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主题

11

好友

2439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664966
帖子
2404
精华
0
经验
2439 点
金钱
2359 ¥
注册时间
2014-2-21
发表于 2014-5-14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扬帆远航 发表于 2014-5-14 07:47
这不能支持你,你把电阻的最大噪声指标乘放大器增益量化到输出,我深信不够听见的分贝数.但对唱放等弱信号输 ...

你又理解错了,我这句是说反话的 ,半导体的噪音比电阻的噪音大多了,普通电阻的噪音对于音响设备已经够低了,那种充气式的低噪音电阻是用在无线电或者军用的精密高频设备上的。

120

主题

16

好友

1万

积分
     

青铜剑侠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660991
帖子
11354
精华
0
经验
11448 点
金钱
11104 ¥
注册时间
2014-2-2
发表于 2014-5-14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王梓俊- 发表于 2014-5-14 16:31
你又理解错了,我这句是说反话的 ,半导体的噪音比电阻的噪音大多了,普通电阻的噪音对于音响设备已经够 ...

这就对了不过普通电阻碳膜复合膜用在高灵敏度端还是有问题的

120

主题

16

好友

1万

积分
     

青铜剑侠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660991
帖子
11354
精华
0
经验
11448 点
金钱
11104 ¥
注册时间
2014-2-2
发表于 2014-5-14 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泊尔 发表于 2014-5-14 09:09
关于噪声,普遍有认识误区,以为没有信号时的本底噪声是噪声的全部,或者弱信号时的信噪比,是噪声的最主 ...

热噪声的确有,但量级在哪?元件选的不合理另说.器件更甚我支持.电阻在音响中基本可排除线绕的.除低值功率电阻.膜类电阻一共有几圈槽?当量电感是什么量级的.谐振频率是多少?还是算储能?功放的带通是多少?分频器的带通是多少?喇叭的频响,带通是多少?电路中的电容是多少?自然界有很多微观的东西不一定都起坐用.技术讨论,只要你有说服力我肯定赞同.我希望能量化说明论点.
头像被屏蔽

54

主题

4

好友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118932
帖子
14140
精华
0
经验
14228 点
金钱
14167 ¥
注册时间
2009-7-18
发表于 2014-5-14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72

主题

2

好友

1176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57281
帖子
2600
精华
0
经验
1176 点
金钱
1078 ¥
注册时间
2009-12-21
发表于 2014-5-14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电阻尺寸大小也不同吧,大的加引线也不爽啊,还得从开始就选好。

23

主题

0

好友

96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696779
帖子
342
精华
0
经验
96 点
金钱
70 ¥
注册时间
2014-5-9
发表于 2014-5-15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进来学习了

11

主题

0

好友

708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696000
帖子
681
精华
0
经验
708 点
金钱
664 ¥
注册时间
2014-5-7
 楼主| 发表于 2014-5-15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泊尔 于 2014-5-15 09:16 编辑
扬帆远航 发表于 2014-5-14 19:21
热噪声的确有,但量级在哪?元件选的不合理另说.器件更甚我支持.电阻在音响中基本可排除线绕的.除低值功率电 ...


为什么要被说服,退回去30年,我给别人讲课的时候,一直是在说服别人。可是后来发现,实际中发现的问题自己都说服不了。
寄生电感寄生电容之类的很怪,你明明计算他不会有什么作为,可它偏偏与你做对。就说电容器的寄生电感,理论计算确实算不了什么,可是若拿无感电容来比较,真真切切让你感受它的严重性。
后来的一次实验教育了我,超出音频范围的问题,在一定条件下,能反过来影响到音频变化。然而用通常的理论,并不能解释其中的所有现象。这就如同传输线的杂质,怎么想也不应该影响听觉,可它偏偏让你不得不屈服。
近年来的功放产品,大多数已经接受了射级输出电阻改成无感的做法,用现有理论计算,这点等效感抗,与音箱的阻抗相比,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那么为什么大家普遍接受了换无感电阻的事实。因为不这么做,功放的听觉确实会变得很差。
仍然把时间退回去30年,我的第一个无感电阻是手工自制的(那时市场上买不到类似东西)。一些同行与我探讨如何改善音质的时候,我就把这些自制的无感电阻拿给他们去试,大家不要争论,只管实验,试完了才有资格争论。接下来的事情就不用多说了。当然,那时的应用,主要是射极输出电阻和分频器电阻,都是低阻值的。
说书本知识是最容易的,而解释实际现象就不那么容易了。特别是涉及到听觉,现代科学并不能解释所有现象,否则就不会有主观评价了,一切测试了就OK了。

11

主题

0

好友

708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696000
帖子
681
精华
0
经验
708 点
金钱
664 ¥
注册时间
2014-5-7
 楼主| 发表于 2014-5-15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泊尔 于 2014-5-15 09:24 编辑

一个实验非常好做,你用信号发生器给功放“插入”一个高于音频的信号,然后同时输入一个音乐信号,理论上说,这个高频信号应该不会有听觉影响,可是你若真的试了以后,将会改变看法,就不在需要别人说服了。

120

主题

16

好友

1万

积分
     

青铜剑侠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660991
帖子
11354
精华
0
经验
11448 点
金钱
11104 ¥
注册时间
2014-2-2
发表于 2014-5-15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泊尔 发表于 2014-5-15 09:13
为什么要被说服,退回去30年,我给别人讲课的时候,一直是在说服别人。可是后来发现,实际中发现的问题自 ...

无感电阻老式的很多,碳棒式的就全属这种.古有现也有.电感在机内无所不在,比电阻电感大的地方累累.我想见教一下您的排板布线工艺,有何高招消灭电感到比被膜电阻电感小.1uH串在100uH中说这1uH是太起作用了?表贴也基本无感,关键部位,小信号,高阻,等我决不敢用.也都考核过,也都测过在几个领域中.我是应用搞产品出身,寄生参数取舍是必需要考率的.站的住否上帝说了算.任何改动都会有寄生问题,是否都考虑了取舍?自改自听就有主观在内.说题外话没意思,不是技术风格.我说有无数人同意我的观点也不为过,你统计不了的.说老资格我就更不想多说了,但完全可跟你比试一下.建立电路分析模型,正着不行,反推总行吧?很多干之前正推有误,但干完后反推总能说明.

11

主题

0

好友

708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696000
帖子
681
精华
0
经验
708 点
金钱
664 ¥
注册时间
2014-5-7
 楼主| 发表于 2014-5-15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扬帆远航 发表于 2014-5-15 09:55
无感电阻老式的很多,碳棒式的就全属这种.古有现也有.电感在机内无所不在,比电阻电感大的地方累累.我想见教 ...

你的意思看明白了,在这个帖子中,我有类似的思维,能否根据情况有所优化,也就是你说的取舍,这是改进过程中的具体做法。
在很多情况下,全面试验会带来极大的工作量,索性不如用简单的方法取得有一个结果,然后再优化。例如即便把一台功放的电阻都换成无感的,也就是几十元的成本,用几十元的成本先取得一个结论,然后再慢慢优化。
模拟电路的布线是极其重要的,这是另一个问题。
关于表贴,既有精品也有劣质品,在这里不说了。
优化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理论分析只是参考,最终还要实践检验。
不要轻易忽略一些因素,这就如同传输线问题,从理论上分析,很容易被忽略,而实际上,很重要。

120

主题

16

好友

1万

积分
     

青铜剑侠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660991
帖子
11354
精华
0
经验
11448 点
金钱
11104 ¥
注册时间
2014-2-2
发表于 2014-5-15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泊尔 发表于 2014-5-15 10:24
你的意思看明白了,在这个帖子中,我有类似的思维,能否根据情况有所优化,也就是你说的取舍,这是改进过 ...

我真至疑你的试验.因试验常会只看到a忘了b.关注点么.对处理电路寄生参数,我不认为我很外行.任何试验正推困难作玩反推大把的人能做.

11

主题

0

好友

708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696000
帖子
681
精华
0
经验
708 点
金钱
664 ¥
注册时间
2014-5-7
 楼主| 发表于 2014-5-15 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事情没必要这么累,换了电阻以后,整体效果好了,就是一个有意义的实践。若想让自己更明白点,反过来剖析一下也没什么不可。
全无感电阻制作的功放我听过,特点很突出,清晰、明快、层次多,而且柔和。这是结果。至于怎么解释,各有各的分析方法。重要的是谁的解释更合理。
在音频领域,分布参数还不能上升为主要因素,在布线方面,影响最大的是地线走向,或称为共地干扰。那些说来话就多了,不是这个帖子的内容。。。

79

主题

1

好友

4470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眼见为虚,耳听为实

Rank: 3Rank: 3

UID
245288
帖子
6715
精华
0
经验
4470 点
金钱
4137 ¥
注册时间
2010-9-29

社区贡献 论坛贵宾 DIY大赛亚军

发表于 2014-5-15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泊尔 发表于 2014-5-15 19:53
做事情没必要这么累,换了电阻以后,整体效果好了,就是一个有意义的实践。若想让自己更明白点,反过来剖析 ...

我实践中,发现牛和电容对动态噪音影响比较大,一些素质比较差的牛和反向有轻微漏电的解电容影响最为明显

11

主题

0

好友

708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696000
帖子
681
精华
0
经验
708 点
金钱
664 ¥
注册时间
2014-5-7
 楼主| 发表于 2014-5-15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寂寞烧 发表于 2014-5-15 20:34
我实践中,发现牛和电容对动态噪音影响比较大,一些素质比较差的牛和反向有轻微漏电的解电容影响最为明显

牛这东西,既有漏感,分布电容,也有非线性。电容也是容易含寄生电感的,既要让它无感,又要让它低噪声。

120

主题

16

好友

1万

积分
     

青铜剑侠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660991
帖子
11354
精华
0
经验
11448 点
金钱
11104 ¥
注册时间
2014-2-2
发表于 2014-5-15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电感的量化概念,总认为电阻有电感其它无,就没办法说了.让我想起一首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好),论点轮据是一个,小回环.1=1的证明放式等于什么也没说.

11

主题

0

好友

708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696000
帖子
681
精华
0
经验
708 点
金钱
664 ¥
注册时间
2014-5-7
 楼主| 发表于 2014-5-15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扬帆远航 发表于 2014-5-15 22:26
没有电感的量化概念,总认为电阻有电感其它无,就没办法说了.让我想起一首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好),论点 ...


事情要一个一个的说,一个一个的做,现在说电阻,就谈对电阻的看法,就即便写一本书,也做不到面面俱到。为什么总是往别处扯呢?
谁也没说除了电阻别的地方就没有寄生电感寄生电容了。真有点莫名其妙。

120

主题

16

好友

1万

积分
     

青铜剑侠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660991
帖子
11354
精华
0
经验
11448 点
金钱
11104 ¥
注册时间
2014-2-2
发表于 2014-5-15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泊尔 发表于 2014-5-15 22:35
事情要一个一个的说,一个一个的做,现在说电阻,就谈对电阻的看法,就即便写一本书,也做不到面面俱到 ...

好像说的是功放吧?
头像被屏蔽

54

主题

4

好友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118932
帖子
14140
精华
0
经验
14228 点
金钱
14167 ¥
注册时间
2009-7-18
发表于 2014-5-15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1

主题

0

好友

708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696000
帖子
681
精华
0
经验
708 点
金钱
664 ¥
注册时间
2014-5-7
 楼主| 发表于 2014-5-15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泊尔 于 2014-5-15 23:15 编辑

量化这东西,看起来严谨,实际也害了不少人。
举个例子,有个人在网站发了一个全频单元的特性曲线,是实测的。几个自以为很专业的网友,根据书本知识拿出了一个数学模型,经过计算高频不可能达到那个值,于是就说测试有问题,一个人说不要紧,说的是很多人,不会是大家都错了吧。于是这个上传曲线的网友就用不同的方法反复测,结果还是差不多的曲线。
我看了看,那些持反对意见的都是用同一个分割振动理论的计算公式。我就问他们,全频喇叭上面都有的高音杯,你们计算的时候考虑进去了没有?一下子,都不吭声了。我说现在是用了高音杯,也许哪一天发明一个什么新东西,是不是还用书本上的那个公式啊?
既然已经有了测试结果,就没有不要用数学模型去否定实际结果。若有差别,也应该是在那个数学模型上面找找问题。数学是一个工具,是为分析问题服务的,而分析问题是需要建立在客观存在的基础之上的。若反过来,用数学去否定客观存在,就颠倒了,是错误的。

118

主题

9

好友

1312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544515
帖子
5620
精华
0
经验
1312 点
金钱
1192 ¥
注册时间
2012-11-17
发表于 2014-5-16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必要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 鄂ICP备2025138941号-3 ICP证:鄂B2-20130019 公安局网监备:420100007348 邮箱:1343292467@qq.com )

GMT+8, 2025-11-7 08:28 , Processed in 0.171011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