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371
- 在线时间
- 303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1-7-16
- 阅读权限
- 50
- 精华
- 0

- UID
- 646263
- 帖子
- 332
- 精华
- 0
- 经验
- 371 点
- 金钱
- 314 ¥
- 注册时间
- 2013-12-8
|

楼主 |
发表于 2013-12-11 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后续作了一些关于瞬态互调失真的实验,看下图,
我用一枚运放做电压放大以及分频器驱动,经过分频器以后,低频部分用TDA7269(因为是实验随便什么抓来就行了,对结果影响不大),高频部分用运放做缓冲,推动输出级,输出级就是2SD669,2SB649组成的推挽线路。为了克服线路设计引入的不确定因素,我的负反馈都是直接来至运放自己的输出,高音功放的推挽输出部分没有放到反馈回路中。
其实这个实验的核心就是两个运放,观测深反馈带来的瞬态互调失真。如果有示波器就好了,直接看运放的输出就行了。我唯一的仪器就是耳朵。所以需要组装成一个系统,把它弄响,这样才听的见。我没有功率分频器,所以这个系统需要两路功放,稍微复杂了一点。
实验的第一组配置就是运放没有带任何的补偿电容,输入部分也没有任何补偿电容。具体来说,我的运放用的是NE5534, 第5脚和第8脚可以接补偿电容,22pf或者47pf是推荐值。可以获得不同的频率响应。这个电容不要用。
这个时候声音听起来刺耳的很,摇滚乐完全不能听,稍微开点音量就感觉千刀万剐,万剑穿心啊。但是放纯音的时候,我放的是7KHz的,听起来干净的很。
第二组实验,前级电压放大部分加入一个输入的补偿电容,我用的是50k的电位器做输入,电位器开到一半,用56pf的电容做个旁路。然后在分频器的输出部分加一个电容,这个电容是100pf,分频器输出部分的电阻是26Kohm。我使用的是反相输入,这样的接法是负的放大倍数,目的是衰减信号,高频部分需要的功率实在太小了,这个部分进行了大量衰减。运放NE5534的补偿电容依然不加。
这两个电容加入以后,音质立刻产生明显改变,这个改变量很大,估计是个人都能听出来,受情绪等主观因素影响小。
这个结论和理论符合的比较好,瞬态互调失真就是放大器的滞后响应引起的,如果输入信号的坡度比响应速度慢的多,就不会发生。NE5534的响应速度也还不错了,100Khz能够达到。
第三组实验是把NE5534的补偿电容都加上,比较第二组结果。这个就有点难度了,听上去难以描述到底差了多少。感觉有改善,但是又不是很确定,我这个实验电路说实话音质有限,本来就有些失真,现在不好听的程度只是减弱了,所以这个很难判断。除非我把其他的失真都消灭了,再进一步比较。但无论如何这组实验说明了,关键还是在改善信号的坡度,单单一个输入端的补偿就可以起作用的。我加了3颗电容,容量都比较小,我计算了这些电容形成的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都是在60kHz以上,实际听音乐高音部分完全没有损失。我想这些电容应该还有增大的空间。但是没有仪器我也无法去精确调整了,一旦失真减小到一定程度耳朵的判断就会很主观了。
所以千万不好拿很陡的信号去惹深度负反馈。DAC的信号源,输出全是锯齿,滤波如果做的不怎么样一定很惨,我曾经试过TDA1543的8颗并联DAC,以及PCM1798,功放是个IC功放,PCM1798指标虽然高出一大截,但是听上去的感觉很难受,非常锋利,好像快刀割在肉上,说实话相当不喜欢,根本比不上1543。分析原因估计是那些锯齿极陡,把IC功放的深度负反馈惹毛了,好在幅度并不大,产生的效果不会像方波那么直接,声音还原的还不错,就是太硬了。现在看来用3阶的低通滤波器,应该可以解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