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制作] 仿真入

[复制链接] 查看: 19010|回复: 108

12

主题

0

好友

565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20564
帖子
449
精华
0
经验
565 点
金钱
472 ¥
注册时间
2007-3-21
发表于 2011-1-6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74# 皋城瑶珄


转换速率高有什么不好。这个我还不知道。这种镜像电流源的特性书上说的很清楚,这种结构的输出管电流不受结电容影响。在镜像电流源输出管串入共基电路的作用我个人不看好。但这个也看个人怎么理解了。
你理解错了。我的意思是像下图这样改。黑圈里的四个电容去掉。跟具实际情况调整红圈里电容的容量就行了。还有那个10欧电阻最好不要。只要那个220P电容的容量够大。电路在频带内就应该是一个单极点系统,就应该不会振荡。

修改.jpg

下边这个电容一定要去掉。电流模电路这个位置一定不能接电容。
修改1.jpg

100

主题

1

好友

5541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23435
帖子
10236
精华
0
经验
5541 点
金钱
5490 ¥
注册时间
2010-7-25
 楼主| 发表于 2011-1-6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我还以为把15P换成24P呢

19

主题

0

好友

2850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曾经被狗咬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5214
帖子
2716
精华
0
经验
2850 点
金钱
2574 ¥
注册时间
2006-11-26

社区贡献 乐于助人

发表于 2011-1-7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82# 皋城瑶珄
你的这个线路由于电压放大级的电流增益为1,所以在驱动电压放大级的前一级输出电流大小一定时,转换速率的高低就看补偿电容的大小了。我认为你这个线路无论是否使用共射-共基,最终的补偿电容大小是差不多的,所以转换速率是差不多的(尽管共射-共基本身可有更高的转换速率)。何况从没听说过转换速率60V/μS的放大器就会比50V/μS的放大器好听。还有你这个线路用仿真相频特性来分析稳定性时,信号源要从主放大器的输入端注入,把缓冲级排除在外,否则仿真是没意义的。因为缓冲级根本不在反馈环以内,缓冲级的相移不影响主放大器的闭环稳定性。
至于直流伺服电路方面,如果你想低频端有很好的幅频和相频特性,可看看日本人的做法:http://bbs.hifidiy.net/viewthread.php?tid=389397&page=2#pid9541653。不过我对那种伺服方式不感兴趣。
2.gif
4.gif
3.gif
5.gif
6.gif

100

主题

1

好友

5541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23435
帖子
10236
精华
0
经验
5541 点
金钱
5490 ¥
注册时间
2010-7-25
 楼主| 发表于 2011-1-7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86提供的那个伺服以前做过,没有我画的电路效果好

12

主题

0

好友

565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20564
帖子
449
精华
0
经验
565 点
金钱
472 ¥
注册时间
2007-3-21
发表于 2011-1-7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83# xlf0602


那请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是什么特性导制了这样的结果?

19

主题

0

好友

2850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曾经被狗咬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5214
帖子
2716
精华
0
经验
2850 点
金钱
2574 ¥
注册时间
2006-11-26

社区贡献 乐于助人

发表于 2011-1-7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85# kfzxn1986
哪个结果?

12

主题

0

好友

565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20564
帖子
449
精华
0
经验
565 点
金钱
472 ¥
注册时间
2007-3-21
发表于 2011-1-7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入共基结构后失真的降低。这个没道理的啊。你在61楼的说法没道理,你是把镜像电流源里的管子当做独立的管子来看的。但实际上输出侧的管子电流是受反馈控制的,其最大对节电容的充放电电流就是镜像电流源的输入电流。你所说的是共射极放大后的电流对节电容的说法明显是忽略了这种电流镜的结构的。对于节电容的影响和加入共基结构后是一样的。

19

主题

0

好友

2850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曾经被狗咬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5214
帖子
2716
精华
0
经验
2850 点
金钱
2574 ¥
注册时间
2006-11-26

社区贡献 乐于助人

发表于 2011-1-7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87# kfzxn1986
哦。你注意看这个共基管的基极与一般的共射-共基电路的连接方式不同,交流没有连接到地,而是连接到共射管的E极。这样,共基管Cob导致的电流就不会直接通过地形成回路,而只有1/β会通过地形成回路(β是共射管的放大倍数)。所以由Cob导致的失真可降低到1/β。

12

主题

0

好友

565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20564
帖子
449
精华
0
经验
565 点
金钱
472 ¥
注册时间
2007-3-21
发表于 2011-1-7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87# kfzxn1986
哦。你注意看这个共基管的基极与一般的共射-共基电路的连接方式不同,交流没有连接到地,而是连接到共射管的E极。这样,共基管Cob导致的电流就不会直接通过地形成回路,而只有1/β会通过地形成回路 ...
xlf0602 发表于 2011-1-7 21:40

什么意思没看太明白?我能想到的就是基区调制效应和结电容产生的影响,但这种电流镜都没这种问题的啊。Cob是等效连接在C-B极上的对吧。怎么还会有1/B之说呢。

19

主题

0

好友

2850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曾经被狗咬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5214
帖子
2716
精华
0
经验
2850 点
金钱
2574 ¥
注册时间
2006-11-26

社区贡献 乐于助人

发表于 2011-1-7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87# kfzxn1986
你说的是62楼吧?这个我在64楼做了解释了。

19

主题

0

好友

2850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曾经被狗咬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5214
帖子
2716
精华
0
经验
2850 点
金钱
2574 ¥
注册时间
2006-11-26

社区贡献 乐于助人

发表于 2011-1-7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意思没看太明白?我能想到的就是基区调制效应和结电容产生的影响,但这种电流镜都没这种问题的啊。Cob是等效连接在C-B极上的对吧。怎么还会有1/B之说呢。
kfzxn1986 发表于 2011-1-7 21:45

下图中的Q6的Cob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啊。那种共基管的接法就是通过所谓的电流自举来“消除”这个Cob。
2.gif

12

主题

0

好友

565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20564
帖子
449
精华
0
经验
565 点
金钱
472 ¥
注册时间
2007-3-21
发表于 2011-1-7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91# xlf0602


哦,看到了。也的确是这样。这个问题还真没仔细想过。谢谢了。

19

主题

0

好友

2850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曾经被狗咬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5214
帖子
2716
精华
0
经验
2850 点
金钱
2574 ¥
注册时间
2006-11-26

社区贡献 乐于助人

发表于 2011-1-7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加入共基管后,Q6的Cob基本不起作用了,这时起负面作用的是共基管的Cob。又由于共基管的基极交流不接地而是连接到共射管,所以只有1/β的电流通过共射管的基极与地形成回路。

12

主题

0

好友

565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20564
帖子
449
精华
0
经验
565 点
金钱
472 ¥
注册时间
2007-3-21
发表于 2011-1-7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刚才在这一个典型的电流模电路中,在电流镜输出处加入了共基结构。转换速率明显变高了。但相频特性也明显变差了。

100

主题

1

好友

5541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23435
帖子
10236
精华
0
经验
5541 点
金钱
5490 ¥
注册时间
2010-7-25
 楼主| 发表于 2011-1-7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青菜萝卜各有所爱,我自己喜欢这样的结构电路,至于成功不成功不敢说呀

12

主题

0

好友

565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20564
帖子
449
精华
0
经验
565 点
金钱
472 ¥
注册时间
2007-3-21
发表于 2011-1-7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要真做的话可得把结果跟大伙说一说。

19

主题

0

好友

2850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曾经被狗咬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5214
帖子
2716
精华
0
经验
2850 点
金钱
2574 ¥
注册时间
2006-11-26

社区贡献 乐于助人

发表于 2011-1-7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很多时候都是此消彼长,只要“此消”在可控的范围就行了。
如果我有理想器件,单端我就用一只管,推挽就用二只管。

100

主题

1

好友

5541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23435
帖子
10236
精华
0
经验
5541 点
金钱
5490 ¥
注册时间
2010-7-25
 楼主| 发表于 2011-1-7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已经把前三级缓冲修改成别的结构框架了,肯定比给兄弟们仿真的前级更好,

在此就不公布上图了,请谅解!

100

主题

1

好友

5541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23435
帖子
10236
精华
0
经验
5541 点
金钱
5490 ¥
注册时间
2010-7-25
 楼主| 发表于 2011-1-8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特此声明;                                    

                                                                          此电路是本人独自开发拥有知识产权,仅限于个人交流和制作

                                                  如有相同电路作品用于商业目的,本人将追究对方法律责任

                                                   望各位兄弟给与理解和支持,谢谢!!!!!!!!

16

主题

13

好友

4785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平平常常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8781
帖子
4163
精华
4
经验
4785 点
金钱
4111 ¥
注册时间
2009-2-6

DIY大赛获奖 DIY大赛冠军

发表于 2011-1-8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很多时候都是此消彼长,只要“此消”在可控的范围就行了。
如果我有理想器件,单端我就用一只管,推挽就用二只管。
xlf0602 发表于 2011-1-7 22:51
很深奥的辩证理论,赞同!复杂电路只是为了规避器件的弱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 鄂ICP备2025138941号-3 ICP证:鄂B2-20130019 公安局网监备:420100007348 邮箱:1343292467@qq.com )

GMT+8, 2025-11-10 17:50 , Processed in 0.154917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