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7

主题

0

好友

592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650772
帖子
569
精华
0
经验
592 点
金钱
533 ¥
注册时间
2013-12-23
发表于 2014-11-25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6P13P 发表于 2014-11-24 13:59
上不了图,
换浏览器后好了,如下是实物手绘图.

这个电路是双差分,输入级是这样,电压放大级也是。目的是想要将各种失真“抵消”,从而得到超低失真率。设计思想是不错。不过要达到想要的“抵消”失真的效果可不太容易!由于器件离散性的问题,元器件的选用是个很大问题。因此,业余爱好条件下是很不容易做到最好的。

7

主题

0

好友

592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650772
帖子
569
精华
0
经验
592 点
金钱
533 ¥
注册时间
2013-12-23
发表于 2014-11-25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6P13P 发表于 2014-11-24 13:59
上不了图,
换浏览器后好了,如下是实物手绘图.

就算是元器件都能解决了,温度引起的漂移问题也是大问题。还有线路的布局等等,要知道,好的线路只是成功了一半。如果是初烧,建议还是不要做这个电路为好。其实单差分也一样可以做得很好的,至少对于初烧来说,成功的机率更高一点。

7

主题

0

好友

592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650772
帖子
569
精华
0
经验
592 点
金钱
533 ¥
注册时间
2013-12-23
发表于 2014-11-25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qiuzhenaudio 于 2014-11-25 22:05 编辑

      反馈电容并电阻,那只电容是超前补偿,有人说这是防高频自激的,其实本人认为这是片面甚至是错误的。这个电容用得不好反而可能会引起高频自激(容量太大的话),而不用反而不会产生自激。
      这只电容用在这里的唯一目的只有一个(从三极管的交流等效电路,我们都知道,所有的三极管都存在输入电容。同时布线方面也难免会产生一定的分布电容),那就是抑制由于输入级负反馈端的那一只(双差分时应该是两只)三极管的输入电容,可能引起的闭环下超高频段(数十到百MHz级)的隆起而设立的(至于会不会产生超高频段的隆起或隆起多少,要看电路设计以及布线水平的高低)。

1

主题

0

好友

349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141458
帖子
573
精华
0
经验
349 点
金钱
346 ¥
注册时间
2009-10-21
发表于 2014-11-25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进来学习 围观

67

主题

2

好友

2353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2675
帖子
6052
精华
0
经验
2353 点
金钱
2308 ¥
注册时间
2009-2-23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6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6P13P 于 2014-11-26 10:27 编辑
东方奇云 发表于 2014-11-25 22:42
进来学习 围观


几个疑问:反馈电容并电阻的作用是什么?(是对地的那个电容),输入级B-C并电容作用是防振的吗?电压放大级已有并电容,这里是否多此一举?放大倍数可以这么低的吗?不懂!请教了

74

主题

4

好友

1845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55074
帖子
2481
精华
0
经验
1845 点
金钱
1763 ¥
注册时间
2008-9-19
发表于 2014-11-26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WALL-E 发表于 2014-11-24 14:17
有个形象名称:菱形差动。
是不是就是指这种模式?
不是,对称双差分而已,效果不好~~~

我是指电压放大级,输入就不说了...

9

主题

2

好友

789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218023
帖子
766
精华
0
经验
789 点
金钱
766 ¥
注册时间
2010-7-8
发表于 2014-11-26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6P13P 发表于 2014-11-24 15:46
再看看近来收到的美国放,带牛输出的,看看这个如何?因该是广播类的,但有4/8/6.2欧输出,做家用可以吗?

图是 ...

这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性能不佳。

67

主题

2

好友

2353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2675
帖子
6052
精华
0
经验
2353 点
金钱
2308 ¥
注册时间
2009-2-23
 楼主| 发表于 2015-3-27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6P13P 于 2015-3-27 11:55 编辑

广播功放(见7楼)已试音,音量超大,低频量感不足,高频柔顺,听口水歌合适,再就几个问题请教,:
1\反馈部分68K/680,明显增益过大,开一点音量就爆棚,后并56K后好多了,
2\输出级是集电极推挽输出,能否改成发射极推挽输出?对声音有什么影响?(见下图)
3\机是120Vac美国机,现用220/110转换变压器,测量次级电源电压为35vDC,该电压觉得有点低,属正常范围吗?
4\输出是两对并联推挽的,图少画一对输出大管.
LZKing.jpg
头像被屏蔽

34

主题

0

好友

1592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253274
帖子
7390
精华
0
经验
1592 点
金钱
1626 ¥
注册时间
2010-10-23
发表于 2015-3-27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33

主题

17

好友

4375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有时候我们自己有个新想法,就以为是自己发明了什么重大成果,其

Rank: 3Rank: 3

UID
910
帖子
4635
精华
0
经验
4375 点
金钱
4059 ¥
注册时间
2004-6-27

元老级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15-3-28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6P13P 发表于 2015-3-27 11:51
广播功放(见7楼)已试音,音量超大,低频量感不足,高频柔顺,听口水歌合适,再就几个问题请教,:
1\反馈部分68K/ ...

这类机器的瓶颈之一,就是那个推动牛,通常体积比较小的,还要流过直流,低频下限要受到影响.
还有这推动牛的作用是推动后面大管工作在共发射极组态的,一般输出电压不会很高,不适合把后面的功率输出级改成射极输出器的形式.

67

主题

2

好友

2353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2675
帖子
6052
精华
0
经验
2353 点
金钱
2308 ¥
注册时间
2009-2-23
 楼主| 发表于 2015-3-28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牛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 鄂ICP备2025138941号-3 ICP证:鄂B2-20130019 公安局网监备:420100007348 邮箱:1343292467@qq.com )

GMT+8, 2025-11-9 19:02 , Processed in 0.144962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