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3073
- 在线时间
- 1868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5-9-12
- 阅读权限
- 100
- 精华
- 4
  
- UID
- 10083
- 帖子
- 3422
- 精华
- 4
- 经验
- 3073 点
- 金钱
- 1425 ¥
- 注册时间
- 2006-6-12
|

楼主 |
发表于 2006-12-30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
<font size="3"> 测完了人声,又该试试低频和声像定位了。首先用《高保真音响》杂志赠送的音频测试碟测试频响,第6段是25HZ,没有反应;第七段是31.5HZ,能听到声音,响度也不错;第八段是40HZ,第九段是50HZ,响度比第7段稍大一些;按设计目标,低端基本接近32HZ-3DB的要求;再用20HZ-20KHZ的正弦波扫频信号试听,基本无突出或凹陷的地方,很平滑的上升。本来想买论坛的测试套件,因主观试听没有大的问题,先试听一段时间再买,这段时间正好可以仔细研究一下世界名箱的曲线图,看看里面究竟有什么秘密,想想都后怕,有得多少时日啊!接着用美国泰拉克公司1997年出品的《大电影》CD碟测试相位,对音箱来说,相位测试很关键,除了粉红噪声测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诀窍,但从买了这张碟就发现一个秘密,它的第7首音乐《阿波罗13号发射升空》很好用,因为是现场录音,用5支麦克风分別放置在距发射地点450呎以及二英哩远所录制,再加上后期的精心制作,效果出众。两只音箱和皇帝位呈等边三角形,播放这段录音,最后的感觉是火箭真的升空了,就在你的头顶轰轰做响,直到远去,以前在调整两分频箱子时常用这个,这次又让这段录音上阵,没错,上到头顶去了它该去的地方。这么秘密奉献给大家,不需要专业测试碟都可以测相位。<br/> 一对音箱声像定位的好坏,主要看播放音乐时的音场是否有宽度和深度,当然还有高度,但高度是目前的难点,3年前在HI-FI168论坛发贴咨询过,但没有能说清楚的,后来以为是自己的幻觉,偶一日在2004年的《无线电与电视》杂志上看到我的经历和朱茂群老师一样,所以才认定自己没犯傻,真的有高度,但不知其原理,也没见有什么书上论述,这可能是很多设计师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播放声场比较好的音乐,每件乐器应该是各响各的,不能抱做一团,而且按录音师预先的设计,在音场的某一空间出现,好的录音甚至超出了两只音箱的界限以外。一般如果相位测试正常,那宽度和深度一定会出现。用朱哲琴的最新录音《新乐府》试了一下,人声聚焦幼细,高度和箱子顶一样高,比其他的录音中人声的头部定位高半个头,很有点站在那个唱的感觉,这样看来这对箱子分辨高度的能力还是有那么一点。播放美国国家公元系列之《大峡谷》第一辑第7段音乐《南方》(嘿嘿!自己翻译的,不知对错),开头那几下鼓声,要离开箱子,在后墙很远的地方出现,并且从左到右敲,声场的深度就可定出;或者用香港雨果公司的《雨果发烧碟3》中第一首《新疆手鼓华彩》,手鼓定位在两箱中间的后墙上,感觉不到箱子的存在,只看到手鼓在那儿响即可。泰拉克公司的另一张录音也很精彩,那就是《施特劳斯家族舞曲1》,因为是交响乐,声场宽广,动态庞大,本箱可将音乐聚集在两箱的后方,各种乐器一一展开,有的已经超过了左右音箱的边界外,动态吓人,但收放自如。鼓眼清晰,鼓准确定位在左后方。<br/> 最后三张碟测试音色,第一张是肯尼基(又译凯·丽金)的《屏息》,贝塔斯曼集团所属阿瑞斯塔公司出品,录音精湛,空气感十足,萨克斯温暖、甜美、悦耳,音色纯正。如果听着有点刺耳,那不仅仅是音箱的问题,整个系统都有问题,萨克斯是铜管乐器,真实乐器,决不能出现电子音乐的味道。第二张是香港雨果公司出品的《吉他情弦》,由于精选了世界著名的发烧录音,所以声场效果一流,从第一曲到最后一曲,完全感觉不到音箱的存在,就一把吉他在前方的空间弹奏,特别是第七首,吉他弦张力十足,真实再现了吉他这种弹拨乐器的本色。第三张是重磅炸弹,宝丽金出品的世界三大男高音《世纪音乐会》,因为是现场录音,而且经常听,十分熟悉,播放第15曲《公主今夜无眠》(安可曲),由帕瓦罗蒂、多明高和卡雷拉斯共同演唱,拉帕的声音雄浑、霸气、有力,站在舞台的右边,老卡的声音激扬、极具穿透力,站在中间,老多的声音圆润、很有美感,站在舞台的左边,不论是每个人的领唱还是三个人的合唱,均能清清楚楚的再现三人的位置,这个效果在大箱子上再现,使我吃惊不小。其他测试不再列举,总的来说,此箱还算是能听吧;关于指向性问题,因每个喇叭单元的有效频段均选在其轴向30度以内不下降3DB的范围内,即使挪动一个人的位置,音色变化不大。至于没有用很多古典音乐测试,毕竟大多数人听的不是古典音乐,我这个顽固派也就不班门弄斧了,嘿嘿!</fon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