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50
- 在线时间
- 3130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2-5-19
- 阅读权限
- 50
- 精华
- 0

- UID
- 201332
- 帖子
- 213
- 精华
- 0
- 经验
- 250 点
- 金钱
- 212 ¥
- 注册时间
- 2010-5-14
|

楼主 |
发表于 2014-2-15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洋 发表于 2014-2-15 03:28 
这个电路是深度负反馈,而且输入也是最基本的单查分输入。不知能否介绍这个电路的独到和先进之处。当时准备 ...
你提的问题很好,正是本机的特别处理之处,请看以下分析:
在现今大量提倡浅反馈或无反馈的今天,为什么还要加这么深的反馈量呢?一般说来,深反馈足与下述那些有害于音质的因素密切有关的:(1)一旦放大器饱和,则恢复正常状态的过程有时会拖得很长;(2)硬失真;(3)有可能产生不稳定、自激,过渡特性恶化成瞬态互调失真。然而,本机针对上述二点,采取了妥善的对策。首先是就(1)而言,由于本机级间全部直耦,串联回路无电容,即使饱和了,只要过大输入一消失就能迅速地恢复为正常状态。其次是问题(2),对此,只要输出功率不会因无论什么样的信号而进入饱和的足够余量,或者干脆控制输入信号在限定值以内,则根本不存在硬失真的问题。就(3)而言,也由于级间全部直耦而不可能使低频段与过渡特性恶化,对于高频段有关的类似问题则是通过由R9/C14/C17/C18/R16/R17等给出的极点补偿与充分加大T8的驱动电流解决的。当然,深反馈对音质的坏影响并不止是前述二点,如果列举下去还是不少的。但不管是什么样的电路方式如果用挑剔的眼光来看,总是会找出许多的缺点。重要的是,对于级间全部直耦放大器特别是形似运算放大器型的级间全部直耦放大器来说,深反馈所带来的好处已远远超过它所带来的坏处。不看电路而泛论负反馈是没有意义。事实上,以纯甲类工作的顶级机种,例如THRESHOLD/KRELL/Mark Levinson/JEFFROWLAN/AUDID RESEARCH/Accuphase等,无不都是深反馈的典范之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