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3073
- 在线时间
- 1868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5-9-12
- 阅读权限
- 100
- 精华
- 4
  
- UID
- 10083
- 帖子
- 3422
- 精华
- 4
- 经验
- 3073 点
- 金钱
- 1425 ¥
- 注册时间
- 2006-6-12
|

楼主 |
发表于 2007-7-19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
这个箱子的分频器已经微调了很长时间,按原设计,中音部分有衰减电路,就是这个电路影响了中音的清晰度以及低音的清晰度和动态,加上衰减,声场定位好,却使中低音的表现不清晰,暮气十足,整个频段的声音没有生气,不活泼,给人死气沉沉的感觉,三分频难调的关键就是这个承上启下的中音部分,真的牵一发而动全身。调整是个漫长的过程,听过的CD碟就有几十种,对各类音乐都要基本表现合格。调整是先从高音开始,高音4.7UF电容试了好几种,从SOLEN、ERO、WIMA、新德克、惠威杜希到一种不知名的大个黑色国产MKP电容,ERO、WIMA、新德克、某国产MKP电容均火气较旺,特别是ERO、WIMA,根本就和Q1不合拍,也许由于自己已是中年,希望音乐的表现细腻、全面、耐听,最后确定为法国苏伦,目的是降降惠威Q1的火气,播放弦乐不粗不燥,有粘滞感,能使人静下心来听音乐。中音部分取掉了衰减电路,再好的电阻还不如不用电阻,少个香炉少个鬼,给音乐的播放提供畅快的通道,电容原用惠威的10UF+2UF杜希电容,取掉衰减电路后就要调整电容的大小和协调音色,杜希电容虽然不错,但在中音播放的清晰程度上总体感觉不是很理想,暖调却稍有朦胧感,鼻音重,后来又试了上述几种电容的并联组合,还是不理想,最后用广西梁兄的意大利的ARCOTRONICS电容,声音直白清晰,很符合意大利人的性格,但人声的感情表现上少了点味精,不是我需要的,手头还有一对JENSEN电容,记得在深圳小皇处买的时候一只才230,今年又涨价了,看这势头,发烧的成本会越来越高,特别是舶来品,后来就组合为10UF意大利ARCOTRONICS电容+0.33UF丹麦JENSEN铜箔铝管电容,JENSEN电容为油浸电容,表现已有公论,透明度和细节一览无余,音色浓艳,感情表现很到位,两种电容强强组合,取掉衰减电路和组合电容终于找到了平衡点,即要使音乐表现的更自然、清晰、浓烈,还要不影响听感和声场的定位,特别是现代音箱的设计,如果没有声场的表现和离箱感,那就是很失败的设计。低音部分只有一只电感,这个电感对低音的速度、清晰度表现很关键,必须是高品质的无氧铜线绕制,线径不能少于12mm,以避免自身电阻过大影响传输,要求是喇叭阻抗的1/10。自己调整的原则就是小声和大声要一个样,不能小声正好听,大声就又燥又火,或者小声不好听,大声才好听,这些都有问题。至于整个系统的搭配,CD机是源头,唯有源头好了才有清晰的水,功放是关键,对大尺寸、大音圈的喇叭,没有控制力好的功放是不行的,限于自身的条件,还没机会用国产的几款旗舰试听,前几天搞到了一台天逸AD99,很适合自己的口味,低频控制力也不错。发烧没有尽头,暂时就这么过着吧。调整到此为止,写出这个过程,只是自己的一种经历和在DIY路上的磨练,也是检验十几年来自己是否在进步,很遗憾,已经赶不上时代的步伐了,检讨自己就是为了将来的进步,新的理论、新的办法不断出现,包括计算机模拟设计以及一些测试办法,都是适应时代的产物,就象本坛的okra和中山阿惕,他们才是领导这个DIY时代的精英。发烧的路要走就会越走越远,但我觉得自己该是享受生活的时候,毕竟人生有限,DIY不是生活的全部,但却可以给生活带来乐趣。感谢wzy728版主的厚爱加精,也感谢各位回贴的朋友,本箱设计制作纯属个人行为,限于条件没有测试曲线提供,只是一种探索,请勿仿制,就此封贴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