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量] 无输出射级电阻的(电路分析)

[复制链接] 查看: 11023|回复: 45

130

主题

0

好友

2654

积分

罗宾汉 当前在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5747
帖子
2529
精华
0
经验
2654 点
金钱
2091 ¥
注册时间
2005-9-29
发表于 2013-11-20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明白射级电阻的作用,就没必要纠结用还是不用的问题了。

44

主题

4

好友

1560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注重品质 服务客户

Rank: 6Rank: 6

UID
526671
帖子
1798
精华
0
经验
1560 点
金钱
1476 ¥
注册时间
2012-9-8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0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虎 发表于 2013-11-19 13:31
动态平衡偏流构思不错,排斥发射极电阻没有必要,毕竟还有缓冲与放大倍数均衡的功能,单独用本图弊大于利, ...

本人确实是很排斥末级这个发射极电阻,无非是检测静态电流用于温补,谈不上缓冲与均衡---因为输出级本来就是射级缓冲了,它再是做负载串联在喇叭上白白消耗功率,动态时的压降抬升了2推挽管偏置,造成另一臂反偏,劣化了整个性能。
头像被屏蔽

27

主题

3

好友

703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论坛半截砖

UID
632806
帖子
1917
精华
0
经验
703 点
金钱
685 ¥
注册时间
2013-10-28
发表于 2013-11-20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4

主题

4

好友

1464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玩转声音

Rank: 6Rank: 6

UID
213219
帖子
2358
精华
0
经验
1464 点
金钱
1442 ¥
注册时间
2010-6-21
发表于 2013-11-20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569717767 发表于 2013-11-20 21:10
本人确实是很排斥末级这个发射极电阻,无非是检测静态电流用于温补,谈不上缓冲与均衡---因为输出级本来就 ...

推大食箱都是多管并联的天下,目前还没见过听过有哪个成功案例没有发射极电阻的模拟功放。适当的本级负反馈也有减小失真的作用,有足够的推动电流给它就不是大问题了。

44

主题

4

好友

1560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注重品质 服务客户

Rank: 6Rank: 6

UID
526671
帖子
1798
精华
0
经验
1560 点
金钱
1476 ¥
注册时间
2012-9-8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0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虎 发表于 2013-11-20 21:27
推大食箱都是多管并联的天下,目前还没见过听过有哪个成功案例没有发射极电阻的模拟功放。适当的本级负反 ...

老大这个射级电阻可没有起负反馈和减小失真的作用!本帖的最终目的其实是改进温补,减低失真,拓展效能,------这点真的很难发现和理解吗?
头像被屏蔽

27

主题

3

好友

703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论坛半截砖

UID
632806
帖子
1917
精华
0
经验
703 点
金钱
685 ¥
注册时间
2013-10-28
发表于 2013-11-20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4

主题

4

好友

1464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玩转声音

Rank: 6Rank: 6

UID
213219
帖子
2358
精华
0
经验
1464 点
金钱
1442 ¥
注册时间
2010-6-21
发表于 2013-11-20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569717767 发表于 2013-11-20 21:39
老大这个射级电阻可没有起负反馈和减小失真的作用!本帖的最终目的其实是改进温补,减低失真,拓展效能, ...

在多管并联的情况下没有了发射极电阻,近端和远端的电流差异很大,温度不同时差别更大,而且互补管的放大倍数更难一致,不靠这个电阻靠什么?取值小些也可以呀,而且连场效应管几年前我也对比过了,取合适的源极电阻更自然动听。
头像被屏蔽

54

主题

4

好友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118932
帖子
14140
精华
0
经验
14228 点
金钱
14167 ¥
注册时间
2009-7-18
发表于 2013-11-20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44

主题

4

好友

1560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注重品质 服务客户

Rank: 6Rank: 6

UID
526671
帖子
1798
精华
0
经验
1560 点
金钱
1476 ¥
注册时间
2012-9-8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0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虎 发表于 2013-11-20 21:56
在多管并联的情况下没有了发射极电阻,近端和远端的电流差异很大,温度不同时差别更大,而且互补管的放大 ...

多大管并联的时候,这个射级电阻也仅仅只能起到调配各管离散性的均流作用,因为并联后起到的电流检测给温补控制电压是微乎其微了,也正因这样,多管并联,大管子的功率富余量很大,150W的管子,只能做出50W的用途,否则你看他烧成什么样?当然看起来相当威武呵!
  本帖这个电路,一样适用于多管并联(仅仅取一对管控制)!尽量强调一致配对的大管,尽量减小这个均流电阻直至不用。

44

主题

4

好友

1560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注重品质 服务客户

Rank: 6Rank: 6

UID
526671
帖子
1798
精华
0
经验
1560 点
金钱
1476 ¥
注册时间
2012-9-8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0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tsyg99 发表于 2013-11-20 22:07
功放的数据最好要经过经过精确的计算,而不是搭积木。他说的没错

老大你就不要搅浑水,本人愚钝,你直接指明哪叫积木?
头像被屏蔽

54

主题

4

好友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118932
帖子
14140
精华
0
经验
14228 点
金钱
14167 ¥
注册时间
2009-7-18
发表于 2013-11-20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6

主题

0

好友

1479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271060
帖子
1477
精华
0
经验
1479 点
金钱
1443 ¥
注册时间
2010-12-11
发表于 2013-11-21 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569717767 发表于 2013-11-20 20:52
你这个“100%会自动减少了静态电流”是怎么得来的?

道理很简单,假设你静态电流是100ma,镜像三极管的放大倍数是100,那么流过光耦的电流就是1ma.
那么有音乐输出时,比如说1A,那么流过光耦就是10ma,这时候Q6的状态就和短路一样,把静态电流旁路掉了。

16

主题

0

好友

1479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271060
帖子
1477
精华
0
经验
1479 点
金钱
1443 ¥
注册时间
2010-12-11
发表于 2013-11-21 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dbhv580742 于 2013-11-21 01:09 编辑
569717767 发表于 2013-11-20 21:10
本人确实是很排斥末级这个发射极电阻,无非是检测静态电流用于温补,谈不上缓冲与均衡---因为输出级本来就 ...


即使你取消了射极电阻,也改变不了另一臂反偏的结果,我亲自测试过。
在输出端接个8.2欧姆10W的电阻,在上下三极管的C极各串入一个二极管,你就可以用电流表去短接任意一个二极管测试电流,而又不会影响电路,我就是用这个方法测量的,结果发现,没有射极电阻的情况下,上半周输出多少电流,下半周就还是会减少多少电流,超过静态电流就截止了。
有无射极电阻,测试结果都完全一样。
因为上半周输出电流时,射极电阻的电压上升虽然会引起下半周的反偏,但是不要忘了,下半周的射极电阻的电压也会最先出来抵消这个反偏,利弊互相抵消,当下半周的射极电阻的电压降到0时,下半周才开始被反偏,刚好也是等于静态电流。

8

主题

0

好友

874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539352
帖子
1514
精华
0
经验
874 点
金钱
762 ¥
注册时间
2012-10-29
发表于 2013-11-21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只是片面排斥射极电阻,根本没有考虑到前面倒相、推动电路,反馈电路等等的应对措施,不要射极电阻的电路是有,单单简单的取消没有什么意义,楼主应该从整个机子电路全局考虑,大功率管射极电阻在一般的OCL,BTL电路存在的意义?在什么样的使用场合?可以取消射极电阻,在推动纯电阻,电感,电容电路,还是复合电路的区别何在?以上是我的一面之词,有不妥的请各位朋友更正。
头像被屏蔽

54

主题

4

好友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118932
帖子
14140
精华
0
经验
14228 点
金钱
14167 ¥
注册时间
2009-7-18
发表于 2013-11-21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44

主题

4

好友

1560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注重品质 服务客户

Rank: 6Rank: 6

UID
526671
帖子
1798
精华
0
经验
1560 点
金钱
1476 ¥
注册时间
2012-9-8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1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hdbhv580742 发表于 2013-11-21 00:40
道理很简单,假设你静态电流是100ma,镜像三极管的放大倍数是100,那么流过光耦的电流就是1ma.
那么有音 ...

光耦的发光管是受到上下两个电流控制的!
有音乐动态时,上下两管不会同时大或同时小,这个巧妙之处就是在动态时能自动保持在设定的偏流,而不会随动态而变大,也绝不会变小,是固定的偏流,并且巧妙到不会让其中的另一方出现截止,始终保持了一个静态电流。
正因为这个偏流控制是“全程和完全的控制”电路,任何时间始终不会让某一方出现反偏和截止(前提是电压级不会截止,-----应该没有烧友宽容让自己的电压级工作在纯乙吧?),对于减低失真作用明显。

44

主题

4

好友

1560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注重品质 服务客户

Rank: 6Rank: 6

UID
526671
帖子
1798
精华
0
经验
1560 点
金钱
1476 ¥
注册时间
2012-9-8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1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383248515 发表于 2013-11-21 10:16
楼主只是片面排斥射极电阻,根本没有考虑到前面倒相、推动电路,反馈电路等等的应对措施,不要射极电阻的电 ...

谢谢你的提议,完好的设计,必须要全局考虑的,本人也是处于这种思维,已经着手,只是得分开来讨论,希望大师们都参与,提出更好的设想。

16

主题

0

好友

1479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271060
帖子
1477
精华
0
经验
1479 点
金钱
1443 ¥
注册时间
2010-12-11
发表于 2013-11-21 16:19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569717767 发表于 2013-11-21 15:40
光耦的发光管是受到上下两个电流控制的!
有音乐动态时,上下两管不会同时大或同时小,这个巧妙之处就是 ...

没看清电路,重看一下发现果然是上下串。

137

主题

9

好友

2828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8590
帖子
2695
精华
0
经验
2828 点
金钱
2508 ¥
注册时间
2007-2-6
发表于 2013-11-21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阿斯匹林 于 2013-11-21 17:31 编辑

构思确实巧妙。不知实际试过了没有?
我的线路中早就取消了源级电阻。它对性能的影响很大,取消它会产生很多弊端。为了消除弊端,绞尽脑汁。我的是利用微导通,大环路深反馈消除失真。但大环路深反馈又带来另外的弊端,直到最近才把音质调整到满意程度。

148

主题

5

好友

2371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36581
帖子
3421
精华
0
经验
2371 点
金钱
2175 ¥
注册时间
2009-10-2
发表于 2013-11-21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功放输出端不用射极电阻和RC(对地)或LR组件(全不用),自我感觉声音非常自然,但功放稳定度会有下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 鄂ICP备2025138941号-3 ICP证:鄂B2-20130019 公安局网监备:420100007348 邮箱:1343292467@qq.com )

GMT+8, 2025-11-10 11:38 , Processed in 0.157521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