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主题

2

好友

252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592480
帖子
209
精华
0
经验
252 点
金钱
205 ¥
注册时间
2013-5-21
发表于 2013-11-12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dovecdh 发表于 2013-11-12 08:42
网上借一个图,我的意思是电压也是差分放大的时候,如图:电压放大管Q25/Q26和下面恒流源管Q16/Q17这4个管 ...


忘记说了,Q16Q17在这里不起恒流管的作用,他们是电流镜。。通过Q1和Q16把差分管Q26上的电流信号镜像到Q17上。。Q17和Q25组成互补推挽放大。。跟全对称电路一样
另外加2个集电极电阻是因为有偏置电路,这两电阻相当于并联的。如果你需要加10K的电阻做负载,那个这两个电阻取值就是20K一个

12

主题

2

好友

252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592480
帖子
209
精华
0
经验
252 点
金钱
205 ¥
注册时间
2013-5-21
发表于 2013-11-12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dovecdh 发表于 2013-11-12 16:48
谢谢:能不能加多两个管子改成共基共射?会不会效果更好?如果这样还要Q1吗?
开环增益有区别吗?
如果加大 ...

能加,加了后不需要Q1,它本来就是共射共基接法。但是为了对称Q17也需要加一个共基管。
开环增益理论上没区别
加大发射级电阻当然能减少增益,但是我们这里说的就是用加集电极负载电阻的办法来减少末级阻抗对增益的影响,加在射级没用的

12

主题

2

好友

252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592480
帖子
209
精华
0
经验
252 点
金钱
205 ¥
注册时间
2013-5-21
发表于 2013-11-12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dovecdh 发表于 2013-11-12 16:48
谢谢:能不能加多两个管子改成共基共射?会不会效果更好?如果这样还要Q1吗?
开环增益有区别吗?
如果加大 ...

注意我们现在是在说如何使开环增益稳定,减少末级阻抗变化对增益的影响,而不是刻意减少开环增益

44

主题

4

好友

1560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注重品质 服务客户

Rank: 6Rank: 6

UID
526671
帖子
1798
精华
0
经验
1560 点
金钱
1476 ¥
注册时间
2012-9-8
发表于 2013-11-12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tsyg99 发表于 2013-10-1 23:49
给个提示:几乎后级采用3级的功放都是不错的,4级就是很好的功放了。再好就得看电压级,很多人都会看,也 ...

"我的功放会牵涉到不加温补电路,所以现阶段不会发图的。"
大侠厉害,不加温补,怎么稳定电流呢?:管子好,还是这个大风扇?

44

主题

4

好友

1560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注重品质 服务客户

Rank: 6Rank: 6

UID
526671
帖子
1798
精华
0
经验
1560 点
金钱
1476 ¥
注册时间
2012-9-8
发表于 2013-11-12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tsyg99 发表于 2013-11-9 18:09
这是IC的标准,所以IC能做到,以至于频响可以延伸到3MHZ以上,如果你的功放也可以的话,试试看就好了,至 ...

其实说白了,简单的办法:去掉或者尽量减小茹贝尔的C值,你的频响就可以延伸,也不会是反馈越大越容易自激了,米勒电容哪里赶的上这个473-224的相移!

12

主题

2

好友

252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592480
帖子
209
精华
0
经验
252 点
金钱
205 ¥
注册时间
2013-5-21
发表于 2013-11-12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dovecdh 发表于 2013-11-12 18:40
加两个管共基共射后本级开环频响和失真是不是比原来要宽和低?闭环后自激的可能性会不会比原来减小?
甚至 ...

当然比原来的要宽。。但是闭环后后面功率管的相移会自激,要赶在反馈信号相位反转前把增益降低,所以要加C4。
共射共基的沃尔曼电路是为了减少米勒电容对输入信号高频的衰减,现在为了防止自激反而加了米勒电容C4,限制高频增益,所以你在这里搞共射共基对频宽没有什么效果。。当然还是有好处的,比如共射管可以用耐压低,线性好的管子

16

主题

0

好友

1479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271060
帖子
1477
精华
0
经验
1479 点
金钱
1443 ¥
注册时间
2010-12-11
发表于 2013-11-13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dbhv580742 于 2013-11-13 00:02 编辑
dilili 发表于 2013-11-12 16:20
这图是我画着做实验的。。我来回答吧
Q1是用来平衡差分对的负载的,最好加上。。而且用电阻代替的话,仿 ...


dilili说了答案完全正确,镜像源是不用加的,只要Q25和Q17加就可以了。

其实反馈是分为本地(本级)反馈和大环路(跨级)两种,尽量使用本地反馈吧。因为环路越大相移越大,瞬态失真越大,自激越容易发生,所以应该尽量减少级数,共基共射虽然好,但是不要因为它线路上是上下结构而以为它是一级放大,它是两级了。输出达林顿也是两级,以前有烧友不相信,我现在用图还原它真面目。

66666.JPG

16

主题

0

好友

1479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271060
帖子
1477
精华
0
经验
1479 点
金钱
1443 ¥
注册时间
2010-12-11
发表于 2013-11-13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dovecdh 发表于 2013-11-13 07:53
谢谢!如果把反馈取样改在电压级?是不是在Q25和Q17处要分别引一个同样大小的电阻会输入差分的反向输入管的 ...

如果把反馈取样改在电压级?是不是在Q25和Q17处要分别引一个同样大小的电阻会输入差分的反向输入管的B级?等效电阻的大小是不是等于两个电阻的一半?(是的)
这样做是不是Q25和Q17就不用再在C级加落地的10K电阻了?(是的)
还有这样等于将输出级排除在反馈环外,是不是可以减少输出级的2级达林顿带来的影响开环增益导致的负反馈过大容易自激的问题?(是的,以前有看过别人这样做;但是输出级的失真不容忽视,三极管小信号导通时是0.5v,升高到大电流时可以到0.8v,这里的非线性失真达0.3v,如果是达林顿,就是0.6v了)

16

主题

0

好友

1479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271060
帖子
1477
精华
0
经验
1479 点
金钱
1443 ¥
注册时间
2010-12-11
发表于 2013-11-13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dbhv580742 于 2013-11-13 23:07 编辑
dovecdh 发表于 2013-11-13 07:47
关于电压级的共基共射我还想请叫一下:您刚次说加多一个共基管的话,和普通共射比等于加大高频的开环增益,等 ...


电压级用了共基共射结构后,反而可以不用甚至取消这个电容,而且整个电路失真减少?那该怎么解释呢?

这个还是我来解答吧:前面说的极间电容米勒效应,是因为电容的一端接在电压放大后的输出端c极,等于被放大了n倍;除此之外,电容带来了相移,引起自激,另外增加一个电容可以改变相移量,破坏自激条件,可以看成降低高频增益。但是如果电容的一端不是接在电压放大后的输出端;又或者接在地线;又或者是永远没有电压波动的点,那么前面的米勒和相移都不存在了。共射共基放大电路满足了最后的那个条件。共射的c极接在共基的e极,e极和基极相差0.7v,但是永远同步,基极通过稳压管或电容接地,所以基极电位永远不变,等同地线。最后结论共射的c极永远=稳压管电压-0.7v.没有电压输出,米勒和相移都不存在了。它只有电流放大功能,并传递给共基放大级。共基放大级刚好相反,它没有电流放大功能,只是有电压放大功能,它把共射级交给它的电流转为电压变化输出。这时候你肯定问,那么共基极的米勒和相移怎么办?其实共基极的基极是接地的,满足前面的条件2,电容一端接基极等同接地,共基极的电容无论大小都没有米勒效应和相移。
共射共基巧妙的组合,一个牺牲电压放大,一个牺牲电流放大,同时避免了米勒效应。

16

主题

0

好友

1479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271060
帖子
1477
精华
0
经验
1479 点
金钱
1443 ¥
注册时间
2010-12-11
发表于 2013-11-14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dovecdh 发表于 2013-11-14 22:14
这样的话是不是同样一个放大电路中,电压放大级用了共基共射,就会有两个好处:
1:扩宽了整体电路的频率响应 ...

是的,你仔细看吧,写得很详细了。

16

主题

0

好友

1479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271060
帖子
1477
精华
0
经验
1479 点
金钱
1443 ¥
注册时间
2010-12-11
发表于 2013-11-15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dovecdh 发表于 2013-11-15 07:53
谢谢!那解答了我一个疑问:应为我发现好多成品或者DIY的功放电压级都是简单的共射设计,很少会用到共基共 ...

输出阻抗是一样的。输出级级数越少越好。
差分电路没必要采用共基共射结构,因为它输出接be级,不放大电压,只放大电流。
头像被屏蔽

54

主题

4

好友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118932
帖子
14140
精华
0
经验
14228 点
金钱
14167 ¥
注册时间
2009-7-18
发表于 2013-11-17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 鄂ICP备2025138941号-3 ICP证:鄂B2-20130019 公安局网监备:420100007348 邮箱:1343292467@qq.com )

GMT+8, 2025-11-10 12:16 , Processed in 0.146844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