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心得] 其实功放最大的问题还是电源

[复制链接] 查看: 20442|回复: 97
头像被屏蔽

125

主题

1

好友

7975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40023
帖子
11043
精华
1
经验
7975 点
金钱
7864 ¥
注册时间
2008-4-11
发表于 2014-2-4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54

主题

4

好友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118932
帖子
14140
精华
0
经验
14228 点
金钱
14167 ¥
注册时间
2009-7-18
发表于 2014-2-4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20

主题

16

好友

1万

积分
     

青铜剑侠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660991
帖子
11354
精华
0
经验
11448 点
金钱
11104 ¥
注册时间
2014-2-2
发表于 2014-2-4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柳暗花明 发表于 2014-2-2 17:12
没那么难,关键看你想不想做。其实这个课题我早在12年前就做过了,当时的计划就是设计一款内阻足够低的稳 ...

就是这码事。但电瓶可有太大的局限性了。好功放不是一个环牛加什么頂级大水塘电容这点事。再好的音源到功放,之少动态范围丢不少。

120

主题

16

好友

1万

积分
     

青铜剑侠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660991
帖子
11354
精华
0
经验
11448 点
金钱
11104 ¥
注册时间
2014-2-2
发表于 2014-2-4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jingship 发表于 2014-2-2 16:27
功放有个参数,叫电源抑制比,故电源波纹对功放基本无影响

就算你的电源抑制比120DB电源的问题还是功放的重要问题。而且A类可不好处理这事

51

主题

8

好友

2034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4112
帖子
2502
精华
0
经验
2034 点
金钱
1638 ¥
注册时间
2005-4-29
发表于 2014-2-4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djbiao 发表于 2014-2-3 17:26
所以笼统来说变压器功率越大越好

同感

1

主题

1

好友

84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132248
帖子
95
精华
0
经验
84 点
金钱
82 ¥
注册时间
2009-9-15
发表于 2014-2-4 22:06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只需给电压放大级加个《用稳压管和三极管组成的稳压电路》当电子滤波用就成。

11

主题

6

好友

4970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13510
帖子
4784
精华
0
经验
4970 点
金钱
4756 ¥
注册时间
2010-6-22
发表于 2014-2-4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ob44474 发表于 2014-2-4 21:50
同感

请看我36楼回帖。

16

主题

0

好友

1479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271060
帖子
1477
精华
0
经验
1479 点
金钱
1443 ¥
注册时间
2010-12-11
发表于 2014-2-4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dbhv580742 于 2014-2-5 00:53 编辑
柳暗花明 发表于 2014-2-4 21:15
高电压的比低电压的好听,这个你说对了。但是你认为是喇叭反电动势的原因又错了,喇叭的反电动势非常微 ...


你确定所有的能量都只转换成热量和动能么?那么扬声器应该不包含丝毫电感性质?扬声器不同频率下的感抗曲线会证明你的想法是错的。
另外,你说的功放内阻对反电动势有吸收作用是对的,但你忽略了甲乙类功放有交替截止的瞬间,这时候是没有吸收作用的,反电动势趁着这一刻从反馈回路进入未截止的前面部份,破坏干扰和过载工作点,严重时击穿未级管,(有些功放会在末级管设置两个吸收二极管)这也可以解释,为何甲类功放在相同电源下比甲乙类能获得更大的不失真功率,因为它从来不截止,能一直吸收电感储能。
这也是给74楼朋友的答复吧,我说的电感储能释放不是指运动切割磁场产生的反电动势,前者比后者大。如果扬声器不是一个复杂的感抗系统,交越失真就没什么大不了的,零点位置本来就是线圈惯性运动的时候,晶体管截止也无所谓,问题在于这时候是感能释放变高压之时候。

11

主题

6

好友

4970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13510
帖子
4784
精华
0
经验
4970 点
金钱
4756 ¥
注册时间
2010-6-22
发表于 2014-2-5 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柳暗花明 于 2014-2-5 06:45 编辑
hdbhv580742 发表于 2014-2-4 23:05
你确定所有的能量都只转换成热量和动能么?那么扬声器应该不包含丝毫电感性质?扬声器不同频率下的感抗 ...


你确定所有的能量都只转换成热量和动能么?那么扬声器应该不包含丝毫电感性质?扬声器不同频率下的感抗曲线会证明你的想法是错的。喇叭是个复合阻抗元件,它有电阻分量、电抗分量,容抗分量,电阻分量由音圈直流电阻确定,电抗分量由音圈电感确定,容抗分量由音圈分布电容确定,其中容抗部分因音圈分布电容不大,容抗分量很小对中低音基本没有影响,只对高音有影响,一般可以忽略。电阻分量对于8欧喇叭来说音圈直流电阻是7.3欧,电抗分量就是8-7.3=0.7欧,在有些频率点上会大于0.7欧,但是不会大得太多。所以喇叭的阻抗主要还是由音圈直流电阻主导,电抗分量占比不大,这也是喇叭转换效率底的主要原因。那么可不可以降低直流分量,增加电感分量来提高喇叭效率呢?从技术上讲是完全可以的,但是这样会使喇叭的复合阻抗特性变坏。例如把8欧喇叭的音圈直流电阻降低到2欧,在有些频点上喇叭的阻抗会低到接近2欧,这样在整个音频频段内喇叭的阻抗起伏太大,无法定标。因此喇叭设计师在设计喇叭时就是用提高音圈直流电阻的方法来平衡喇叭的复合阻抗特性的,所以喇叭电抗分量占比不大,自感电动势占比同样也不大,并且还要被音圈直流电阻消耗掉一部分,能够对外释放的能量非常小,对功放几乎没有影响。这个我做过实验的:取消末级负反馈,隔离掉喇叭反电动势,音质没有什么质的变化,和我做过同样尝试的还有《矿石收音机》论坛的“求知无足”朋友。
另外,你说的功放内阻对反电动势有吸收作用是对的,但你忽略了甲乙类功放有交替截止的瞬间,这时候是没有吸收作用的,反电动势趁着这一刻从反馈回路进入未截止的前面部份,破坏干扰和过载工作点,严重时击穿未级管,(有些功放会在末级管设置两个吸收二极管)这也可以解释,为何甲类功放在相同电源下比甲乙类能获得更大的不失真功率,因为它从来不截止,能一直吸收电感储能。功放的内阻是由整个功放系统支持的,不是由晶体管的静态电流决定。按照你的说法,信号过零点的时候,功放就没有阻尼了,要知道只有功放内阻无穷大才会没有阻尼,可是功放内阻会无穷大吗?说喇叭反电动势会使功放“过载,严重时击穿未级管”是没有根据的,大量的功放都没有加装吸收二极管,照样正常工作。
这也是给74楼朋友的答复吧,我说的电感储能释放不是指运动切割磁场产生的反电动势,前者比后者大。如果扬声器不是一个复杂的感抗系统,交越失真就没什么大不了的,零点位置本来就是线圈惯性运动的时候,晶体管截止也无所谓,问题在于这时候是感能释放变高压之时候。按你所说,喇叭的自感电动势就可以在示波器上观察到,可是自“喇叭反电动势”理论提出来至今没有人在示波器上看到喇叭反电动势波形,也没有人对喇叭反电动势做过定量测试,原因就是量太小,仪器无法观察到。对于一个没有定量测试数据的“哥德巴赫”猜想,不应该任意夸大。

165

主题

19

好友

1万

积分
     

青铜剑侠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3895
帖子
12061
精华
0
经验
11348 点
金钱
10942 ¥
注册时间
2005-4-12
发表于 2014-2-5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身这个命题就有问题,什么最重要?其实都重要,设计是一个整体,不能任意无限夸大某一点。

23

主题

1

好友

833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468064
帖子
1423
精华
0
经验
833 点
金钱
796 ¥
注册时间
2012-1-29
发表于 2014-2-5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柳暗花明 发表于 2014-2-2 17:12
没那么难,关键看你想不想做。其实这个课题我早在12年前就做过了,当时的计划就是设计一款内阻足够低的稳 ...

能具体说说你是什么电源?+-50V这个电压不错

125

主题

1

好友

493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在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57141
帖子
4952
精华
0
经验
4932 点
金钱
4715 ¥
注册时间
2011-6-27
 楼主| 发表于 2014-2-5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tsyg99 发表于 2014-2-3 22:53
其实你玩的是系统电源了,并不仅仅是稳压电源
稳压电源仅仅适合电流变化不大的电器

稳压电源仅仅适合电流变化不大的电器

11

主题

6

好友

4970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13510
帖子
4784
精华
0
经验
4970 点
金钱
4756 ¥
注册时间
2010-6-22
发表于 2014-2-5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llfj 发表于 2014-2-5 08:55
能具体说说你是什么电源?+-50V这个电压不错

串联线性稳压。

18

主题

1

好友

335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572919
帖子
390
精华
0
经验
335 点
金钱
322 ¥
注册时间
2013-3-12
发表于 2014-2-5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很精彩,希望能看到稳压电源线路

1

主题

2

好友

466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192592
帖子
520
精华
0
经验
466 点
金钱
406 ¥
注册时间
2010-4-17
发表于 2014-2-5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年祝各位仁兄乐在其中!

帖子很热闹,闲插几行添些乐趣。

功放的局部或整体负反馈技术除用于降低各类失真、改善功率带宽等效能以外,大部分晶体管功放还都依赖它来减低输出阻抗,以适应万变的喇叭阻抗。而这个低输出阻抗还带来另外一个好处,那就是改善了由感、容性负载自身储能效应释放时对功放电路的逆向干扰。

因为在整个时间段内,这个逆向干扰一直被功放的低输出阻抗所并联。任何由负载产生的逆向干扰会由于功放带宽内负反馈跟随特性以极低的输出阻抗并联效应而转换为电流形式对地释放。由此可见由负载产生的逆向干扰信号产生的电压并不高,其势、动能相对于功放极低的功率输出阻抗来说比值很小。

可否简单的用个双运放来模拟缩小版的功放,实际测试一下这个现象。

如图:

负载干扰.gif

A、B两个放大电路各项效能相同,假释由B电路产生一个模拟感、容性负载自身储能效应释放时的逆向干扰形式加到待测试的A电路输出端,在A、B两个测试端测得这个电压值。由于A放大电路的负反馈特性,相信结果还是蛮有趣道的。
头像被屏蔽

54

主题

4

好友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118932
帖子
14140
精华
0
经验
14228 点
金钱
14167 ¥
注册时间
2009-7-18
发表于 2014-2-5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1

主题

6

好友

4970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13510
帖子
4784
精华
0
经验
4970 点
金钱
4756 ¥
注册时间
2010-6-22
发表于 2014-2-5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夜如风 发表于 2014-2-5 14:06
你这电源做的很牛啊。功率余量多大啊?

变压器500W,正负50V,5A,覆盖了变压器的全部功率。换大变压器功率还可以扩展。

11

主题

6

好友

4970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13510
帖子
4784
精华
0
经验
4970 点
金钱
4756 ¥
注册时间
2010-6-22
发表于 2014-2-5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柳暗花明 于 2014-2-5 18:05 编辑

jason2013 发表于 2014-2-5 12:09
讨论很精彩,希望能看到稳压电源线路


图来了!现画的图,12年前做的稳压电源,电阻数据不记得了,懒得算了,各位自己去算。
有限流保护,短路截流保护。
正负50V稳压电源.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 鄂ICP备2025138941号-3 ICP证:鄂B2-20130019 公安局网监备:420100007348 邮箱:1343292467@qq.com )

GMT+8, 2025-11-10 10:11 , Processed in 0.816650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