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主题

8

好友

4817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4021
帖子
4958
精华
0
经验
4817 点
金钱
4709 ¥
注册时间
2007-6-26
发表于 2010-8-23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要开盘口摆擂台

160

主题

7

好友

4287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25358
帖子
4235
精华
5
经验
4287 点
金钱
3416 ¥
注册时间
2007-8-1

社区贡献 论坛贵宾 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0-8-23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做就做彻底,连地线也切,不然意义不大,因为地线同样会形成通路
jmah168 发表于 2010-8-23 10:52

所言甚是,但继电器数量要翻倍了,机箱放不下啊。。。。。

16

主题

12

好友

5161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8608
帖子
4473
精华
3
经验
5161 点
金钱
4522 ¥
注册时间
2008-3-27
发表于 2010-8-23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力支持LZ.
不过这个A\B\C对比即使的出了什么结论,肯定还会有人反驳.不承认.
如果瞬时切换,前一个帖子就有所谓"瞬时切换导致听觉疲劳"的论点
如果间隔时间长,又有"人的耳朵的记忆时间只有5-10秒"的论点.
以上2种论点相互矛盾,让人无可适从,这可都是出自XX们的高论啊
所以我对于盲听,AB对比的结果的作用,表示悲观,HIFI界有很多潜规则,其中一条是永远不要试图通过盲听,AB对比得到一致的,明确的结论,永远不会有,即使是明显违背物理学基本原理,违背电子学,电工学,电声学基本法则的东西,你也休想用盲听,AB对比的结果来否定,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这是由于巨大的商业利益所决定的,盲听,AB对比的结果触犯了这些JS的利益,还有你的好吗?马上就有许多诸如"听觉疲劳"之类的理论由某些"专家"创造出来

0

主题

0

好友

-6

积分

禁言警告级 当前离线

Rank: 1

UID
200789
帖子
128
精华
0
经验
-6 点
金钱
120 ¥
注册时间
2010-5-13
发表于 2010-8-23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搬个凳子坐看

16

主题

12

好友

5161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8608
帖子
4473
精华
3
经验
5161 点
金钱
4522 ¥
注册时间
2008-3-27
发表于 2010-8-23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隔壁论坛有个斑竹,在他的热帖里说,"换掉XX音箱背后的短路插,换上XX牌的,声音效果提升30%",该斑竹可谓 '德高望重 "追随者众多,结果询问,有意购买者甚多,不是烧糊涂了,就是十足的PZ!恨不得抽他几个嘴巴子
这个短路插,LZ的设备可无法切换了吧?任何接线都比短路插的电阻大N倍啊

135

主题

3

好友

8619

积分

超级版主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11183
帖子
8227
精华
8
经验
8619 点
金钱
7504 ¥
注册时间
2006-8-3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优秀版主 乐于助人

发表于 2010-8-23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的耳朵的记忆时间只有5-10秒"?

人的耳朵不会记忆,大脑才会;
5-10秒的是听觉的“感觉记忆”(sensory memory),即回声记忆(echoic memory)。长时间的记忆可以持续终生,几十年前听到过的杀猪声,仍然可以回忆得起来,但那是一种抽象,一些概念的组合,并不具体和丰富,肯定记不得那头猪的叫声是三长两短还是两短三长还是别的什么叫法。19年前,也就是1991年五月,我在一个山寺小住。晚课后,一个壮年和尚“运功”敲起殿中的大鼓,我站在一旁看着,鼓声直撞胸口,荡气回肠,实乃终生难忘,可是今日回想起来,记起来的也就是几个概念化的感觉。

感觉记忆可以保持感觉刺激的精确表征,信息量远大于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即它是丰富而具体的。
但它还有个特点,很容易被新的感觉刺激所替代, 也可以说是不稳定的,所以与另一种观点并非完全矛盾。但……,但是,这种替代一方面取决于声音本身的物理相似性,另一方面取决于听者大脑对信息的组织,所以训练在这当中也会发挥它的作用。
另外由于感觉的相对性和记忆的不准确,物理刺激的差别越细微,越需要短的时间间隔去比较。比如用一只手去感觉两桶水的温度,A桶已知是22℃,B桶仅较A桶高或低1℃,怎样才能更准确地判断B桶是21℃还是23℃,是伸入A桶泡10分钟,然后拿出手过10分钟再泡到B桶?还是在A桶里泡3秒种,再马上伸到B桶?当然,这个比喻很不确切。
不过大家完全可以自己去比较。比如有个耳机(耳塞),声音肯定完全与音箱不同,同时放音,塞上耳机就基本听不到音箱的声音,而拔出耳机,就只能听到音箱的声音。这么做就可以做个最简单的实验了,并且训练如何“比较地”去听,发现怎样才能更有效地进行比较。

16

主题

12

好友

5161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8608
帖子
4473
精华
3
经验
5161 点
金钱
4522 ¥
注册时间
2008-3-27
发表于 2010-8-23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27# okra


OK斑竹的说法很对!

0

主题

0

好友

158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DIY菜鸟

Rank: 3Rank: 3

UID
109713
帖子
153
精华
0
经验
158 点
金钱
158 ¥
注册时间
2009-6-6
发表于 2010-8-23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隔壁论坛有个斑竹,在他的热帖里说,"换掉XX音箱背后的短路插,换上XX牌的,声音效果提升30%",该斑竹可谓 '德高望重 "追随者众多,结果询问,有意购买者甚多,不是烧糊涂了,就是十足的PZ!恨不得抽他几个嘴巴子
这个短路 ...大力支持LZ.
不过这个A\B\C对比即使的出了什么结论,肯定还会有人反驳.不承认.
如果瞬时切换,前一个帖子就有所谓"瞬时切换导致听觉疲劳"的论点
如果间隔时间长,又有"人的耳朵的记忆时间只有5-10秒"的论点.
以上2种论点相互矛盾,让人无可适从,这可都是出自XX们的高论啊
所以我对于盲听,AB对比的结果的作用,表示悲观,HIFI界有很多潜规则,其中一条是永远不要试图通过盲听,AB对比得到一致的,明确的结论,永远不会有,即使是明显违背物理学基本原理,违背电子学,电工学,电声学基本法则的东西,你也休想用盲听,AB对比的结果来否定,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这是由于巨大的商业利益所决定的,盲听,AB对比的结果触犯了这些JS的利益,还有你的好吗?马上就有许多诸如"听觉疲劳"之类的理论由某些"专家"创造出来
hya1951 发表于 2010-8-23 12:14

呵呵,是的啊,有些不着边际的调调看着着实可恨,可偏巧就有那么多人相信。

136

主题

1

好友

949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12984
帖子
2445
精华
0
经验
949 点
金钱
731 ¥
注册时间
2006-10-4
发表于 2010-8-24 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是一项大工程。江记,搞好记得通知我去听下。

128

主题

1

好友

3105

积分
     

罗宾汉 当前在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1222
帖子
5251
精华
0
经验
3105 点
金钱
2741 ¥
注册时间
2006-8-4
发表于 2010-8-24 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东西...会搞死人的哇

360

主题

5

好友

1万

积分

管理员 当前离线

万金油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8
帖子
21035
精华
18
经验
18146 点
金钱
14095 ¥
注册时间
2004-3-18

元老级 社区贡献 优秀设计 论坛版主

发表于 2010-8-24 0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力支持LZ.不过这个A\B\C对比即使的出了什么结论,肯定还会有人反驳.不承认.如果瞬时切换,前一个帖子就有所谓"瞬时切换导致听觉疲劳"的论点如果间隔时间长,又有"人的耳朵的记忆时间 ...hya1951 发表于 2010-8-23 11:36
呵呵,现象是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HIFI界,利益是存在的,但是什么现象动不动就联想并归罪于利益的想法是偏激的.

33

主题

13

好友

6452

积分
     

青铜剑侠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3344
帖子
6195
精华
0
经验
6452 点
金钱
6141 ¥
注册时间
2005-3-10
发表于 2010-8-24 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发烧了,难得糊涂啊!

16

主题

12

好友

5161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8608
帖子
4473
精华
3
经验
5161 点
金钱
4522 ¥
注册时间
2008-3-27
发表于 2010-8-24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几点建议
1.切换应可以在瞬时切换和延时切换之间选择,以满足"记忆时间"以及"耳朵疲劳"理论之间的矛盾
2.最好音源在切换后能重复播放
3.如是单片机控制,可以用随机函数来确定是A还是B,这样一个人也可进行盲听,彻底排除人为影响.

34

主题

0

好友

618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3695
帖子
465
精华
0
经验
618 点
金钱
290 ¥
注册时间
2005-3-30
发表于 2010-8-24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34

主题

0

好友

618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3695
帖子
465
精华
0
经验
618 点
金钱
290 ¥
注册时间
2005-3-30
发表于 2010-8-24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现象是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HIFI界,利益是存在的,但是什么现象动不动就联想并归罪于利益的想法是偏激的.
wzy728 发表于 2010-8-24 04:13

版主说得有道理。
我认为是:每个DIYER都有一个心理,对现在的器材有一些不满意,哪怕只有一点点,或是想换一个东西可能更加好,“想好上加好”于是花高价买了东西换上。在心理作用下,感觉变化很大,好很多。正因为这个心理,就有人利用。

72

主题

0

好友

3662

积分

版主 当前离线

认真的发烧友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093
帖子
3063
精华
4
经验
3662 点
金钱
2874 ¥
注册时间
2004-7-26
发表于 2010-8-24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几点建议
1.切换应可以在瞬时切换和延时切换之间选择,以满足"记忆时间"以及"耳朵疲劳"理论之间的矛盾
2.最好音源在切换后能重复播放
3.如是单片机控制,可以用随机函数来确定是A还是B,这样一个人也可进行盲听,彻底 ...
hya1951 发表于 2010-8-24 09:01


其实,切换后能重复播放,反复对比,是非常实用的。可自己闹闹明白,可大大降低抵御心理暗示的影响。

这种盲听切换是用于得出统计结果,克服心理暗示用的有效方法。应当仅用于研究及产品。
用来做市场或广告,必然形成闹剧。

160

主题

7

好友

4287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25358
帖子
4235
精华
5
经验
4287 点
金钱
3416 ¥
注册时间
2007-8-1

社区贡献 论坛贵宾 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0-8-24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做这东西本来就是用来自己研究用的,有些东西还是要自己实践了才明白个中原理
要实现切换后重复播放,光靠这切换器估计弄不来,前端是CD机的话应该可以设定AB区间重复播放的功能,在CD机自动重复的瞬间同时切换这样来配合吧。如果是用电脑软件播放就更方便了

136

主题

1

好友

949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12984
帖子
2445
精华
0
经验
949 点
金钱
731 ¥
注册时间
2006-10-4
发表于 2010-8-24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LZ.用电脑软件播放是十分方便。

2

主题

0

好友

208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17582
帖子
175
精华
0
经验
208 点
金钱
137 ¥
注册时间
2007-1-17
发表于 2010-8-25 0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好再把每次的声音录下来

160

主题

7

好友

4287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25358
帖子
4235
精华
5
经验
4287 点
金钱
3416 ¥
注册时间
2007-8-1

社区贡献 论坛贵宾 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0-8-25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晚就要做好了,连线很多啊,有点乱,开始担心干扰和接地问题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 鄂ICP备2025138941号-3 ICP证:鄂B2-20130019 公安局网监备:420100007348 邮箱:1343292467@qq.com )

GMT+8, 2025-11-13 10:35 , Processed in 0.140842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