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824
- 在线时间
- 1864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4-6-9
- 阅读权限
- 120
- 精华
- 1
 
- UID
- 84682
- 帖子
- 1411
- 精华
- 1
- 经验
- 824 点
- 金钱
- 724 ¥
- 注册时间
- 2009-3-2
|

楼主 |
发表于 2010-1-31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甲的总体印象:
一、外观:
尺寸比较袖珍,符合“小甲”的昵称,在袖珍中见大气,简单而高贵。
二、内部设计与电路:
本人是属于电路发烧派,对电路设计及内部布局要求比较高,本机虽叫“小甲”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器件设计合理紧凑,凸现了设计者的过人水平。元器件与电路方面,“小甲”所用的元件由于是批量采购,参数的一致性非常好,这一点在机子的中点电压参数中可以体现出来。以前曾经参照某上万元的名机仿制了一台机子,自认为在电路布线上、元件的选用等方面都做到了很严谨的态度,所采用的元器件都是烧友界朗朗上口的牌子,但出来的机子中点电压还是在20mV的范围内漂移,往往是在热机的时候调好了,冷机的时候又变了。而这个机子,竟然可以控制在几mV内!可见元件的一致性对整机性能的影响之大,如果没有hifidiy组织的团购活动,相信业余的烧友是很难具有这种条件的。
本机由于是甲类、设计紧凑,为防止因温度而出现的种种故障可能,设计者在电路中,采用了upc1237专用的喇叭保护电路,以保证喇叭在机子出故障时可靠断开。另外除了常规的温度补偿电路外,还增加了末级电路取样保护电路,当机子因某种原因导致末级静态电流超出允许范围的话,自动降低末级电流,可见设计者的独具匠心。
三、听感:
正如之前用仪器测量的一样,此机各频段的增益较平坦,我分别用《贝多芬第九交响曲》、《贝多芬电钢琴》、《1812》、《蔡琴》、《一意孤行》、《大粒麦》等几张比较熟悉的经典碟测试过高中低频与人声,音箱采用坛子团购的那款6.5寸箱。觉得此机如果是高中低频缓慢过渡的话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在播放《1812》、《贝多芬电钢琴》的时候,对忽然而来的炮声与动态的时候,就觉得会有点软脚,喇叭不够干脆,回收得不够快。不过也有可能是音箱匹配的问题,有时间再把它带回新房子用我的杜希D2.6仔细试听,听听在带式高音下的表现如何。觉得此机比较适合听人声和乐器方面的音乐,但如果喜欢飞机大炮的话,建议还是去买舞台功放或AV功放吧。总的来说,此机还是相当满意的,工作闲暇之余,泡杯清茶,约上三五知己,拿上几张好碟,对音乐评头品足,可谓享受也!
四、有待完善之处:
所谓机无完机,人无完人,小甲可以说是hifidiy.net与烧友的辛劳结晶。参数通过仪器的说话,与所接触过此类功放电路的对比,此机可谓两个字:优秀!如果非要从中挑毛病的话,本人认为有三个地方可以完善一下(个别地方在装机的过程中已作调整)。
1、静态电流、中点电压调整的电位器建议采用向上的封装,这样烧友们可以在玩机过程中,随个人喜好调整,以求得到适合个人的口味。
2、烧友们常说,后级出力气、前级出灵魂,音质的听感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了前级的性能,机子的前级电路板如果可以另加屏蔽的话,相信会对电路参数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就像坛子里的BG5XX兄弟做的屏蔽壳,不过成本就。。。。。。还是厂家批量开模的话划算。
另外,前级运放有很多种,各有特点,建议能根据各种运放单独设计几种前级线路板供烧友们模块式替换选择,这样将会大大增加机子的可玩性。
3、小甲的设计功率不大,但可以在现有电路基础上使输出功率尽量提高,以适应不同的喇叭匹配,那就是,建议后级功放板的电压级与电流级分开供电。电压级的供电比电流级高大概10V左右,这样可以提高电压级的最大输出电压,使得功率有一定的提高,成本又不会增加太多。
在小甲装机以及这篇《深秋!我的小甲初成》(装机反馈)完成后,心里可谓如释重负,终于又完成了自己的一项“伟大工程”,以上是我装机以来的一点感受,希望能对部分初玩HIFI的朋友略尽绵力,但由于个人的水平有限,个别观点可能有些主观,欢迎各位老前辈批评指正。愿与各位在发烧征途上共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