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电源OCL原理图

[复制链接] 查看: 31658|回复: 199

29

主题

12

好友

3925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8523
帖子
4120
精华
0
经验
3925 点
金钱
3772 ¥
注册时间
2008-3-26
发表于 2013-3-30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OCL 是
Output Capacitor Less 的缩写。
有输出电容就不能叫OCL

20

主题

1

好友

820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126003
帖子
787
精华
0
经验
820 点
金钱
815 ¥
注册时间
2009-8-19
发表于 2013-3-30 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顶的图我总觉得哪里不对。。。。

20

主题

1

好友

820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126003
帖子
787
精华
0
经验
820 点
金钱
815 ¥
注册时间
2009-8-19
发表于 2013-3-30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xdking 于 2013-3-31 00:00 编辑
楼顶的图我总觉得哪里不对。。。。
jxdking 发表于 2013-3-30 23:24



    我知道了,由于输入电位器的地等于喇叭的地。这种结构一个声道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要把两个声道接起来。就要动一下脑子了,由于输入电位器的地等于每个声道输出的地。两个声道,可能这两个地的电位是不一样的。容易互相影响,喇叭上也会有直流。这个需要仔细考虑一番。为了减少这种影响,反馈隔直电容应该最好别省。


另外,我做过单电源虚地OCL电路。用两个1K电阻分压虚地。只要你差分输入管配对的好,末级直流输出可以在1mV以下,所以用1K电阻分压即可保证中点的可靠性。

20

主题

1

好友

820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126003
帖子
787
精华
0
经验
820 点
金钱
815 ¥
注册时间
2009-8-19
发表于 2013-3-30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结构有一个亮点,就是直流隔离了 输入偏置参考点 和 输出的地。这样中点就不会乱跑了。
很有借鉴意义。

其实未必要以电源负作为参考点。47K下面的电容不要接到电源负,直接接到电位器负,这样就跟简洁明了了。
头像被屏蔽

54

主题

4

好友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118932
帖子
14140
精华
0
经验
14228 点
金钱
14167 ¥
注册时间
2009-7-18
 楼主| 发表于 2013-3-31 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0

主题

1

好友

820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126003
帖子
787
精华
0
经验
820 点
金钱
815 ¥
注册时间
2009-8-19
发表于 2013-3-31 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也真行竟然还做过,其实2个电阻的中点不是虚地,因为不存在虚地的定义(没有查询过),如果你取某一点 ...
tsyg99 发表于 2013-3-31 00:18



    呵呵,意思是IC可以自己换,可以换成自己的分立厚膜?

这要注意每个IC的最佳放大倍数,我推荐以LM1875为基准。datasheet建议21倍(20K和1K的反馈电阻)。
放大倍数不宜选大的IC。避免电位器底噪被不必要的放大。


注:同样21倍,在TDA2030可能会不稳定的。(很多人不懂,乱换)。

其实传统双电源功放占体积的就是那些电源滤波电容。(局部退耦100uF足以,不会造成啥体积上的问题。)
头像被屏蔽

54

主题

4

好友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118932
帖子
14140
精华
0
经验
14228 点
金钱
14167 ¥
注册时间
2009-7-18
 楼主| 发表于 2013-3-31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

主题

0

好友

172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573640
帖子
166
精华
0
经验
172 点
金钱
172 ¥
注册时间
2013-3-14
发表于 2013-3-31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tsyg99


    看了两遍,才看出来一点有意思的东西。学习了
头像被屏蔽

54

主题

4

好友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118932
帖子
14140
精华
0
经验
14228 点
金钱
14167 ¥
注册时间
2009-7-18
 楼主| 发表于 2013-3-31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54

主题

4

好友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118932
帖子
14140
精华
0
经验
14228 点
金钱
14167 ¥
注册时间
2009-7-18
 楼主| 发表于 2013-4-1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1

主题

5

好友

1730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223046
帖子
1743
精华
0
经验
1730 点
金钱
1673 ¥
注册时间
2010-7-23
发表于 2013-4-2 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过电容串联把单电源变成类似双电源的东西。。。中点不稳的。。。见过有人把2822接成这样的
头像被屏蔽

15

主题

2

好友

701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448622
帖子
661
精华
0
经验
701 点
金钱
657 ¥
注册时间
2011-12-2
发表于 2013-4-2 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54

主题

4

好友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118932
帖子
14140
精华
0
经验
14228 点
金钱
14167 ¥
注册时间
2009-7-18
 楼主| 发表于 2013-4-2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54

主题

4

好友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118932
帖子
14140
精华
0
经验
14228 点
金钱
14167 ¥
注册时间
2009-7-18
 楼主| 发表于 2013-4-3 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8

主题

1

好友

412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226062
帖子
392
精华
0
经验
412 点
金钱
388 ¥
注册时间
2010-8-2
发表于 2013-7-11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aocj 于 2013-7-11 15:19 编辑

不討論有爭議的,只說我看到的亮點

1.隔值輸出電容造成低頻不佳,有些設計會從輸出電容後再拉一組反饋校正失真提高阻尼係數,
  但又多了一電阻和反饋電容,樓主的電路可以直接達到這個效果

2.省去了一般要用到的反饋電容

3.反饋在負載後取樣,算是電流反饋?這點看似也不錯(那微弱的電流應該對單體不影響吧) 前面是看錯了,樓主的反饋點是在負載前的

當然有些部分也會有點疑惑,這裡的輸出端電容還是電流流通的路徑,在有訊號時電壓應該是會擺動的,當作前端地也是浮動?

個人覺得訊源地應該接在功放端的分壓電阻中點,這點大家可否討論一下
头像被屏蔽

54

主题

4

好友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118932
帖子
14140
精华
0
经验
14228 点
金钱
14167 ¥
注册时间
2009-7-18
 楼主| 发表于 2013-7-11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54

主题

4

好友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118932
帖子
14140
精华
0
经验
14228 点
金钱
14167 ¥
注册时间
2009-7-18
 楼主| 发表于 2013-7-12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8

主题

1

好友

412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226062
帖子
392
精华
0
经验
412 点
金钱
388 ¥
注册时间
2010-8-2
发表于 2013-7-12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01

01


還是覺得訊源地應該接在功放端的分壓電阻中點,跟著後端的電容擺動著怪怪的

11

主题

1

好友

541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182414
帖子
529
精华
0
经验
541 点
金钱
519 ¥
注册时间
2010-3-18
发表于 2013-7-12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理图1#应该没问题,可以工作。如果有信号的话,负载电流流过C(4700uF)导致负电源电压波动(相对于黑线),负电源的波动通过47K的电阻又会被电路放大(特别是有电位器存在时不可避免),这个频响不见得有LZ想象的那么好,有时间推导一下传输函数就清楚了。

不过这么考虑的话,LZ的电路相当于把负载电流又反馈到输入端了,这个对声音是有不良影响的。通常强调的一点接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避免负载的电流反馈到输入端。
头像被屏蔽

0

主题

8

好友

588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531803
帖子
0
精华
0
经验
588 点
金钱
565 ¥
注册时间
2012-9-28
发表于 2013-7-12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 鄂ICP备2025138941号-3 ICP证:鄂B2-20130019 公安局网监备:420100007348 邮箱:1343292467@qq.com )

GMT+8, 2025-11-10 15:20 , Processed in 0.142736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