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主题

1

好友

371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646263
帖子
332
精华
0
经验
371 点
金钱
314 ¥
注册时间
2013-12-8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0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tsyg99 发表于 2013-12-10 21:02
线内阻大,尤其是低频分频器,空心的没0.6欧做不了(3分频)

所以前级分频是个优势了,另外,感谢再次的浓缩,就剩下4句话了。

13

主题

1

好友

371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646263
帖子
332
精华
0
经验
371 点
金钱
314 ¥
注册时间
2013-12-8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0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句子 发表于 2013-12-10 20:54
楼主说的第2点应该叫总谐波失真吧,一般用THD表示,他跟非线性失真是两码事

总谐波失真是测量值,包括了所有的失真效果。我这里讨论的是诱发因素。
头像被屏蔽

54

主题

4

好友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118932
帖子
14140
精华
0
经验
14228 点
金钱
14167 ¥
注册时间
2009-7-18
发表于 2013-12-10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65

主题

19

好友

1万

积分
     

青铜剑侠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3895
帖子
12061
精华
0
经验
11348 点
金钱
10942 ¥
注册时间
2005-4-12
发表于 2013-12-11 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由反馈作用,输出管发射枝极的0.几欧电阻对阻尼影响不大,但该电阻取值小些,失真亦小些。另外,不管电子管还是晶体管,反馈对改善失真亦是正面的。

29

主题

12

好友

3925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8523
帖子
4120
精华
0
经验
3925 点
金钱
3772 ¥
注册时间
2008-3-26
发表于 2013-12-11 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互调失真”和我理解的有区别。
我理解中的互调失真是两个频率相加或相减得出来的失真。
你说的那个应该是“瞬态互调失真”

85

主题

5

好友

4596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8039
帖子
4948
精华
0
经验
4596 点
金钱
4505 ¥
注册时间
2009-3-14
发表于 2013-12-11 00:44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啊,谢谢楼主了!

13

主题

1

好友

371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646263
帖子
332
精华
0
经验
371 点
金钱
314 ¥
注册时间
2013-12-8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1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kiven_chen 发表于 2013-12-11 00:38
那个“互调失真”和我理解的有区别。
我理解中的互调失真是两个频率相加或相减得出来的失真。
你说的那个 ...

为了更好的,更准确的表达,应该加上瞬态,我回头改改。

148

主题

5

好友

2371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36581
帖子
3421
精华
0
经验
2371 点
金钱
2175 ¥
注册时间
2009-10-2
发表于 2013-12-11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乙类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就不可能一无是处。在声音方面,质感、动态、低频弹性,乙类的表现非常好。

148

主题

5

好友

2371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36581
帖子
3421
精华
0
经验
2371 点
金钱
2175 ¥
注册时间
2009-10-2
发表于 2013-12-11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new1510 发表于 2013-12-10 19:11
楼主有空的话,还是浓缩一下“红山老猫”的贴吧 ,在东莞线下活动中认识他,从技术、音乐理解上,我推崇 ...

我的看法和老猫一致,所以我所有的晶体管功放作品都用洞洞板,大幅度减少焊点和断点,莫小看我的作品显得土气,其实声音极富能量感和流畅感。

1

主题

0

好友

11

积分

注册会员 当前离线

Rank: 2

UID
43217
帖子
23
精华
0
经验
11 点
金钱
9 ¥
注册时间
2008-5-16
发表于 2013-12-11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不错

69

主题

0

好友

392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639182
帖子
524
精华
0
经验
392 点
金钱
280 ¥
注册时间
2013-11-14
发表于 2013-12-11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相信耳朵,毕竞是为她服务的

13

主题

1

好友

371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646263
帖子
332
精华
0
经验
371 点
金钱
314 ¥
注册时间
2013-12-8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1 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后续作了一些关于瞬态互调失真的实验,看下图,
test-circuit.png
     我用一枚运放做电压放大以及分频器驱动,经过分频器以后,低频部分用TDA7269(因为是实验随便什么抓来就行了,对结果影响不大),高频部分用运放做缓冲,推动输出级,输出级就是2SD669,2SB649组成的推挽线路。为了克服线路设计引入的不确定因素,我的负反馈都是直接来至运放自己的输出,高音功放的推挽输出部分没有放到反馈回路中。
     其实这个实验的核心就是两个运放,观测深反馈带来的瞬态互调失真。如果有示波器就好了,直接看运放的输出就行了。我唯一的仪器就是耳朵。所以需要组装成一个系统,把它弄响,这样才听的见。我没有功率分频器,所以这个系统需要两路功放,稍微复杂了一点。
     实验的第一组配置就是运放没有带任何的补偿电容,输入部分也没有任何补偿电容。具体来说,我的运放用的是NE5534, 第5脚和第8脚可以接补偿电容,22pf或者47pf是推荐值。可以获得不同的频率响应。这个电容不要用。
这个时候声音听起来刺耳的很,摇滚乐完全不能听,稍微开点音量就感觉千刀万剐,万剑穿心啊。但是放纯音的时候,我放的是7KHz的,听起来干净的很。
     第二组实验,前级电压放大部分加入一个输入的补偿电容,我用的是50k的电位器做输入,电位器开到一半,用56pf的电容做个旁路。然后在分频器的输出部分加一个电容,这个电容是100pf,分频器输出部分的电阻是26Kohm。我使用的是反相输入,这样的接法是负的放大倍数,目的是衰减信号,高频部分需要的功率实在太小了,这个部分进行了大量衰减。运放NE5534的补偿电容依然不加。
这两个电容加入以后,音质立刻产生明显改变,这个改变量很大,估计是个人都能听出来,受情绪等主观因素影响小。
这个结论和理论符合的比较好,瞬态互调失真就是放大器的滞后响应引起的,如果输入信号的坡度比响应速度慢的多,就不会发生。NE5534的响应速度也还不错了,100Khz能够达到。
       第三组实验是把NE5534的补偿电容都加上,比较第二组结果。这个就有点难度了,听上去难以描述到底差了多少。感觉有改善,但是又不是很确定,我这个实验电路说实话音质有限,本来就有些失真,现在不好听的程度只是减弱了,所以这个很难判断。除非我把其他的失真都消灭了,再进一步比较。但无论如何这组实验说明了,关键还是在改善信号的坡度,单单一个输入端的补偿就可以起作用的。我加了3颗电容,容量都比较小,我计算了这些电容形成的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都是在60kHz以上,实际听音乐高音部分完全没有损失。我想这些电容应该还有增大的空间。但是没有仪器我也无法去精确调整了,一旦失真减小到一定程度耳朵的判断就会很主观了。
      所以千万不好拿很陡的信号去惹深度负反馈。DAC的信号源,输出全是锯齿,滤波如果做的不怎么样一定很惨,我曾经试过TDA1543的8颗并联DAC,以及PCM1798,功放是个IC功放,PCM1798指标虽然高出一大截,但是听上去的感觉很难受,非常锋利,好像快刀割在肉上,说实话相当不喜欢,根本比不上1543。分析原因估计是那些锯齿极陡,把IC功放的深度负反馈惹毛了,好在幅度并不大,产生的效果不会像方波那么直接,声音还原的还不错,就是太硬了。现在看来用3阶的低通滤波器,应该可以解决。

36

主题

0

好友

1269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4904
帖子
1187
精华
0
经验
1269 点
金钱
1196 ¥
注册时间
2006-11-20
发表于 2013-12-12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帖子不错,有营养,虽然不是很看得懂。

13

主题

1

好友

62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633269
帖子
377
精华
0
经验
62 点
金钱
85 ¥
注册时间
2013-10-30
发表于 2013-12-12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电阻阻尼系数 越大功率输出越小但稳定。早期有很多欧美功放是不加输出电阻的。
头像被屏蔽

54

主题

4

好友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118932
帖子
14140
精华
0
经验
14228 点
金钱
14167 ¥
注册时间
2009-7-18
发表于 2013-12-12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3

主题

1

好友

371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646263
帖子
332
精华
0
经验
371 点
金钱
314 ¥
注册时间
2013-12-8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2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tsyg99 发表于 2013-12-12 12:42
前置IC输出不并就有瞬态失真,即使并了还是有瞬态失真,仅仅是输出瞬态失真小了而已。本来瞬态失真是不针对 ...

有点偏理论,不明觉厉。

业余爱好者通常是只要听不见,就会兴高采烈,奔走相告,“没有了,没有了”。

1

主题

1

好友

300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79263
帖子
340
精华
0
经验
300 点
金钱
300 ¥
注册时间
2009-2-8
发表于 2013-12-12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那些指标都不是大问题了,你们都没想过喇叭的问题,喇叭这么多年以来都没有大的进步,为什么呢
功放从当年的电子管功放到现在的晶体管功放,再到现在的场效应管数字功放,
每天都拿那台JJ在那里打磨,好想问一下你用的是什么音箱,整天拿个功放指标来说事

13

主题

1

好友

371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646263
帖子
332
精华
0
经验
371 点
金钱
314 ¥
注册时间
2013-12-8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2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yuan26 发表于 2013-12-12 16:02
其实那些指标都不是大问题了,你们都没想过喇叭的问题,喇叭这么多年以来都没有大的进步,为什么呢
功放从 ...

这一戳绝对有水平,真是一针见血啊。音箱的重要性绝对不容忽视。

我总结的这些东西也是为了对得起喇叭。 喇叭的长处在于失真度比功放低,虽然喇叭也有非线性失真,但是比晶体管功放小,喇叭的阻抗有8ohm,有4ohm,比较小,而且还有反电动势,功放的输出表示压力很大,我们的讨论绝对是值得的。

我的音箱也是自己做的,我只是没有写到帖子了,为了频响曲线已经奋斗多年,至今未直。不过音箱就算是频响不好,功放的那些失真还是能够听见。

系统是平衡的,从音源,放大,到音箱,是一个整体。我并不打算把功放问题的优先级放到高于音箱或者其他方面之上。

头像被屏蔽

54

主题

4

好友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118932
帖子
14140
精华
0
经验
14228 点
金钱
14167 ¥
注册时间
2009-7-18
发表于 2013-12-12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25

主题

1

好友

493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在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57141
帖子
4952
精华
0
经验
4932 点
金钱
4715 ¥
注册时间
2011-6-27
发表于 2013-12-13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大问题好象不那么难,毕竟是音频放大器,5万赫兹方波过得去就没什么了吧。关键还是电源要做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 鄂ICP备2025138941号-3 ICP证:鄂B2-20130019 公安局网监备:420100007348 邮箱:1343292467@qq.com )

GMT+8, 2025-11-10 10:16 , Processed in 0.242071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