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像被屏蔽

5

主题

0

好友

139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289166
帖子
176
精华
0
经验
139 点
金钱
146 ¥
注册时间
2011-2-5
 楼主| 发表于 2011-8-15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9

主题

0

好友

2850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曾经被狗咬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5214
帖子
2716
精华
0
经验
2850 点
金钱
2574 ¥
注册时间
2006-11-26

社区贡献 乐于助人

发表于 2011-8-15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2# KW-qun158119243
别要我想,你还是直说吧。
头像被屏蔽

5

主题

0

好友

139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289166
帖子
176
精华
0
经验
139 点
金钱
146 ¥
注册时间
2011-2-5
 楼主| 发表于 2011-8-15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9

主题

0

好友

2850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曾经被狗咬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5214
帖子
2716
精华
0
经验
2850 点
金钱
2574 ¥
注册时间
2006-11-26

社区贡献 乐于助人

发表于 2011-8-15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4# KW-qun158119243
你那些红蓝区别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你改变了单边的偏置,是造成哪些区别的主因。但实际应用会那样吗?
但你改变偏置电压毕竟使放大器工作在了三个不同的工作状态,这才是需要讨论的。
头像被屏蔽

39

主题

0

好友

1322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高级工程师

UID
249505
帖子
1290
精华
0
经验
1322 点
金钱
1318 ¥
注册时间
2010-10-12
发表于 2011-8-15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5

主题

0

好友

139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289166
帖子
176
精华
0
经验
139 点
金钱
146 ¥
注册时间
2011-2-5
 楼主| 发表于 2011-8-15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39

主题

0

好友

1322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高级工程师

UID
249505
帖子
1290
精华
0
经验
1322 点
金钱
1318 ¥
注册时间
2010-10-12
发表于 2011-8-15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9

主题

0

好友

2850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曾经被狗咬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5214
帖子
2716
精华
0
经验
2850 点
金钱
2574 ¥
注册时间
2006-11-26

社区贡献 乐于助人

发表于 2011-8-15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lf0602 于 2011-8-15 23:26 编辑
哎,实际应用这种情况大把大把的存在。话说你到底搞清楚没。况且我是接这种情况分析甲乙类的失真。

    我的图是从甲乙类开始一直升到到甲类的,根本没有乙类的情况,静态电流一直在那摆着呢。

KW-qun158119243 发表于 2011-8-15 23:05

请举一个你那样实际应用的例子。

麻烦你把我38楼下面那个图还有前面那个图看明白了,我说的三种状态没有零偏置的状态,而是把高偏流和低偏流的分成了二个状态,另一个没提到的是甲类!
头像被屏蔽

5

主题

0

好友

139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289166
帖子
176
精华
0
经验
139 点
金钱
146 ¥
注册时间
2011-2-5
 楼主| 发表于 2011-8-15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39

主题

0

好友

1322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高级工程师

UID
249505
帖子
1290
精华
0
经验
1322 点
金钱
1318 ¥
注册时间
2010-10-12
发表于 2011-8-15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5

主题

0

好友

139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289166
帖子
176
精华
0
经验
139 点
金钱
146 ¥
注册时间
2011-2-5
 楼主| 发表于 2011-8-15 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9

主题

0

好友

2850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曾经被狗咬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5214
帖子
2716
精华
0
经验
2850 点
金钱
2574 ¥
注册时间
2006-11-26

社区贡献 乐于助人

发表于 2011-8-16 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lf0602 于 2011-8-16 00:15 编辑
首先,偏流的大小高低完全是没有意义的,关键就是看上下臂在当前信号下是否快进入截止或者已经进入截止。快进入截止那就带来了那一部分非线性失真,已经进入截止就带来了开关失真。
   
    高偏流和低偏流是平和过渡的,压根不存在什么折线。

    我拿一个我曾经做过的一个功放的上下管电流波形图,你看看。输出电流波形是上下管电流的和,没错吧。上管非正弦,下管非正弦,很奇怪为什么输出却是正弦,就是靠反馈,没有反馈的时候,凭上下管分别的随基极正弦信号来开启关闭,那会是什么情形,在这里,基极信号压根就不是正弦波
KW-qun158119243 发表于 2011-8-15 23:53

开关失真?你确定你做的这些仿真能仿出开关失真?偏流低就没有开关失真?那你看看你的开关失真的仿真波形。

“折线”失真不存在?日本一家公司为了避免这种失真专门开发了一款集成电路,叫做双曲线变换偏置电路。

AB类在甲类时是双臂工作,进入乙类后是单臂工作,输出级在甲、乙类工作时增益是不同的,射极电阻使这种差异变得明显。

你的这个图上下管的电流波形不同与你一楼上下管波形的区别根本就不是一回事。你这个区别来源于上下管的特性差异。但在这里,上下管的静态偏置电流是相等的!而一楼的差异主要来源于中点电位的偏移,静态电流上下臂就不相同。上下管特性的差异只是次要原因。
头像被屏蔽

5

主题

0

好友

139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289166
帖子
176
精华
0
经验
139 点
金钱
146 ¥
注册时间
2011-2-5
 楼主| 发表于 2011-8-16 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5

主题

0

好友

139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289166
帖子
176
精华
0
经验
139 点
金钱
146 ¥
注册时间
2011-2-5
 楼主| 发表于 2011-8-16 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9

主题

0

好友

2850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曾经被狗咬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5214
帖子
2716
精华
0
经验
2850 点
金钱
2574 ¥
注册时间
2006-11-26

社区贡献 乐于助人

发表于 2011-8-16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lf0602 于 2011-8-16 16:24 编辑
刚刚这个图呢,管子特性差异就算没有,照样出这个失真,上下臂的这个失真是不可抵消的,只有靠反馈。这个图我可没叫你去关心红色和蓝色的差异。你就关心THD差异就行了,栅极的和输出的。
KW-qun158119243 发表于 2011-8-16 00:38

栅极和输出当然有差异啦,没差异那这个输出级是零失真哦。实际上如果输出的失真很小,那么输出级的失真将集中体现在栅极和输出端之间(有环路负反馈时)。
我补充几句
    一、折线外也不是直线。
    二、射极电阻的强烈负反馈,这种失真也没想象中的大。
    三、一楼的问题,有管子截止是不是必然跨越了那个转折点?我一楼的前几个图都是这样。波形的低压部分在折线内,高压部分在折线外。随着静态的升高,折线外的部分越来越少,最后整个波形都在折线内。
    那么那几张图的THD按你的解释又是如何被折线影响的呢?
KW-qun158119243 发表于 2011-8-16 01:18

一、BJT管在电流较大时“线性”还算不错的,看看39楼的第一图就知道。为了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转折点内和转折点外都看成直线有必要。

二、射极电阻取值越大输出阻抗就越大。当输出级的输出阻抗为零时,其失真也为零,也就是说放大器的输出阻抗越小,失真也就越小。想象一下:一个放大器的输出阻抗在0.05~0.1Ω之间变化,另一个放大器的输出阻抗在0.5~1Ω变化,接相同负载时肯定前者的失真更小。所以如果仅仅从降低AB类失真的角度而言,射极电阻的取值越小越好;

三、既然二个转折点所限定的范围内是甲类,那么二个转折点就是截止点。

不要从我的某一张图来分析低偏流、高偏流、甲类三种情况下的失真。低偏流而失真又较小时用39楼的第二图来分析,增加偏流而失真较大时用37楼的图,当偏流很大,工作范围就不会垮越“转折点”,当然失真又很小了,是所谓的纯甲类工作状态。
不管你怎么分析,输出级的失真与输出级的增益变化有关。增益是恒定的,输出级就是理想的零失真放大器。我37楼的图实际上是简单的示意出了输出级的增益变化。当然把AB类的输入输出转移曲线简单的分成三段只是为了方便分析,实际情况复杂得多,这个无需多说。要想接近真实情况,就需要有更多的转折点。
头像被屏蔽

5

主题

0

好友

139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289166
帖子
176
精华
0
经验
139 点
金钱
146 ¥
注册时间
2011-2-5
 楼主| 发表于 2011-8-16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9

主题

0

好友

2850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曾经被狗咬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5214
帖子
2716
精华
0
经验
2850 点
金钱
2574 ¥
注册时间
2006-11-26

社区贡献 乐于助人

发表于 2011-8-16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7# KW-qun158119243
所以不需要这样问了。
一楼的问题,有管子截止是不是必然跨越了那个转折点?
头像被屏蔽

5

主题

0

好友

139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289166
帖子
176
精华
0
经验
139 点
金钱
146 ¥
注册时间
2011-2-5
 楼主| 发表于 2011-8-16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9

主题

0

好友

2850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曾经被狗咬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5214
帖子
2716
精华
0
经验
2850 点
金钱
2574 ¥
注册时间
2006-11-26

社区贡献 乐于助人

发表于 2011-8-16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9# KW-qun158119243
你的意思是只论高、低偏流AB类(跨越了转折点),抛开甲类不论吧?
头像被屏蔽

5

主题

0

好友

139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289166
帖子
176
精华
0
经验
139 点
金钱
146 ¥
注册时间
2011-2-5
 楼主| 发表于 2011-8-16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 鄂ICP备2025138941号-3 ICP证:鄂B2-20130019 公安局网监备:420100007348 邮箱:1343292467@qq.com )

GMT+8, 2025-11-12 02:45 , Processed in 0.134805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