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主题

2

好友

1357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317892
帖子
1355
精华
0
经验
1357 点
金钱
1330 ¥
注册时间
2011-4-12
 楼主| 发表于 2011-8-15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 。。。

1.JPG





58.jpg





67.jpg





70.jpg

14

主题

2

好友

1357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317892
帖子
1355
精华
0
经验
1357 点
金钱
1330 ¥
注册时间
2011-4-12
 楼主| 发表于 2011-8-15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jgzhjin2008 于 2011-8-15 16:16 编辑

借这次机会测试了美国CADDOCK 加当无感晶片电阻。这电阻标称1%误差实际测试发现超过3%,

对整机的表现有点差别,但不像商家描述的那样:

CADDOCK 无感电阻一经接上,即有令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音色高贵亮丽,空气感相当好,音符弥漫整个空间且尾韵悠长。全频段声音的密度都很高且份量感十足,各声像立体无伦,

前后左右不同的位置感一目了然,音场的3D感非常出色,声音的质感令人赞赏。整体的音乐气氛非常浓烈,

有令人永不生闷的能力,声音非常干净。





68.jpg

14

主题

2

好友

1357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317892
帖子
1355
精华
0
经验
1357 点
金钱
1330 ¥
注册时间
2011-4-12
 楼主| 发表于 2011-8-15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jgzhjin2008 于 2011-8-15 16:25 编辑

。。。 。。。

耳放电路原理图及并联伺服稳压电源原理图。呵呵,网上有现成咱就。。。


0001.jpg





0002.jpg

69

主题

1

好友

3067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4567
帖子
3897
精华
1
经验
3067 点
金钱
2937 ¥
注册时间
2006-11-12

社区贡献 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8-15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2# yjgzhjin2008
确实差不多这么回事,可惜不是这个型号的。

82

主题

2

好友

917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36586
帖子
1519
精华
0
经验
917 点
金钱
879 ¥
注册时间
2008-3-3
发表于 2011-8-15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为自己的东西没必要太多水分自己感觉好就行,估计你这个推力更大,不当功放可惜了

14

主题

2

好友

1357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317892
帖子
1355
精华
0
经验
1357 点
金钱
1330 ¥
注册时间
2011-4-12
 楼主| 发表于 2011-8-15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yjgzhjin2008
确实差不多这么回事,可惜不是这个型号的。
A_jian 发表于 2011-8-15 16:09



   不知道指的是哪个型号的,除非是被人家张冠李戴?

82

主题

2

好友

917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36586
帖子
1519
精华
0
经验
917 点
金钱
879 ¥
注册时间
2008-3-3
发表于 2011-8-15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个引线长度倒真是可以省略射级电阻了

69

主题

1

好友

3067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4567
帖子
3897
精华
1
经验
3067 点
金钱
2937 ¥
注册时间
2006-11-12

社区贡献 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8-15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6# yjgzhjin2008
看来确实被张冠李戴了。楼主引用的那段话是有出处的,不过人家可说的是ms系列,棕色轴向的那种,比这种贵几倍去了。这电阻用在关键位置,绝对是有差别的。

14

主题

2

好友

1357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317892
帖子
1355
精华
0
经验
1357 点
金钱
1330 ¥
注册时间
2011-4-12
 楼主| 发表于 2011-8-15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个引线长度倒真是可以省略射级电阻了
小电鸟 发表于 2011-8-15 16:19



    呵呵,说的也是。

14

主题

2

好友

1357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317892
帖子
1355
精华
0
经验
1357 点
金钱
1330 ¥
注册时间
2011-4-12
 楼主| 发表于 2011-8-15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jgzhjin2008 于 2011-8-15 17:14 编辑
为自己的东西没必要太多水分自己感觉好就行,估计你这个推力更大,不当功放可惜了
小电鸟 发表于 2011-8-15 16:18



  你说的也是,推有些喇叭是绰绰有余。哑巴吃黄连,迫不得已呀。

推好KK的东东不是“自己感觉好就行”的概念嘛。好友为了推好手里的K601,

准备进意大利RudiStor的RPX35耳放。不明白的人还真以为用牛刀杀鸡。

试了原配2SK2013/2SJ313还有手里的2SK214/2SJ77 等中功率管真是心有余力不从心哪。

这小甲机箱也是早在两个月前准备的。只等最后定型开口。。。



66.jpg





71.jpg

14

主题

2

好友

1357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317892
帖子
1355
精华
0
经验
1357 点
金钱
1330 ¥
注册时间
2011-4-12
 楼主| 发表于 2011-8-15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jgzhjin2008 于 2011-8-15 17:04 编辑
回复  yjgzhjin2008
看来确实被张冠李戴了。楼主引用的那段话是有出处的,不过人家可说的是ms系列,棕色轴 ...比这种贵几倍去了。
A_jian 发表于 2011-8-15 16:20



      学习了

  930十几块大洋进了十几个 比这种贵几倍去了??

14

主题

2

好友

1357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317892
帖子
1355
精华
0
经验
1357 点
金钱
1330 ¥
注册时间
2011-4-12
 楼主| 发表于 2011-8-15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还好,最后散热器温度在摄氏50°左右。。。


72.jpg

89

主题

0

好友

317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175902
帖子
2095
精华
0
经验
317 点
金钱
275 ¥
注册时间
2010-2-24
发表于 2011-8-15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实话楼主的照片拍的很专业  呵呵...不过耳放需要那么多对管嘛?功率太大了点吧???

15

主题

3

好友

772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264214
帖子
1227
精华
0
经验
772 点
金钱
739 ¥
注册时间
2010-11-23
发表于 2011-8-15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管脚最好用绝缘套管 处理下 安全

17

主题

2

好友

1251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4886
帖子
1252
精华
0
经验
1251 点
金钱
1162 ¥
注册时间
2005-7-11
发表于 2011-8-16 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驱动区区耳机,要这么多对管?

14

主题

2

好友

1357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317892
帖子
1355
精华
0
经验
1357 点
金钱
1330 ¥
注册时间
2011-4-12
 楼主| 发表于 2011-8-16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jgzhjin2008 于 2011-8-16 10:25 编辑
说实话楼主的照片拍的很专业  呵呵...不过耳放需要那么多对管嘛?功率太大了点吧???
鬼鬼. 发表于 2011-8-15 17:39

驱动区区耳机,要这么多对管?
at700 发表于 2011-8-16 01:20



玩了几年摄影有幸能拍摄自己的耳放作品。   

喜欢使用不同的拍摄角度,不同的制作时间图片来表现过程和细节的手法。

感觉在DIY领域这种手法相比较与其他方法更直接,更高效。

呵呵,但更需要懂电路,懂技巧。

这款高文耳放每声道俩对输出,也是最基础的并联输出。

看起来有很多对管实际上靠边俩挨着一起的相对小点的是并联伺服稳压电源的输出对管

这俩不是音频输出对管。热平衡原因一对稳压管,音频推动管,两对输出管都安装在一块散热器上。

开始玩耳放比较玩耳机有些年头了,在我的上篇介绍中也简单提到过。

http://bbs.hifidiy.net/viewthrea ... 26amp%3Btypeid%3D55

作者跟身边有一些曾经看不上耳机的老烧们也开始捡起耳机找上门来了。

想满足玩过音响人群的所为“金耳朵”实属不容易。

这帮人群都想花些“能买猪肉钱,享受龙虾味”

同时也不想这么一直烧下去,再这么烧下去人终久进入。。。

14

主题

2

好友

1357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317892
帖子
1355
精华
0
经验
1357 点
金钱
1330 ¥
注册时间
2011-4-12
 楼主| 发表于 2011-8-16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jgzhjin2008 于 2011-8-16 10:23 编辑
管脚最好用绝缘套管 处理下 安全
么尔斯代码 发表于 2011-8-15 23:08



    谢关注提醒。

  因为是测试期间挑选了8种不同的组合推动管和输出管片段输出图片。

  刚开始为了安全起见用了热缩管处理管脚连接。但是后来更换频率的增加懒得套绝缘了。

  以前处理过进口设备的PCB板,像你说所说的那样都是用上胶皮类弹性很好,可以多次使用的

  绝缘套管。当时真没玩过老外的东东,心思三十年前都达到这种工艺质量水准

  不知道市面上还有没有这种绝缘套管,可以省不少力气。

14

主题

2

好友

1357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317892
帖子
1355
精华
0
经验
1357 点
金钱
1330 ¥
注册时间
2011-4-12
 楼主| 发表于 2011-8-16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 。。。

实测并联伺服稳压电源纹波小于2mV,输出电流也超过10A。

稳压电源给耳放的差分对输入、电压放大、驱动、输出级全级供电绰绰有余。

不管怎样,人生下来就有熟悉一个空间后脱离熟悉的这个空间,想探索另一个空间的想法。

现在只有输出级是不通过伺服稳压供电,是整流滤波供电。这比全线稳压在味道上有些区别

所了解的高文有很多版本,到底稳压供电到偏置中听还是到驱动级...  ...,

想对这些方面有亲身体验的交流下,这样少走很多弯路。



42.jpg

82

主题

2

好友

917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36586
帖子
1519
精华
0
经验
917 点
金钱
879 ¥
注册时间
2008-3-3
发表于 2011-8-16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他那散热器是经过阳极氧化的表面绝缘!!我铝材那是没有经过阳极氧化,表面会导电,所以用热缩套管!

14

主题

2

好友

1357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317892
帖子
1355
精华
0
经验
1357 点
金钱
1330 ¥
注册时间
2011-4-12
 楼主| 发表于 2011-8-16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他那散热器是经过阳极氧化的表面绝缘!!我铝材那是没有经过阳极氧化,表面会导电,所以用热缩套管!
小电鸟 发表于 2011-8-16 11:14



    2008,2009的关系搞明白了就不一样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 鄂ICP备2025138941号-3 ICP证:鄂B2-20130019 公安局网监备:420100007348 邮箱:1343292467@qq.com )

GMT+8, 2025-11-10 06:40 , Processed in 0.156134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