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制作] 想试下高阶(4阶以上)分频器,

[复制链接] 查看: 30428|回复: 96

24

主题

10

好友

1606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55356
帖子
1429
精华
0
经验
1606 点
金钱
1423 ¥
注册时间
2009-12-14
 楼主| 发表于 2011-7-20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总觉得,很多时候,理论跟实际会差别很大。

135

主题

3

好友

8619

积分

超级版主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11183
帖子
8227
精华
8
经验
8619 点
金钱
7504 ¥
注册时间
2006-8-3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优秀版主 乐于助人

发表于 2011-7-21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总觉得,很多时候,理论跟实际会差别很大。
Flimagine 发表于 2011-7-20 22:43


那说明理论不对,或是没学好或没用好。

24

主题

10

好友

1606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55356
帖子
1429
精华
0
经验
1606 点
金钱
1423 ¥
注册时间
2009-12-14
 楼主| 发表于 2011-7-26 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花了好几天时间,终于把先前的H1456+H1189改成了4阶的分频器。费话少说,上图先。
高音频响
高音频响曲线.JPG
低音响响
低音频响曲线.JPG
高音分频
高音分频.jpg
低音分频
低音分频.jpg
合成频响
合成频响.jpg
单一相位响应
单一相位.jpg

61

主题

16

好友

3123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95572
帖子
5340
精华
5
经验
3123 点
金钱
3007 ¥
注册时间
2009-4-10

论坛贵宾 DIY大赛冠军

发表于 2011-7-26 0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就LZ这对单元组合.低音上限和高音的下限都足够来选取分频点.个人认为没必要走上面的线路架构.我试过(箱体设计合理)在高低完全足够取合分频点时走4阶.结果在模拟时就可以知道每个元件的数值也要很精密.动一点点变化也很大.最后还是放弃.
不过LZ大可试试.DIY也是要多试验多经验支持!!

24

主题

10

好友

1606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55356
帖子
1429
精华
0
经验
1606 点
金钱
1423 ¥
注册时间
2009-12-14
 楼主| 发表于 2011-7-26 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说得很对,调这个分频器,每动一个元件的值,合成频响都会变化很大,甚至会乱作一团。不过好处是,用它改变频响曲线的自由度很大,用它得到平直的频响曲线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一些。回复 40# ztf

61

主题

16

好友

3123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95572
帖子
5340
精华
5
经验
3123 点
金钱
3007 ¥
注册时间
2009-4-10

论坛贵宾 DIY大赛冠军

发表于 2011-7-26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个小建议
应该可以模拟得更好些

24

主题

10

好友

1606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55356
帖子
1429
精华
0
经验
1606 点
金钱
1423 ¥
注册时间
2009-12-14
 楼主| 发表于 2011-7-26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2# ztf


    能否说俱体些?

61

主题

16

好友

3123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95572
帖子
5340
精华
5
经验
3123 点
金钱
3007 ¥
注册时间
2009-4-10

论坛贵宾 DIY大赛冠军

发表于 2011-7-26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完全是个人认为

这是我个人做的1456
01.jpg

24

主题

10

好友

1606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55356
帖子
1429
精华
0
经验
1606 点
金钱
1423 ¥
注册时间
2009-12-14
 楼主| 发表于 2011-7-26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4# ztf


    你的1456不错啊,为何后边看不到?

61

主题

16

好友

3123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95572
帖子
5340
精华
5
经验
3123 点
金钱
3007 ¥
注册时间
2009-4-10

论坛贵宾 DIY大赛冠军

发表于 2011-7-26 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后边不是1189

24

主题

10

好友

1606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55356
帖子
1429
精华
0
经验
1606 点
金钱
1423 ¥
注册时间
2009-12-14
 楼主| 发表于 2011-7-27 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3K附近那个坑是面板衍射做成的,OK版建议不要动它。如果一定要摆平它也不难,甚至不用增加任何元件,只要改变原元件的值就行。
这个是改变后的频响曲线。
合成频响.jpg
这个是改变后的高频部份分频。
高音分频.jpg
头像被屏蔽

18

主题

2

好友

461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135352
帖子
475
精华
0
经验
461 点
金钱
474 ¥
注册时间
2009-9-27
发表于 2011-7-27 0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61

主题

16

好友

3123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95572
帖子
5340
精华
5
经验
3123 点
金钱
3007 ¥
注册时间
2009-4-10

论坛贵宾 DIY大赛冠军

发表于 2011-7-27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3K处你还是动了它.实际已经是个峰了

32

主题

13

好友

2516

积分
     

版主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45
帖子
1820
精华
5
经验
2516 点
金钱
1944 ¥
注册时间
2004-4-11

优秀版主 优秀设计 论坛版主

发表于 2011-7-27 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觉得两喇叭间距离和听音时的位置角度那个影响最大?
声学相位并不是简单的绝对受控.相位论在HIFI环境里 ...
高手中的高手 发表于 2011-7-19 00:15


不能这样说,那样不就是说把音箱本身做的再好也没多大意义了吗?
我说相位差自然存在是指由低音锥盆深度造成的高低音发声不在一个平面。这个相位差必须要由分频器修正的。当然,听音位置变化会使问题更严重,如许多落地式音箱高音位置还是低于人耳,但是不能因为实际听音角度会带来同样的问题而不去修正。

高低音相位差.jpg

点评

形象  发表于 2016-1-20 23:25

166

主题

0

好友

835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zgtsang

Rank: 5Rank: 5

UID
10537
帖子
1851
精华
0
经验
835 点
金钱
801 ¥
注册时间
2006-7-7
发表于 2011-7-27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gtsang 于 2011-7-27 22:11 编辑

qqq.JPG
发表点不同意见,分频器无法修正低音锥盆深度造成的高低音发声不在一个平面的问题,因为不管高通滤波器还是低通滤波器或者带通都只能改变转折频率之后(或者附近)的频段的相位,
不管听不听得出来,本着严谨治学的态度,发声平面尽量对齐比较好,把听音点设在高音的轴向正对位置,让高低音声学平面到听音点的距离相等,把听音距离也考虑了


11072719189b6a91961289e481.jpg
头像被屏蔽

18

主题

2

好友

461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135352
帖子
475
精华
0
经验
461 点
金钱
474 ¥
注册时间
2009-9-27
发表于 2011-7-27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4

主题

10

好友

1606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55356
帖子
1429
精华
0
经验
1606 点
金钱
1423 ¥
注册时间
2009-12-14
 楼主| 发表于 2011-7-27 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2# 高手中的高手


    我觉得这个观点比较有道理些啊,我们用的低音是个锥体,高音虽小,却是个半球形。它们的发声面到你的耳朵都不可能等距离啊。

166

主题

0

好友

835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zgtsang

Rank: 5Rank: 5

UID
10537
帖子
1851
精华
0
经验
835 点
金钱
801 ¥
注册时间
2006-7-7
发表于 2011-7-28 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gtsang 于 2011-7-28 08:45 编辑

从JBL的产品来看,4206,4208监听系列产品考虑这个发声平面的问题,但多数产品其中包括高档货又不太在意,算了,大家洗洗睡吧,别太在意,哪样好看哪样弄。

我的理解是, 高阶分频器在交叉频率附近造成严重的群延迟是重点,相对于此,高低音在分频点处结合时正反接高音时那条沟深不深倒不是太重要,只要某种接法能基本平坦就好了,也就等于在衰减斜率够(比如说低音在高端有个盆分裂的峰或严重上扬)的前提下尽可能用低阶分频。系统的群延迟平缓渐变是可以接受的,突变是恶声之源

24

主题

10

好友

1606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55356
帖子
1429
精华
0
经验
1606 点
金钱
1423 ¥
注册时间
2009-12-14
 楼主| 发表于 2011-7-28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4# zgtsang

    “高阶分频器在交叉频率附近造成严重的群延迟”。对于这点,我不同意你的说法。我试过4阶的分频器,它在交叉频率附近的群延迟并不比两阶的差,在模似过程中我发觉交叉频率附近的群延迟特性跟阶数高低并没在多少关系,它跟高低频的相位衔接倒有关系,相位衔接得越好,群延迟特性也就越好。回去我可以把两者的群延迟贴上来。

20

主题

0

好友

293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2612
帖子
503
精华
0
经验
293 点
金钱
317 ¥
注册时间
2005-1-7
发表于 2011-7-28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Flimagine


    进来学习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 鄂ICP备2025138941号-3 ICP证:鄂B2-20130019 公安局网监备:420100007348 邮箱:1343292467@qq.com )

GMT+8, 2025-11-8 21:29 , Processed in 0.151607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