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11

主题

7

好友

406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157050
帖子
461
精华
0
经验
406 点
金钱
331 ¥
注册时间
2009-12-20
发表于 2013-10-16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19

主题

0

好友

313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535119
帖子
244
精华
0
经验
313 点
金钱
234 ¥
注册时间
2012-10-12
发表于 2013-10-16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6600 于 2013-10-16 09:37 编辑

可能是各自的分析方法不同得出的结果吧,本人分析电路是把每一个节点当成整个电路的一部份,节点之间有承上启下的联系,如果照楼主的分析方法将Q3孤立对待,它确确实实是个共发电路,不单R7R8可有可无或应当去悼,就是R3R4也同样是多余,不知你对R3R4R作用分析过没有?如有,请楼主将你对R3R4的作用分析结论也晒晒,......我再次提醒在这个电路中R7R8的取值的一般不会很高,具体值要配合周边电路的需要而定,原则上不会大于或等于R5.

30

主题

2

好友

2639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2929
帖子
3512
精华
0
经验
2639 点
金钱
2604 ¥
注册时间
2009-2-24
发表于 2013-10-16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ogua 于 2013-10-16 12:19 编辑

谁说Q3Q4是供电了?
这个图我也没看懂。但是,Q1Q2是发射极输出,就是常说的射极跟随器,起电流放大和缓冲作用,Q3Q4为第一级电压放大,很明显的发射极上引入了大环路负反馈,Q5Q6又是一级缓冲,R7R8对Q5Q6的工作点有影响,其它的没看出来Q7Q8是第二级电压放大,Q9Q10Q11Q12是两级电流放大。

19

主题

0

好友

313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535119
帖子
244
精华
0
经验
313 点
金钱
234 ¥
注册时间
2012-10-12
发表于 2013-10-16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用仿真来说明下R7R8的作用
见下图
15.jpg

10 5.jpg

第一图是没加R7的输出为27.1

第二张图是加入R7输出为17.9

见到上面的结果应当很直接的说明了R7在电路中的作用了.

130

主题

0

好友

2654

积分

罗宾汉 当前在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5747
帖子
2529
精华
0
经验
2654 点
金钱
2091 ¥
注册时间
2005-9-29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6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菠萝 于 2013-10-16 17:25 编辑
zh6600 发表于 2013-10-16 15:20
用仿真来说明下R7R8的作用
见下图


你的第一个图R1=15k,你的第二个图,R1=10k,
你改变R1,为了说明R4的作用,有什么道理?
说白了:请你不要抬杠!

19

主题

0

好友

313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535119
帖子
244
精华
0
经验
313 点
金钱
234 ¥
注册时间
2012-10-12
发表于 2013-10-16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6600 于 2013-10-16 19:56 编辑

再发二张标注各点工作点的图,你好好看看,不懂电路分析不是你的错,但别人帮你分析还说是抬杠就是你的不对。顺便说说改变R1和R4是为保证Q1总的输出阻抗不变(10K),你懂不?
图如下
10.jpg
8 2.jpg


你的其他问题也顺带回复下:
“R7 R8 大小对Q5 Q6的基极电压影响非常弱小。
R7 R8只影响Q3 Q4的Vce,对工作点和增益几乎没什么影响。”
     从仿真结果看,当R4为0,Q2基级电压为11。9V
当R4为2K时,Q2基级电压为7。3V
11.9-7.3=4。6V
这也算对Q5 Q6的基极电压影响非常弱小吗?

“所以说R7改变不了输出,如果R7过大,三极管工作于饱和区,失去线性。
这个电路加入R7,只会让Q3工作点偏向饱和,想不到有什么益处。”
“可以看到:当R7小于10k时,输出变化不大,大于10k时,因为Vce这时候小于0.4v,管子饱和,三极管没有了放大作用”
       “三极管工作于饱和区,失去线性”名机电路会出现你说的这类低级错误吗?


“请你把公式看清楚:输出电压(Q5基极电压)=E-Ic*R5(和R7有什么关系?)(忽略Q5的Ib情况)
R7只能把Q3的C极电位拉低,也就是你说的分压。”
        输出电压与R7没关系,正是你的这种认知才使你没搞懂R7的作用,

98

主题

0

好友

2240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I love DIY!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3301
帖子
2164
精华
0
经验
2240 点
金钱
1968 ¥
注册时间
2006-10-12
发表于 2013-10-16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把第二图的8k变10K看看,差异还那么大吗

130

主题

0

好友

2654

积分

罗宾汉 当前在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5747
帖子
2529
精华
0
经验
2654 点
金钱
2091 ¥
注册时间
2005-9-29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6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zh6600 发表于 2013-10-16 18:31
再发二张标注各点工作点的图,你好好看看,不懂电路分析不是你的错,但别人帮你分析还说是抬杠就是你的不对 ...

我只能说:请把你的分析保留。
我也保留我的看法。
希望看到真正明白原理图R7用途的朋友发表一下意见。

130

主题

0

好友

2654

积分

罗宾汉 当前在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5747
帖子
2529
精华
0
经验
2654 点
金钱
2091 ¥
注册时间
2005-9-29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1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名妓图纸有忽悠的成分,可能是“技术保密”吧

4

主题

1

好友

585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20194
帖子
607
精华
0
经验
585 点
金钱
575 ¥
注册时间
2007-3-15
发表于 2013-10-23 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菠萝 发表于 2013-10-21 23:29
感觉:名妓图纸有忽悠的成分,可能是“技术保密”吧

这线路是有技术保密,但图纸没有忽悠,原因真的简单的不能再简单。

给你点提示,原机供电好像+-56V,第一级用的好像是BC547

22

主题

3

好友

2734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41680
帖子
4569
精华
0
经验
2734 点
金钱
2797 ¥
注册时间
2010-9-18
发表于 2013-10-23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菠萝 发表于 2013-10-16 20:34
我只能说:请把你的分析保留。
我也保留我的看法。
希望看到真正明白原理图R7用途的朋友发表一下意见。

R7,R8个人认为起平衡和缓冲作用,不用电路也可以正常工作。
类似的应用如图
1.jpg

130

主题

0

好友

2654

积分

罗宾汉 当前在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5747
帖子
2529
精华
0
经验
2654 点
金钱
2091 ¥
注册时间
2005-9-29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3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6sn7 发表于 2013-10-23 01:22
这线路是有技术保密,但图纸没有忽悠,原因真的简单的不能再简单。

给你点提示,原机供电好像+-56V,第 ...

查了下BC547的说明文档,bc547的Vceo=45V。
的确是非常简单的原因。
非常感谢你的提示!看来兄弟可能接触过该机原机。
可是问题又来了:
为什么原机不用电压级稳压单独供电?
为什么要用bc547这样耐压低的管子?
这2个问题可能不好找答案!只能算是“校声”范畴。

11

主题

2

好友

340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161601
帖子
324
精华
0
经验
340 点
金钱
312 ¥
注册时间
2010-1-5
发表于 2013-10-23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目的都是降低输入管的电压减少功耗,降低噪声,r7 r8可能对偶次谐波有一些影响。

点评

靠谱!  发表于 2013-10-23 21:5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 鄂ICP备2025138941号-3 ICP证:鄂B2-20130019 公安局网监备:420100007348 邮箱:1343292467@qq.com )

GMT+8, 2025-11-10 13:13 , Processed in 0.154413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