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850
- 在线时间
- 4810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2-11-27
- 阅读权限
- 100
- 精华
- 0
  
- UID
- 15214
- 帖子
- 2716
- 精华
- 0
- 经验
- 2850 点
- 金钱
- 2574 ¥
- 注册时间
- 2006-11-26
|
本帖最后由 xlf0602 于 2011-8-16 16:24 编辑
刚刚这个图呢,管子特性差异就算没有,照样出这个失真,上下臂的这个失真是不可抵消的,只有靠反馈。这个图我可没叫你去关心红色和蓝色的差异。你就关心THD差异就行了,栅极的和输出的。
KW-qun158119243 发表于 2011-8-16 00:38 
栅极和输出当然有差异啦,没差异那这个输出级是零失真哦。实际上如果输出的失真很小,那么输出级的失真将集中体现在栅极和输出端之间(有环路负反馈时)。
我补充几句
一、折线外也不是直线。
二、射极电阻的强烈负反馈,这种失真也没想象中的大。
三、一楼的问题,有管子截止是不是必然跨越了那个转折点?我一楼的前几个图都是这样。波形的低压部分在折线内,高压部分在折线外。随着静态的升高,折线外的部分越来越少,最后整个波形都在折线内。
那么那几张图的THD按你的解释又是如何被折线影响的呢?
KW-qun158119243 发表于 2011-8-16 01:18 
一、BJT管在电流较大时“线性”还算不错的,看看39楼的第一图就知道。为了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转折点内和转折点外都看成直线有必要。
二、射极电阻取值越大输出阻抗就越大。当输出级的输出阻抗为零时,其失真也为零,也就是说放大器的输出阻抗越小,失真也就越小。想象一下:一个放大器的输出阻抗在0.05~0.1Ω之间变化,另一个放大器的输出阻抗在0.5~1Ω变化,接相同负载时肯定前者的失真更小。所以如果仅仅从降低AB类失真的角度而言,射极电阻的取值越小越好;
三、既然二个转折点所限定的范围内是甲类,那么二个转折点就是截止点。
不要从我的某一张图来分析低偏流、高偏流、甲类三种情况下的失真。低偏流而失真又较小时用39楼的第二图来分析,增加偏流而失真较大时用37楼的图,当偏流很大,工作范围就不会垮越“转折点”,当然失真又很小了,是所谓的纯甲类工作状态。
不管你怎么分析,输出级的失真与输出级的增益变化有关。增益是恒定的,输出级就是理想的零失真放大器。我37楼的图实际上是简单的示意出了输出级的增益变化。当然把AB类的输入输出转移曲线简单的分成三段只是为了方便分析,实际情况复杂得多,这个无需多说。要想接近真实情况,就需要有更多的转折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