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像被屏蔽

44

主题

0

好友

2226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7479
帖子
2379
精华
0
经验
2226 点
金钱
2072 ¥
注册时间
2006-2-4
发表于 2007-8-29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71

主题

3

好友

5435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灌起水来我怕谁???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8717
帖子
7236
精华
1
经验
5435 点
金钱
5754 ¥
注册时间
2007-2-9

社区贡献 新人进步

发表于 2007-8-29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见大家都这么勇跃回答,我也来说两句

换贵一点的线??只要原来的线不是很差很长的话是没有差别的。差是指那种线径小于1。5MM的,长是指超出5米外的。
一般人的线都是2米左右,我想线径也不会小的。那么有没有必要换那种200多一米的线呢,个人觉得无必要。曾经和朋友做过一个这样的试验,用1米长的纯银线来试听,我是听不出来,问朋友也是听不出,难道说这线不够纯?,拿表一量,晕,纯到不能再纯了,阻值几乎为0。

由此可见,没有多大的差别的。当然,用一万多一对线的大有人在。难道说那都是傻子。不是的,那是人家的整套的性能好,价钱也很好 要是用近20万的音响用1万多的线并不怪,要是叫他去买10多块一米的线来听的话,我想他会这样说:发什么神经,我这东东用10多块一米的线,一万多的还差不多。这时正是他高谈阔论的时候。说什么线对音质是如何如何的影响。

3

主题

0

好友

272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39
帖子
209
精华
0
经验
272 点
金钱
140 ¥
注册时间
2004-3-23

元老级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07-8-29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119

主题

1

好友

3570

积分
     

超级贵宾 当前在线

Rank: 5Rank: 5

UID
9238
帖子
3289
精华
3
经验
3570 点
金钱
3140 ¥
注册时间
2006-5-8

优秀设计 论坛版主

发表于 2007-8-29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效果肯定有,关键你和你的系统能不能听的出来。
头像被屏蔽

0

主题

0

好友

1396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19834
帖子
1616
精华
0
经验
1396 点
金钱
1292 ¥
注册时间
2007-3-8
发表于 2007-8-29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71

主题

3

好友

5435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灌起水来我怕谁???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8717
帖子
7236
精华
1
经验
5435 点
金钱
5754 ¥
注册时间
2007-2-9

社区贡献 新人进步

发表于 2007-8-30 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中山阿惕 于 2007-8-29 23:19 发表


效果肯定有,关键你和你的系统能不能听的出来。


这个来说你是对的,不过能真正听得出的试问又有几个????

那些用10多块的换成了100多或更多的人说的什么声场阔多了。清晰度明显点了,纯粹是心里作用,心想,我这线比以前的好多了,听感肯定不同。

上仪器测的不算 ,那是看出来有差别的而不是真的听出来的
头像被屏蔽

0

主题

0

好友

1396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19834
帖子
1616
精华
0
经验
1396 点
金钱
1292 ¥
注册时间
2007-3-8
发表于 2007-8-30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3

主题

0

好友

272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39
帖子
209
精华
0
经验
272 点
金钱
140 ¥
注册时间
2004-3-23

元老级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07-8-30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较喇叭线, 其实有一个隐含的前提: 那就是物理特性基本相同, 即 电阻, 电容和电感基本相似.
否则拿水管粗的跟头发粗的相比, 就没有意义.

271

主题

3

好友

5435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灌起水来我怕谁???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8717
帖子
7236
精华
1
经验
5435 点
金钱
5754 ¥
注册时间
2007-2-9

社区贡献 新人进步

发表于 2007-8-30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最后都是不了了知了事

5

主题

0

好友

1110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2410
帖子
1457
精华
0
经验
1110 点
金钱
662 ¥
注册时间
2004-12-13
发表于 2007-8-31 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初中学生来回答会比较正确.....
2元一米的如果电阻有0.1欧
10000元1米的就算是0欧.我想和音箱串联后也就是:
8:8.1 的区别....
我只能对能听出8。1和8欧区别的高人敬仰敬仰。。。。。

5

主题

0

好友

1110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2410
帖子
1457
精华
0
经验
1110 点
金钱
662 ¥
注册时间
2004-12-13
发表于 2007-8-31 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别忘了。。。
再好的线,再低的内阻最终都是要和音圈串联了。。。对了差点忘了还有分频器。。。。

12

主题

0

好友

884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23255
帖子
1533
精华
0
经验
884 点
金钱
878 ¥
注册时间
2007-6-2
发表于 2007-11-12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zjnwd 的帖子

搽鞋油效果应该更好

94

主题

0

好友

2917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声韵音响-诚信 专业 实力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2825
帖子
4979
精华
0
经验
2917 点
金钱
2728 ¥
注册时间
2006-9-28
发表于 2007-11-12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意见,信号线的作用比喇叭线的作用大很多,说没有区别也不是的,但那个区别有多大,值不值那个价格就是仁者见仁了
头像被屏蔽

14

主题

0

好友

387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27865
帖子
390
精华
0
经验
387 点
金钱
387 ¥
注册时间
2007-9-29
发表于 2007-11-12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8

主题

0

好友

842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

Rank: 5Rank: 5

UID
29371
帖子
855
精华
0
经验
842 点
金钱
801 ¥
注册时间
2007-10-24
发表于 2007-11-12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换线肯定有差别,至于有什么效果那就另当别论,CD或功放的电源相位对调都可以听得到差别.保险丝油浸前和油浸后的听感就是不一样,这决不是心里作用.我的系统除了CD,其于的都是土炮.

0

主题

0

好友

1715

积分

等待验证会员 当前离线

UID
28792
帖子
2591
精华
0
经验
1715 点
金钱
1725 ¥
注册时间
2007-10-14
发表于 2007-11-13 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音响界,除了讲究功放、音箱、音源等设备外,对信号连接线材也颇为讲究,每条线的价格在百元至千元甚至万元的天价,对此有人则不而为言,认为为了改善音质将钱和精力投在线材上是一种极大的浪费,线材对音质的改善非常微小,和它的价格相比严重不平衡。那么信号线究竟对音质的影响有多大呢?我不是一个音响发烧友,所以没有发烧友们对线材的迷恋之情,但我也否定线材无用论,我以一种务实的心态来论述一下我对音响线材的看法。
任何传输电缆都可等效为由电阻、电容和电感所组成的分布系统,由于存在电容和电感,所以传输电缆就具有其特殊的频率特性,即对不同频率的信号有不同的时延(也即所谓不同的传输速率)和呈现不同的阻抗,显然,这会使信号产生一定的失真。另外,电缆的电阻也会对信号产生损耗,但由于音响信号连接线通常都比较短,这种损耗可忽略。可是音箱连接线就不能忽略了,因为功放与音箱的连接线较长且传送的功率大,连接线的电阻对功放输出级会造成直接的影响(负载阻抗变大)。传输线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参数就是特性阻抗,虽然在音频电子电路中的小信号配接上,阻抗匹配没有高频电路或大信号电路那么讲究,但如果相差太大也会影响重放的音色。
音频功放的音源大致有:收音头、磁带放音头、CD机、电唱机等,这些音源的输出阻抗各有不同,所以在配接时线材的特性阻抗应与音源设备的输出阻抗相近。

我们可将信号线分为强信号线、弱信号线和标准信号线分别进行讨论:

1、强信号线是指音箱与功放之间的连接线,这类线往往没有屏蔽层,对于这种线材,关键是要降低其电阻,因为现代功放的输出电阻很低,所以对音箱线的要求也随之增高,如选用截面积大的或多股绞合线。线材从纯铜到银质线均有,比较贵价的一种音箱线为无氧铜音箱专用线,其主要特点是导电性能好,电阻率低,使用了它在重放声音时音色增加不少。由于传输线对不同频率信号有不同的阻抗,这种特性在声音的还原上表现为声音模糊不清,为此人们生产出了一种称为智能信号线的高档音箱连接线,这种线的特点是将信号根据频率高低分为两个通道,一定厚度的外层线通过5KHZ以上的信号,5KHZ以下的信号通过线的内层传输,这就大大地改善了传输线的频率特性,使重放的声音清晰通透。不过如果你的功放输出功率较小或音箱线较短就不要花冤枉钱去用这贵价线材,在这种情况下,效果并不突出。

2、弱信号线是指话筒到前置放大器之间的连线,通常都是屏蔽线。

3、标准电平信号线是指音源与功放之间的连接线,它的传输电平在1V左右,也是屏蔽型的传输线。这种线在音响界使用最广,令人感兴趣的是,用不同绝缘介质和金属材料制成的线材对音质有微妙的影响,为此厂家生产了多种型号规格的线材而满足人们对音乐欣赏层次不同的要求。高档成品线,用涂有防静电层的尼龙编织套作外层,内衬金属屏蔽套然后用无氧纯铜作芯线,再配以镀金插头,防止插头接触不好而产生噪声。标准电平信号线材的品牌有:美国的MONSTER STANDRDINTERLINK(怪兽)、AUDIO0UEST(线圣)、SUPRA(鳖鱼)、M0NITERPC(魔力)、SPACE&TIME(超时空)、M I S S I O N(美声)、PATRDNICS(柏力)等等。日本的MAKURAWA(麦露华)、DENK0(登高)、PATRD N I C S(柏力)等等。日本的MAKURAWA(麦露华)、DENK0(登高)、0SONIC(奥索尼克)、P C 0 C C(古河)、ACROTEC(日本矿业)、HISAGO(含沙果)、力士、金嗓子、等等,以及欧洲的PHILIPS(荷兰一飞利浦)、V D H(荷兰-万登哈尔)、I X O S(英国-爱索丝)、0RT0F0N(丹麦-高度风)等等,这些线无非都是通过使用不同的制作材料和工艺来达到改变频率特性从而改善重放音质的目的,充其量也只起到改善音乐表现力的作用。

如果你不是一个音乐迷或你的功放档次太低,你千万别花冤枉钱去买这些贵价的音响线材,因为如果你的功放对音乐表现力本身就先天不足,用一般的线材和用贵价线材效果是一样的。据我的一个音响发烧友告诉我,如果你的功放价格不超过2万元,选用贵价的线材根本显不出改善音质的效果。<

综上所述,一套音响系统,标准电平信号线材的选用对音质的影响只起辅助作用,贵价的音响线材只能钟情于贵价的功放。根据输出功率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音箱线材最实际。

908

主题

13

好友

8850

积分

青铜剑侠 当前离线

耶和华,你是我的神

Rank: 8Rank: 8

UID
6865
帖子
15128
精华
1
经验
8850 点
金钱
5434 ¥
注册时间
2005-12-20
发表于 2007-11-13 01:21 | 显示全部楼层
100平的电缆比什么喇叭线都好

12

主题

0

好友

884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23255
帖子
1533
精华
0
经验
884 点
金钱
878 ¥
注册时间
2007-6-2
发表于 2007-11-13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 tfsufo 的帖子

还是没说清楚,到底神油是搽在包皮外面还是里面呀?

56

主题

0

好友

1666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不破不立!

Rank: 6Rank: 6

UID
29884
帖子
3277
精华
0
经验
1666 点
金钱
1671 ¥
注册时间
2007-11-4
发表于 2007-11-13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换线那么明显,那有没有哪位大师换过电路板上的铜箔?大功率三极管,电阻,电容的引脚是不是把他们换成纯金的纯银的效果更好?

8

主题

0

好友

842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

Rank: 5Rank: 5

UID
29371
帖子
855
精华
0
经验
842 点
金钱
801 ¥
注册时间
2007-10-24
发表于 2007-11-13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凌凌漆 于 2007-11-13 15:53 发表
换线那么明显,那有没有哪位大师换过电路板上的铜箔?大功率三极管,电阻,电容的引脚是不是把他们换成纯金的纯银的效果更好?

镀金脚的比没镀金的贵,地球人都知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 鄂ICP备2025138941号-3 ICP证:鄂B2-20130019 公安局网监备:420100007348 邮箱:1343292467@qq.com )

GMT+8, 2025-11-16 12:50 , Processed in 0.170517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