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676
- 在线时间
- 4448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9-4-4
- 阅读权限
- 70
- 精华
- 0
 
- UID
- 4698
- 帖子
- 1609
- 精华
- 0
- 经验
- 1676 点
- 金钱
- 1458 ¥
- 注册时间
- 2005-6-22
|
本帖最后由 xjsman 于 2013-6-22 11:39 编辑
对地线的研究我也很感兴趣的,这个最主要的影响是噪声,噪声主要分两种,一种是输入感应噪声,这个可以通过减小
输入阻抗来对应,当然要保证频率响应的大前提下.另外一种就是地线阻抗引起的交流(电源100HZ)噪声,就是我们说的交流声,这里所说的地线形成环路,是由于放大器的特性引起的,如果输入和输出地并在一起,那么输入地线的噪声便被放大到输出,然后放大后的输出噪声又回到输入放大,就形成了正反馈,严重的会自激.轻的就会交流声很严重.LZ所说的,输入一点接机壳其实是不可取的,这样在严重的情况下会形成输入自激,因为输入信号的地线走向是从小信号到大信号,也就是说地线从输入到输出,这样就相当于把前级的输入和输出地成环路这样很不好.理想的接地方式应该是地线根据信号的走向直接从输入走到输出,然后在电源的电解电容一点接机壳.当然地线的阻抗要小(地线要宽),在业余DIY的情况下这样通常信噪比会比较容易做的很好(当然不是最佳方案,这个要具体分析).我做的所有机器噪音都是耳朵凑喇叭上都听不到的的,包括胆机和石机.这是我的一点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还有一点,如果电解电容处接机壳,LZ所说的信号线的大环路其实是不存在的,这时候需要处理的就是地线阻抗引起的噪声,这个通过加宽地线就可以轻松解决.前面的帖子说了前级输出接壳,后级输入接壳,这样信噪比会好一点,但好的有限,但是你不能保证所有的音源都是输出接壳的,这里还有个通用性的问题,所以建议功放级也是输出接地,LZ的帖子建议加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