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dbw</i>在2006-11-14 9:40:00的发言:</b><br/><p>我的话表面看起来是有点绝对。</p><p>土炮打败三五倍价钱的的进口名机这很正常,说是打败10倍价钱的大牌机器也有人信。</p><p>要说要说用了几个补品元件就打败了成本价钱100多倍的同样的土炮,</p><p>这话……</p><p>在现代商品社会有着普通生存经验的人就完全有能力进行100%正确的判断,</p><p>而不需要非要飞到台湾亲耳听听才能做出结论。</p><p>是不是因为我不能亲自到台湾试听就没有权利对此做出判断了吗?</p><p>每天的电视直销的丰胸增高广告忽悠得还不够吗?你相信吗?</p><p>有人忽悠说转换速度只有0.5V/US的17458比AD847声音更好,</p><p>《无线电与电视》2006.5上面有人忽悠1876集成功放打败了AD86纯甲功放,</p><p>如果我说我用我自己修改的电路加上极品补品元件做的TDA2030打败了马克例文森,虽然你们不知道我的配置……</p><p>这些你都没听过,你相信吗?</p><p>当然,楼主不满我对他的心血作品的不珍惜,我在此表示抱歉。</p><p>换个角度,这机器只是摆在台湾某个客厅中我当然不该妄自菲薄,</p><p>但是既然发到论坛上来了,难道就只能一味吹捧吗?</p><br/></div><p>呵呵,我只是针对你69楼的观点发表评论,其他的,另说.</p><p>而且我发表的意见,是在楼主给出了搭配以后,之前,我只是观望,好奇.</p><p>用IC做出好声的例子也不少,极品的例子就是MBL6010,几块钱一片的NE5534而已.</p><p>再讲点实际的事情,我原来是玩过厂机成品的,90年代处我们公司流行玩HIFI,那时侯认识的同事不少,大家经常在一起玩HIFI.其中就有一对玫瑰木皮的雨后初晴P3,那箱子跟AUDIOLAB 8000B(60W), AURA VA50(40W左右), RESTEK CHARLENGE (150W)都搭配过,很遗憾,贵而且大功率的RESTEK整体上还不如前两者.P3是一对很讲究搭配的箱子,90年代初好象香港金弦的马先生就用P3加一个30W左右的功放(品牌好象是MISSION)在一次音响展上给出了好声.</p><p>如果说要讲点科学数据,那么根据LM675的PDF和A5的手册,我根据他们给出那些参数,也只能说各有千秋了:</p><p>A5的参数:增益20分贝;频响0.3HZ~100KHZ(-3分贝);输出功率60W/8欧姆;失真:<1%(1KHZ),输出阻抗:0.1欧姆;CMRR>50分贝</p><p>LM675参数:,输出电流能力:3A;功率频响70KHZ,输出功率25W(1%THD);失真<1%(1KHZ,8欧姆,25W),CMRR:90分贝.</p><p>简单的几个参数看,A5也不是完胜的,而且二者也很能对的起来,LM675由于电流输出能力和功率的限制,低频输给了A5,这个楼主也有说明.再者楼主的A5也只是DZ的A5套件做的,并不是原厂机.而且A5本身设计上也只是属于有特色,有个性的那种,而不是全能选手,A5的特点是中高频很有特色,低频力度马马虎虎,而LM675这样的IC,正如老兄所言,想要提高低频,提高输出能力是极其有限的,但是通过元件搭配使其中高频表现超越A5,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p><p>说实在的,这种比较平空猜测或想象的事情本不该跟帖的,但是兄台的语气过于绝对,才回一帖.</p><p>本帖仅此说明,不会再无谓跟帖,如果愿意讨论LM675或者A5的制作,优缺点等,可以另开帖.</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