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立后级] 历时一年的全平衡24对管的甲机制作中

  [复制链接] 查看: 415020|回复: 1210

0

主题

0

好友

744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这个山水不是广东那个山水

Rank: 5Rank: 5

UID
29973
帖子
5177
精华
0
经验
744 点
金钱
774 ¥
注册时间
2007-11-5
发表于 2010-10-9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书读得多是好,但不要变书呆子,事物都是多样性的,时刻都在变,人也一样不要太死板。

127

主题

4

好友

3996

积分
     

认证会员 当前离线

烧无止境

Rank: 4

UID
56838
帖子
8191
精华
4
经验
3996 点
金钱
3512 ¥
注册时间
2008-10-3

认证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0-10-9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 那位兄光说到铜条 为什么不问问输出结构和过程呢?
我还是先回答了吧!

PCB与输出柱直连

PCB与输出柱直连

保护用继电器为20A的两并

保护用继电器为20A的两并

继电器内部情况

继电器内部情况

127

主题

4

好友

3996

积分
     

认证会员 当前离线

烧无止境

Rank: 4

UID
56838
帖子
8191
精华
4
经验
3996 点
金钱
3512 ¥
注册时间
2008-10-3

认证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0-10-9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书读得多是好,但不要变书呆子,事物都是多样性的,时刻都在变,人也一样不要太死板。
山水之间 发表于 2010-10-9 22:37

谢谢兄弟理解!!!
我有几个徒弟平时理论及口才都非常好,可真的在客户现场遇到技术问题时那个现场处理事情的能力及经验还是让我很汗的

6

主题

0

好友

1759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19135
帖子
2323
精华
0
经验
1759 点
金钱
1752 ¥
注册时间
2009-7-19
发表于 2010-10-9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要睡觉的,一看就看了1个小时,在之前的那个帖子已经能够见识过老兄的半成品巨作了,这次却是出了整机,继续等待中……。
想问下你的这个PCB是自己的,我想应该是di一次吧?那么你没有测试过就直接上24对?各点工作点以后再调整??

127

主题

4

好友

3996

积分
     

认证会员 当前离线

烧无止境

Rank: 4

UID
56838
帖子
8191
精华
4
经验
3996 点
金钱
3512 ¥
注册时间
2008-10-3

认证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0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要睡觉的,一看就看了1个小时,在之前的那个帖子已经能够见识过老兄的半成品巨作了,这次却是出了整机,继续等待中……。
想问下你的这个PCB是自己的,我想应该是di一次吧?那么你没有测试过就直接上24对?各点工 ...
zhq毛毛 发表于 2010-10-9 23:29

此框架的电路之前朋友做过,只不过成本较高。

8

主题

0

好友

3179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少将

Rank: 7Rank: 7Rank: 7

UID
51980
帖子
4456
精华
0
经验
3179 点
金钱
3136 ¥
注册时间
2008-8-25
发表于 2010-10-10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我也说说铜条和等强度理念:

等强度理念在整个工业设计领域都是适用的,但作为一种理念,严格的说谁都没做好,用前面几位挑剔的眼光看,上到飞机下到汽车潜水艇,都有不足,但通常人们更注意的是强度缺陷,就是常说的木桶效应。以严格控制重量的飞机制造而言,也是先满足安全强度,再做减重设计。

从这一点看,个人DIY的作品,能拿得出手而又安全可靠,就没必要挑剔超强度这类的缺陷了,何况他还有机械强度和感观上的功能,否则所有的功放的机箱面板没必要用6-8毫米的铝合金,晶体管的三条腿也没必要一样粗细,要知道B 极的电流只有其他两脚的贝塔分之一呢!

支持楼主一直干下去!虽然看的累,楼主更累!真想享受快餐文化的纯知识攫取者一年后再看此帖好了!

8

主题

3

好友

699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38718
帖子
714
精华
0
经验
699 点
金钱
677 ¥
注册时间
2008-3-28
发表于 2010-10-10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唉,能把这些争论用在电路及做工对音质影响上就好了

8

主题

0

好友

3179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少将

Rank: 7Rank: 7Rank: 7

UID
51980
帖子
4456
精华
0
经验
3179 点
金钱
3136 ¥
注册时间
2008-8-25
发表于 2010-10-10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超强度的例子很多,就音响领域说,粗如水管的电源线、信号线、末级十几几十安培电流的大管........想想电源里串接的那细细的保险丝、保护电路里继电器触点和引线,都超了!

127

主题

4

好友

3996

积分
     

认证会员 当前离线

烧无止境

Rank: 4

UID
56838
帖子
8191
精华
4
经验
3996 点
金钱
3512 ¥
注册时间
2008-10-3

认证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0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超强度的例子很多,就音响领域说,粗如水管的电源线、信号线、末级十几几十安培电流的大管........想想电源里串接的那细细的保险丝、保护电路里继电器触点和引线,都超了!
li0532 发表于 2010-10-10 09:46

此等理解公道也

9

主题

0

好友

525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152721
帖子
763
精华
0
经验
525 点
金钱
523 ¥
注册时间
2009-12-5
发表于 2010-10-10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为的就是看这台机子!成功的喜悦!过程的艰辛!只有自己能够体会!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3

主题

0

好友

1169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29922
帖子
1666
精华
0
经验
1169 点
金钱
1113 ¥
注册时间
2009-9-6
发表于 2010-10-10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细微之处见真章,支持楼主,要是我做机也会这样的。
我买的继电器都是4组触点的,每组10A,然后并联接一个声道,就是为了减小触点电阻的影响。

0

主题

0

好友

108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233078
帖子
107
精华
0
经验
108 点
金钱
108 ¥
注册时间
2010-8-25
发表于 2010-10-10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集1楼、44楼、286楼等图及你的回复来看来,就连BCE都不知道 你还是不要再…了吧!学学再来(我已受不了你的强词了才这么说的,别无它意!如有得罪 还请海涵!)
寂寞之行 发表于 2010-10-9 21:34

是,我的确不知道BCE是什么,还有,就算别人用英语说几句不好听的话我也同样不知道,我不怕别人笑,不懂就是不懂,,,但我知道一与几百那个大哪个小,既然一都能都能够通过所需电流,那么相对大几百倍的导线从电气角度来说显然是大了,我想,这个问题小学三年级的小朋友都能想得清楚的问题,难道你都不明白?至于你说的“学学再来”这种话有点伤人,我就不送给你了,这只是技术论坛,不想斗口角。

0

主题

0

好友

108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233078
帖子
107
精华
0
经验
108 点
金钱
108 ¥
注册时间
2010-8-25
发表于 2010-10-10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细微之处见真章,支持楼主,要是我做机也会这样的。
我买的继电器都是4组触点的,每组10A,然后并联接一个声道,就是为了减小触点电阻的影响。
电蚂蚁 发表于 2010-10-10 11:20

没错:细微之处见真章,真章就是同样的电流,线截面积相差达几百倍,我说这个问题电气方面设计得不合理,有人不认同。
这种细微之处就能够如实反映一个东西的设计与制作水平。

9

主题

0

好友

236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235565
帖子
282
精华
0
经验
236 点
金钱
236 ¥
注册时间
2010-9-1
发表于 2010-10-10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口水都快等干了,老兄辛苦了

0

主题

0

好友

108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233078
帖子
107
精华
0
经验
108 点
金钱
108 ¥
注册时间
2010-8-25
发表于 2010-10-10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这位兄弟的回复!我不得不说!你做事太刻板了,(呆板
比如人家PCB线路总和为3A,铜条为10A,你总不至于硬要人家拿锉刀将铜条锉成3A的细条吧?更何况铜条大强度高,只有好处并无坏处。兄弟如果还有为这件 ...
发烧颠子 发表于 2010-10-9 19:37

如果说,只有10A的铜条,,没有必要加工成3A的,这是工艺上的需要,我也同意,也会这样做。可楼主不是这样认为,他要我计算电流,那显然是电气上的需要,还引经论典来证明用名机的图片来证明其合理性,这才引发了下面的讨论。
如果理由是工艺上的需要,就是美观上的需要、材料上的方便,加工上的方便,,,等等我不会说个不字,而且从头到尾我也只说是电气上这样设计不太合理,没说别的。

100

主题

1

好友

5541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23435
帖子
10236
精华
0
经验
5541 点
金钱
5490 ¥
注册时间
2010-7-25
发表于 2010-10-10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理论知识一流,不知道自己动手能力和楼主有得比吗?

0

主题

0

好友

108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233078
帖子
107
精华
0
经验
108 点
金钱
108 ¥
注册时间
2010-8-25
发表于 2010-10-10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超强度的例子很多,就音响领域说,粗如水管的电源线、信号线、末级十几几十安培电流的大管........想想电源里串接的那细细的保险丝、保护电路里继电器触点和引线,都超了!
li0532 发表于 2010-10-10 09:46

是的,这种情况不是没有,而且还不少,但同样,持不同看法的人同样多或更多。

0

主题

0

好友

108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233078
帖子
107
精华
0
经验
108 点
金钱
108 ¥
注册时间
2010-8-25
发表于 2010-10-10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理论知识一流,不知道自己动手能力和楼主有得比吗?
皋城瑶珄 发表于 2010-10-10 17:15

“知识一流”那绝对是高看我了,几个英语名词都认不得都给别人当了笑柄,哪敢说知识,不怕你笑话,只读过几年小学,刚好知道几百比一大好多,在这里又刚好用上了。

10

主题

1

好友

1856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8695
帖子
2647
精华
0
经验
1856 点
金钱
1780 ¥
注册时间
2007-2-9
发表于 2010-10-10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会长的意见,这种贴子纯粹是浪费论坛资源。没让人看到有用的…………口水贴一个!!!

100

主题

1

好友

5541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23435
帖子
10236
精华
0
经验
5541 点
金钱
5490 ¥
注册时间
2010-7-25
发表于 2010-10-10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抛出理论知识不算,就楼主的动手能力我也要顶一个

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一样,也无须都钻牛角尖,况且还是自己全程制作,了解期中的酸甜苦辣有几个?

不要用单一的看法去否定别人的所有成果,大家DIY都不容易,当然不可能和专业顶级厂家比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 鄂ICP备2025138941号-3 ICP证:鄂B2-20130019 公安局网监备:420100007348 邮箱:1343292467@qq.com )

GMT+8, 2025-11-8 15:10 , Processed in 0.247799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