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42
- 在线时间
- 297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1-2-2
- 阅读权限
- 50
- 精华
- 0
 
- UID
- 56425
- 帖子
- 117
- 精华
- 0
- 经验
- 142 点
- 金钱
- 122 ¥
- 注册时间
- 2008-9-30
|

楼主 |
发表于 2010-12-13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调试也只能择其要点简叙。几天来,打字以及转换图片格式,让我有些坐不住了。
36.5V稳压源:将3W 2Ω的Rb3换成0.5W 30Ω左右,RPb3调整到约8k左右
的位置。检查焊接无误即可通电。调整RPb1,在Rb3输入端电压为38.5V。调整RPb3,使输出电压达到36.5V。Rb3换回3W 2Ω电阻。待装在散热器上后再仔细统调。额定电流300mA,电流调整率小于1%。整机在最大输出时约需270mA。
四组大电流电源也应分别通电检查,输出空载电压约为37V左右。检查一下只为别装在散热器上再拆下来,16只管子拆一次很麻烦。
主板焊完除模块和大功率管之外的其它元件后,先调整缓冲器(12V)、直流伺服IC(12—15V)电压,以及低压差稳压器电压。调整RP5,使LDO输出36.0V。接入360Ω负载,电压下降应小于1%。否则改变R95的阻值。R95不宜取值过大,以免烧坏VT30。模块需50mA左右的电流,100mA的额定电流应是绰绰有余。
保护电路的调整:VT39、VT40焊好后接入CH4,引线要用耐高温绝缘导线。接通36V辅助电源,调整RP7,室温下IC10的2脚电压调到0.45V左右,加热VT39、VT40并监测其温度,80度左右时继电器触点释放,否则应调整RP7,重新设定室温下IC10的2脚电压。验证开机关机时继电器触点是否吸合或释放;在“OUT+”、“OUT-”端和地之间接入1.5V—2.5V(–1.5--–2.5)电压,验证继电器触点是否释放;过流保护的验证是从D、F点(VD11、VD13正极)和输出端之间,接入5V可调电压,从E、G点(VD12、VD14负极)和输出端之间,接入–5V可调电压,慢慢调整电压,看继电器触点是否释放。连接CH6和CH7,重复以上验证。温度监测要等大功率管固定在散热器上以后,再仔细调整。若要调整过流保护起始值,可改变R101 、R103的阻值。
焊好IC1、IC2、 IC3,按甲类无大环路负反馈方式,从R25与R26、R27与R28
的节点处连接反馈电阻,检查IC2的7、8、9、10脚对地电压应为1.45V—1.5V,8、9脚为正,7、10脚为负。调整RP1 、RP2,R25--R28上的压降约为0.65V为宜。若有示波器和信号源,观察R25与R26、R27与R28的节点处,有无自激、噪波大小以及输出波形。记得检查完后拆去以上焊接,恢复焊点原状。
焊好大功率管,将其固定在散热器上,接通电源,触摸各大功率管有无过热现象。若正常,3--5分钟后调整RP1 、RP2,使大功率管射极电阻上的压降为0.02V左右,各射极电阻上的压降会有差异,如果大功率管配对好,差别一般在5mV左右。待散热器微温再调整一次。在正负输出端之间接8Ω100W负载,输入端加1kNz音频信号,示波器观察输出信号。逐渐加大输入信号,射极电阻上的直流电压也在不断上升,这说明“同步偏置电路”已起作用。直到最大不失真输出时,射极电阻上的压降约0.09V左右。将输入信号回调四分之一,开机“烧”着,监测散热器温度,到80度时调整RP7,让温度保护起控。考虑到散热器的温度梯度,功放管温度会略大于80度,但不会超过90度。大功率管静态电流和温度保护的调整,可能需要反复几次才能搞定。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