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制作] 谈谈大漆,生漆,漆中之王与音箱

[复制链接] 查看: 21200|回复: 86

64

主题

0

好友

2021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3119
帖子
2216
精华
0
经验
2021 点
金钱
1924 ¥
注册时间
2006-10-8
发表于 2010-7-22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久以前看到过木工用大漆。他们用猪血老粉填补小的空洞,砂纸打磨后就直接上漆了。漆好的颜色很深,像黑的一样。
年代久远的大漆家具颜色就不一样了,经常擦到的地方颜色变成了紫红色,擦不到的地方颜色还很黑。
大漆有色的,刷的次数越多,颜色就越深。
大漆不好操作,几年前做了个花架,问厂里的朋友要了点大漆,因不得要领,结果把面子刷花了。
没有经验的朋友慎用。

0

主题

0

好友

63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大虾

Rank: 3Rank: 3

UID
119412
帖子
186
精华
0
经验
63 点
金钱
63 ¥
注册时间
2009-7-21
发表于 2010-7-22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吃到螃蟹啦!

16

主题

12

好友

5161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8608
帖子
4473
精华
3
经验
5161 点
金钱
4522 ¥
注册时间
2008-3-27
发表于 2010-7-22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漆是福建的特产啊,OK斑竹是福建的?
我的祖籍是福建福州的,记得小时侯家里有一对生漆的皮枕头,真是绝品,夏天用非常凉爽,几十年光亮如新

135

主题

3

好友

8619

积分

超级版主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11183
帖子
8227
精华
8
经验
8619 点
金钱
7504 ¥
注册时间
2006-8-3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优秀版主 乐于助人

发表于 2010-7-22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正是福州的。

虽然这里的漆器是最有名的,但事实上福建并不出产生漆,生漆都是西部运过来的。福建有许多野生漆树,为什么不割漆,就不晓得了。

16

主题

12

好友

5161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8608
帖子
4473
精华
3
经验
5161 点
金钱
4522 ¥
注册时间
2008-3-27
发表于 2010-7-23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正是福州的。

虽然这里的漆器是最有名的,但事实上福建并不出产生漆,生漆都是西部运过来的。福建有许多野生漆树,为什么不割漆,就不晓得了。
okra 发表于 2010-7-22 22:20

生漆的感觉是比最好的钢琴漆更好更亮,是做工艺品的好东西,我外祖父家曾做过着方面的营生,不过据我妈说,生漆会"咬人",接触生漆会产生非常严重的过敏,对极少数过敏体质的人可能是致命的,大家要小心喔

135

主题

3

好友

8619

积分

超级版主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11183
帖子
8227
精华
8
经验
8619 点
金钱
7504 ¥
注册时间
2006-8-3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优秀版主 乐于助人

发表于 2010-7-23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据说有的人会有非常强烈的反应,下面是一个清代名医叶桂诊治生漆过敏的故事:

  清朝年间,有一位青年即将洞房花烛夜却得了一种怪病。往日清秀的脸肿得变形,明亮的眼睛也被极度浮肿的眼睑遮盖得不见了踪影,头大如斗,笔挺挺的新婚礼服再也无法容纳肿胀而又布满疹子的躯体。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使新娘甜蜜的心好像被黄柏汁泡过一样苦不堪言。家人震惊之后赶紧去请清代名医——叶桂。  

  叶桂诊病有个特点,凡诊一病,一定要弄清病由。他为新郎诊脉,六脉平和,只是略有一点虚弱。觉得这病有点蹊跷,便仔细沉吟起来。不知不觉,时已近晌午,他感到有些饿。就让人在病人的床前摆下饭菜,对着病人吃起来。只见病人用手指使劲掰开肿胀的眼睑,直愣愣地看着他吃饭。叶医生问道:“你想吃东西吗?”病人说:“很想吃,只是医生都告诉我不能吃。”“没关系,想吃就吃吧!”叶桂说着,吩咐家人为他盛上饭菜,只见病人大口大口地吃得十分香甜。叶桂越发觉得奇怪,沉思了良久,便把目光移开了病人,扫视了一下房间。忽然,他发现床、衣柜、桌子、椅子是全新的,而且嗅到一股熏人的漆味,顿时,他恍然大悟。于是,命令家人把病人搬出新房,又派人到集市上买了几斤鲜螃蟹,捣烂成粥样,然后遍敷病人身上。不到两天。病人肿消疹退。原来,新郎是中了漆毒。

我初次过敏时,母亲说要用茶籽油搽,说见过一个漆工过敏,脸肿得象猪头,就是用茶籽油搽的。我试了,没啥效果,可能以前缺医少药吧。还是荐我的肝素钠软膏。

33

主题

13

好友

6452

积分
     

青铜剑侠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3344
帖子
6195
精华
0
经验
6452 点
金钱
6141 ¥
注册时间
2005-3-10
发表于 2010-7-23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新郎是中了漆毒。”还好,不是“妻毒”。超级版主的经历挺丰富的,我还不会弄木工,有很多东西要学习。

135

主题

3

好友

8619

积分

超级版主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11183
帖子
8227
精华
8
经验
8619 点
金钱
7504 ¥
注册时间
2006-8-3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优秀版主 乐于助人

发表于 2010-7-23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27# lf00516


一起学习

94

主题

0

好友

2917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声韵音响-诚信 专业 实力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2825
帖子
4979
精华
0
经验
2917 点
金钱
2728 ¥
注册时间
2006-9-28
发表于 2010-7-23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O版原来玩这个去了,我说这么久怎么没有作品呢?

10

主题

0

好友

294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6017
帖子
3050
精华
4
经验
2942 点
金钱
2232 ¥
注册时间
2008-2-22
发表于 2010-7-23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贴学问可真大。感谢O版的经验。

51

主题

4

好友

3607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27210
帖子
5218
精华
0
经验
3607 点
金钱
3439 ¥
注册时间
2007-9-15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10-7-23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正是福州的。

虽然这里的漆器是最有名的,但事实上福建并不出产生漆,生漆都是西部运过来的。福建有许多野生漆树,为什么不割漆,就不晓得了。
okra 发表于 2010-7-22 22:20

我的家乡广东梅县乡下也有许多野生漆树也不割漆,也曾经过敏过,奶奶给炒了韭菜炒饭吃好象也没有什么效果。在深圳也见到有许多野生漆树,还经常看到不懂的人摘来玩看到都会提醒这个树是漆树不能玩有可能过敏会很严重的。

135

主题

3

好友

8619

积分

超级版主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11183
帖子
8227
精华
8
经验
8619 点
金钱
7504 ¥
注册时间
2006-8-3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优秀版主 乐于助人

发表于 2010-7-23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O版原来玩这个去了,我说这么久怎么没有作品呢?
tanzheng 发表于 2010-7-23 11:02


走火入魔了

2

主题

0

好友

456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69918
帖子
815
精华
0
经验
456 点
金钱
454 ¥
注册时间
2008-12-20
发表于 2010-7-23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能用上生漆的家私已经不是平常的家私了,属高档家私,生漆的历史非常悠久,古代的宫廷用具,基本上就生漆的,而制作优良的生漆,呈现在你面前的将不是木制品,而是件艺术品,光泽柔和,耐磨行良好,用手触摸感觉像玉器,且越摸越滑,这是其他漆类无法达到的,目前华润剂脂漆还算可以用,其他的不详

135

主题

3

好友

8619

积分

超级版主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11183
帖子
8227
精华
8
经验
8619 点
金钱
7504 ¥
注册时间
2006-8-3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优秀版主 乐于助人

发表于 2010-7-23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贴学问可真大。感谢O版的经验。
zerosystem 发表于 2010-7-23 11:05


好象还没说什么,哈。

漆艺是另一类更为博大精深的学问,都几千年了不是。可惜,上个世纪开始,慢慢从国人视野中消失,反而在日本光大了。
西方人把瓷器叫china,却把同样是中国起源的漆器叫japan,殊不知japan的漆艺都是从china传过去的。

10

主题

0

好友

294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6017
帖子
3050
精华
4
经验
2942 点
金钱
2232 ¥
注册时间
2008-2-22
发表于 2010-7-23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漆器和日本的国名相同。
在日本发扬光大了其实也是好事。至少这个东西没有消失。
但是一想到被一万只蚊子叮。。毛都竖起来了

135

主题

3

好友

8619

积分

超级版主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11183
帖子
8227
精华
8
经验
8619 点
金钱
7504 ¥
注册时间
2006-8-3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优秀版主 乐于助人

发表于 2010-7-23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东西不可能消失,现在被用得越来越广泛。从传统的瓢盆碗筷,椅凳案几,杯盏笔砚等,扩展到首饰,钟表,钢笔,打火机,甚至用于个人电脑的涂饰。只是似乎离大众越来越远,离国人越来越远。

53

主题

42

好友

3397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34076
帖子
5299
精华
1
经验
3397 点
金钱
3275 ¥
注册时间
2008-1-15

社区贡献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10-7-23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家里有父辈传下来的大漆家具,不知道有多少年的历史了,漆皮也已经失光,甚至有点裂纹。

另外,有一个疑问,大漆的颜色是怎么得到的?常见的都是红色,也有黑色的,只能红黑两色吗?

53

主题

42

好友

3397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34076
帖子
5299
精华
1
经验
3397 点
金钱
3275 ¥
注册时间
2008-1-15

社区贡献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10-7-23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正是福州的。

虽然这里的漆器是最有名的,但事实上福建并不出产生漆,生漆都是西部运过来的。福建有许多野生漆树,为什么不割漆,就不晓得了。
okra 发表于 2010-7-22 22:20
我的家乡广东梅县乡下也有许多野生漆树也不割漆,问胆 发表于 2010-7-23 11:27



应该是市场原因吧,不知道去哪里卖,割了有什么用呢?

135

主题

3

好友

8619

积分

超级版主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11183
帖子
8227
精华
8
经验
8619 点
金钱
7504 ¥
注册时间
2006-8-3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优秀版主 乐于助人

发表于 2010-7-23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有一个疑问,大漆的颜色是怎么得到的?常见的都是红色,也有黑色的,只能红黑两色吗?
于博文 发表于 2010-7-23 12:32

  生漆制成的各种大漆原料也是极为丰富的,常见的就有提庄漆,红锦推光漆,黑推光漆,各色推光漆,明漆,罩金漆等等。
  汉语中描述黑的一个形容词叫漆黑,其实生漆干燥后是深棕褐色的,接近黑色,但不是真正的黑。要得到其他颜色的大漆,必须经过一定的加工。最常见的黑色大漆,是加入铁,铁离子与大漆的主要成分漆酚结合,呈现极深的颜色,看起来就真得黑了。朱漆,朱门酒肉臭的朱,,也就是所谓的中国红,是在大漆中加入矿物朱砂。最古老的色漆差不就这些了。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黄绿兰等色漆,也是加入不同颜色的矿物得到。这个时期,髹漆行业受到诸候贵族们的重视,有专门的ZF机构来管理这个行当。比如影响很多中国人-包括我-思想的庄周,就当过漆园吏,负责看管漆树(怎么感觉像孙悟空养马)。
  随后,到汉代,漆艺空前发展,被认为是中国漆艺史上的黄金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各种表现技法开始变得丰富,又有金银加入。而在这之前,漆艺已经东传到韩国日本等。当然,他们肯定不承认,认为漆艺是他们首创的,相信至少韩国人会这么说,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漆器,是中国河姆渡朱漆木碗,它成形于七千年前,但它肯定不是史上第一件漆器。
  上面说的是色漆。还有透明漆。如水一般清澈透明的大漆是不存在的,只能通过精炼,并加入桐油,藤黄等辅料,冲淡淡其棕褐色调得到近似透明的大漆。这是生漆主要成分漆酚自身的特性决定的,酚氧化为醌必定呈现红棕色。因此,一切宣称有秘法可以制出全透明大漆的,如同宣称只靠金耳朵便完成调试的“有毒”电声器材设计一样,都可以认为是忽悠。

135

主题

3

好友

8619

积分

超级版主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11183
帖子
8227
精华
8
经验
8619 点
金钱
7504 ¥
注册时间
2006-8-3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优秀版主 乐于助人

发表于 2010-7-23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透明大漆,想起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事。
  现在漆画很流行,但我在福州漆艺城看到的许多漆画,问在场的师傅,表面罩的是不是大漆,师傅们都很干脆地说是聚胺脂。非常遗憾,这些一幅报价几千几万的艺术品居然使用了聚氨脂罩明,不用多少年,就会黄变,甚至剥落,必将面目全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 鄂ICP备2025138941号-3 ICP证:鄂B2-20130019 公安局网监备:420100007348 邮箱:1343292467@qq.com )

GMT+8, 2025-11-11 23:46 , Processed in 0.153213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