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582
- 在线时间
- 677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5-4-14
- 阅读权限
- 50
- 精华
- 0
 
- UID
- 33839
- 帖子
- 641
- 精华
- 0
- 经验
- 582 点
- 金钱
- 582 ¥
- 注册时间
- 2008-1-11
|

楼主 |
发表于 2011-6-17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tevenlsm 于 2011-6-17 18:59 编辑
回复 33# zhq毛毛
前面的回复里面有高手曾经说明:这个是最基本的分离元件功放电路,没有太大摩机的价值!
其实我一直不想再这里发表很多主观的、完全有可能误导大家的一些感受,毕竟是个人感受!
既然有朋友问起,还是尽量客观一点吧:
1、做这个电路的主观愿望:以前我因为喜欢唱歌,号也比较大,一般的小驻极体麦克无法承受我的动态,于是开始DIY话放,从晶体管、场效应管、普通运放(5532、5534)到专用话放ICSSM2017 THAT1510 等系列的以及胆(12AU7)石混合的电路都有尝试,其结果是唱歌成了第2位的了,呵呵。现在DIY话放还是最主要的兴趣,准备做个变压器输入的,淘了几个坡莫合金的小铁芯,目前正在学习变压器设计。由于受坛子里面各位大侠的熏陶和诱惑,我也谋发了自己做个功放的念头,平时听的都是漫步者的4.1多媒体(考虑邻居因素),10几年前的AV功放已经打包,还有总功率1000W的INKEL带功放调音台早已蒙尘。选择850A的原因是简单,价格完全低廉,JS说配对等等(拿到才知道这是吹水),配对工作的含金量是很高的。
2、关于“摩机”(我这个水平实在是当不起这两个字,暂且借用)元件部分:这个套件我买了好几套,这个板子上面的元件仅换了电阻电容,电阻用1%的金属膜1/4W的,电解全换了黑金刚的,其余4个小电容,两个日精的BBC(100n),两个独石(101)。
3:晶体管配对:这个是这次花时间和金钱最大的工程,为此90米进一个150VA双32V环变(看上绕制工艺),搭棚一个带扩流的5~35V正电源,(经过这次,我再也不搭棚了,搭棚的才是真正的高手,其间低级错误不断,呵呵。)动用四只万用表,两只测量电流,两只测量电压;为了选择简单测量电路,参考了 若干资料,最后在一本老书--《晶体管收音机-修理与调试》(上海无线电三厂文*革时间1974年出版)里面选择一个基本电路来实现。测量每只大管都要上散热器,先在100MA左右 IC下工作10分钟,再分档测试,IB从5微安到12毫安11档测试,IC最大载2.5安左右维持10秒(散热器太小)。测量电压10V,集电极电流2.5~3安时,电压掉到9.6V,业余条件下完全可以接受,
测量19只大管花了两天时间,配对选择按基极电流在1毫安左右的 HFE决定,左右声道的尽量一致。前面的差分管误差在1%以下,左右声道尽量一致(JS的套件只选了两对,其余的自己以前元件里面选择)。
测量时走的弯路:为了图省事,开始我用317稳压电源(还是菜的原因),电流不够,基极电流小的时候电压掉得不明显,集电极电流稍微大一点,电压就掉下来了,可以从12V掉到5V,这样感觉结果意义不大了。干脆去买了变压器,搭了个317扩流电源再进行测试。希望这个经历可以给我这样的菜鸟一个参考!
4、功放电源部分:因为菜,在买环变的时候没有考虑功放变压器,回家才发现用现成的双18V变压器根本不行。焊接时候也出现根本不可能犯的错误,直接把交流焊接到整流桥的正极上去了,烧了一个电解(不知道为什么)。后来干脆把板子上的 电源部分拆下来,用外接电源供电,上电后电路没有出现毛病,但是根本不工作,一测量,电压直接掉到5V。但是又不能给直接用150W的环变,其原因是散热器太小,不敢上这么高的电压。于是又开始走弯路、犯错误,我用150W变压器的单32V交流整流后用两个5W电阻进行分压来得到正负电压,不上负载正负电压都很正常,当为功放供电时,正负电压就出现大的差别,一会正电压只有几伏特,负电压数值30几伏,音箱还有明显可闻交流声,这样也不行(其实要仔细想也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了)巨汗!!!! 。明白后就开始琢磨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我手上有两个劣质的35VA 双(6.3、12、18V,抽头式)输出的E型变压器(12米一只)!看次级线径应该在0.35毫米以上,小功率工作应该可以了!于是就准备来个双变压器并联工作,经测试同名端后,双18V的电压差别在50毫安之内,双12v的并联后,差别在0.6V左右。用螺钉连接好两个变压器,焊接好以后,空载运行半天,温升在40度左右,断开双12V连接,连接双18V,继续运行半天,温升非常小,只是感觉微温而已。而且双18V的连接好以后,空载输出电压差在20毫伏之内,简直出乎想象!
于是,把拆下的整流桥和电解电容装上(换了一个),分别使用双12V和双18V的试机,因为我有一对炮灰书架箱(10W),没有上保护板(箱子好了可别这样哈)!!!结果还是出乎我的意料:输入端空载,不接短路电阻,也无增益控制,上电后喇叭一声很轻微的冲击声后,就非常安静了,距离0.3米就感觉不到交流声,前天晚上,昨天晚上,在0.5米左右仔细感觉亦可以感觉到,白天几乎没有感觉。正负18V效果更好,几乎听不见丝毫交流声,要在距离喇叭10厘米之内才能够听到!!!估计是交流双输出误差更小的原因。
工作电压:双12V整流后经3300U电解后工作电压在15.4V左右,正负电压实测误差在0.2V之内,两个声道输出喇叭端直流电压30毫伏之内变动。这两天连续工作6小时以上,早上起来就打开,一直开到下午8点。(双18伏没有长时间工作,散热器不行,试了10来分钟,能够正常工作就可以了!)
5、主管听感:音源用松下 SL-840 播放了试音碟,廖昌永的《情释》、《山丹丹花开》黑胶碟(通俗和民乐配器,动态相对其它试音碟子大一些),蔡琴的专辑,苏菲 穆特的流浪者幻想曲,肖邦的夜曲(钢琴)专辑,98年3高巴黎演唱会专辑,邓丽君专辑等,工作电压15V,输入用一10K双联控制输入电平。暂时结论如下:
A:该电路在15V之下已经有很大输出了,书架箱不能够承受,失真非常明显,可以明显判断是过载失真,但是减小输入,明显感觉频带很窄,只有中高频,无低频,后接入我的两个150W大音箱无源三分频(两只18厘米,一只12厘米,一只液氮高音头)频响明显变平坦许多,后面的描述都是用这两个箱子播放的。
B:这个电路的确是初级练手的电路,谈不上什么靓声,大音量明显出现交越失真,高频的毛刺可以明显感觉出来!所以最好是在输出5-15W输出功率状态下工作。
C:中频表现很好,中规中矩,细节、层次感明显,对演奏乐器的判断很容易,(因听音环境实在一般,我们就不讨论声场问题了)
D:到目前还处在煲机阶段,还没有上大动态的碟子,不过上述几张碟子的表现还是可以的,特别是邓丽君和廖昌永的碟子(也许是我喜欢这两个人的原因吧,听过廖的现场(在川音演出的《卡门》)),对音色和各发声乐器的还原还是可以接受的,层次分明,可以很明显地感受(想象哈)到演唱时的发声状态,声音都很干净,连续听一点都不觉得烦,这个是和漫步者明显的区别。邓丽君各张碟子都很舒服,耐听!廖的碟子,情释的表现比山丹丹花开好,但两张碟子廖的人声都很统一!
E:西洋古典:选择了2000年帕瓦罗蒂、多明戈、拉雷拉斯2000年圣诞演唱会(HDCD)原因是我长期听他们的碟子,比较熟悉,交响乐队大动态伴奏,还有童声合唱团的伴唱,可以比较全面感受。简单形容,完全可以接受!!
最后结论:在这个价格上(每套6.5元,包含配对的话,我买了5套(32.5元),配对可以接受的有7对、3套半,也就是32.5/3.5=9.28元一套(取整10元),换电解两只2元,其它元件成本3元两个变压器24元,不包括人工、音箱、CD机,合计:10+2+3+24=39元)作为学习是很不错的选择。
不要指望这个电路和这些元件能够出来所谓的靓声(其实我至今也不明白什么叫做靓声!我要听靓声就进现场)!!!!
整体失真还是比较大的,适合小音量欣赏!不过我感觉这个电路的摩机空间很大,从元器件的选择,到布线的调整都有可摩性,个人感觉套件的PCB完全属于垃圾中的垃圾,所以下一步自己布线继续DIY!!呵呵!
我认为就此电路而言,电源的制作非常重要!直流输出稳定,正负电压误差越小越好,有时间的话,我准备用扩流稳压电路试一下,看看能否进一步降低本已经很小的交流声!
优点:价廉、制作简单,可以作为树立信心的开山之作(我就是本着这个目的才做这个的),同时可以巩固许多以前我们学习过的基础知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