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基础知识] 901大师,请教

[复制链接] 查看: 3035|回复: 33

246

主题

1

好友

2665

积分
     

罗宾汉 当前在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764
帖子
3938
精华
0
经验
2665 点
金钱
1796 ¥
注册时间
2004-10-6
 楼主| 发表于 2025-5-31 08:07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师有无实际制作实验结论呢

2

主题

13

好友

2819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29798
帖子
2774
精华
0
经验
2819 点
金钱
2772 ¥
注册时间
2017-3-24
发表于 2025-5-31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6p14 发表于 2025-5-31 07:46
起初没有制作闭箱箱体大小的经验,就按Vb=20.4L制作箱体,让后喇叭上箱并保证不漏气,测量喇叭在箱体上Qt ...

对,错了,改掉去。
谢谢。

2

主题

13

好友

2819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29798
帖子
2774
精华
0
经验
2819 点
金钱
2772 ¥
注册时间
2017-3-24
发表于 2025-5-31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6p14 发表于 2025-5-31 08:04
大师看下这个
高Q蓬松,低Q紧绷才对对吧。
低Q阻尼好,低频收的快,紧绷

滚降曲线相对陡峭→声音相对“紧绷”,相对陡峭的曲线对应相对高的Qtc值:
Snap2.jpg

Snap1.jpg

Snap3.jpg

2

主题

13

好友

2819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29798
帖子
2774
精华
0
经验
2819 点
金钱
2772 ¥
注册时间
2017-3-24
发表于 2025-5-31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yf901 于 2025-5-31 13:39 编辑

帖发重了。

13

主题

4

好友

207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159492
帖子
207
精华
0
经验
207 点
金钱
181 ¥
注册时间
2009-12-29
发表于 2025-6-20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6p14 发表于 2025-5-31 08:07
大师有无实际制作实验结论呢

要相信科学,因为我们还没到爱因斯坦那个水平(科学的尽头是神学)

13

主题

4

好友

207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159492
帖子
207
精华
0
经验
207 点
金钱
181 ¥
注册时间
2009-12-29
发表于 2025-10-17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yyf901 发表于 2025-5-27 10:59
设计倒相箱与设计闭箱一样,总是遵循“平坦响应”原则,因为它的声音相对好听。
18W/8545喇叭,Fs=28,Qts ...

老师你好怎样知道一个音箱是BB4/QL=15还是QB3/QL=15

2

主题

13

好友

2819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29798
帖子
2774
精华
0
经验
2819 点
金钱
2772 ¥
注册时间
2017-3-24
发表于 2025-10-17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xzj1976 发表于 2025-10-17 15:29
老师你好怎样知道一个音箱是BB4/QL=15还是QB3/QL=15

尽量不改变箱内吸音棉位置。在25℃环境中,用合格的小信号把箱体数据扒出来(以下带撇的是扒出来的数据),再通过H'、α'的值比对倒相箱设计表格,最接近的值对应的表格就是箱体响应类型。如,扬声器Qts=0.4,H'=0.97,α'=1.15,与设计表格比对,结果有二个:QB3/QL=15和C4/QL=15。

若箱体数据与表格数据相差甚远,表示箱体为随机性质。

246

主题

1

好友

2665

积分
     

罗宾汉 当前在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764
帖子
3938
精华
0
经验
2665 点
金钱
1796 ¥
注册时间
2004-10-6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8 01:03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师我有你之前回复的几乎所有帖子整理集合,发现有一些错误,让我很迷惑

2

主题

13

好友

2819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29798
帖子
2774
精华
0
经验
2819 点
金钱
2772 ¥
注册时间
2017-3-24
发表于 2025-10-18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6p14 发表于 2025-10-18 01:03
大师我有你之前回复的几乎所有帖子整理集合,发现有一些错误,让我很迷惑

有可能,说来看看,能改正改正,能解释的再解释。

246

主题

1

好友

2665

积分
     

罗宾汉 当前在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764
帖子
3938
精华
0
经验
2665 点
金钱
1796 ¥
注册时间
2004-10-6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8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yyf901 发表于 2025-10-18 10:03
有可能,说来看看,能改正改正,能解释的再解释。

印象深刻的是箱体Q值对蓬松和紧绷的影响,您认为:"每个人对低音类型喜好不同,个性化是 DIY 魅力所在,喜欢低音紧绷些的,Qtc 值取高些;喜欢蓬松
些的 Qtc 取低些(不低于 0.5)"
相信您这是根据低频频响的衰减斜率思考的结论,也符合大多数人的想法,同样喇叭箱体大(低频衰减斜率小),声音宽松,而箱体大QTC低,所以QTC低声音蓬松。
实际声音的蓬松紧绷更受音箱瞬态的影响,QTC低的音箱瞬态好,声音反而偏向紧绷。为此我打样了不同容积的箱体来实验。这样就得到了和您正好相反的结论。当然这个QTC要在0.7的附近浮动才能体会到蓬松紧绷的声音变化,如果QTC过大或者过小,会出现其他问题,蓬松紧绷就变成次要矛盾了。
其他以后遇到问题了再聊,目前我搞的几款箱体已定型,暂时无需研究。

2

主题

13

好友

2819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29798
帖子
2774
精华
0
经验
2819 点
金钱
2772 ¥
注册时间
2017-3-24
发表于 2025-10-18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6p14 发表于 2025-10-18 11:06
印象深刻的是箱体Q值对蓬松和紧绷的影响,您认为:"每个人对低音类型喜好不同,个性化是 DIY 魅力所在, ...

瞬态:字面意思是说启动就启动,说停止就停止的意思。
扬声器瞬态:信号来了振膜同步动了,信号最强,声压级同步最大,信号没了,振膜同步停止,满足这种工况的扬声器叫“瞬态极好”。
音箱瞬态:喇叭上箱,除了喇叭自身的瞬态性能外,又多了箱体方方面面影响振动的因素(如“气垫”,吸音棉,漏气等),道理与扬声器瞬态是一样的。
低音瞬态:是对信号低频带能量恒定,扬声器发出的低频声音能量的衰减速率的描述。

“音箱瞬态”和“低音瞬态”易混淆,通常“音箱瞬态”用“前沿积累”和“后沿积累”替代,而描述低频声音衰减速率通常用“低音瞬态”或“瞬态”。

“声音宽松”,“声音紧绷”是DIY圈针对低频声音听感的描述术语,衰减速率慢的低音,听上去绵绵不绝,在时间上给人宽裕的感觉;那种低音消失快的听感,给人时间紧张的感觉。决定这种听感差异的标志就是频响曲线低频段的衰减斜率,显然,曲线平缓对应声音宽松,曲线陡峭对应声音紧绷。
箱体Q值(Qtc)决定频响曲线低频段的斜率,Qtc值相对高对应声音相对紧绷,Qtc值相对低对应声音相对宽松,这个没错。

246

主题

1

好友

2665

积分
     

罗宾汉 当前在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764
帖子
3938
精华
0
经验
2665 点
金钱
1796 ¥
注册时间
2004-10-6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8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yyf901 发表于 2025-10-18 18:50
瞬态:字面意思是说启动就启动,说停止就停止的意思。
扬声器瞬态:信号来了振膜同步动了,信号最强,声 ...

我猜的不错,大师是按照低频衰减斜率主观判断的。类似两个铁球重的先着地。
建议实际制作不同箱体试一下。实践是检验巴拉巴拉。。。。

2

主题

13

好友

2819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29798
帖子
2774
精华
0
经验
2819 点
金钱
2772 ¥
注册时间
2017-3-24
发表于 2025-10-18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6p14 发表于 2025-10-18 20:55
我猜的不错,大师是按照低频衰减斜率主观判断的。类似两个铁球重的先着地。
建议实际制作不同箱体试一下 ...

早就实验过了。
我估计你是把低音声强和低音瞬态搞混了。随着箱体越来越大,低音声强越来越小,瞬态越来越好,F3越来越高。
低音喇叭分两类,一类是频响曲线在低频处是平坦的,另一类是凸起5.、6分贝的,差异在障板跌落是否需要通过分频器补偿;如果用平坦频响曲线的同一只适合闭箱喇叭 Qtc=1障板跌落补偿相较Qtc=0.5容易的多,因为跌落部分曲线比较陡,不像Qtc=0.5慢慢衰减的频带很宽;如果Qtc=0.5,设计分频器时,低通滤波器要用一阶,且电感量较大 ,分频点逼着人取不高(即便喇叭频响、失真允许更高的分频点),也就是障板跌落与低Qtc值的共同作用导致补偿幅度大到6分贝或再高,这种操作必然同等拉低喇叭(音箱)灵敏度。然后才可进入经过障板跌落补偿的Qtc=1和Qtc=0.5的瞬态比较,以灵敏度降低6分贝算 ,若Qtc=1的音箱用1瓦驱动,Qtc=0.5的音箱就要用4瓦驱动,此时2音箱的低音的声强差不多,听感就是“松、紧”差异了。
若手头有频响曲线低频处是隆起5、6分贝的喇叭,实验难度会小的多,Qtc=1的箱体无需进行障板跌落补偿,Qtc=0.5的箱体进行补偿会容易的多,灵敏度损失也小很多。

《扬声器系统设计手册》中犯的错误就是单纯的比较不同Qtc值的听感,显然Qtc值低到0.5的音箱听上去没有多少低音(声强低很多),而Qtc值高到1.2甚至更高,曲线出现波纹,无形中补偿了障板跌落……(曾说过这本书错误很多,此为一处)。





2

主题

13

好友

2819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29798
帖子
2774
精华
0
经验
2819 点
金钱
2772 ¥
注册时间
2017-3-24
发表于 2025-10-21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把33楼内容用图表表示比较薄理解。
在Leap软件中找一适合闭箱的喇叭,灵敏度87.6dB/w.m:
Snap1.jpg
灵敏度与空气场模拟频响曲线对的上:
Snap5.jpg

窄边障扳宽度0.3米,跌落截止频率在-2分贝处,频率为115/0.3=383Hz,声学容积Vb=500升,Qtc=0.5,那条虚线就是不做障扳跌落补偿的频响曲线,F3在280赫兹左右,虚线最高声压级95分贝,实线87.6分贝,这两个数的差值7分贝就是障板跌落的分贝数,也就是低音声压级统统少了7分贝。。。。。。:
Snap4.jpg

把喇叭放在Vb=18升的箱体上,Qtc=1.5,虚线200赫兹处是不进行障扳补偿的谷底,大约3分贝多点,再看80赫兹处,仅跌落了2分贝的样子。。。。。。:
Snap3.jpg

同一喇叭装在Vb为500升和18升箱体上,都没有进行障扳补偿,比较它们的听感,相较18升的箱子,500升的箱子没有低音,给人声音“紧”的感觉。

进行7分贝左右的障扳补偿后,频响曲线就是那条实线,把它们放在一张图表里,Qtc=0.5的箱子低音绵绵不绝,Qtc=1.5的箱子低频衰减很快,且在80赫兹处声压级高不少,声音显得突兀(如梆子声很重),听感给人“紧”的感觉。

书上的解释:
Snap6.jpg
Qtc值大于0.8的箱子统统归于切比雪夫响应,它说:最大的使用功率,是这样,前面说得那个突兀不就让声压级升高了吗,当然对应着“最大的输出功率”;
它说:稍差的瞬态,也是对的,切比雪夫响应的频响曲线低频衰减斜率相对陡,瞬态自然差一些;
之后它说,比Qtc=0.8低一些,瞬态虽好了一点,低频声音细节多了一点,但听感相对薄,其意思是:由于“突兀(波纹)”少了一点,声音听感相对“薄”;
接下来它说Qtc=0.5的声音由于没有了“突兀”,也就是频响曲线完全没有了那个隆起,因此听感瘦紧。
显然,作者把有“突兀”的频响曲线作为声音“蓬松”的指标,没有“突兀”比作声音“紧绷”,那我要问,Qtc=10,是否声音听上去更蓬松(肥厚)呢?
而我是把整个低频频响缓缓滚降作为声音的“蓬松”指标。

我认为作者在Qtc值与声音宽松和紧绷对应关系的描述上存在错误,个人认为他本人没有给出实验扬声器参数,或许使用了不适合制作闭箱的扬声器,或者他个人喜欢那种突兀声音。

在本论坛的《名箱的频响--群芳普》帖子中有相当大比重的频响曲线呈突兀形状,如:
Snap7.jpg
曾说过,频响曲线形状是个个性化的东西,有人喜欢平坦的,有人喜欢不平坦的,当然也有人喜欢突兀的,但在声音宽松、紧绷与Qtc值关系的解释上,我认为作者是错的,这与“倒相箱下潜深还是闭箱下潜深”的问题上挺类似,多数人认为倒相箱下潜深,原因是没有参考点,当F3作为参考点时,就有了相同F3下,闭箱下潜深的结论;相反,用同一喇叭制作倒相箱和闭箱去比较的做法是不成立的,因为二种音箱对EBP值要求不一样,而多数人就这么比较的侧面表示他们懂一点音箱,但不远不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 鄂ICP备2025138941号-3 ICP证:鄂B2-20130019 公安局网监备:420100007348 邮箱:1343292467@qq.com )

GMT+8, 2025-11-2 02:13 , Processed in 0.159120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