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 转贴:揭露音响界十大谎言

  [复制链接] 查看: 90602|回复: 292

3

主题

0

好友

117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796254
帖子
114
精华
0
经验
117 点
金钱
111 ¥
注册时间
2015-7-11
发表于 2015-7-28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zhouz 发表于 2011-2-17 18:52
金属的成份和结构的不同对信号的传输效果肯定是不同的

那是阻抗不同,由于趋肤效应,镀银的线材比全铜的好,是因为银比铜导电好

3

主题

0

好友

117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796254
帖子
114
精华
0
经验
117 点
金钱
111 ¥
注册时间
2015-7-11
发表于 2015-7-28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狼牙棒 发表于 2011-2-17 18:10
呵呵,占个楼说说自己看法。我没有渊博的学识,也没有深刻的社会体验,只能从自身的一点感受说说看法---对 ...

那时候的技术,把本来不该有的,频率自动过滤走了,现在技术把频响扩大,更好听,结果把不该有的噪音也带进来了,所以以前的听起来更干净是建立在噪音没了,现在技术让您听到了更多的细节,如果就CD来说跟多的细节,更好,对调幅调频空气,电磁传输来说,干扰太多,还是频响低点好,不信,您在放大器前端过滤器,使功放频响是100~10KHZ在听调频广播试试

3

主题

0

好友

117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796254
帖子
114
精华
0
经验
117 点
金钱
111 ¥
注册时间
2015-7-11
发表于 2015-7-28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hya1951 发表于 2011-2-18 09:22
虽然是转贴,但是本人完全同意该贴的见解,坚决揭露10大谎言,打倒那些满口胡言的JS骗子,挽救我们的钱包.
...

电源变压器的影响是有的,只是成熟设计把他控制在失真%多少以内,让人听不出来,我的电脑音箱,开机就有电源噪音,让我不堪忍受,干脆用4个15V开关电源,也就是15V4A的那种,组成+-15供电,噪音一下就没了。
现代功放电路在变压器内阻影响下如果降低1%电压,在电压放大部分,可能的失真影响大约可以控制到6个零以上,就是0.0000001%,在电流放大部分,通过反馈,是可以控制在0.001%,那么,我们就说这个放大器是合格的,应为失真听不到了,因为到了我们耳朵的下限以外了,我不相信能听到20KHZ声音的金耳朵,能听出这个差别,最然我只能听到16KHZ,而且16KHZ已经明显衰减。
但变压器的电磁干扰是必须控制的,因为他会跟随信号一起放大

3

主题

0

好友

117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796254
帖子
114
精华
0
经验
117 点
金钱
111 ¥
注册时间
2015-7-11
发表于 2015-7-28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也 发表于 2011-2-22 17:13
人的认知能力总是要经历否定之否定这样反反复复的阶段的,处在不同认知阶段上的人就会有不同的认知,这很正 ...

人耳朵能感觉到的变化,仪器肯定能测出来,可是能测试出来的变化,耳朵不一定能感觉到,个人感觉我可以听到16KHZ的声音,不算太差,1%的失真我听不出来,能听见20KHZ的人难道就能听出1%失真,说出来我都不相信,盲听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楼主有办法的,哈哈

3

主题

0

好友

117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796254
帖子
114
精华
0
经验
117 点
金钱
111 ¥
注册时间
2015-7-11
发表于 2015-7-28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sion625 发表于 2011-2-22 22:36
线材赞成,胆机保留,数码反对,CD就是MP3

CD就是MP3?我没听说过,压缩后的声音200元的音箱就能听出差别

3

主题

0

好友

117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796254
帖子
114
精华
0
经验
117 点
金钱
111 ¥
注册时间
2015-7-11
发表于 2015-7-28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hya1951 发表于 2011-2-23 09:22
电源岂是换1根2m长的电源线就可以改变的?完全是上形而上学的理论.
看一看完整的电源回路,光室内部分:起 ...

高见!
还要加上室外到变压器一公里的线路,还要加上邻居家的供电负荷变化,还要加上供电变压器的内阻,.....一直到发电机的内阻输出功率等,呵呵,其实翻开任何一个2000以内100W功放,看看变压器功率多少,基本大于这个,仪器测量有变化,人的听觉已经没有多大变化,发烧一点,加个0.5倍,1倍什么的就到顶了,不过盲听能听出来才怪

3

主题

0

好友

117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796254
帖子
114
精华
0
经验
117 点
金钱
111 ¥
注册时间
2015-7-11
发表于 2015-7-28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luxiaoqing1188 发表于 2011-3-3 22:33
我用一套diy成本1000元的五寸箱,和一套15000元的欧洲箱挑战金耳朵。
金耳朵听了一次后。没敢正式应战。
...

什么金耳朵啊,呵呵,1000元的箱子和15000元的箱子,肯定是能听出来的,只是听低频下限就可以,如果频响曲线有明显的峰和谷的话也能听出来,其他的,我自认为不行

3

主题

0

好友

117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796254
帖子
114
精华
0
经验
117 点
金钱
111 ¥
注册时间
2015-7-11
发表于 2015-7-28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纽基 发表于 2011-4-24 07:16
什么都不需说,只要记住一点:喇叭的音圈,就是个巨大的电阻+电感。
至于什么集肤效应之类 ...

其实,用仪表的镀银线材就不错,因为银的导电性能确实比铜好,差别0.06欧姆的线在6欧的喇叭面前是1%失真,对于10V的输出是衰减了0.1V,是1%,可是3DB的衰减是1倍,那么,所谓的器材迷看了频响曲线的话,就不要听音乐,以为最好的曲线相差个1DB的到处都是,然后对每个峰或谷做一个RLC串联谐振回路做平他,然后就是,成千上万的元件,堆不到音箱里,然后搞出一堆元件失真出来,好了,干脆不做了,不听了,想想听到的失真那没多的箱子,心情都没了

3

主题

0

好友

117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796254
帖子
114
精华
0
经验
117 点
金钱
111 ¥
注册时间
2015-7-11
发表于 2015-7-28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fs3357 发表于 2011-4-30 10:40
金属的成份和结构的不同频率的信号传输是不同

电流在导线中的传输速度是一个样的,衰减不一样,现在有人要推翻这个理论吗?

3

主题

0

好友

117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796254
帖子
114
精华
0
经验
117 点
金钱
111 ¥
注册时间
2015-7-11
发表于 2015-7-28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myfop 发表于 2015-7-19 16:50
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大部分同意楼主的说法,但有两点持保留意见。1.胆机设计的好,确实是比一般的晶体管功 ...

一个是音频运放,一个是通用运放,怎么能比,4558是高频衰减把,,由于通用运放要考虑到直流放大,所以电路结构不同,不是一个概念好吗?

0

主题

8

好友

4817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4021
帖子
4958
精华
0
经验
4817 点
金钱
4709 ¥
注册时间
2007-6-26
发表于 2015-7-29 0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我来也 于 2015-7-29 02:24 编辑
xu_qing@163.com 发表于 2015-7-28 15:59
人耳朵能感觉到的变化,仪器肯定能测出来,可是能测试出来的变化,耳朵不一定能感觉到,个人感觉我可以听 ...


为什么每次都要反反复复普及这种发烧友入门ABC涅

                                                    超高频段到底有没有用

成年人大多数听不到16K以上的超高基频信号,做静态点频播放的话,或许你听不到,但音乐信号可不是简单的点频,超高信息包含在音乐里的话,就会与其它可闻频段信号相互调制,这种差频就落在了可闻频段,你就完全能够感受得到了。超高以及高频上段的存在对于音乐音色的变化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虽然您不一定能听到超高频本身,但由于它们的存在而导致了音乐其它部分的变化,这种变化只要是个听力正常的人就一定能感知的!

可以做个很简单的实验:

很简单,你用PC里的播放软件当音源,用里面自带的EQ,切除或者拉低16KHZ以上信号,
你用一个高频信息比较丰富的音乐碟再放放看,听听声音到底有没有走样?

如果你还是完全没有感觉,那我只能无语了!

56

主题

28

好友

5428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2558
帖子
5321
精华
0
经验
5428 点
金钱
5303 ¥
注册时间
2009-1-3
发表于 2015-7-29 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也 发表于 2015-7-29 02:04
为什么每次都要反反复复普及这种发烧友入门ABC涅

                                             ...


只为这一段话回复;既然这些调制,都落在可闻的频段上,那么,录音自然就可以录到.......

我再作更多的的分析,就变得多余了,

3

主题

0

好友

117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796254
帖子
114
精华
0
经验
117 点
金钱
111 ¥
注册时间
2015-7-11
发表于 2015-7-29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u_qing@163.com 于 2015-7-29 10:25 编辑
我来也 发表于 2015-7-29 02:04
为什么每次都要反反复复普及这种发烧友入门ABC涅

                                             ...


高人,呵呵,我说的是1%失真而言,老兄误解我的话了。比如说一个喇叭在2KHZ有个-1DB谷,我们都知道3DB就是一倍的声压了,可是这个谷我们是基本上是听不出来的,我想1DB怎么也比1%的指标大,以前没有机会听好的音乐,主要是器材问题(桌面200左右的音箱,老兄懂得),现在换器材了,光纤加解码器加功放加书架箱,普通器材,大约成本在5000左右,音箱是制作的,大概效果如何老兄大致也能估计能放出什么水平,那么,我现在对电脑里的音乐要求高多了,基本上是每首压缩小于8M得曲子不再听了,大部分都是音轨或不压缩的了,因为压缩格式明显高低频都衰减了很多,而且在其他地方明显能听出串音,干扰了,不压缩得曲子,就是把高低音都衰减到0都比压缩了的好听。
我是用foobar2000,放的音乐,我用扫频信号测试了一下,我的耳朵再14KHZ正常,16KHZ衰减到听不到,那么,我其实在频谱里是能听到20KHZ得音乐,因为频谱是一回事,声谱又是一回事,声音是相互叠加,抵消、交叉后,在这个时间点的声压而已。如果要把能听到的声音重放差不多,其实高频最少也要到16KHZ得一倍以上也就是32KHZ,就这样我们在听演唱会的感觉还是和音箱发出的声音不一样

12

主题

5

好友

677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740800
帖子
656
精华
0
经验
677 点
金钱
641 ¥
注册时间
2014-8-16
发表于 2015-7-29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也 发表于 2015-7-29 02:04
为什么每次都要反反复复普及这种发烧友入门ABC涅

                                             ...

很认同你的观点

278

主题

6

好友

404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796384
帖子
12945
精华
0
经验
404 点
金钱
117 ¥
注册时间
2015-7-13
发表于 2015-7-29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太好了顶一下

0

主题

8

好友

4817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4021
帖子
4958
精华
0
经验
4817 点
金钱
4709 ¥
注册时间
2007-6-26
发表于 2015-7-29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我来也 于 2015-7-29 14:36 编辑
ed168 发表于 2015-7-29 03:27
只为这一段话回复;既然这些调制,都落在可闻的频段上,那么,录音自然就可以录到.......

我再作更多 ...


您应该知道音响设备的频宽应当超越录音一定的余量才能比较理想的做到高保真重放,看看各类高保真功放、解码器的咂舌频宽,难道设计师都是吃饱了没事做?
以前限于扬声器技术的制约,音箱这个末端环节成为了高保真重放的瓶颈!
现在无论是材料还是工艺都能够轻松支撑高频扬声器的大频宽,各类Hiend品牌都已运用了这类新技术的高频扬声器,甚至连世霸这样的腐朽之声的老顽固都在微博里宣称要把它家几个最著名的型号统统升级为铝带高音

再简单不过的测试,用高频信息丰富的录音,你切掉16KHZ以上的频段,同未CUT的原始信号做A--B--A的对比试听看看

要是您依然觉得完全一样,那我只能恭喜您可以省钱了

56

主题

28

好友

5428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2558
帖子
5321
精华
0
经验
5428 点
金钱
5303 ¥
注册时间
2009-1-3
发表于 2015-7-29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也 发表于 2015-7-29 14:23
您应该知道音响设备的频宽应当超越录音一定的余量才能比较理想的做到高保真重放,看看各类高保真功放、 ...

前辈,我只是出于学习的态度向你讨教,只是针对那个疑问;超高频的调制,最终会落在可闻的声频上,那么,音乐作品必然会把它录下来,重播时,这种合成也会出现,如果音乐作品带有超高频成分,重播时,听音环境的不同,自然在可闻的声频上产生不同的调制,这不是重复了吗,而且不可控制.
另外,16k的切除,因为斜率问题,在可闻的声频上可能会引起衰减,以致试听不准确.我是这样做实验的,在人们聚精会神听音乐时,在现场不断开关驱鼠的超高频,他们毫无反应......你是采用减法,我是采用加法,

至于是否省钱,我是这样认为,单纯的超高频肯定是听不到,我是先把精力与金钱,投放在能听得到的低频上,二十几Hz的实实在在声频不能弄到手上,我是不急于追求那更高层次的超高频.

0

主题

8

好友

4817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4021
帖子
4958
精华
0
经验
4817 点
金钱
4709 ¥
注册时间
2007-6-26
发表于 2015-7-29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ed168 发表于 2015-7-29 15:04
前辈,我只是出于学习的态度向你讨教,只是针对那个疑问;超高频的调制,最终会落在可闻的声频上,那么,音 ...

前辈不好乱叫的

现场测试超高的听感,是需要挑选那些高频信息丰富的录音的。
那些老的古典录音当初录制的时候频宽就比较窄,不适合做这类对比。
还有口水歌之类,基本上也不太合适。
比较明显的是带有金属打击乐器的90年代之后的录音,还有Newage音乐类,我以前专门做过几次现场盲听试验,断开/接上超高,现场几乎所有的试听的朋友都说音色有变化,更有甚者有人居然说连音准都上移了!

当然,如果选用SACD做演示的话,甚至连平时几乎不听音乐的朋友都会明显感知到超高驳接与否的变化的

点评

谢谢回复!  发表于 2015-7-29 18:17

3

主题

2

好友

325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工业设计师

Rank: 4

UID
72755
帖子
331
精华
0
经验
325 点
金钱
323 ¥
注册时间
2009-1-4
发表于 2016-3-16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xu_qing@163.com 发表于 2015-7-28 16:35
其实,用仪表的镀银线材就不错,因为银的导电性能确实比铜好,差别0.06欧姆的线在6欧的喇叭面前是1%失真 ...

镀银没太大意义,纯铜镀锡足矣了。
一般来说听力范围是20~20K,这是针对标准单频正弦波信号而言的。
美国做过大量的医学测试,最后用了三角波和方波信号,甚至上了混合波形的信号。
最后得出非常精确的数据:人从幼年到老年,耳朵听力极限是16HZ到22KHZ范围。
因此,实际音箱出来的频响,可以平直的做到22K,就完事儿了。
而22K对于线材来说,仅仅只是低频而已。镀银都用不到。

5

主题

0

好友

181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768457
帖子
366
精华
0
经验
181 点
金钱
173 ¥
注册时间
2014-11-9
发表于 2016-3-16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理性发烧,适可而止,支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 鄂ICP备2025138941号-3 ICP证:鄂B2-20130019 公安局网监备:420100007348 邮箱:1343292467@qq.com )

GMT+8, 2025-11-6 01:21 , Processed in 0.12341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