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0
91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举报
42
1
424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115
21
2676
罗宾汉 当前离线
楼上的,你的数据咋算出的,和其他人的出入怎么那么大,给个你的计算公式啊, lovecc 发表于 2011-12-5 15:17
102
2512
139楼数据打错了,更正: 不对!+-50V供电,需要大于6A静态电流才能确保甲类状态。额定输出功率140W,电源功率需大于600W,散热功率需大于600W 柳暗花明 发表于 2011-12-4 19:16
11
6
4970
罗宾汉 当前在线
回复 屎坑石 我是这样计算的,如有错请指出:在+-50V条件下额定输出功率(这个“额定输出功率”是否意指最大输出功率?)P=(V-Vces)平方/8R,式中V是电源绝对值相加(“电源绝对值相加”也就是100V?为什么要“电源绝对值相加”?),Vces是晶体管饱和压降,取2V,R是喇叭阻抗代入上式得P=(48X2)平方/64=145W(这个算式中“64”是什么意思?),最大正弦功率=1.414P=205W(最大正弦功率=1.414P?再想想?)。取甲类效率为0.3,则电源功率=205/0.3=683W。绝对值100V电压时的电流I=683/100=6.83A。(为什么要用“绝对值100V电压”来算电流?这个100V电压能施加在负载上么?) 柳暗花明 发表于 2011-12-5 17:41
回复 屎坑石 工程设计上OTL和OCL的输出功率标准计算式是:OTL P=(V-Vses)平方/8R(你这个所谓的“功率标准计算式”中,“V-Vses”是施加在负载上的么?“8R”又是什么意思?),OCL是双电源供电,所以要绝对值相加(这个双电源的绝对值相加之后能够施加在负载上么?)。这个是最大不削波功率的有效值,对应的峰值是1.414P(峰值功率等于平均功率的1.414倍?不是吧?)。64是公式中的8R并且R=8得来(R是负载吧?为什么还要乘个8?)。OCL电路上下臂管是串联供电,所以要绝对值相加(但是施加在负载上的最大瞬时电压并不是这个绝对值相加之后的100V)。忽略晶体管的饱和压降,100V电压肯定是加在负载上(不好意思,即使忽略晶体管的饱和压降,这个100V电压也不可能加在负载上。你不妨说说你对推挽电路对地放大的工作过程?分析一下放大管什么时候导通放大,什么时候截止?再结合甲类的定义就可以判断什么时候工作于甲类状态),但这是峰-峰值哟,不能按有效值看待。(我在147说的“最大输出功率”,对于交变波形就是峰值功率哟,而不是“有效值”) 柳暗花明 发表于 2011-12-5 20:59
回复 屎坑石 你的计算方法不规范(都说了“希望你遵守辩论规则,在把我驳倒之前请勿直接下否定性的结论”),工程上计算OTL、OCL的输出功率是P=(V-Vcrs)平方/8R,计算OTL时的V是直接代进公式,OCL是双电源要转换成绝对值(我说的“推挽电路对地放大”是OTL还是OCL呢?画个简图看看?)。64是常数8乘与负载R且R取8欧得来(负载R凭什么还要乘一个常数8?没根没据地抛出一个自己的算式和结论,是不能让人信服的)。计算出来的P是最大不削波功率的有效值,对应的峰值是1.414P(再问一次:峰值功率等于“最大不削波功率的有效值”的1.414倍?)。忽略晶体管饱和压降,100V电压在满功率时肯定是加在负载上(“忽略晶体管饱和压降,100V电压在满功率时肯定是加在负载上”?不知你是怎么理解推挽电路对地放大工作过程的,能说说么?),但这是峰-峰值哟(凭什么用峰-峰值来进行相关计算?这对于理解推挽对地放大有什么好处呢?)!不能当作有效值理解。(我在147说的“最大输出功率”,对于交变波形来说就是峰值功率哟,而不是“有效值”也不是峰-峰值) 柳暗花明 发表于 2011-12-5 21:24
回复 屎坑石 请注意,平均值和有效值是不同的,我可没说峰值是平均值的1.414倍。我们是正弦交流信号分析,正弦交流信号的峰值是有效值的1.414倍。计算式是专家推论出来的,8是式中的常数(那你不妨说说专家推论的过程,看看常数8是怎么来的?)。你说100V的电压不加在负载上,那负载上的功率从哪里来(请看:http://bbs.hifidiy.net/viewthrea ... p;extra=&page=1)。 柳暗花明 发表于 2011-12-5 23:11
81
1287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总结了以上的说法,结论就是,各有各的好,就看用来做什么,你们就是从表面上说,哥我下面用了半年搞了一个 ... 冰梦 发表于 2011-12-3 03:09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手机版| ( 鄂ICP备2025138941号-3 ICP证:鄂B2-20130019 公安局网监备:420100007348 邮箱:1343292467@qq.com )
GMT+8, 2025-11-11 18:30 , Processed in 0.121587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