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题

0

好友

569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微微地发烧

Rank: 5Rank: 5

UID
33763
帖子
570
精华
0
经验
569 点
金钱
569 ¥
注册时间
2008-1-10
 楼主| 发表于 2008-3-8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的绝缘和连线图,菜鸟朋友们,请注意一点,很重要:在看PDF元件脚位文档时,一般来讲元件的底视图都是把元件脚尖正对着你的眼睛所画出来的TO-3封装,就是大功率金封管的封装,脚位视图也是一样的,注意B E(左,右)的位置,别反了,这两个级在金封管的菱形中,比较靠近一个锐菱角。而不是在正中间。所以,当你和我一样菜,又跟我一样,用了单独的散热器时,在连线时请千万注意这一点,下面的连线图供交流。
散热器背面.JPG
大功率管和PCB连线图.JPG
IMG_1777.jpg

1

主题

0

好友

569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微微地发烧

Rank: 5Rank: 5

UID
33763
帖子
570
精华
0
经验
569 点
金钱
569 ¥
注册时间
2008-1-10
 楼主| 发表于 2008-3-8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图中这个金封管的套了红色胶管的脚位,是B脚,既是BASE,基极。     而另一个套了绿色管的是E极,就是emitter, 是发射级,或者射级。

绝缘部分到此告一段落。

66

主题

0

好友

2218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包修不好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6558
帖子
2870
精华
0
经验
2218 点
金钱
1683 ¥
注册时间
2006-12-28
发表于 2008-3-8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真是有心人、比卖板人都还说得详细、支持、学习。

1

主题

0

好友

569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微微地发烧

Rank: 5Rank: 5

UID
33763
帖子
570
精华
0
经验
569 点
金钱
569 ¥
注册时间
2008-1-10
 楼主| 发表于 2008-3-8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根跳线的制作安装容易,要说的是铜线粗时注意把两头的漆用刀使点劲刮净,刮净后用表打一下,顺便看一下阻值。另说明一点:对于比较粗脚的元件或连线,注意加热焊盘,这样对焊点的成型和焊接质量有重要意义。以我的为例:30瓦的烙铁,元件脚粗0.8毫米左右,把热好的枪头低在焊盘的孔眼边约4-5秒(此时元件脚已经插入孔位),然后用锡丝。一般都能很好的溶在焊盘上。捏锡丝的左手最好作半弧形移动一下,保证焊点的圆锥体形规则,如果焊盘加热不够或不加热就抵上锡丝,锡球会在元件脚上形成悬在孔位上方的小圆球,和焊盘不能很好黏住。反复这样的话,会损伤元件或影响其寿命。

1

主题

0

好友

569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微微地发烧

Rank: 5Rank: 5

UID
33763
帖子
570
精华
0
经验
569 点
金钱
569 ¥
注册时间
2008-1-10
 楼主| 发表于 2008-3-8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跳线制作,呵呵。
IMG_1781.jpg
IMG_1782.jpg
IMG_1784.jpg

2

主题

0

好友

663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11679
帖子
779
精华
0
经验
663 点
金钱
540 ¥
注册时间
2006-8-22
发表于 2008-3-10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真是很热心的,405的XD都受益匪浅啦,谢谢

1

主题

0

好友

569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微微地发烧

Rank: 5Rank: 5

UID
33763
帖子
570
精华
0
经验
569 点
金钱
569 ¥
注册时间
2008-1-10
 楼主| 发表于 2008-3-10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得不提的电感制作:很抱歉现在所知道的方法都是来自论坛。不过,相信大家看看这个东西之后会有一些安慰。
1179843853952911735.jpg
1179843854063594764.jpg
1179843854244128019.jpg
1179843854366349263.jpg
1179843854671161585.jpg

1

主题

0

好友

569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微微地发烧

Rank: 5Rank: 5

UID
33763
帖子
570
精华
0
经验
569 点
金钱
569 ¥
注册时间
2008-1-10
 楼主| 发表于 2008-3-10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个表头,80元左右,我在网上仅仅找到图片,它可以精确到0.01微亨,据说很好用。但是不知道哪里有?

1

主题

0

好友

569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微微地发烧

Rank: 5Rank: 5

UID
33763
帖子
570
精华
0
经验
569 点
金钱
569 ¥
注册时间
2008-1-10
 楼主| 发表于 2008-3-10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使用说明书

使用电压:9V-14V

测量范围:电容:0.1PF-1UF,电感0.01UH-1MH(手上最大的电感只有1MH,所以只测到1MH)

测量精度:小数点后两位.

使用前先检查三个按键都必需在弹起状态,然后接上电源,电源插头是内芯为正极,外芯为负极,有电压接反保护,接反的话无电压输入的,使用电压在6.5V-14V都可用.按下左边的按键(电源开关),然后最好开机几分钟使它工作稳定.再按下中间的按键(校准),液晶屏上就会显示1004.9P的字样,然后弹起校准按键,显示会出现00.00或00.05或-00.01等字样,此数值越接近0越好.然后把你要测的电容插到测试插座上,显示出来的参数就是该电容的容量.最好每次测量前都校准一下,以保证测量的准确度.要测电感的话只要把右边的按键按下,把要测的电感插到测试的插座上即可,显示的参数也就是该电感的电感量数值了.如要校准电感档的话,只要把测试插座上的两个测试点用一根联线短路,然后按下校准按键,就会显示150UH左右的基准电感数值.弹起校准按键后就能测电感了.

1

主题

0

好友

569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微微地发烧

Rank: 5Rank: 5

UID
33763
帖子
570
精华
0
经验
569 点
金钱
569 ¥
注册时间
2008-1-10
 楼主| 发表于 2008-3-10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是还能买到就好了,因为指标直逼千元的专业电桥。

1

主题

0

好友

569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微微地发烧

Rank: 5Rank: 5

UID
33763
帖子
570
精华
0
经验
569 点
金钱
569 ¥
注册时间
2008-1-10
 楼主| 发表于 2008-3-10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我又看见坛内一个资料:

1

主题

0

好友

569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微微地发烧

Rank: 5Rank: 5

UID
33763
帖子
570
精华
0
经验
569 点
金钱
569 ¥
注册时间
2008-1-10
 楼主| 发表于 2008-3-10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它说得很清楚了。很明白,容易制作。

405的电感作法.rar

73.04 KB, 下载次数: 377

1

主题

0

好友

569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微微地发烧

Rank: 5Rank: 5

UID
33763
帖子
570
精华
0
经验
569 点
金钱
569 ¥
注册时间
2008-1-10
 楼主| 发表于 2008-3-10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要注意的是:1.圈数算清楚。 2.绕紧  3.用软件来反复计算。验证。

电感量计算.rar

69.88 KB, 下载次数: 300

91

主题

0

好友

3809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188
帖子
3486
精华
0
经验
3809 点
金钱
2210 ¥
注册时间
2004-8-10
发表于 2008-3-10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看一德国电源3U/9A;5MM铁芯用1.3MM绕14匝.

1

主题

0

好友

569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微微地发烧

Rank: 5Rank: 5

UID
33763
帖子
570
精华
0
经验
569 点
金钱
569 ¥
注册时间
2008-1-10
 楼主| 发表于 2008-3-10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准的原因很多,有一部分都是作的不好造成的,比如,你的线直吗?空心直径算错0.1-0.2mm,值会明显不同。你缠紧没有?有无真正密绕?固定没?没有固定好,变形都会影响值。等等。

1

主题

0

好友

569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微微地发烧

Rank: 5Rank: 5

UID
33763
帖子
570
精华
0
经验
569 点
金钱
569 ¥
注册时间
2008-1-10
 楼主| 发表于 2008-3-10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大侠出马,最好的缠绕还是 air coiled的,因为空心更容易模仿。

1

主题

0

好友

569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微微地发烧

Rank: 5Rank: 5

UID
33763
帖子
570
精华
0
经验
569 点
金钱
569 ¥
注册时间
2008-1-10
 楼主| 发表于 2008-3-10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张可以说明点问题,相信你看得出来它的体积和匝数,我估计是0.7-0.8的线径。30匝。至少有11的内径。总之,我个人认为,可以用软件来计算。而且比较靠谱。其核心是一个电感计算公式。

22222222222222.rar

45.35 KB, 下载次数: 249

1

主题

0

好友

569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微微地发烧

Rank: 5Rank: 5

UID
33763
帖子
570
精华
0
经验
569 点
金钱
569 ¥
注册时间
2008-1-10
 楼主| 发表于 2008-3-10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区分一下线径的不同:粗的是1毫米。
IMG_1814.jpg
IMG_1811.jpg
IMG_1809.jpg
IMG_1808.jpg

1

主题

0

好友

569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微微地发烧

Rank: 5Rank: 5

UID
33763
帖子
570
精华
0
经验
569 点
金钱
569 ¥
注册时间
2008-1-10
 楼主| 发表于 2008-3-10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图中的电感,我认为使用的是0.8左右的线,当然,用软件来算,0.8-1.0的铜线,只要匝相同,做出的电感相差不大,可以自己研究那个软件,使用不同的线径替换试试。(后来测定是0.7的。)

1

主题

0

好友

569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微微地发烧

Rank: 5Rank: 5

UID
33763
帖子
570
精华
0
经验
569 点
金钱
569 ¥
注册时间
2008-1-10
 楼主| 发表于 2008-3-10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电感绕线请注意:1,你不可能把线真正绕紧(电感长是匝数乘以线直径理论值的1.09倍是手工绕制的很紧状态,在套软件计算时请务必考虑这一点。)2,绕线用的笔杆,应该有硬度,自己绕制时,用一段笔杆做骨架,将绕好的电感两头固定在笔杆上打出的孔眼里。 3,计算时候注意,D,既是直径,在软件算法是铜丝的中心直径而图纸是内径,所以在计算时务必考虑。比如:笔杆直径是10毫米,铜线直径1毫米,在软件D值中就要输入11毫米,如果是0.7毫米的铜线,则是10.7毫米,这点很重要,因为它比较影响到UH的值。而且diameter的关系比线径要大得多。这个软件要比较仔细地用才行。对3UH的那个,我有两个案例可供参考:1,粗线1.0的,密绕32匝,长34,2990.28nH.             2,细线0.7的,密绕27匝,长度21,3037nH.        笔杆粗9.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 鄂ICP备2025138941号-3 ICP证:鄂B2-20130019 公安局网监备:420100007348 邮箱:1343292467@qq.com )

GMT+8, 2025-11-7 19:07 , Processed in 0.135400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