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47
- 在线时间
- 83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5-3-31
- 阅读权限
- 40
- 精华
- 0

- UID
- 420409
- 帖子
- 47
- 精华
- 0
- 经验
- 47 点
- 金钱
- 47 ¥
- 注册时间
- 2011-10-23
|
看了楼主的帖,想起我以前DIY的疯狂,大约在99年夏天。我DIY了一对本人手工史上最疯狂的作品--惠威D2.1c。分享一下:
1、直接买对惠威原厂的D2.1c,为什么直接买厂箱而不买原厂套件呢,因为原厂箱喇叭配对应该比套件好,而且出厂前有经过严格的测试。有买过厂箱和套件的朋友应该知道,两者喇叭有不同,厂箱的高音Q1的面板是铝铸的,套件和零售的Q1面板是工程塑料的。
2、按原厂箱的内容积重新做一个箱体(要预留出灌沥青的容积),把倒相孔的位置改到背后,箱体用“福人”的18mm密度板打造(福建的朋友应该都知道这种板,密度非常之高,重量要比其他品牌的18mm密度板重三分之一以上)。
3、具体做法:先用福人板做个箱体,然后再包一层普通的12mm密度板,因为两种不同结构的物体它的谐振频率是不同的,这样可以更好的防止共振,然后再包两层福人板,侧面加三层。注意是包,每一层的接口都是咬合的,这样更牢固,每层板的黏合面均涂满白乳胶,用55mm长的平头自攻每隔4厘米呈网格状锁紧。白乳胶一定要多,拧紧螺丝后多余的白乳胶会从边缘挤出,晾干刨平后再包第二层,我记得这对音箱一共用力近1500颗自攻。成品箱上下前后厚度均为66mm,左右板厚度为84mm,单只箱重量我没称过,反正我一个人抱起来很吃力。
4、在箱内均匀灌制10mm厚的加沙沥青,要保证灌制后的箱体容积和原厂箱相同,还要注意控制沥青的硬度,太硬了会开裂,太软了,夏天会流淌下来。
5、为了保持箱体的整体性,我只在背板上钻四个小孔穿喇叭线,然后另用两块板装接线盒,再固定在音箱上,这样保证音箱绝无薄弱处。
6、箱体外观完成后,我把原厂分频器的所有零件按原参数都换成补品级的,记得所有电容都换成新德克顶级的,连接线换成上海华敏400芯的(当时都是响铛铛的品牌)。
7、经过反复的听音,最后确定吸音棉填充比例90%以上,几乎塞满了。吸音效果最好的是拉丝玻璃纤维,就是不环保。
这对箱子我现在还在用,算算有十几年了,中间并无出现任何故障,我平均每天都要听一到二小时,效果我不多说,最大的感触是声场非常宽阔、深邃(和摆位有关系,我采用大三角的近场摆位),低频厚度十足,弹性惊人(注意不是量感),整体平衡感非常好(绝对和箱体的扎实有关)。
补充说明,我的听音室15平米左右,功放是98年买的钟神纯甲类JA99c,一直用到现在也从没故障。
今年3月,朋友搬来一台巨无霸的进口舞台功放,旧的不成样子,重达六、七十公斤,功率大概每声道300W,推我的杜希D2.1c,出来的的声音把大家吓了一跳,低频又松又暖,非常有英国声的味道,就是声音不够纤细通透。看来D系列是非大电流不可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