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3179
- 在线时间
- 3787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5-9-18
- 阅读权限
- 100
- 精华
- 0
  
- UID
- 51980
- 帖子
- 4456
- 精华
- 0
- 经验
- 3179 点
- 金钱
- 3136 ¥
- 注册时间
- 2008-8-25
|
386# hnglt
是在帮我说嘛?怎么感觉挺别扭?
请看全我在本帖的全部发言:
328#
发表于 2010-10-10 09:39 | 只看该作者 | 发短消息
呵呵,我也说说铜条和等强度理念:
等强度理念在整个工业设计领域都是适用的,但作为一种理念,严格的说谁都没做好,用前面几位挑剔的眼光看,上到飞机下到汽车潜水艇,都有不足,但通常人们更注意的是强度缺陷,就是常说的木桶效应。以严格控制重量的飞机制造而言,也是先满足安全强度,再做减重设计。
从这一点看,个人DIY的作品,能拿得出手而又安全可靠,就没必要挑剔超强度这类的缺陷了,何况他还有机械强度和感观上的功能,否则所有的功放的机箱面板没必要用6-8毫米的铝合金,晶体管的三条腿也没必要一样粗细,要知道B 极的电流只有其他两脚的贝塔分之一呢!
支持楼主一直干下去!虽然看的累,楼主更累!真想享受快餐文化的纯知识攫取者一年后再看此帖好了!
330#
发表于 2010-10-10 09:46 | 只看该作者 | 发短消息
关于超强度的例子很多,就音响领域说,粗如水管的电源线、信号线、末级十几几十安培电流的大管........想想电源里串接的那细细的保险丝、保护电路里继电器触点和引线,都超了!
379#
发表于 2010-10-11 13:45 | 只看该作者 | 发短消息
还说塑封晶体管的三条腿,一味的说等强度,那是B 极粗了还是CE极细了?反正没见三条腿有不一样粗细的!
发表于 2010-10-12 08:00 | 只看该作者 | 发短消息
379# li0532
1583386
stk3048 发表于 2010-10-11 14:54
算你狠!你还真能找到个例外,我长见识了!
不过这只能说我的表达不严谨,道理还是存在的,你说是吧?
别打架的走了围观的又唧唧起来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