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主题

0

好友

625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24326
帖子
1110
精华
0
经验
625 点
金钱
624 ¥
注册时间
2007-7-5
发表于 2009-3-27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謝謝!下了慢慢研究

0

主题

0

好友

660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90024
帖子
580
精华
1
经验
660 点
金钱
640 ¥
注册时间
2009-3-21
发表于 2009-3-27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ya1951 于 2009-3-27 15:25 发表
针对冰蒜关于分频相位问题的讨论,OK版不用自己讲,X版的文章就是最好答案

l老兄以后看帖子要认真一些,我可从来没有说过我可以做到没有相位失真,这是我说过的话((我这个6DB线性分频技术并不是没有相位失真,而是相位失真比较小,而是一条慢慢向后滞后的平滑线,主要优点是在分频点的相位合成比较好,声音比较不会再分频点处互相调制而产生瞬态互调失真)),使用动圈式扬声器和使用电容与电感来分频,在理论上就根本就不可能实现没有相位失真!!

16

主题

12

好友

5161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8608
帖子
4473
精华
3
经验
5161 点
金钱
4522 ¥
注册时间
2008-3-27
发表于 2009-3-27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冰山上一棵蒜 于 2009-3-27 15:39 发表

l老兄以后看帖子要认真一些,我可从来没有说过我可以做到没有相位失真,这是我说过的话((我这个6DB线性分频技术并不是没有相位失真,而是相位失真比较小,而是一条慢慢向后滞后的平滑线,主要优点是在分频点 ...

请仔细看X版文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分频特性要看声滚降特性,光看电路的阶数得不出正确结论.
2.一阶分频电路并不能保证声音-6db衰减特性,除非喇叭频响远远超过工作区间.
3.声相位特性与声衰减(滚降)特性相关.
这是X版的观点,本人是菜鸟

0

主题

0

好友

660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90024
帖子
580
精华
1
经验
660 点
金钱
640 ¥
注册时间
2009-3-21
发表于 2009-3-27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说是我见过的比较有见地的文章,但对相位的分析还不够深入,声音最后合成时的声相位还受多方面的影响,如喇叭音盆物理型状和材料对声音相位的延时和各个分频的喇叭到听音位置(人耳)之间的距离的影响,还有就喇叭而言声音从低频到高频,各个频率的相位起始点也不一样,等等。
头像被屏蔽

7

主题

0

好友

298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1018
帖子
258
精华
0
经验
298 点
金钱
205 ¥
注册时间
2004-7-13
发表于 2009-3-27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63

主题

2

好友

4073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357
帖子
5969
精华
2
经验
4073 点
金钱
3015 ¥
注册时间
2006-4-2
发表于 2009-3-27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文章

27

主题

0

好友

3193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1332
帖子
3925
精华
0
经验
3193 点
金钱
3081 ¥
注册时间
2007-4-6
发表于 2009-3-27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改天有时间仔细学习学习

40

主题

3

好友

2277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创业青年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0473
帖子
2256
精华
0
经验
2277 点
金钱
2144 ¥
注册时间
2007-3-19
发表于 2009-3-27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okra 的帖子

灌水要扣分的啊。。

0

主题

0

好友

66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33362
帖子
70
精华
0
经验
66 点
金钱
66 ¥
注册时间
2008-1-3
发表于 2009-3-27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麻烦了,不仅看不懂,还越看越想睡,看来这东西以后可以当催眠用。

64

主题

0

好友

2021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3119
帖子
2216
精华
0
经验
2021 点
金钱
1924 ¥
注册时间
2006-10-8
发表于 2009-3-27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啊,看明白了,平时遇到的许多问题也就明白了。很有指导意义

135

主题

3

好友

8619

积分

超级版主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11183
帖子
8227
精华
8
经验
8619 点
金钱
7504 ¥
注册时间
2006-8-3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优秀版主 乐于助人

 楼主| 发表于 2009-6-2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改了一下标题,虽然改后的标题并不贴切。

0

主题

0

好友

970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72225
帖子
908
精华
0
经验
970 点
金钱
884 ¥
注册时间
2009-1-1
发表于 2009-6-2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先下了,慢慢看,

另外感谢‘老方’贴出来方便讨论

0

主题

0

好友

970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72225
帖子
908
精华
0
经验
970 点
金钱
884 ¥
注册时间
2009-1-1
发表于 2009-6-2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说几点:
1,扬声器系统最主要是(一定失真度下)通带内声压和瞬态响应特性;

2,分频点的合成声相位会影响其左右两端乐音的音色,也会影响声压频响,但声压的问题可以通过调整分频网络在电域加以补偿,而声合成相位(其实也是声压,不过相比微观一些)的问题,我们通过调整两个相关扬声器的声平面的相对距离,在声域加以解决-----就是区别不同问题施加不同办法;

3,对于阻抗,毕竟他不是第一性的,用不着专门花精力特意解决-----实际上影响喇叭输出声压的,也就电压(电流)而已;从喇叭外部看,你加接了阻抗补偿,但其实改变不了其内在属性(除非你改动喇叭结构元件参数)------这有些类似弹簧在外力作用下的表现------反倒会使包括喇叭在内的网络相位情况变得复杂,不一定划算;再说,当代放大器一般而言是不太计较正常范围内阻抗变化的;因而,搞音箱分频而过于强调其阻抗要如何如何,起码思路和基础着眼点存在一些问题。

360

主题

5

好友

1万

积分

管理员 当前离线

万金油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8
帖子
21035
精华
18
经验
18146 点
金钱
14095 ¥
注册时间
2004-3-18

元老级 社区贡献 优秀设计 论坛版主

发表于 2009-6-2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冰山上一棵蒜 于 2009-3-27 16:28 发表
可以说是我见过的比较有见地的文章,但对相位的分析还不够深入,声音最后合成时的声相位还受多方面的影响,如喇叭音盆物理型状和材料对声音相位的延时和各个分频的喇叭到听音位置(人耳)之间的距离的影响,还有 ...


我算是脾气比较好的了,看了这个,也只能哼了——

360

主题

5

好友

1万

积分

管理员 当前离线

万金油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8
帖子
21035
精华
18
经验
18146 点
金钱
14095 ¥
注册时间
2004-3-18

元老级 社区贡献 优秀设计 论坛版主

发表于 2009-6-2 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很多观点我在玩LSPCAD的时候都已经认识到了,就是写不出这样观点和结论鲜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好文——这就是差距啊,不得不承认!

0

主题

0

好友

970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72225
帖子
908
精华
0
经验
970 点
金钱
884 ¥
注册时间
2009-1-1
发表于 2009-6-2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说是我见过的比较有见地的文章,但对相位的分析还不够深入,声音最后合成时的声相位还受多方面的影响,如喇叭音盆物理型状和材料对声音相位的延时和各个分频的喇叭到听音位置(人耳)之间的距离的影响,还有就喇叭而言声音从低频到高频,各个频率的相位起始点也不一样,等等。----冰蒜
======================================
其实,你大可以在这里就相位问题进一步阐述自己观点,不用言犹未尽、欲说还休

33

主题

0

好友

1202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831
帖子
1648
精华
1
经验
1202 点
金钱
939 ¥
注册时间
2004-10-14
发表于 2009-6-2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好文,就是脑子有点转不过来,要慢慢看

0

主题

2

好友

515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27852
帖子
620
精华
0
经验
515 点
金钱
515 ¥
注册时间
2007-9-28
发表于 2009-6-2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图小了点,确实要慢慢看,还要慢慢消化

33

主题

13

好友

6452

积分
     

青铜剑侠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3344
帖子
6195
精华
0
经验
6452 点
金钱
6141 ¥
注册时间
2005-3-10
发表于 2009-6-2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计算结果当然是不准确的,作为参考是 没有问题的。

135

主题

3

好友

8619

积分

超级版主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11183
帖子
8227
精华
8
经验
8619 点
金钱
7504 ¥
注册时间
2006-8-3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优秀版主 乐于助人

 楼主| 发表于 2009-6-2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要说的恰恰是……很有问题。不过,不同的人有不同标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 鄂ICP备2025138941号-3 ICP证:鄂B2-20130019 公安局网监备:420100007348 邮箱:1343292467@qq.com )

GMT+8, 2025-11-9 16:35 , Processed in 0.137852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