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量] 奇文共赏 看电子报刊登的玄吹文章

  [复制链接] 查看: 32081|回复: 131

79

主题

4

好友

1131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92906
帖子
1098
精华
0
经验
1131 点
金钱
1013 ¥
注册时间
2009-4-1
发表于 2013-3-10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偶都很久不看电子报了,水已经变混了。。。。
踏步春天8147 发表于 2013-3-9 12:35



    还有《无线电与电视》,以前很喜欢这本杂志,后来对其感觉不好。
头像被屏蔽

54

主题

4

好友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118932
帖子
14140
精华
0
经验
14228 点
金钱
14167 ¥
注册时间
2009-7-18
发表于 2013-3-10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5

主题

0

好友

145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461450
帖子
148
精华
0
经验
145 点
金钱
141 ¥
注册时间
2012-1-2
发表于 2013-3-11 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jazzclassics


    这个不是源极输出器,是标准的共源极电压放大器
佳博士 发表于 2013-3-10 07:42



    正确,可惜明白人不多。

12

主题

3

好友

522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498132
帖子
777
精华
0
经验
522 点
金钱
572 ¥
注册时间
2012-5-21
发表于 2013-3-11 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wo 也不看电子报很久了

136

主题

6

好友

3943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176
帖子
3473
精华
12
经验
3943 点
金钱
2579 ¥
注册时间
2004-3-26

社区贡献 优秀设计

发表于 2013-3-11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佳博士和牛哥分析,上下电路都是漏极输出,

分析是否源极还是漏极,如果前面的信号是直接加在GS之间的,输入信号的环路路径中没有负载,那么就是漏极输出,不用理会负载是接在输出管的源极还是漏极

33

主题

17

好友

4375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有时候我们自己有个新想法,就以为是自己发明了什么重大成果,其

Rank: 3Rank: 3

UID
910
帖子
4635
精华
0
经验
4375 点
金钱
4059 ¥
注册时间
2004-6-27

元老级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13-3-11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tsyg99" "locky_z" "jazzclassics" "徍博士"等同学,都是熟悉的朋友,提起讨论技术很开心,为了技术问题可以打的头破血流,个人感情还应该是小酒不断慢慢品味。
就说1楼的电路,确实是漏洞不少,但是也有很多可以圈点的地方,从里面能看出来很多原作者的巧妙用心,不要一杠子打死人啊~~。如果大家一起把电路完善,不失为一个好电路(我自己偏重看好输出级用了同极性的管子),
上下两管的组态问题已经很清楚了, 65楼的解释最为清楚明了,我一般也是这样判断。
如果把原电路中的原件适当的替换一下,把光耦换成变压器,这样电路更容易被人理解,至于频响和线性的问题,光耦和变压器各有千秋,选择什么就要看设计者的偏好和个人手头的原件了。顺便上个推动牛的类似电路,小日的电路,说实话设计的也不咋的~~~,但是很容易弄懂输出管的工作组态。

transformeramp1.jpg

0

主题

0

好友

6

积分

注册会员 当前离线

Rank: 2

UID
474330
帖子
10
精华
0
经验
6 点
金钱
6 ¥
注册时间
2012-2-24
发表于 2013-3-11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不懂喇叭信号输入到底在哪里

0

主题

9

好友

311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SRPP

Rank: 4

UID
72365
帖子
339
精华
0
经验
311 点
金钱
311 ¥
注册时间
2009-1-2
发表于 2013-3-11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采用光耦代牛传输原理 上下管放大 。本人做过类的线路 低频很好  高频稍粗些  功率管的热耦合偏置得特别注意!

32

主题

16

好友

1695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http://shop70120772.taobao.com

Rank: 6Rank: 6

UID
326374
帖子
1617
精华
0
经验
1695 点
金钱
1648 ¥
注册时间
2011-4-29
 楼主| 发表于 2013-3-11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别说那输出管有电压放大作用,我认为这个电路无论你怎么改动都不可能将那管子既担任电压放大又有阻抗变换的功能。输出管有电压放大?那完全是瞎扯。
其次,7815做自举,那推动和前级的电源岂不被输出信号调制,并有相位差。简直不能想象这样的电路失真将会是什么样子。尤其在输出电压在-15 V 时以下时推动级完全处于断电状态。这个推动电路能工作完全是由于有C2维持其两端电压。而这个自举设计几乎可以认为是漏洞百出。

32

主题

16

好友

1695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http://shop70120772.taobao.com

Rank: 6Rank: 6

UID
326374
帖子
1617
精华
0
经验
1695 点
金钱
1648 ¥
注册时间
2011-4-29
 楼主| 发表于 2013-3-11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6# 牛哥
这个电路清楚明了。谢谢了。

不过这可和1楼的电路差得太多了。

130

主题

2

好友

2127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872
帖子
2112
精华
0
经验
2127 点
金钱
1757 ¥
注册时间
2005-4-11
发表于 2013-3-11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5# locky_z
混淆了分析对象,如果对单一的场效应管电路可以这样讲。但分析该功放电路时应该从负载的角度来理解,从接喇叭的二点来引出分析。比如,通常都把由异极性对管发射极输出的称为发射极推动,把集电极输出的称为集电极推动,而并不会因两者都是共发射极形式而全叫作发射极输出。两者对声音的影响要认真做过比对才能出结论。对这个电路来讲,从HIFI简单就是美的角度来看,电路中间插进个连频率特性都不清楚的光耦元件来发挥,是欠妥的。

0

主题

0

好友

317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303992
帖子
351
精华
0
经验
317 点
金钱
317 ¥
注册时间
2011-3-15
发表于 2013-3-11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6# 牛哥

看了兄台发的图兄弟笑了,一开始我就想发一个类似的图来解释一下,可惜没找到,嘿嘿

0

主题

0

好友

317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303992
帖子
351
精华
0
经验
317 点
金钱
317 ¥
注册时间
2011-3-15
发表于 2013-3-11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一楼这个电路很好理解,之所以引起争论,主要是一些朋友对共基极.共发射极.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理解不透彻,同时对交流放大电路的分析不熟练,

1

主题

1

好友

1592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2567
帖子
1632
精华
0
经验
1592 点
金钱
1268 ¥
注册时间
2005-1-1
发表于 2013-3-11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1楼和66楼的图原理上是一致的。
那个7815如果换成一个三极管cascode接法的话,
相信也很好理解。

看到一些看不懂的,
多想想再做判断。

33

主题

17

好友

4375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有时候我们自己有个新想法,就以为是自己发明了什么重大成果,其

Rank: 3Rank: 3

UID
910
帖子
4635
精华
0
经验
4375 点
金钱
4059 ¥
注册时间
2004-6-27

元老级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13-3-11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才翻看过去自己画的的一些原理图,找到了一个有意思的草图........当时是为了利于散热,要把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地,但是和楼主的电路差距就大了,有点跑题了

集电极接地.png

0

主题

0

好友

317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303992
帖子
351
精华
0
经验
317 点
金钱
317 ¥
注册时间
2011-3-15
发表于 2013-3-11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5# 牛哥


    一点都不跑题,更能说明问题
头像被屏蔽

54

主题

4

好友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118932
帖子
14140
精华
0
经验
14228 点
金钱
14167 ¥
注册时间
2009-7-18
发表于 2013-3-11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32

主题

16

好友

1695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http://shop70120772.taobao.com

Rank: 6Rank: 6

UID
326374
帖子
1617
精华
0
经验
1695 点
金钱
1648 ¥
注册时间
2011-4-29
 楼主| 发表于 2013-3-12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光耦在这里的应用完全就是画蛇添足。一个本来在数字电路中做隔离、传输的器件被生搬硬套到功放上。如果你的机器本身不带前级,而前级信号需要长距离传输,易受干扰,那用上光耦还可以说过去。况且十几年前哪里有线性良好的光耦?如果有,估计也是天价。

光耦的作用及工作原理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6780328.html
光耦合器(optical coupler,英文缩写为OC)亦称光电隔离器,简称光耦。光耦合器以光为媒介传输电信号。它对输入、输出电信号有良好的隔离作用,所以,它在各种电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它已成为种类最多、用途最广的光电器件之一。光耦合器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光的发射、光的接收及信号放大。输入的电信号驱动发光二极管(LED),使之发出一定波长的光,被光探测器接收而产生光电流,再经过进一步放大后输出。这就完成了电—光—电的转换,从而起到输入、输出、隔离的作用。由于光耦合器输入输出间互相隔离,电信号传输具有单向性等特点,因而具有良好的电绝缘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又由于光耦合器的输入端属于电流型工作的低阻元件,因而具有很强的共模抑制能力。所以,它在长线传输信息中作为终端隔离元件可以大大提高信噪比。在计算机数字通信及实时控制中作为信号隔离的接口器件,可以大大增加计算机工作的可靠性。
光耦合器的主要优点是:信号单向传输,输入端与输出端完全实现了电气隔离隔离,输出信号对输入端无影响,抗干扰能力强,工作稳定,无触点,使用寿命长,传输效率高。光耦合器是70年代发展起来产新型器件,现已广泛用于电气绝缘、电平转换、级间耦合、驱动电路、开关电路、斩波器、多谐振荡器、信号隔离、级间隔离 、脉冲放大电路、数字仪表、远距离信号传输、脉冲放大、固态继电器(SSR)、仪器仪表、通信设备及微机接口中。在单片开关电源中,利用线性光耦合器可构成光耦反馈电路,通过调节控制端电流来改变占空比,达到精密稳压目的。

32

主题

16

好友

1695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http://shop70120772.taobao.com

Rank: 6Rank: 6

UID
326374
帖子
1617
精华
0
经验
1695 点
金钱
1648 ¥
注册时间
2011-4-29
 楼主| 发表于 2013-3-12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些认为一楼电路可行的先说说偏执电流从哪里来?输出管如果没有偏置电流能工作么?怎么做到250mA静态电流输出90W甲类功率的?
这样的共源输出管如何具有电压放大作用的???
另外连个图都没有,我只能认为是瞎扯了.

32

主题

16

好友

1695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http://shop70120772.taobao.com

Rank: 6Rank: 6

UID
326374
帖子
1617
精华
0
经验
1695 点
金钱
1648 ¥
注册时间
2011-4-29
 楼主| 发表于 2013-3-12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些认为一楼电路可行的先说说偏执电流从哪里来?输出管如果没有偏置电流能工作么?怎么做到250mA静态电流输出90W甲类功率的?
这样的共源输出管如何具有电压放大作用的???
另外连个图都没有,我只能认为是瞎扯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 鄂ICP备2025138941号-3 ICP证:鄂B2-20130019 公安局网监备:420100007348 邮箱:1343292467@qq.com )

GMT+8, 2025-11-10 19:09 , Processed in 0.343877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