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像被屏蔽

5

主题

0

好友

138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359821
帖子
134
精华
0
经验
138 点
金钱
138 ¥
注册时间
2011-7-3
发表于 2011-7-14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4

主题

0

好友

2230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z2hstudio

Rank: 7Rank: 7Rank: 7

UID
61613
帖子
2005
精华
1
经验
2230 点
金钱
2047 ¥
注册时间
2008-11-5
发表于 2011-7-14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布局和走线的合理性远比电源波纹影响大得多啊。。。。功放很多都是宽压设计,电压的波动很少会在输出端形成影响。当然,不排除有些对供电敏感的线路设计会有较大的反应。

0

主题

0

好友

3

积分

注册会员 当前离线

Rank: 2

UID
325454
帖子
3
精华
0
经验
3 点
金钱
3 ¥
注册时间
2011-4-27
发表于 2011-7-15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确实很热闹,不过好象很多都只说一点点,没有把问题分析透,等待高人。

5

主题

6

好友

305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3038
帖子
376
精华
0
经验
305 点
金钱
242 ¥
注册时间
2005-2-16
发表于 2011-7-15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看看我uid多少号的
头像被屏蔽

30

主题

0

好友

184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86213
帖子
149
精华
0
经验
184 点
金钱
181 ¥
注册时间
2009-3-7
发表于 2011-7-15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30

主题

0

好友

184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86213
帖子
149
精华
0
经验
184 点
金钱
181 ¥
注册时间
2009-3-7
发表于 2011-7-15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5

主题

1

好友

79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K246

Rank: 3Rank: 3

UID
250767
帖子
76
精华
0
经验
79 点
金钱
75 ¥
注册时间
2010-10-15
发表于 2011-7-15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246 于 2011-7-15 22:27 编辑

我只有一个破旧的MF47,就有时常玩下MOS机,FET等接出来的机我都是很少用上过多的消振电容或移相电容的,信号通路更是无一电容.
其他我真的不懂,
不过就有时都几喜欢乱说的.
特别是对于一些几十万器材好多时都是比不上几千元的耳机系统.
因为就象内地不少厂家一样推出如何天价的电路或天价的元件做出更是天价天价的机一样!到头都是不堪一击的............

22

主题

0

好友

346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在线

Rank: 4

UID
127236
帖子
718
精华
0
经验
346 点
金钱
383 ¥
注册时间
2009-8-25
发表于 2011-7-16 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千瓦哥又来发表神论。。我得认真听讲

49

主题

0

好友

290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261543
帖子
586
精华
0
经验
290 点
金钱
316 ¥
注册时间
2010-11-16
发表于 2011-7-16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实测比较好,这个放真意义不大
头像被屏蔽

16

主题

0

好友

665

积分

禁止访问 当前离线

UID
264751
帖子
856
精华
0
经验
665 点
金钱
664 ¥
注册时间
2010-11-24
发表于 2011-10-7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0

主题

0

好友

55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35561
帖子
61
精华
0
经验
55 点
金钱
55 ¥
注册时间
2008-2-14
发表于 2011-11-9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好样的

334

主题

5

好友

890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424653
帖子
3178
精华
0
经验
890 点
金钱
664 ¥
注册时间
2011-10-29
发表于 2011-11-20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电流声,是因为,我摸着输入.....
sexypig520 发表于 2011-2-22 12:14



   

19

主题

1

好友

310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35609
帖子
719
精华
0
经验
310 点
金钱
295 ¥
注册时间
2008-2-15
发表于 2012-3-12 02:50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听讲

5

主题

3

好友

390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187857
帖子
299
精华
0
经验
390 点
金钱
298 ¥
注册时间
2010-4-3
发表于 2012-3-12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电子学「第6章 电晶体之交流小信号分析」讲义


6-1 小信号放大:

包含小信号源的直流偏压电路:



如上图,一般的放大电路中,信号中通常包含有直流部份(外加的直流偏压)与交流部分(欲放大的小信号),因此吾人可将直流信号与交流信号分开考虑:直流偏压的分析也称为工作点(operating point)或静态点(quiescent point)分析,交流信号 (即小信号)分析,有两点与直流分析不同:

将所有直流源视为零(因为纯粹直流不随时间改变,不含任何交流成分)。
将电路视为线性系统。

--------------------------------------------------------------------------------
6-1.1小信号放大的线性说明当电晶体被偏压在主动区(active region)时,微小的VBE变动能产生巨大的IC变动,因为在主动模式中,IC与VBE的关系式为:IC=Is(eVBE/ηVT-1)(式子6-1-1),绘制其关系式如下图:



如上图,放大电路要维持线性放大的特性,必须使VBE的变动远小於VT???,换言之,要放大的必须是很小的交流信号,即小信号。这也就是为什麽放大电路的交流分析又称为小信号分析的原因。当输出电流变动ΔIC和输入信号变动ΔVBE呈线性关系时,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经常以常数gm表示,称为转移电导(transconductance)或互导,单位为姆欧或A/V。gm其数学式表示为:gm=ΔIC/ΔVBE或gm=IC/VT

随堂评量:( D )电晶体的集极电流IC=1mA,若此时温度为20度C,则转移电导gm为多少mA/V? (A)0.25 (B)0.4 (C)25 (D)40

解析:VT=293/11600=25(mV),gm=IC/VT=1mA/25mV=40


--------------------------------------------------------------------------------
为什麽ΔVBE的变动远小於VT,放大器便可维持线性放大?

先备知识,取材自http://songwriter.tw/blog/?p=6416

当x -> 0时, ex ≒ 1+x

20081212_exp_small_x_equal_to_1_plus_x.xls




--------------------------------------------------------------------------------
随堂范例:参看课本第5页上方范例6-1随堂评量:若电晶体之热电压VT为26mV,则此时温度约为多少?解析:VT=T/11600=26mV,T=301.6(度K)=301.6-273=28.6(度C)#


--------------------------------------------------------------------------------
6-1.2 放大器的重要特性如何分析放大器的优劣或功能:

电压及电流增益
频率响应
输出与输入阻抗
6-2 小信号等效电路模型

我们在上册第五章时讨论了电晶体的直流偏压电路,已知偏压的目的是要建立放大器适当的工作点;一旦有交流小信号输入,信号便可线性放大。

接下来若欲了解放大器信号输出後的各种交流特性,如输入阻抗丶输出阻抗丶电压增益丶电流增益……等,我们就必须建立电晶体的小信号等效电路模型,藉以分析电路的各种特性。

6-2.1 混合参数等效电路

参数( parameter )则是指我们在一个装置或系统中,选定某一组特定关系的常数以分析此装置或系统的特性。在对电晶体小信号放大电路分析时,我们可将电晶体视为一线性双埠网路( two-port network),并且常利用混合参数(hybrid parameter) 来表示电晶体的各项特性, 其说明如下。

线性双埠网路:



如上图6-3(a)为一个四端装置的双埠网路,有一埠为输入,另一埠为输出。由图中可看出,输入端有输入电流i1 丶电压v1两个变数,输出端则有输出电流i2丶电压v2两个变数, 而电晶体所对应的电路则如图6-3(b)所示。我们可以利用不同的数学关系式来描述这四个变数间的相互关系,较常见的有Z参数丶Y参数与h参数( 混合参数) 三种等效电路法,以下我们将只介绍h参数的表示法。

h参数

在双埠网路的四个变数中,选择输入i1丶输出v2为自变数( independent variable),输入v1,输出i2为应变数(dependent variable) ,则描述此双埠网路的方程式如下所示:

输入方程式v1=h11i1+h12v2…(6-2-1a)
输出方程式i2=h21i1+h22v2…(6-2-1b)
其中h11丶h12丶h21丶h22 等系数便为h 参数。在输入方程式中, v1为电压,而h11i1丶h12v2也应为电压, 所以h11代表一阻抗, 单位为欧姆(Ω) ,而h12为一纯比例的系数, 无任何单位。



在输出方程式中,i2为电流, 则h21i1丶h22v2也应为电流,所以h21亦为一无单位的纯比例系数,而h22代表一导纳,单位为
姆欧()或西门子(S)

h参数的定义:

h11,观察6-2-1a式,要得到h11,可令v2=0(即输出端短路),再移项得到解:h11=(v1/i1)|v2=0,因此我们说h11为输出端短路时的输入阻抗,单位为欧姆,称为短路输入阻抗参数(short-circuit input impedance parameter),简写为hi(输入阻抗)。
h12,观察6-2-1a式,要得到h12,可令i1=0(即输入端断路),再移项得到解:h12=(v1/v2)|i1=0,因此我们说h12为输入端开路时的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之比,无单位,称为开路逆向电压转换比参数(open-circuit reverse transfer voltage ratio parameter),简写为hr(逆向电压转换比)。
h21,观察6-2-1b式,要得到h21,可令v2=0(即输出端短路),再移项得到解:h21=(i1/i1)|v2=0,因此我们说h11为输出端短路时的输出电流与输入电流之比,无单位,称为短路顺向电流转换比参数(short-circuit forward transfer current ratio parameter),简写为hf(顺向电流转换比)。
h22,观察6-2-1b式,要得到h22,可令i1=0(即输入端断路),再移项得到解:h22=(i1/v2)|i1=0,因此我们说h12为输入端开路时的输出导纳,单位为姆欧,称为开路输出导纳参数(open-circuit output admittance parameter),简写为ho(输出导纳)。
综上说明:

输入方程式v1=hii1+hrv2…(6-2-2a)
输出方程式i2=hfi1+hov2…(6-2-2b)
h参数的等效电路

依6-2-2a与6-2-2b画出等效电路图,即为h参数的等效电路,再强调一次,输入阻抗hi的单位为欧姆,输出导纳的单位为姆欧:



电晶体的h参数

共射极组态的h参数等效电路:



如上图(b),可看出共射极组态的h参数输入与输出方程式可表示为:

vbe=hieib+hrevce…(6-2-3a)
ic=hfeib+hoevce…(6-2-3b)
共基极组态的h参数等效电路:



如上图,注意ie的方向为流入电晶体的E脚,与直流偏压电流IE相反。

veb=hibie+hrbvcb…(6-2-4a)
ic=hfbie+hobvcb…(6-2-4b)
共集极组态的h参数等效电路:



如上图,注意ie的方向为流入电晶体的E脚,与直流偏压电流IE相反。

vbc=hicib+hrcvec…(6-2-5a)
ie=hfcib+hocvec…(6-2-5b)
三种组态的典型参数值:



近似的h参数等效电路模型:



如上图,若符合以下两条件,则可简化成上图右方的等效电路:

hre够小,使得ibhie>10hrevce,因此hrevce≒0。
hoe够小(即电导够小,电阻够大),如下图RL为负载电阻,使得1/hoe>10RL,移项後得:hoeRL<0.1。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0 魅力 +10 收起 理由
wensan + 10 + 10 基礎知識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5

主题

3

好友

390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187857
帖子
299
精华
0
经验
390 点
金钱
298 ¥
注册时间
2010-4-3
发表于 2012-3-12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声明,
我只不过是个耍嘴皮子说相声的, 我啥都不懂!
我嘴皮上下一番,过了一天,又一番又一新电路出来了。。。。。。。。。
头像被屏蔽

113

主题

1

好友

348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诚实得罪人

UID
451923
帖子
2766
精华
0
经验
348 点
金钱
369 ¥
注册时间
2011-12-10
发表于 2012-3-12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5

主题

0

好友

135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263939
帖子
161
精华
0
经验
135 点
金钱
135 ¥
注册时间
2010-11-22
发表于 2012-3-12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94# zhke


    做个记号,下次在看。

5

主题

3

好友

390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187857
帖子
299
精华
0
经验
390 点
金钱
298 ¥
注册时间
2010-4-3
发表于 2012-3-13 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我们仍然可以用等效阻抗来分析各极之间的“泄漏”。做个定性分析还是可以的。
用你贴的这个图就可以算出某个工作点下CE间的动态阻抗。

xlf0602 发表于 2011-2-23 15:38

CE间的动态阻抗是不是指"hoe"?

5

主题

3

好友

390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187857
帖子
299
精华
0
经验
390 点
金钱
298 ¥
注册时间
2010-4-3
发表于 2012-3-13 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再顺便把这个波形测试图打个满地找牙,,,


这次不会再犯错误了吧,,,
YAAF 发表于 2011-2-24 17:48

这图是从哪本「教科书」出来的呀?
要是这样的「教科书」都能出版,
那我们的电子学基础教学根本就没救了啊!

13

主题

0

好友

231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35915
帖子
423
精华
0
经验
231 点
金钱
223 ¥
注册时间
2008-2-21
发表于 2012-3-13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接地点的影响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 鄂ICP备2025138941号-3 ICP证:鄂B2-20130019 公安局网监备:420100007348 邮箱:1343292467@qq.com )

GMT+8, 2025-11-10 21:06 , Processed in 0.723314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