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主题

6

好友

1120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320937
帖子
1533
精华
0
经验
1120 点
金钱
1124 ¥
注册时间
2011-4-18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9 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 plss


    谢谢关注!共同研究!

14

主题

2

好友

1357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317892
帖子
1355
精华
0
经验
1357 点
金钱
1330 ¥
注册时间
2011-4-12
发表于 2012-10-19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jgzhjin2008 于 2012-10-19 10:34 编辑

这里围了一圈的铜条的用处没看明白。

如果是均热板来用,那么功率输出管等应该固定在铜板条上才对。我等能看得到的不是这种结果。

如果是左右散热平衡“搭桥”,明显木有这种必要。



WIMA高频确实很搭配
SAM_0348.JPG
头像被屏蔽

84

主题

0

好友

1127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527762
帖子
4370
精华
0
经验
1127 点
金钱
1075 ¥
注册时间
2012-9-12
发表于 2012-10-19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44

主题

6

好友

1120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320937
帖子
1533
精华
0
经验
1120 点
金钱
1124 ¥
注册时间
2011-4-18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9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前辈也来围观了,实在是荣幸!希望有哪里处理得不够好的还请指点指点!
     这一圈的铜条我来解析下:起初在耳放的制作中并未有加铜条的想法,但这个耳放出声一直使用下来,发现AMP机箱的散热并未能满足这个甲类耳放的要求。问题是这样的,开机的时候静态电流调至每管200ma左右(末管的射极电阻95mv),热机一段时间后静态电流随着末管的工作温度升高而逐渐降低,最后只能稳定在130ma(60mv)左右。看来这个变化是因为场管的负温度特性引起的。为了进一步提高热机后的静态电流(稳定的静态电流),只能在加强散热效能方面想想办法了。起初想更换机箱,但换来成本的增加,左思右想的情况下想出这样一个折中的办法:因为耳放做分体电源,所以机箱在耳放PCB后面留有了不少的空间,利用这个空间增加一块散热片作为两侧主散热的辅助散热。铜材是热量传导较快的介质,在这里作为散热片之间的连接再适合不过(源自热管散热的灵感)。当然思考中这铜条还希望有一个匀热的作用(如果要产生良好的匀热作用应该是把管子直接上再铜条上再紧贴散热固定的,但由于半路出家实际上已经不允许这样做了)。
     办法想出来了,但实际上要做好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买回来的辅助散热片要加工修改才适合安装,铜条也要开固定孔并弯折角度。呵呵,以我的业余加工水平也只能做到这个份上。现在方案实施了,最终还是要验证到底能产生多少的辅助散热效能:改造后以同样的方法监测热机后的静态电流,经过长时间的热机工作(2小时以上),静态电流最终还是能稳定在接近200ma(94mv左右)。看来这个改造是成功的,而匀热的效果是有点,但不太明显。
       铜条.JPG

44

主题

6

好友

1120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320937
帖子
1533
精华
0
经验
1120 点
金钱
1124 ¥
注册时间
2011-4-18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9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2# yjgzhjin2008


    真佩服前辈,原来你也有这种WIMA TFF,看来是收藏了不少好东西。这种TFF的WIMA是我很喜欢的电容之一。至于使用在这里,也是出于觉得合适才用,其中这个位置也试验过不少的电容。

44

主题

6

好友

1120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320937
帖子
1533
精华
0
经验
1120 点
金钱
1124 ¥
注册时间
2011-4-18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9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上个耳放机箱的PP,使用CMC的纯铜镀金RCA座,4芯的镀金航空插

    耳放后.JPG
头像被屏蔽

21

主题

0

好友

178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364963
帖子
149
精华
0
经验
178 点
金钱
148 ¥
注册时间
2011-7-14
发表于 2012-10-19 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44

主题

6

好友

1120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320937
帖子
1533
精华
0
经验
1120 点
金钱
1124 ¥
注册时间
2011-4-18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9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7# 创造神9001


   

44

主题

6

好友

1120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320937
帖子
1533
精华
0
经验
1120 点
金钱
1124 ¥
注册时间
2011-4-18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9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耳放的供电部分先来介绍下:电源为一套放大器的灵魂,DCP1000使用AMB网站旗下σ22电路,该电路为开放式、AMB原创!关于电源的详细介绍,这里是引用设计者的思路:
    σ22是一个高性能、电压双轨跟踪、线性稳压电源伺服器,具有低噪声、高电流、出色的负载、高带带、电压稳压、系一个极为优秀的电源伺服电路!
该电路使用分立元件结构,单阶串联稳压设计。无ic使用,使得整个设计能够调控每个操控环节点使得稳压的各项性能参数都达到最佳状态。互补式稳压结构,负稳压部分是正稳压部分的互补镜像。超低噪音,极高的PSRR(电源纹波抑制比)。低通滤波器的拐点频率低至1.6Hz防止二极管开关噪音进入到后面的误差放大器中,此外这部分还有软启动的功能。有效保障稳压电源的输出噪音低至µV级别。
全分立设计的误差放大器就像一个拥有102.5dB开环增益的op。电压双轨跟踪,正极的输出电压是以精密稳压源的电压和误差放大器的增益作为参考。负极的输出电压是参考正极的输出电压,其误差放大器的增益为-1。任何一端的微小电压波动马上都会在另一端有反应,这一特性也提高了后端使用的放大器的CMRR(共模抑制比)性能。
大电流的MOSFET管,保证了稳压电源的电流输出余量充足,电流高达10A(视二极管最大电流而定),同时也能在温度失控的情况下,保护好后端设备。
高带宽,sigma22的设计使得其本身的带宽以及远远超出音频带宽的范围。sigma22的输出阻抗远远低于市面上销售的最好的low-ESR大容量电解电容,由于sigma22的高带宽设计,使得sigma22能够轻松应对瞬息万变的放大器电流需求,保证后端的放大器能够发挥最大潜能。(输出阻抗低至µΩ级别,1Ω=1000mΩ=1000000µΩ)

       S22线路.JPG
头像被屏蔽

31

主题

0

好友

2145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334
帖子
2700
精华
0
经验
2145 点
金钱
1973 ¥
注册时间
2004-4-10
发表于 2012-10-19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44

主题

6

好友

1120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320937
帖子
1533
精华
0
经验
1120 点
金钱
1124 ¥
注册时间
2011-4-18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9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我住7栋 于 2012-10-19 18:03 编辑

“ 电源为一套放大器的灵魂”,这个说法真不假,这个耳放在长时间的校音中也印证了这一点。进行稳压电源校音前,首先要了解这个耳放的声音基础和特点,再展开思路针对性的调校。
     这个耳放的声音属于比较清透类型,音色清澈见底(应该是跟采用场管工作有直接关系,中高频的特性相当好),线条很清晰,音场相当广阔,两端的延伸十分好。可能与大面积使用ERO的MKT薄膜和水泥的射极电阻有关,声音比较硬朗,而且整体风格很直白,有做过的朋友形容为“白开水”。直白类型不是我的菜,一定要整色整水(广东话)搞点味道才行。

44

主题

6

好友

1120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320937
帖子
1533
精华
0
经验
1120 点
金钱
1124 ¥
注册时间
2011-4-18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9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0# david0jy

,明白了!这套耳放只是业余DIY,要是开发者能出成品机当然是要考虑得更周全些。

3

主题

0

好友

363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433706
帖子
384
精华
0
经验
363 点
金钱
361 ¥
注册时间
2011-11-11
发表于 2012-10-19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当前级用效果咋样?

44

主题

6

好友

1120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320937
帖子
1533
精华
0
经验
1120 点
金钱
1124 ¥
注册时间
2011-4-18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9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3# 大二傻


      当前级应该是可以的,不过要修改下,效果我也没试过,我也不需要这样干。耳放的线路是来自高文29的线路,的确是一个优良的放大线路。

39

主题

0

好友

1269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69634
帖子
1659
精华
0
经验
1269 点
金钱
1181 ¥
注册时间
2008-12-19
发表于 2012-10-19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手工超好!这个套件哪里有啊?

76

主题

6

好友

2726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37466
帖子
2518
精华
0
经验
2726 点
金钱
2505 ¥
注册时间
2010-9-6
发表于 2012-10-19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2# yjgzhjin2008

压紧管子的同时,最主要的是为管子均热创造了条件,只是有点夸张

44

主题

6

好友

1120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320937
帖子
1533
精华
0
经验
1120 点
金钱
1124 ¥
注册时间
2011-4-18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9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我住7栋 于 2012-10-19 16:22 编辑

稳压电源这部分校音再继续。前面提到主滤波我采用了BHC ALS30A 10000U/100V,选择BHC的原因除了它有很优秀的声底外,也使耳放不再淡而无味。但前面也提到BHC低频的下潜虽不错但还是偏软,力度有稍欠的现象。思想了一下,低频的力度估计源自100-300HZ这个区间,有必要在这个位置补偿一下。在耳放AMP的PCB上保留有原来主滤波的空位,在这里正好放一个电源的退偶电容,容量适宜选择主滤波的1/5左右,大概1800U-3300U的电容都可以尝试。这个位置选择的电容和BHC主滤波搭配一点不轻松,尽量要找低频控制力较好、力度充足的。思碧、化工、飞利浦等都用过,都不是最好的选择,直到用上飞利浦3487系列的2700U,觉得这样搭配再也合适不过了。飞利浦3487系列声音不同于平常看到的水蓝色飞利浦电容,也不同于蓝六角的声音,其外观的特征是电容底部树脂灌封。现在很多人寻觅的皇冠定制电容估计也源自这样的生产线,皇冠电容同样印有3487的字样、也是树脂灌封。经试听对比皇冠电容与3487声音风格相似,但更高一个档次。这个3487的飞利浦低频的控制力相当好,密度和力度很出色,比起低频出色的思碧更加优秀。经过实际搭配试用,与BHC ALS30A一起有不错的效果,也很大程度上弥补了BHC低频的不足之处。
      皇冠与3487.JPG

       电源3487.JPG

44

主题

6

好友

1120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320937
帖子
1533
精华
0
经验
1120 点
金钱
1124 ¥
注册时间
2011-4-18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9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5# yeti

谢谢!已PM

0

主题

0

好友

20

积分

注册会员 当前离线

不知道

Rank: 2

UID
51698
帖子
19
精华
0
经验
20 点
金钱
20 ¥
注册时间
2008-8-22
发表于 2012-10-19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手工真的不错,花了很多心血。关于散热,我觉得用金相砂纸打磨功率管背面和机箱内部,使接触面尽量光滑,能够紧密接触,然后涂抹高导热系数的导热硅脂(含银的那类)这样应该比加铜条更好些。另外,铝的传热速率大于铜,铜的导热系数高于铝。

44

主题

6

好友

1120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320937
帖子
1533
精华
0
经验
1120 点
金钱
1124 ¥
注册时间
2011-4-18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9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我住7栋 于 2012-10-19 18:21 编辑

回复 39# liznb

铜和铝都是可以用作散热的材料,铝散热快,铜传热好。这是修整电脑多了得出的想法,很多优质的CPU散热器都是铝包铜,中间是铜芯,与CPU贴合,由铜把CPU的热量传递到铝,再由铝的鳍片将热量迅速散走。而另一种形式就是热管散热了,用铜管来连接铝制散热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 鄂ICP备2025138941号-3 ICP证:鄂B2-20130019 公安局网监备:420100007348 邮箱:1343292467@qq.com )

GMT+8, 2025-11-9 17:24 , Processed in 0.152967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