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立后级] 仿造PASS的first watt F6

[复制链接] 查看: 38976|回复: 86

29

主题

12

好友

3925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8523
帖子
4120
精华
0
经验
3925 点
金钱
3772 ¥
注册时间
2008-3-26
 楼主| 发表于 2013-4-23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负反馈不是很明显,曾经有一个声道的反馈电阻100欧开路了一下(把电阻上并联的电容焊下来的时候搞松的),声音只大声了一点。
下面是没负反馈时候的波形,10KHz看到明显变形了。

负反馈开路1K

负反馈开路1K

负反馈开路10K

负反馈开路10K

负反馈开路100Hz

负反馈开路100Hz

33

主题

17

好友

4375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有时候我们自己有个新想法,就以为是自己发明了什么重大成果,其

Rank: 3Rank: 3

UID
910
帖子
4635
精华
0
经验
4375 点
金钱
4059 ¥
注册时间
2004-6-27

元老级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13-4-23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kiven_chen 发表于 2013-4-23 16:46
负反馈不是很明显,曾经有一个声道的反馈电阻100欧开路了一下(把电阻上并联的电容焊下来的时候搞松的),声 ...

这波形已经不错了,真羡慕时间充裕的人啊~~~根据上面TAM信号牛的数据估算,再看实际的各频段波形,不用大环路负反馈,应该也是可以的。另外,可以考虑在信号牛的次级两个绕组两端分别并连个330欧姆的电阻。
我最近构思的电路,和PASS老头的不一样,准备采用CSPP电路形式,使两管的工作状态更对称,使用跨导不高的K176-K134系列的管子,可以不用大环路负反馈。
材料都准备好久了,就是没有时间进行试验呢。

杂件

杂件

29

主题

12

好友

3925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8523
帖子
4120
精华
0
经验
3925 点
金钱
3772 ¥
注册时间
2008-3-26
 楼主| 发表于 2013-4-23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1K的波形还算好,但频率越高波形越差,请看更高频的波形,其实这电路用互补管更对称,估计是老头找不到配对的大功率节型场效应管不得已才用的全N管而已。刚好我手头上也只有N管,没配对的J162,就装了这电路,如果我有配对管我就改成对称电路了。

无反馈20K

无反馈20K

无反馈50Hz

无反馈50Hz

无反馈50K

无反馈50K

无反馈100K

无反馈100K

29

主题

12

好友

3925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8523
帖子
4120
精华
0
经验
3925 点
金钱
3772 ¥
注册时间
2008-3-26
 楼主| 发表于 2013-4-23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50K下半周不止波形变形,幅度也比上半周压缩。但100K又反过来,下半周比上半周的幅度要大。不过示波器的中点也没调在中点,也看的不是很清楚,反正100K的下半周比上半周幅度大那是肯定的了。

29

主题

12

好友

3925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8523
帖子
4120
精华
0
经验
3925 点
金钱
3772 ¥
注册时间
2008-3-26
 楼主| 发表于 2013-4-23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不是能解决(减少)失真问题,去掉负反馈的声音的鲜活度更好呢?

29

主题

12

好友

3925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8523
帖子
4120
精华
0
经验
3925 点
金钱
3772 ¥
注册时间
2008-3-26
 楼主| 发表于 2013-4-23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一下CSPP电路,电源是个大压力啊。

33

主题

17

好友

4375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有时候我们自己有个新想法,就以为是自己发明了什么重大成果,其

Rank: 3Rank: 3

UID
910
帖子
4635
精华
0
经验
4375 点
金钱
4059 ¥
注册时间
2004-6-27

元老级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13-4-23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是有牛的电路,方波的波形测试最高就上到20KHZ,再高了就没有意义了,千万不要纠结太高频率的方波波形了。

牛耦合的电路,通常还要保证一个阻抗匹配的问题,但是在PASS老头公开的电路中,并没有看到相关的回路,应该是考虑了前端使用了输出电阻很低的源极输出器的缘故。对于信号牛(这里应该叫做驱动牛更合适),先不说因为驱动牛的实际构造和材料,并不适合传递更高频率的信号。单单就阻抗这点上考虑,因为MOS管的输入电容影响,势必使得驱动牛的高低频段负载差距过大,结合牛前面电路的输出电阻,牛自身的电阻,至少会引起频段的不平衡。
基于以上的考虑,我感觉如果在驱动牛的两个绕组分别并联一个电阻,应该有一定的效果,至少是使推动牛的负载在各个频段比较均衡,而且是使负载的特性更接近电阻的特性,线性会比较好一些。每个电阻可以在330----510欧姆之间试验一下,看看有没有效果?

33

主题

17

好友

4375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有时候我们自己有个新想法,就以为是自己发明了什么重大成果,其

Rank: 3Rank: 3

UID
910
帖子
4635
精华
0
经验
4375 点
金钱
4059 ¥
注册时间
2004-6-27

元老级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13-4-23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忘记说了,两个电阻是分别并联在推动牛的次级两个绕组行的。

29

主题

12

好友

3925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8523
帖子
4120
精华
0
经验
3925 点
金钱
3772 ¥
注册时间
2008-3-26
 楼主| 发表于 2013-4-23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经因为超高频(20M)而试过并联1k电阻,没变化,后来拆掉了。
这个机是帮朋友装的,因为洞洞搭棚的时候声音太好被他强烈要求帮他装的,
当时一个小散热器才上0.5A电流。不知道什么原因,洞洞版的时候没自激,做成PCB反而自激了。
下个版本我做成类似胆机的搭棚方式,方便转换不同电路,我还想试试牛出的电路呢。
我会试试不同的电路有什么区别。不过我不太勤快,不知道搞到什么时候,
这次是帮朋友装的才烂尾楼不了。

29

主题

12

好友

3925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8523
帖子
4120
精华
0
经验
3925 点
金钱
3772 ¥
注册时间
2008-3-26
 楼主| 发表于 2013-4-24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最初的洞洞板F6残体,才0.5A电流。

1.JPG

33

主题

17

好友

4375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有时候我们自己有个新想法,就以为是自己发明了什么重大成果,其

Rank: 3Rank: 3

UID
910
帖子
4635
精华
0
经验
4375 点
金钱
4059 ¥
注册时间
2004-6-27

元老级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13-4-24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电路,要求甲类大电流么?

29

主题

12

好友

3925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8523
帖子
4120
精华
0
经验
3925 点
金钱
3772 ¥
注册时间
2008-3-26
 楼主| 发表于 2013-4-24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PASS老头原来的设计就是甲类大电流,8欧有30瓦,4欧可以输出50瓦,
但因为正负半周都各有一个管负责放大(当然也能同时工作进入甲类状态),所以也能工作在甲乙类。
我洞洞板的时候用的是14V的牛,但那小散热器也只敢调到0.5A。
现在也只调到1A(蓝光二极管的稳压也只能提供K1058最大1A电流的偏压)。

34

主题

5

好友

6826

积分
     

版主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507776
帖子
7265
精华
0
经验
6826 点
金钱
5989 ¥
注册时间
2012-7-1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发表于 2013-4-24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电路的输出部分和这里的电路,除了一个是同极性输出管一个是异极性,电路结构差不多,http://www.go-gddq.com/html/YPGLFDDL/2010-07/500424.htm

33

主题

17

好友

4375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有时候我们自己有个新想法,就以为是自己发明了什么重大成果,其

Rank: 3Rank: 3

UID
910
帖子
4635
精华
0
经验
4375 点
金钱
4059 ¥
注册时间
2004-6-27

元老级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13-4-25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kiven_chen 发表于 2013-4-24 21:21
PASS老头原来的设计就是甲类大电流,8欧有30瓦,4欧可以输出50瓦,
但因为正负半周都各有一个管负责放大( ...

变压器耦合的电路,声音和普通的RC耦合或者直藕差别很明显,尤其是单端牛耦合电路更明显,应该也会讨大多数人的喜欢。
这个电路应该是可以工作在甲乙类状态的,因为是推挽电路,只要听感合适,指标合适,不必太拘泥是否甲类。对于MOS管来说,因为静态电流的增加或者并管造成高频自激的情况很常见,原因众说纷纭。
我感觉其中有一个原因应该是跨导提高了,看一下MOS的特性曲线,在小电流下和大电流下的跨导是不同的,有时候会差距很大。对于并管容易产生高频自激也是因为并管实际上是使得输出管(总和)跨导增加了。
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MOS管的内部分布电容,也会随着静态电流的增加而发生微妙的变化,从而更容易诱发高频失真。
我看楼主的上面测试曲线,已经很好了,即使不采用大环路负反馈,依然很不错。我在做牛耦合的音频电路的时候,只做3点方波测试:100HZ,1KHZ,10KHZ。

29

主题

12

好友

3925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8523
帖子
4120
精华
0
经验
3925 点
金钱
3772 ¥
注册时间
2008-3-26
 楼主| 发表于 2013-4-25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能被你说中了,我刚做的F6小电流反而容易自激,我将电流调小,调到20mA的话,小音量播放就没事,当加大音量的时候,就听到破音,示波器也看到幅度大的地方就自激。

33

主题

17

好友

4375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有时候我们自己有个新想法,就以为是自己发明了什么重大成果,其

Rank: 3Rank: 3

UID
910
帖子
4635
精华
0
经验
4375 点
金钱
4059 ¥
注册时间
2004-6-27

元老级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13-4-25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牛哥 于 2013-4-25 09:19 编辑

网络错误,和上面内容发重了。。。。

补充一下,为了抑制高频自激,在不大幅度影响高频响应的情况下,适当的增加MOS的栅极电阻是个简单有效的办法。

33

主题

17

好友

4375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有时候我们自己有个新想法,就以为是自己发明了什么重大成果,其

Rank: 3Rank: 3

UID
910
帖子
4635
精华
0
经验
4375 点
金钱
4059 ¥
注册时间
2004-6-27

元老级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13-4-25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马飞云 发表于 2013-4-24 22:00
这个电路的输出部分和这里的电路,除了一个是同极性输出管一个是异极性,电路结构差不多,http://www.go-gd ...

两者的电路结构应该是不同的,一个是共源放大,一个是共漏放大。

点评

passf6的输出管上管和下管应该是工作于不同状态的  发表于 2013-4-25 09:25

0

主题

0

好友

100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461157
帖子
97
精华
0
经验
100 点
金钱
100 ¥
注册时间
2012-1-2
发表于 2013-4-25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真有耐心。。。

29

主题

12

好友

3925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8523
帖子
4120
精华
0
经验
3925 点
金钱
3772 ¥
注册时间
2008-3-26
 楼主| 发表于 2013-4-25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minizerg 发表于 2013-4-25 09:28
楼主真有耐心。。。

这是帮朋友做的,如果是我自己的,还不知道做到什么时候呢,更有可能会烂尾楼。

下一步就是自己做的了,不过金工不过关,好烦,浪费了钱。孔都钻歪了。
估计要从新买过铝排来让别人加工。

2.JPG

这是坛里收的散热。前面板也买了,现在就差上下和后面板。还不知道是不是做出来很难看呢,担心ing。
头像被屏蔽

3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536668
帖子
58
精华
0
经验
0 点
金钱
50 ¥
注册时间
2012-10-19
发表于 2013-4-27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 鄂ICP备2025138941号-3 ICP证:鄂B2-20130019 公安局网监备:420100007348 邮箱:1343292467@qq.com )

GMT+8, 2025-11-10 13:10 , Processed in 0.134178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