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靓声根源探讨

[复制链接] 查看: 32868|回复: 171
头像被屏蔽

20

主题

0

好友

1367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47345
帖子
2599
精华
0
经验
1367 点
金钱
1331 ¥
注册时间
2008-7-8
发表于 2009-5-28 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6

主题

13

好友

4785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平平常常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8781
帖子
4163
精华
4
经验
4785 点
金钱
4111 ¥
注册时间
2009-2-6

DIY大赛获奖 DIY大赛冠军

 楼主| 发表于 2009-5-28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午后红茶 于 2009-5-27 08:24 发表
现在各人做功放的基本都是OCL电路形式的,从1875、3886、7293到各种分立电路

请记住,当发现不够靓声时,请在输出端串只电容,改成OTL就会靓声

你这样说就是误解我的意思了,每种电路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并不是说什么电路改成电容输出就出好声。电容输出只是OTL电路的特点,它是为了舍去一些东西得到另外一些东西,只能说是一个妥协的权宜之计。你说话喜欢走极端无助以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

16

主题

13

好友

4785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平平常常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8781
帖子
4163
精华
4
经验
4785 点
金钱
4111 ¥
注册时间
2009-2-6

DIY大赛获奖 DIY大赛冠军

 楼主| 发表于 2009-5-28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ragon512 于 2009-5-27 08:30 发表
只要有输出电容,你就别想hifi,上下波形都不对称。个人觉得1969还是退休吧。

那你的CD、功放都没有耦合电容?建议你还是别把电容想得这么坏!

16

主题

13

好友

4785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平平常常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8781
帖子
4163
精华
4
经验
4785 点
金钱
4111 ¥
注册时间
2009-2-6

DIY大赛获奖 DIY大赛冠军

 楼主| 发表于 2009-5-28 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zr917064 于 2009-5-27 10:03 发表
“DIY要想乐与其中,要懂得妥协”——这个观点我赞成!DIY搞到后来路子会越来越窄。好搞的先后都搞过了。剩下的只有在元器件上做文章了,上补品,不行就提高其档次。这跟登山一样,越到后面价格坡度就越陡。这哪 ...

赞同,不过我DIY不是为了好玩,我是为了省钱又好声,我只有在音乐海洋中才能找到快感!

16

主题

13

好友

4785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平平常常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8781
帖子
4163
精华
4
经验
4785 点
金钱
4111 ¥
注册时间
2009-2-6

DIY大赛获奖 DIY大赛冠军

 楼主| 发表于 2009-5-28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xiaolu36 于 2009-5-27 10:17 发表
我想说的是不管OTL还是OCL,电路结构最重要,好声跟那个电容没有绝对关系。

认同!

115

主题

1

好友

3829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9781
帖子
4434
精华
1
经验
3829 点
金钱
3425 ¥
注册时间
2006-5-30

社区贡献 论坛贵宾 乐于助人

发表于 2009-5-28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zsrz 于 2009-5-28 08:25 发表

你这样说就是误解我的意思了,每种电路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并不是说什么电路改成电容输出就出好声。电容输出只是OTL电路的特点,它是为了舍去一些东西得到另外一些东西,只能说是一个妥协的权宜之计。你说话喜 ...

你就吹吧:“所以我想这是1969设计师选用OTL电路的重要原因”

我给你提个醒:六十年代还没有OCL电路,只有OTL。就如同说孔子不爱坐汽车,他偏爱坐牛车一样可笑

16

主题

13

好友

4785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平平常常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8781
帖子
4163
精华
4
经验
4785 点
金钱
4111 ¥
注册时间
2009-2-6

DIY大赛获奖 DIY大赛冠军

 楼主| 发表于 2009-5-28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ayne 于 2009-5-27 22:00 发表
我就觉得奇怪了,这个带电容的就比某些不带电容的好听,为什么?
说他输出电流不对称,说他有自举电容,说他在射极和集电极取信号阻抗不同,这么多现代放大器视之为洪水猛兽的做法集于一身,可偏就比某 ...

能问“为什么”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为什么你就认为这个线路输出电流不对称?说它在射极和集电极取信号阻抗不同?我想你先搞清楚这个观点是对还是错。

16

主题

13

好友

4785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平平常常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8781
帖子
4163
精华
4
经验
4785 点
金钱
4111 ¥
注册时间
2009-2-6

DIY大赛获奖 DIY大赛冠军

 楼主| 发表于 2009-5-28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音乐传真 于 2009-5-27 22:16 发表
说句实话吧,我买过1969成品机送亲戚,和我的PASS AM对比,
1969的声音简直就是粗糙失真,高音有失真,低频驱动力不足,
我觉得很奇怪,怎么会有那么多人说这东西好听。  

成品机?有些东西不要先下定论再看问题,一支竹竿打倒一船人有意思吗?

16

主题

13

好友

4785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平平常常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8781
帖子
4163
精华
4
经验
4785 点
金钱
4111 ¥
注册时间
2009-2-6

DIY大赛获奖 DIY大赛冠军

 楼主| 发表于 2009-5-28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午后红茶 于 2009-5-28 08:41 发表

你就吹吧:“所以我想这是1969设计师选用OTL电路的重要原因”

我给你提个醒:六十年代还没有OCL电路,只有OTL。就如同说孔子不爱坐汽车,他偏爱坐牛车一样可笑

你拿孔夫子来做比喻并不恰当,除非你觉得玩胆机的那些人都是疯子只有你才是聪明人。

115

主题

1

好友

3829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9781
帖子
4434
精华
1
经验
3829 点
金钱
3425 ¥
注册时间
2006-5-30

社区贡献 论坛贵宾 乐于助人

发表于 2009-5-28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zsrz 于 2009-5-28 08:56 发表

你拿孔夫子来做比喻并不恰当,除非你觉得玩胆机的那些人都是疯子只有你才是聪明人。

你在偷换概念

请解释:“我们先来看看没耦合的OCL电路,这电路有很多先天性的问题,比如当8欧姆喇叭负载在20HZ时如果只有1欧或更低,那么就会使这些电路很不稳定,对声音的损害可想而知,而OTL电路就不会出现这种类似输出短路的情况。还有就是OTL电路的喇叭反电动势很容易就反串到负反馈回路,这也是影响音质的大问题,而OTL电路的电容或胆机的变压器就好多了,原因是因为OTL电路本身电容的一端就是高电压(电源电压的一半),它会形成堤坝效应,并在高电压端连续有大量交流信号通往下端的情况下,下端反串过来的量相对要少一些,所以我想这是1969设计师选用OTL电路的重要原因。”

我已经明确告诉你了,60年代没有OCL电路,只有OTL。你还在强词夺理,满嘴胡说八道。

140

主题

2

好友

2894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57691
帖子
8324
精华
0
经验
2894 点
金钱
3221 ¥
注册时间
2008-10-9
发表于 2009-5-28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1969

27

主题

0

好友

3193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1332
帖子
3925
精华
0
经验
3193 点
金钱
3081 ¥
注册时间
2007-4-6
发表于 2009-5-28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应该去找高品质大容量输出电容了

16

主题

13

好友

4785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平平常常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8781
帖子
4163
精华
4
经验
4785 点
金钱
4111 ¥
注册时间
2009-2-6

DIY大赛获奖 DIY大赛冠军

 楼主| 发表于 2009-5-28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午后红茶 于 2009-5-28 09:03 发表

你在偷换概念

请解释:“我们先来看看没耦合的OCL电路,这电路有很多先天性的问题,比如当8欧姆喇叭负载在20HZ时如果只有1欧或更低,那么就会使这些电路很不稳定,对声音的损害可想而知,而OTL电路就不会出 ...

50年代就有晶体管收音机,60年代就有晶体管集成电路,我还真不知道OCL电路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你能告诉我吗?

3

主题

2

好友

2223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0597
帖子
2892
精华
1
经验
2223 点
金钱
2130 ¥
注册时间
2007-3-21
发表于 2009-5-28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ill31225 于 2009-5-28 01:02 发表


哥们,我想知道1969成品机是在哪买的,能发个连接过来么


我是07年6月在网上800元给亲戚买的,体积不算大,两边的散热器工作起来还挺热的,
分量沉甸甸的,试听效果让亲戚满意,反正他们根本不HIFI,也不懂什么是好的声音,
我听到的却是粗糙略带失真的声音,超级不喜欢。现在已经找不到网站了。

0

主题

0

好友

28

积分

注册会员 当前离线

Rank: 2

UID
47584
帖子
111
精华
0
经验
28 点
金钱
28 ¥
注册时间
2008-7-10
发表于 2009-5-28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个记号,好好学习

118

主题

2

好友

2664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6118
帖子
2429
精华
0
经验
2664 点
金钱
2030 ¥
注册时间
2005-10-31

社区贡献

发表于 2009-5-28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xlf0602 于 2009-5-27 23:51 发表
我耳木手笨。听,不会分好丑;做,仅仅做过裸体的1969。我无意说好或坏,只想说不要简单地用工作组态去分析1969的输出级,然后得出上管是射随器,下管是共发射放大,由于上下严重不对称而失真很大的结果。其实这 ...

1969的失真度曲线确实漂亮

1

主题

0

好友

981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32072
帖子
1029
精华
0
经验
981 点
金钱
986 ¥
注册时间
2007-12-12
发表于 2009-5-28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zsrz 于 2009-5-28 08:43 发表

能问“为什么”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为什么你就认为这个线路输出电流不对称?说它在射极和集电极取信号阻抗不同?我想你先搞清楚这个观点是对还是错。


我这个帖子是回上面几个帖子的,他们说的都有道理,OTL电路低频端由于电容的存在输出电流是不对称的,E C倒相的做法也就是互补管不普及时候的权宜之计,我的意思是为什么在这些不良因素的影响下声音和现代功放不相上下,这才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3

主题

2

好友

2223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0597
帖子
2892
精华
1
经验
2223 点
金钱
2130 ¥
注册时间
2007-3-21
发表于 2009-5-28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俺没觉得不相上下,俺觉得差很远。。。

0

主题

0

好友

44

积分

注册会员 当前离线

Rank: 2

UID
60876
帖子
104
精华
0
经验
44 点
金钱
44 ¥
注册时间
2008-10-29
发表于 2009-5-28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音乐传真 于 2009-5-28 12:15 发表
俺没觉得不相上下,俺觉得差很远。。。


或许你的是火星耳朵

1

主题

0

好友

981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32072
帖子
1029
精华
0
经验
981 点
金钱
986 ¥
注册时间
2007-12-12
发表于 2009-5-28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音乐传真 于 2009-5-27 22:40 发表


那也不见得,这样讲吧,给你两个耦合电容,一个是顶级MKP,一个是普通电解,
你会听出声音明显不同,电解会有可闻的声音失真和染色,你说失真能到10%吗?


我只认同“染色”的说法,不认同失真的说法,否则这个电路怎么做到0.06%的失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 鄂ICP备2025138941号-3 ICP证:鄂B2-20130019 公安局网监备:420100007348 邮箱:1343292467@qq.com )

GMT+8, 2025-11-10 20:35 , Processed in 0.181695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