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制作] 也对音柱感兴趣了(大侠请进)

[复制链接] 查看: 14549|回复: 89

0

主题

8

好友

4817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4021
帖子
4958
精华
0
经验
4817 点
金钱
4709 ¥
注册时间
2007-6-26
发表于 2011-2-17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挺漂亮的

383

主题

3

好友

1753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89653
帖子
12033
精华
0
经验
1753 点
金钱
1614 ¥
注册时间
2009-3-20
发表于 2011-2-17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不错,很壮观,说说听感

143

主题

0

好友

1534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无名衔

Rank: 6Rank: 6

UID
46410
帖子
7234
精华
0
经验
1534 点
金钱
1448 ¥
注册时间
2008-6-26
 楼主| 发表于 2011-2-17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gorran 发表于 2011-2-17 14:21

你用的什么全频和高音能详细说一下吗?

156

主题

0

好友

738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146088
帖子
4009
精华
0
经验
738 点
金钱
698 ¥
注册时间
2009-11-8
发表于 2011-2-17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喇叭貌似比你找的那个好看些啊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9125321768

143

主题

0

好友

1534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无名衔

Rank: 6Rank: 6

UID
46410
帖子
7234
精华
0
经验
1534 点
金钱
1448 ¥
注册时间
2008-6-26
 楼主| 发表于 2011-2-17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站上翻看到一篇关于线阵列的 相关资料传上来给大家分享!
NEXO GEO 弧形线阵列系统应用浅释(二)
2006年6月29日 9:40  来源:佛山华南专业音响  

“马力”问题

    既然相干性是现场扩声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坚持使用多个声源呢?原因就是为了获得足够的声压级。举个例子来说,一个低频扬声器的输入功率为1瓦时,在距其1米的地方产生的声压级为98dB。如果这个低频扬声器的功率为1000瓦,那么它能够在距其1米的地方产生的持续声压级为128dB,峰值声压级则为134dB, 但在28米处的峰值声压级将会降为105dB。这个声压级可以令谈话变得困难,但没有震撼力。如果我们需要覆盖更远的距离(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不使用多个声源就没有足够的“马力”。

距离比率:“马力”问题的另一面

    假设我们不介意由多个声源所产生的干涉和不相干性,我们在听众区的后区获得足够的声压级,但是前区的情况又会怎么样呢?假设有一个28米长的大厅,其听众面是没有倾斜度的,那我们需要在距扬声器5到6米的地方设置一道屏障,以避免人们靠扬声器太近,因为太近了声压会使他们的耳朵疼痛。距扬声器7米的地方的峰值声压级为117dB,刚好是痛阀声压级。因此,可用的听众区只是21米(前后距离),距离比率为4:1,而前后的声压级相差12dB。

听众区的几何形状

    显而易见,要设计一个成功的音响系统,必须考虑听众区的形状。户外扩声的听众区的形状是最简单的:扇型或长方形的平面。圆形露天场所以及其他人工场所的听众面通常是带有一定斜度的。一条倾斜的直线通常可以粗略表示大多数建筑的听众面,但有一种建筑例外,那就是最早出现在18和19世纪的意大利的“婚礼蛋糕”式歌剧院。带倾斜度的座位布局虽然可以解决视线受阻的问题,但不能缩短听众区的长度。

水平阵列

    最近,你可能会在大多数的现场演出和许多固定安装的音响系统中看到由梯形箱子组成的两组水平阵列。这些阵列的指向通常是交叉的,因为这样可以使中央的听众区有一定的立体声场感。由于两个阵列的吊挂点或者叠放点一般是舞台的左右两边,所以2个阵列通常是“八”(toed out)字形状的。座位会延伸到墙边,但2个阵列绝对不能垂直交叉指向,因为这样会使舞台的声压太大,从而降低了系统的最大传声增益。在一个扇形的厅堂或圆形的露天场所,这种情况还不是很坏,在一个典型的“鞋盒式”的交响音乐厅,情况会变得非常糟糕: 壁将会产生很多反射(这种反射是交响乐必须两边墙的,但其损坏其他电声系统的音乐的音质)。
06062805[1].jpg

  



图一:理想扬声器的图案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因为这种水平阵列的这种整体不适用性,它们很难在整个观众区产生相干的、不染色的声音。图一是理想扬声器的图案,这图案是很平滑的,现实中的扬声器的图案跟上图是有很大区别的。图二是一对30°可阵列梯形扬声器的覆盖/频率图。
06062806[1].jpg



图二:30°可阵列梯形扬声器的覆盖/频率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在“鞋盒”式交响音乐厅里把90°的极坐标响应图(2,4,8kHz)叠加在一起,其结果如图三:
06062809[1].jpg



图三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上面交响乐厅里面的听众都能够听到声音但他们很可能弄不明白"演出的内容这些专为水平阵列设计的扬声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呢?这是因为相邻2个扬声器的声源并不是统一的,大多数座位区都存在着声程差,不同角度的声程差是不同的,声程差则会导致以上测量中的波谷和波峰的产生。
060628047[1].jpg

   



图四:导致声程差和干涉图案产生的因素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如图四所示,导致声程差和干涉图案的产生有3个因素。首先,压缩驱动器是有一定体积的,而且功率越大,其磁结构就越大(因此声程差就越大)。其次,这些驱动器是安装在箱体内的,这些箱体的箱板和内部体积的存在导致声中心的间隔距离更大;号筒也是有体积的物理体,它们不能在同一时间占有同一空间。最后,“恒指向”号筒的设计是把声中心置于衍射孔的开口,而衍射孔则位于号筒内部。因此,这两个扬声器的声中心距离几乎有一整个扬声器箱体那么大。

    第一套多个扬声器的音乐会扩声系统的图案控制很差,而且扬声器指向同一方向。与这些系统相比较,那些“恒指向”号筒式梯形扬声器组成的水平阵列已经有很大的进步。当时的扬声器系统就声压级而言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整个70年代和80年代的乐队和工程师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因而那些扬声器不能发挥它们应有的水平。因此,流行音乐会继续要求使用巨大的扬声器阵列。通常,阵列的每一列有5到6个扬声器,而这些扬声器的号筒指向正常的方向(直接向前)。弧形水平阵列的覆盖角度最大可达到300°,这样,中间的纵列扬声器几乎是相互指向的,而外面的纵列则通常会指向两边的墙壁。

    这样的系统当然可以产生震耳欲聋的声压,但它们却缺乏相干性。

水平阵列的前后区覆盖

    一言以概之:问题多多。最接近阵列的听众区的低频成分将非常多,而高音则从些这前区的上空掠过.前区补声和两侧补声扬声器的本来作用是覆盖阵列不能覆盖的空隙,但它们的存在使得阵列的声中心分离得更厉害,而且必须使用延时和均衡。

    由于空气对高频的吸收作用,听众区后区的高音也是不足。在正常的条件下(20°C/20%RH),50米距离空气吸收产生的衰减为-10dB@8kHz和-35dB@16kHz,并且根据反方根定律,距离增加一倍声压级衰减6dB,高频就很难辐射到听众区后区。在阵列的顶部使用狭窄垂直扩散特性的“长冲程”扬声器对此问题有点帮助,然而,当这种方法得到应用时,观众的期望已变得更高,他们要求音响系统要有相干性和平直的频率和幅度响应。因此,水平阵列并不能令人满意。

143

主题

0

好友

1534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无名衔

Rank: 6Rank: 6

UID
46410
帖子
7234
精华
0
经验
1534 点
金钱
1448 ¥
注册时间
2008-6-26
 楼主| 发表于 2011-2-17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一篇和大家进行分享:
线阵列扬声器系统及其应用
线阵列扬声器系统是市场的需求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欧美兴起了以“披头士”乐队为代表的摇滚乐,到广场上看摇滚音乐会的观众多达几十万,扩声是个大问题。比如,1977年9月3日在英国的New     Jersey举行的一场摇滚音乐会就有60万人参加。扩声系统采用多只音箱叠放在一起组成的“音塔”,安装调试非常麻烦。经过精心设计和调试,花费了很多精力,扩声效果总是不尽人意。这种现象提供了一个市场信息,大型巡回演出需要功率大、安装调试方便的扩声系统。一些大公司看准市场需求,致力于开发大功率、远投射的扩声系统。从声学角度来考虑,有两种方法可以获得大功率、远投射的效果。一种是号筒,使声能量通过号筒集中在一个方向辐射出去,控制指向性,提高辐射效率,达到远投射的效果。例如20世纪50年代,我们对金门、马祖的广播系统就曾经采用过大号筒,一个号筒长达十几米,传播距离达几公里。另一种是20世纪30年代就提出的扬声器阵,利用干涉原理控制指向性。事实上,当时已经流行一种柱型音箱——声柱。声柱具有比较窄的垂直指向性,但是功率不够大,投射不远,声音的动态和频宽等还存在一些需要克服的问题。一些大公司根据自己的情况,各有侧重。号筒的研究成功地开发了恒指向性号筒扬声器、多驱动单元的号筒扬声器等。法国L-Acoustics公司于1993年首先推出了V-DOSC系统,它是由一列单元音箱组成的阵列,工作原理类同于声柱。其垂直指向性可控制,由单元箱的数目决定,水平辐射角120°。每只单元箱的频响为50Hz~18kHz±3dB,功率1500W,灵敏度134 dB。高频单元通过波导管向外辐射。这是最早推出的线阵列产品,一开始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市场的需求,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得线阵列扬声器系统成为各公司显耀自己实力的标志性产品。现在线阵列已是号筒技术和阵列技术的结合,使得辐射性能更完美。
  线阵列扬声器系统的特点
  单元箱规则排列
    线阵列扬声器系统是由一列单元箱组成,这些单元箱按一定规则排列,根据声场需要可以排成直线和“J”字形。单元箱的数目由扩声声场的需求决定,但是必须满足形成线阵列的基本要求,即线阵列的长度至少应大于辐射声波的波长的一半。每一只单元箱的辐射特性有严格的要求。例如,辐射声功率、频率特性、水平指向性、失真和线性相位等必须满足线阵列对它的要求。
  功率大、投射距离远
  例如,EAW KF761的单元箱中的低频单元承受功率1200W,灵敏度96dB;中频单元功率500W,灵敏度107dB;高频单元功率150W,灵敏度112dB。单元箱组成阵列以后,由于单元箱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扬声器的辐射阻抗得到了提升,提高了辐射效率。因此,采用线阵列扬声器系统作为声源在100m以外希望获得100dB以上的声压级是轻而易举的。
  覆盖的声场比较均匀,干涉区域小,重放分辨率高
线阵列的垂直指向性很尖锐,一般在10°左右,最窄的可达3°。辐射的声束窄,到达相应的观众区域的直达声比较强,辐射的距离又比较远,在很大的区域内的声压级的变化比较小。由于线阵列的旁瓣控制使得辐射声场的重叠区相对比较小,干涉面小。直达声为主的区域,听感好、声音清晰、分辨率高。(节选自《演艺设备与科技》)


真正的技术突破 LOBO线阵列扬声器
  LOBO线阵扬声器使用专利的日本研制的新高线形技术,比传统型扬声器设计拥有更佳的性能表现。革新的线阵列具有敏锐的指向性,并在广大地区范围只产生少许的声音衰减复制了平波;使后排听众可接收清晰音质,同时也不会使前排的人感到嘈杂声浪。这是21世纪理想的商业广播音响系列。
音质清晰 没有反馈声
  LOBO线阵列扬声器在110水平角度和3度垂直的线形排列上复制声音。其频率回应范围是140赫兹到20千赫兹,这就是可达到人声所能够覆盖的范围。将声音传递远至48米的声音而且平衡分布。
  所有线阵列扬声器几乎都没有反馈声。当麦克风指向扬声器时,麦克风只会从一两个小的扬声器的单元拾音,功率如此的弱小不至于产生反馈声。这不仅适用心型指向性的麦克风,而且也适用于全指向性话筒全方向的型号。因此自然的反馈对于LOBO线阵列扬声器系列绝不会产生问题。
  真线排列概念和对于反馈有极高抵抗力,允许LOBO线阵列扬声器可高效率的适用于各种各样商业用途

143

主题

0

好友

1534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无名衔

Rank: 6Rank: 6

UID
46410
帖子
7234
精华
0
经验
1534 点
金钱
1448 ¥
注册时间
2008-6-26
 楼主| 发表于 2011-2-17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扬声器产品大家族中又增加了一个新的成员《线阵列扬声器系统》。在使用中如果配置适当,线阵列扬声器系统在宽带范围内可以提供一个 平滑的水平覆盖,以及一个“可控”的并具有很强的垂直指向特性。同时它可提供高声压级,适合于大场地远距离供声。特别是线阵列扬声器系统在现场安装、吊挂 方便,这些显而易见的优异性能在现代的大型流动演出中深受使用者的喜爱。然而也要看到近一段时间以来,线阵列扬声器系统在应用方面,出现了一些误导的现 象。主要表现为:
1.有些扬声器制造厂商在推介自身产品的特点时不够严谨,使人感到有商业性之嫌;
2.有的演出单位在刊物上介绍体育场、 广场使用线阵列扬声器系统的体会时,有的论据不够准确,例如“线阵列扬声器系统的传输特性与常规的系统不同,它的自由行程距离每增加一倍声音只衰减 3dB。在200 米处的远场扩声声压级比常规扬声器系统会高出20dB 以上------”。
3.有些工程公司在一些剧院项目中,给业主方拟制的扩声系统方案中推介使用了线阵列扬声器系统,如果在建筑、室内装修等方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或许是一个不错的方案。问题是仅以使用了线阵列扬声器系统,就称之为“代表了系统的先进性”的提法值得商榷。
至 于有些文章在介绍线阵列扬声器系统时,过于“理想化”或更多的阐述理论上推演的结果,并未有针对性的指出推演结果的近似条件和实际使用中的近似性,容易使 一些读者误把“理想的线阵列”与“实际的线阵列扬声器系统”相等同。需要指出的是,线阵列在理论上推演出的结果与线阵列扬声器系统的特性之间在实际应用中 会有较大的距离,但是理论上的阐述和推演出的结论,对于我们正确理解、认识和把握线阵列扬声器系统的应用是有帮助的。
一.线阵列扬声器系统的提出
以 往为了解决大场地,如大型体育馆、体育场和广场扩声的需要,常采用几十只或上百只音箱组成大型的“音箱阵”或“音墙”来满足场地扩声声压级和声场覆盖的要 求。这种方式延用了许多年直至今天还有使用,随着时间的延续组阵的单元音箱在不断地进步与更替。后来人们逐渐发现,这种传统的组阵方式虽然在总体上可以满 足大场地扩声的需要,但是有两个最突出的问题显露出来。一是大型组阵现场搭建繁杂使用不便;二是扩声声场存在有明显的声干涉。
显 然这些问题的存在对某些使用场合,特别是对重放音质要求高的场所将不能满足使用要求。为了能解决这些问题,近十几年来声学家和扬声器厂商又开始“重温” 美国著名声学家H.F奥尔森(Olson)在1957 年出版的《声学工程》(Acousticalngineering)一书中关于线阵列的论述,即“线阵列系统具有良好的垂直指向性覆盖和远距离声辐射的特 点”。但是如何能完成宽音域声音的重放?只有伴随扬声器新技术、新的设计与加工工艺的进步才能得以实现。法国L-ACOUSTICS 公司于1993 年首先推出了V-DOSC 系统,在随后的几年里国际上一些著名的扬声器生产厂商也陆续推出了各自品牌的线阵列扬声器系统,自2002 年国内以锐丰音响公司为代表的一些国内扬声器生产厂商,也相继研发出自己的线阵列扬声器系统。
二.什么是线阵列扬声器系统
简 单来说,可以把线阵列扬声器系统看成是一个“大型的全频扬声器”,它是借助线阵列(Line Array)的基本理论,在一定条件下予以近似而开发出的扬声器系统。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简单地把“线阵列”等同于实际的线阵列扬声器系统。线阵列基本上 是由一组排列成直线,间隔紧密的辐射单元构成,这些辐射单元的声辐射应具有相同的振幅和相位。
1.形成线阵列的基本条件
线阵列要实现一个近似理想的“线声源”或“连续带状声源”其基本点是:
(1).阵列的每个声辐射器以一个同相位平面形波阵面工作
(2).阵列的声辐射器它们的声中心之间的间距应小于最高辐射频率波长的一半
2. 从线阵列理论出发,实际的线阵列系统只是低中频的线阵列。随着频率的增高(即波长的减小)需要辐射器的尺寸更小,间距更紧密来保持系统的指向性(即必须满 足上述“声中心之间的间距应小于最高辐射频率波长的一半”的条件)。因而实际的办法是,高频部分采用高指向性的带有“波导号角”的驱动器来配合中低频单 元。这样一种“组合方式”可以在宽频带内恒定地保持窄的垂直指向性。
3.线阵列扬声器系统与传统组阵系统的主要区别传统组阵的单元音箱是通用型产品,它即可以用于组阵也可以单独使用。而线阵列扬声器系统的单元音箱是根据线阵列的要求,专门研发的单元产品不能单独使用,这是两者在形式上
的区别。如果就扩声声场而言,传统组阵虽在物理尺度上能够很好的组合在一起,但是系统的声辐射图形(如指向性、频率特性)是很难控制的。因而会造成观众区声场不均匀,特别是扩声声场会出现明显 的声干涉。这些会给扩声质量带来负面效果,或许说这是传统组阵在扩声应用中最“致命”的缺陷。线阵列扬声器系统保持了传统组阵可提供大声压级和远距离供声 的特点,而声辐射图形容易控制,它的水平覆盖取决于单元音箱,垂直覆盖(或角度)是由单元音箱的数量和音箱间吊挂的角度来确定的。线阵列扬声器系统具有良 好的指向特性,供声声场均匀,声场的声干涉也小,因而有利于提高扩声质量。此外,各种品牌的线阵列扬声器系统都能提供各自专门的吊挂机构,系统现场安装吊 挂非常方便,这也是传统组阵所不能比的。
三.关于线阵列扬声器系统在近区与远区的声场覆盖
通常的线阵列扬声器系统上方大部分呈直线排列,提供较远听众区域的供声。阵列下方向内略弯曲呈J 字形,对较近听众区实现较宽展角的声场覆盖。线阵列扬声器系统对远距离供声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因为对于远区所有的阵列辐射单元作为一个整体共同起作用,阵列辐射单元(或箱体单元)的数量每增加一倍,声压级相应增加6dB。
理 论上一个无限长的阵列才能形成圆柱形波阵面(即柱面波),对于通常仅有几米长的线阵列扬声器系统的声辐射不可能形成完整的、理想的柱面波。实际的线阵列扬 声器系统在一定范围内,也会表现出有近场声压级衰减3dB 的区域,这是因为线阵列扬声器系统依照线阵列的基本理论在一定条件下的“近似性”所带来的结果。
线阵列对于近场与远场声辐射的声衰减是不一样的, 当离开声源的距离以倍增时,近场的声压衰减为3dB,而远场声波呈球面波辐射,此时每增加一倍距离声压衰减为6dB。在远近场的交汇点距阵列的距离我们暂 且称做“交汇距离” D,它是线阵列长度和信号频率的函数。可以用下面的关系式来表示:
D=L2 ×f/2×340
式中,L 为线阵列的总长度,f 是信号频率,340 是声波在空气中的平均传播速度(米/秒)为常数项。对于线阵列扬声器系统声波辐射的衰变过程,不能简单地“套用”上面的公式进行计算。正如赵其昌先生在他 撰写的文章“线阵列的柱面波及其发散”[12]一文中,对柱面波发散的问题进行了严格的数学推导,并指出了应用计算公式的适用条件,上面的计算式“只是对 柱面波源适用”;“计算公式, 对线阵列的认识和使用或许有参考价值”。所以不能笼统地说,“线阵列扬声器系统供声的优越性就在于,当离开声源之距离以倍增时声压的衰减为 3dB------”。在线阵列扬声器系统的应用中要全面理解线阵列扬声器系统的基本特性,即它能提供高声压输出、辐射距离远、指向性可控以及覆盖的声场 较均匀等。
四.线阵列扬声器系统均衡的必要性
从前面的计算式可以看出,线阵列要扩大近场的范围就必需增大阵列的长度。一般来说,高频信号 会比低频信号传播的更远。这是根据计算式计算出的理想数据,实际情况是,由于大气中的声吸收会带来信号传播过程高频衰减的更快,因而高频不可能“永恒”维 持在每增加一倍距离声压衰减3dB 的数值上,有可能是衰减6dB 或更多。依照线阵列的理论,美国Meyer Sound 公司曾经用计算机做过如下的计算,以贝赛尔函数模拟一组由100 个口径为一英寸的扬声器,其间隔距离也是一英寸组成的线阵列,该阵列从125Hz~16kHz 的声辐射在空气中传播声压衰减的数值(dB)随距离变化,见下表:
频率/距离 2m 4m 8m 16m 32m 64m 128m 256m
125Hz 0 5.5 11 17 23 29 35 41
250Hz 0 5 11 17 23 29 35 41
500Hz 0 2.3 7.2 13 19 25 31 37
计入空气吸收 38
1kHz 0 1.3 3.2 8.2 14 20 26 32
计入空气吸收 15 21 28 35
2kHz 0 3 5.2 7 12 18 24 30
计入空气吸收 8 13 21 29 41
4KHz 0 2.7 6.3 9 11 16 21 27
计入空气吸收 3.1 7.1 11 14 23 35 59
8kHz 0 2.8 5 8.6 11 13 18 24
计入空气吸收 3.5 6 12 17 25 42 72
16kHz 0 3.1 6.6 8.2 12 14 16 21
计入空气吸收 4.1 8.6 12 20 33 49 88
以3dB 倍数增加 0 3 6 9 12 15 18 21
以6dB 倍数增加 0 6 12 18 24 30 36 42
该表是参照美国ANSI 标准,采用环境温度为200C,相对湿度是11%条件下计算的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
1. 在不计入空气吸收的情况下,250Hz 以下的低频段距离每增加一倍,声压衰减6dB。2kHz以上的高频段在一定距离内,距离每增加一倍,声压衰减3dB,频率越高延伸的距离越远;
2. 当计入空气吸收的情况下, 2kHz 以上的高频段不再满足距离每增加一倍,声压衰减3dB而更接近衰减6dB,频率越高衰减得越快延伸的距离也越近。
同样线阵列扬声器系统的声辐射也会有类似的情况,为了补偿在较远距离高频因空气吸收所带来的过快衰减,对线阵列扬声器系统进行均衡是必要的。为此,各扬声器厂商在自己的线阵列扬声器系统中,大都配有专门的信号处理器,依据不同的使用需要对高频进行均衡。
五.线阵列扬声器系统是扬声器产品大家族中的一员
综 上所述,线阵列扬声器系统所表现出的优异性能,使它在室内外扩声中得了广泛的使用,特别是大型场地的流动扩声。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线阵列扬声器系统仍是扬 声器产品大家族中的一员。换句话说,它不可能完全取代常规扬声器系统,应该说线阵列扬声器系统更适合于能充分发挥它的“特长”的场合。
1.许多扬声器厂商在推出大型线阵列扬声器系统之后,也陆续开发出中小型线阵列扬声器系统并且在一些剧院的扩声中取得了成功。然而不能因此得出这样的结论:“线阵列扬声器系统重放的声音会比常规系统更好”;更不能笼统地说“线阵列扬声器系统是扬声器中最先进的产品”等等。
2.线阵列扬声器系统同样存在有扩声声场的声干涉。
如前所述, 线阵列扬声器系统与传统的大型扬声器系统组阵相比,会明显 地减少扩声声场的声干涉,有利于音质的改善,但它同样存在有声干涉的问题。特别是在一些大型场地需要多组阵列同时工作的情况下,阵列间如果处理的不好扩声 声场的声干涉会很严重。此外,为了解决近区的覆盖,通常将线阵列扬声器系统的下部弯曲呈J 形。近区阵列中的各单元会形成干涉产生梳状滤波;阵列弯曲后影响了它的指向特性,而且对不同频段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反映在不同观众区域会有不同的音质效 果。所以有人提出在阵列的弯曲部分可以用常规音箱代替以覆
盖近区,这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3.国内外不同品牌线阵列扬声器系统的性能和实际 扩声效果存在有较大的差异,鉴别这些产品最好的方法是在典型的场地亲自去感受它的声音效果。在有条件时也可以带上测试仪器做些现场测量,主要有:阵列的指 向性控制,阵列声辐射的衰变过程(或声场的均匀性)以及不同区域的梳状滤波情况等。
主要参考文献:
1.马大猷、沈壕 著. [声学手册]修订版 2004 年 <科学出版社>.
2.H.F 奥尔森 著. [声学工程] 1964 年 <科学出版社> (中译本).
3.王福津. “浅述减少扩声声场的声干涉及线性阵在扩中的应用”“电声技术”2003 年2 期.
4. 曾山、杨华 编译. “关于线阵列的问答” “电声技术”2002 年 4 期
5. 曾山 编译. “MEYER SOUND M3D 线阵列音箱” “电声技术”2002 年 5 期.
6. 项钰、钱祥 编译. “JBL Ver Tec 新一代线阵列系统” “电声技术”2002 年 7 期.
7. 王以真. “线性阵列扬声器系统述评” “电声技术”2002 年10 期.
8. 张凤超. 编译. “关于线阵列” “电声技术”2002 年11 期.
9.张飞碧、宋树伟 “线声源扬声器阵列的原理与应用” “电声技术”2003 年1 期.
10. 曾山、苏文静、杨春霞 译文. “线性阵列综述(一)” “电声技术”2003 年8 期.
11. 曾山、苏文静、杨春霞 译文. “线性阵列综述(二)” “电声技术”2003 年9 期.
12.赵其昌. “线阵列的柱面波及其发散” “电声技术”2003 年11 期.

14

主题

3

好友

1048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33452
帖子
1718
精华
0
经验
1048 点
金钱
1038 ¥
注册时间
2009-9-20
发表于 2011-2-17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挺漂亮的
我来也 发表于 2011-2-17 14:59



谢谢,还要谢谢你的指教.

14

主题

3

好友

1048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33452
帖子
1718
精华
0
经验
1048 点
金钱
1038 ¥
注册时间
2009-9-20
发表于 2011-2-17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用的什么全频和高音能详细说一下吗?
好色之徒 发表于 2011-2-17 16:17


4寸的中低是奥特蓝星,1寸是卖家自称威发但没标签的丝膜高音,分频点在2.8khz.

0

主题

8

好友

4817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4021
帖子
4958
精华
0
经验
4817 点
金钱
4709 ¥
注册时间
2007-6-26
发表于 2011-2-17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色之徒,家用线阵列与PA的不完全是一回事儿,目的也不尽相同

143

主题

0

好友

1534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无名衔

Rank: 6Rank: 6

UID
46410
帖子
7234
精华
0
经验
1534 点
金钱
1448 ¥
注册时间
2008-6-26
 楼主| 发表于 2011-2-17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色之徒,家用线阵列与PA的不完全是一回事儿,目的也不尽相同
我来也 发表于 2011-2-17 21:35

我这不也是着急没着才到处收集相关资料想竟可能的多了解一些线阵列音源的 知识才!请老大详细讲解一下家用线阵列与PA的不同之处好吗?

0

主题

0

好友

306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237542
帖子
344
精华
0
经验
306 点
金钱
306 ¥
注册时间
2010-9-6
发表于 2011-2-17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

20

主题

0

好友

295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将军

Rank: 4

UID
153084
帖子
908
精华
0
经验
295 点
金钱
334 ¥
注册时间
2009-12-7
发表于 2011-2-17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这种喇叭,2寸是布边,1.5寸是橡皮边,我只比较过1.5寸的,比燕飞力士的好。
csdmq 发表于 2011-2-5 22:27



    这要做成音柱估计低音很好

0

主题

8

好友

4817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4021
帖子
4958
精华
0
经验
4817 点
金钱
4709 ¥
注册时间
2007-6-26
发表于 2011-2-18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这不也是着急没着才到处收集相关资料想竟可能的多了解一些线阵列音源的 知识才!请老大详细讲解一下家用 ...
好色之徒 发表于 2011-2-17 22:26


最大的不同是,家用HIFI线阵列是为了在近场或者稍远点的过度场范围内获得宽广的音场以及唾手可及的结像,另外线阵列听到的直达声基本可以掩蔽掉反射声,也就是说在不很远的距离聆听的话,基本不受6面墙体的反射的干扰;
而PA用途的线阵列目的是为了在远处也能获得比较大的声压,以及在犄角旮旯也能获得清晰地听感,这对现场露天音乐会很重要,所以弧形阵列更多的被运用。

143

主题

0

好友

1534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无名衔

Rank: 6Rank: 6

UID
46410
帖子
7234
精华
0
经验
1534 点
金钱
1448 ¥
注册时间
2008-6-26
 楼主| 发表于 2011-2-18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4# 我来也
多谢我来也兄认真解答。

14

主题

3

好友

1048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33452
帖子
1718
精华
0
经验
1048 点
金钱
1038 ¥
注册时间
2009-9-20
发表于 2011-2-20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高音还是不错的.
760.JPG
头像被屏蔽

4

主题

0

好友

40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285299
帖子
35
精华
0
经验
40 点
金钱
40 ¥
注册时间
2011-1-23
发表于 2011-2-21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364

主题

1

好友

1286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3284
帖子
3222
精华
0
经验
1286 点
金钱
1296 ¥
注册时间
2005-3-7
发表于 2011-2-21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留个记号

14

主题

3

好友

1048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33452
帖子
1718
精华
0
经验
1048 点
金钱
1038 ¥
注册时间
2009-9-20
发表于 2011-2-24 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便宜的2寸全频做音柱低音不会好,要加低音箱才行吧?好的2寸全频喇叭做音柱低音会不会好呢?请教行家?
江畔 发表于 2011-2-21 15:56


2寸全频喇叭做低音看F0明摆在那里.

143

主题

0

好友

1534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无名衔

Rank: 6Rank: 6

UID
46410
帖子
7234
精华
0
经验
1534 点
金钱
1448 ¥
注册时间
2008-6-26
 楼主| 发表于 2011-2-24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直想一边加装两只灵敏度高点的6.5寸低音喇叭和多对并串后高灵敏度的线阵列小全频组合以弥补低频不足,可是没找到一个可行的 方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 鄂ICP备2025138941号-3 ICP证:鄂B2-20130019 公安局网监备:420100007348 邮箱:1343292467@qq.com )

GMT+8, 2025-11-12 19:01 , Processed in 0.137624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