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0
- 在线时间
- 510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7-9-3
- 阅读权限
- 20
- 精华
- 0

- UID
- 42942
- 帖子
- 91
- 精华
- 0
- 经验
- 77 点
- 金钱
- 77 ¥
- 注册时间
- 2008-5-12
|
原帖由 午影 于 2008-5-29 10:43 发表 
1:针对静态电流确定一文,我只想问一点,如果一台机的静态电流一经设定,在正常情况下是不是不会变,那么按上文计算,4欧负载的功率是8欧负载的功率的一半,也就说功率与负载是正比,但纵观国内国际放大器,在摧动力可行 ... 原帖由 午影 于 2009-1-1 08:28 发表 
这是针对有人提出A类机是以电压计算功率而说的,君不见很多A类机是低电压大功率的吗,象最近的JC3供电也是AC15伏,《无线电与电视》2008年10期26页何庆华的文章,A类机的输出功率是以电流计算,这样才能符合能 ... 原帖由 午影 于 2009-1-8 21:39 发表 
PASS说的不错,AX热机与冷机声音差别非常明显,现在热稳定后每机电源功耗450W左右,以前有讨论过本机的输出功率问题,
如果用电压计算,只有30W左右,难道效率只有6.7%????
何庆华前辈在《无线电与 ...
不知你是不是电子专业的,我尝试讲解一下。电压是产生电流的根本,没电压哪来电流,电压决定了喇叭所达到的最大功率。你的静态电流不管有多大,电流流过喇叭产生的压降是不会高过电源电压的。就ac15v来算吧,整流后是15*1.4=21V,减去整流管的压降,取直流U=20V。如果这20v都加在R=8欧姆喇叭上,能产生的最大电流I=20/8=2.5A,对正弦波来说U跟I就是喇叭上的峰值电压和峰值电流,这时8欧姆能获得的最大有效功率P=U*I/2=U*U/2R=I*IR/2=25W。
以BTL电路为例子,如果要做A类电路,四个晶体管静态电流=2.5/2=1.25A,刚好保证喇叭能获得2.5A峰值电流。如果四个管取2.5A电流,根据对称和电桥原理,如果一对角的晶体管电流从2.5减少为0,另外对角的晶体管电流会从2.5增加到5,这时流过喇叭的电流就会为5A,产生的电压为5*8=40V,远高于电源电压,这样喇叭真的可以用来发电了,实际是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当一对角晶体管的电流减少到1.25A,另一对会达到3.75A,这时流过喇叭的电流为3.75-1.25=2.5A,压降为2.5*8=20V,加在3.75A晶体管上的电压就为零,进入饱和区,不再具备放大作用。多出来的1.25A的余量就这样浪费掉啦,一般为了保证不失真,静态电流取10%到20%的余量,1.3~1.5A,少了会失真,多了会浪费功率。接着算电源的功率,还是按理想的静态1.25A来算吧,四个管是两个串联再并联,所以总静态电流是1.25+1.25=2.5A刚好就是喇叭能达到的峰值电流,这时电源的功率为20*2.5=50W,直流电源到喇叭的效率就是25/50=50%,桥式整流的效率理想为80%,变压器效率为90%,所以A类放功放的效率为90%*80%*50=0.36。再预留10%~20左右的不失真余量,10%~20%的功率余量,A类功放的效率为25%就不足为奇了。所以要在8欧姆喇叭上得到不失真的25w功率,A类功放的变压器的功率要用100w。
不知道你看明白没有,是供电电压和喇叭阻抗决定了功放的设计输出功率,再根据这个功率和要设计的功放类别(A、AB、B)来决定晶体管的静态电流和电源变压器功率。不信你可以用软件仿真一下。
如果喇叭换成是4欧姆的,电压不变,那P=U*U/2R=50W,A类功放的静态电流每管至少为2.5A(并联可以分摊),牛为200W。
如果是正负20v供电,4欧姆,那P=U*U/2R=40*40/(2*4)=200w,A类功放的静态电流每管至少为5A(并联可以分摊),牛为800W。
减少静态电流就是AB类,静态电流为零就是B类了,当然牛的功率也相应减少许多,因为这两类的工作效率提过了。
在电源电压和喇叭阻抗相同的情况下,OCL电路能达到的不失真功率理论上是BTL电路的四分之一,你自己推算吧。
实际计算不失真功率时还要考虑预留1v以上的压降给功率管,还有电源在大电流工作时,交流变直流的系数会小于1.414,所以要达到你要设计的不失真功率,电源电压还要相应提高几伏,所以有的人干脆用1.3来算交流变直流,这样算出的功率误差会少一点。其实对于大功率A类来说误差几w功率也不算什么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