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045
- 在线时间
- 1137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3-9-6
- 阅读权限
- 100
- 精华
- 0
  
- UID
- 565714
- 帖子
- 2151
- 精华
- 0
- 经验
- 2045 点
- 金钱
- 2013 ¥
- 注册时间
- 2013-2-14
|
本帖最后由 陈大 于 2014-3-6 23:44 编辑
喇叭轩 发表于 2014-3-6 20:14 
可惜本坛的音乐区关闭了,不然可以分享了。
《沧海一声笑》的笛子片段来自笛子古曲“鹧鸪飞”,湖南民间乐曲。
“鹧鸪飞”曾被用于萧独奏和丝竹乐合奏等表演形式,
后经陆春龄加工改编,发展成为具有浓郁江南风格的笛子独奏曲。
乐曲通过对鹧鸪展翅飞翔的生动描绘,
表达了人们渴望自由和向往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和伟大的“中国梦”!
在民间流传的有原版“鹧鸪飞”和经过放慢加花处理的新版“鹧鸪飞”两个版本。
我在99年购买的,
“中国HIFI,丝竹2,示范级演奏技巧,顶级发烧录音”ISRC CN-C12-00-347-00 A/J6
碟里就收藏了此曲的改编曲,在第三曲。
改编曲将新版的“鹧鸪飞”再经过放慢加花作为乐曲的第一段,
然后接快速花板,前后两段形成变奏关系;
悠扬抒情的慢板和流畅轻盈的快板,使音乐富有层次和对比。
在演奏中充分发挥出南方曲笛音色醇厚圆润,悠扬委婉的特点,
并通过打音,颤音,赠音等技巧润饰曲调,
表现了鹧鸪飞翔的姿态。
乐曲开始的四个长音,用实指颤音,虚指颤音和力度的变化,
一下子就把鹧鸪击翅翻飞的艺术形象描绘了出来。
中段运用气息控制,通过力度的强弱对比,
栩栩如生的再现了鹧鸪忽高忽低,乍隐乍现,纵情翱翔的姿态。
最后,运用越来越轻的虚指颤音,
给人以鹧鸪飞向天边,越飞越远的联想。
《沧海一声笑》采用“鹧鸪飞”中段鹧鸪忽高忽低,乍隐乍现,纵情翱翔的表现指法,
虚实指颤音的不断变化更迭,
仿佛让我们看到鹧鸪翅膀的扑打,振动空气的流动,非常好!
《沧海一声笑》采用“鹧鸪飞”的选段,就是想表达金庸老先生“笑傲江湖”的自由﹑归隐的主旨。
有空我会给出此曲的无损,供大家雅赏。非常精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