者共存……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