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5162
- 在线时间
- 3406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5-11-10
- 阅读权限
- 100
- 精华
- 0
  
- UID
- 6576
- 帖子
- 6944
- 精华
- 0
- 经验
- 5162 点
- 金钱
- 5014 ¥
- 注册时间
- 2005-11-29
|

楼主 |
发表于 2010-9-3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结
是时候总结一下这个前级了。
本前级的线路是成熟而经典的,整体架构脱胎于金嗓子E305。输入级是典型的JET输入霍尔曼差分互补电路,电压级是BJT的霍尔曼互补结构,输出采用中功率MOS场管。为了简化线路同时又增大输入级的动态,输入级取消了恒流源,改为互为负载结构。输入级JET源极增加了反馈电阻(同时又起均流和平衡误差作用),电压级增加负载电阻,这两个改变主要是限制开环增益,使电路的转换速率得到提升。本前级还大胆起用冷门而好声的K246/J103和IRF610/9610,目的是看重其稳定性,从而取消所有补偿电容,令电路的转换速率进一步提升。
本机的PCB布局是经过再三修改的,两声道完全独立,只在电位器的地端一点结合并接机壳落地,此举是取得优秀的噪声和分离度指标的精华所在。所有走线也一改样板的直角、半直角曲线为圆弧走线,这是声音清晰和美的关键地方。
本机的选料也非常慎重。与很多人看法不同--首先是整流电路选择了摩拉的车轮管,此管声音大气,下盘扎实,实是晶体管前级的不二之选。其次是滤波电路,选用了PHILPS、SP和UCC电解,有些坛友认为滤波电容不重要,对声音影响不大,但实践过程中我还是认为它要比退耦电容重要一些,影响也大一些。如果用ELNA的for audio电解,声音就直白,缺乏抑扬顿挫之感。最后是退耦电容,中低频退耦我也坚持不用日系电容,但后来发现是可以一用的,如果滤波选用了SP和UCC,退耦是可用ELNA等日系高端系列电容的,主要考虑搭配因素,SP和UCC的重心低些,ELNA等的重心高些,相互搭配音场的骨架很容易搭起来。5mm脚距的高频退耦电容可选性不多,主要有WIMA的MKP、FKP系列,ERO的1830、1837、1840等系列,它们不温不噪,对高频的表现能力相当强。
在与一些高端前级的对比中,本前级的优势在于和暖厚实,劣势是速度稍慢。也有一些人反映高频量感不足。经过反复对比和思考,我发现改进几个地方会产生相当好的效果。
见下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