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主题

0

好友

645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193008
帖子
633
精华
0
经验
645 点
金钱
643 ¥
注册时间
2010-4-18
发表于 2010-6-24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把你的胆机和音箱一起秀一秀呀,

40

主题

0

好友

1281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8211
帖子
1915
精华
0
经验
1281 点
金钱
1197 ¥
注册时间
2007-1-29
发表于 2010-6-24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蛋鸡买的是厂机?换KT66要改工作点的,还是换苏联的6π3C吧,不用改工作点,呻吟也不错的,比6P3P的好很多的

4

主题

0

好友

77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211904
帖子
77
精华
0
经验
77 点
金钱
77 ¥
注册时间
2010-6-17
 楼主| 发表于 2010-6-24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蛋鸡买的是厂机?换KT66要改工作点的,还是换苏联的6π3C吧,不用改工作点,呻吟也不错的,比6P3P的好很多的
我爱傻猪 发表于 2010-6-24 21:12

胆机是小作坊的,也算DIY产品吧,啥工作点?

4

主题

0

好友

77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211904
帖子
77
精华
0
经验
77 点
金钱
77 ¥
注册时间
2010-6-17
 楼主| 发表于 2010-6-25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存点网上找的资料:
http://www.erji.net/read.php?tid=78819

看到这么多网友能用上FOSTEX全频喇叭,真是高兴,我是去年11月购买FE166的,在制作过程中也遇到不少问题,也收集了不少资料,在此与大家分享一下,也作为多年来曾受到众多素不相识的网友们的帮助的一点回报。提供的资料如有错漏,请不吝指正。

1、FOSTEX喇叭单元用的箱体用什么材料好?

Fostex厂家推崇制作箱体的板材

其实,密度板和多层板都是夹板的一种,而Fostex厂家推崇制作箱体的板材就是夹板.不信?
那就请看看这里吧!是由Fostex厂家原文翻译的

原厂推崇:
Enclosure materials
Among the many types of materials available even for general consumers, plywood will be the best choice in terms of price, processability and acoustic characteristics. Typical easy-to-obtain plywood types are presented below while many more are available.
外壳材料
在普通用家也能找到的许多材料中,夹板是最有性价比,可以方便加工和具有良好声学特性的选择。下列就是常见的典型夹板种类,当然其他选择还有很多。

(1) LAUAN PLYWOOD
This plywood is one of the most widely available plywood. Plywood of lauan, which is a tropical wood, is commercially available in various thicknesses. Its appropriate level of rigidity makes this material one of acoustically excellent candidates. Only solid plywood should be chosen for enclosure production purposes.
1,柳桉木夹板
这是最被广泛使用的夹板。柳桉木,一种热带树木,做成的夹板在市场上可以找到各种厚度。这板硬度合适,是声学应用最好的可选材料之一。只有结实(实心)的夹板可以被用于制作箱体。

(2) LINDEN PLYWOOD
Linden plywood is generally lauan plywood laminated with a linden veneer. With a surface smoother than that of lauan, and with very acceptable appearance, this type of plywood is a good choice for aesthetic acoustic applications. Plywood made only of linden is too soft for acoustic applications.
2,菩提树夹板
菩提树夹板通常是作为柳桉木夹板的表面修饰,因为菩提树夹板比柳桉木来得更平整,并且外观非常好看,这种漂亮的夹板也是声学应用的好选择。当然纯菩提树制作的夹板就太软了并不好用。

(3) OREGON PINE PLYWOOD
This soft plywood made from North American trees is characterized by reproduction capability of high quality sound. No materials other than this may be appropriate for enclosures where advantages of enclosure vibration is positively intended to be taken.
3,俄勒冈州松木夹板
这种柔软的夹板源自北美的树木原料,能够再现高质量的声音。作为箱体材料,这就是最佳选择了,这种材料的优势在于它的箱体振动能对声音带来积极的影响。

(4) LUMBER CORE MATERIALS
This material is composed of glued-up square-cut wood, and used as the base material, with a surface material sandwiching the base material. Often laminated with linden material, this plywood is rather soft and, occasionally, has a hollow structure. This structure makes these materials acoustically unsuitable. If its use is still chosen, candidate materials should be closely inspected whether to have a suitably high density structure.
4,素材心板(木芯板)
这种材料是将木材压方贴合而成,外加其他的表面材料而成为三文治结构板材的内部基料。常用的表面材料则是菩提树料,这种夹板非常软而且有时候结构不紧密。这种结构是的这些材料不适合声学应用。如果没有其他选择,必须仔细检查侯选板材的结构,确保有较高的密度才是。

(5) PARTICLEBOARD
This product is made of glued and pressed wood chips to form sheets. Bonded chips using adhesive are extremely hard and heavy. The use of large sized chips makes these boards unfit for screwing or nailing. Also, an attempt to glue these boards together will result in difficulties. In this respect, it is not very adequate for the general public to process, compared to most other materials.
5,木屑板
这是胶合压制木屑成型的板子,带粘合剂的胶合木屑非常坚固,重量十足。如果使用的木屑体积较大,则板子不适合用于上螺丝或者钉子。而且,粘合这些板子是非常麻烦的事情。这就导致了,相比其它大部分板材,木屑板并不适合大部分用户自己处理加工。

(6) MDF (Medium density fiberboard)
Like particleboard, these products are also glued and compressed under heat. What makes this material differ from particleboard is that this MDF is made from very fine wood powder. This construction permits use of wood screws for ease of processing.
6,中密度板
和木屑板一样,这些产品也是高热状态胶合压制而成。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MDF用的是很精细的木粉制成。这种构造可以使用木镙丝,方便加工处理。

(7) LAMINATED WOOD BOARD
These are boards made up of glued square-cut pieces of wood. Nowadays, use of many types of choice woods is possible, and subsequently, excellent sound, thanks to the availability of such choice natural woods, can be enjoyed. However, the physical property inherent in such natural woods, such as its likelihood to warp, remains present even after they have been made to form enclosure components, resulting in occasional distortion or cracks in enclosures.
7,叠层木板
这些木板是由木材压方粘合而成。如今,有很多精选木材类型可以被选择,而且这些精选的天然木材能带给我们超凡脱俗的声音享受。然而这些木材的天然特性,比如可以被扭曲,就算成为了箱体组件也还是能体现无疑,也许会造成箱体变形甚至破裂。

Top of Page

Assembly of enclosures
No more than mere cutting materials to predetermined dimensions is necessary before assembly of enclosures. However, bonding options are abundant. The most often used bonding means is the use of the ?eplain joint' method. In addition to means using ?etenons or grooves' prepared prior to assembly work, this ?eplain joint' is another very effective method. For assembly, wood work adhesive is used. Unlike bookshelves or chairs where nails or wood screws are a main bonding means, wood work adhesive is the key component in assembling enclosures. Wood work adhesive is an effective means for maintaining tight seals between bonded surfaces. Application of a more than sufficient amount of adhesive, followed by immediate wiping of extra adhesive, squeezed out from member meeting surfaces, will permit neat and tidy finish. The temporary use of nails, wood screws or sash clamps for glued portions before the adhesive sets will ensure formation of strong and solid bonding. Should the structure provide removability of the back board, or some similar ideas are incorporated, used of packing (e.g. gap filing tape) is highly recommended
================================================
2、箱体类型选择:

1.背负载号角箱(见原厂图纸,或到以下网站下载PDF文件);
http://www.madisound.com/fostex.html
2.TQWT箱体(见贴图);
3.倒相箱(见原厂图纸,或到以下网站下载PDF文件)
http://www.madisound.com/fostex.html
4.开放障板(见附图);
5、“蝌蚪”型音箱(见附图)

低音量感:从大到小   1>2、5>3>>4
低音反应速度:从快到慢 4>5>3>2>1
DIY制作难度:从难到易 1>5>>2>3>>4

台湾和日本有网友用“蝌蚪型”箱体,据说中低频反应速度很快,量感也较多。

================================================
对于购买了FE103E/107E的朋友,台湾的网友colin认为:“103M 簡單的話用一塊 60 x 60 的幛版,便宜效果又好,C/P 相當相當高。”这很容易DIY,给个其他单元用的开放障板图纸参考(把喇叭开孔变成FE103的尺寸即可),见贴图。

上面两个图分别是实作和图纸,用的单元是著名的DIATONE 610.


另外,本人还有一个方案供大家参考,但需要自己去实践:就是找两把二手的一样的“吉他”,把FE103/107装到吉他共鸣箱的音孔上去即可,如果想效果更好,就是增加倒相孔和倒相管,但具体尺寸需要去实践调试。吸音材料也需要自己去试验调整。

==============================================================

3、怎样“煲”喇叭?
先看两篇文章:
““煲”喇叭篇

我们经常会听说新机器喇叭要先“煲”一下才会好听,甚至还会有些“煲”了一排器材的声音比新机时可以话是“天翻地覆”。

  喇叭主要是“煲”纸盆和盆边的胶边、分音器零件,和线圈的铜线部份。通常新的喇叭纸盆和胶边会比较紧,使得发声时比较紧,所以听起来音场不够开阔,低音不够自然,响应也较差,分音器中的电容器也会因为久未充足电而效果较差,甚至有说,连接的铜线通电一阵子后才会比较顺是因为铜中的自由电子活动比较快了。

“煲”喇叭时,如果您常年只是开小声来听,那就不太容易把喇叭“煲”得很好。大家可以用吸音较强的如棉被之类的把它包起来,也可以把两声道的喇叭相对,把其中一声道的喇叭线正负反接,会抵销一部份的音量。同时要选用较大功率的扩大机,以免开大音量产生削峰而损坏喇叭,音量要开得够大但使喇叭不致於快承受不住。
 
 
特约作者:JIM”
“如何將喇叭“煲”出靚聲來

  我在音響展時,經常碰到客戶要買展示中的擴大機和喇叭,甚至連喇叭箱体因碰撞外觀有點瑕疵,即使原價他也要買,歸究其原因大概有下列兩點:
他們認為廠商所展示的器材,大部份多有修改過,而且用料一定比賣給客戶的來的猛。( 題外話:有關此點,我相信絕大多數的廠商都不會這樣做,像我們的展示器材都是隨便挑的 )
我們經常會聽說新喇叭要先”煲”一下才會好聽,有些人是想要省下 Run 機的時間和功夫,他可立即享受這個器材應有的音色水準。
  就以我們的”真空管綜合擴大機搭配桌上型喇叭”音響系統而言,擴大機不用煲,不過根據很多用過的客戶與我個人的經驗,管味在 30 分鐘後會更濃,有關此點或許各位可親自體驗一下。至於桌上型喇叭,我是建議一定要煲,其實喇叭是否需要煲,要看這喇叭的品質,假如您的喇叭品質不怎麼樣,就算您煲的再久,音質也不會變好的。今天我們在這篇要研討就是如何將拿回去的新喇叭Run出靚聲來。

一、”煲”喇叭

  ”煲”,外國玩家稱之為“Run In”,指的是對音響系統進行長時間的連續使用,讓喇叭箱的單體老化,使之不再發出刺耳的噪音,並讓聲音有最大限度的圓潤、甜美。許多玩家把“煲”機比喻為開新汽車,使各機械零件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達到最佳的工作狀態。有人說:煲機有如打通七經八脈;喇叭主要是“煲”紙盆和盆邊的膠邊,分頻器零件 ( 電容電阻等 ) 和線圈的銅線部份。通常新的單體紙盆和膠邊會比較緊,相對地聲音就比較緊,音場不夠寬廣,聲像定位能力稍差。

二、如何”煲”喇叭呢?

  當您拿到新喇叭時,它的聲音絕對沒有原款的舊喇叭來的好聽,那是因為他的聲音還沒全開,此時您必須“煲”喇叭。一般的上班族,下班回到家能聽音樂的時間最多 2~3 個小時,而且多在晚上,音量也不能開太大,這種小小的音量,再聽多久效果也不會太大,建議您利用例假日的白天好好煲一下。現在就以我們這一套組合的系統來講,音量大概轉到一點鐘的位置,至於實際的位置,您必須依照您實際狀況來調整音量,原則上聲音要稍大但不要失真太多,所播放的曲子要高、中、低頻的音樂都要播放,假如各位手中有音響展送的展示片,可以選幾首高、中、低頻的曲子,以 CD 唱盤重新編輯順序,再按 repeat讓它一直重複播放。其實正確的“煲”可以更全面、平均地活動音頻系統的全頻段 ( 人耳能聽到的聲音頻率範圍:20Hz~20KHz )。也就是說,即使已經使用了很長時間的喇叭,在經過正式的煲機程序之後,仍能有較明顯的改善,這是因為我們常聆聽的音樂,其頻率並不能涵蓋由超高至超低的每一段頻率。我們的桌上型喇叭是一款中、高、低頻都相當好的喇叭,尤其低頻部份,煲前煲後會有很大的差別,不信您可以親自體驗一下。

三、如何選曲呢?

打通全頻段同時兼顧音樂性的培養:發燒碟中的古典音樂、大型交響樂、進行曲。
高頻:慕特的流浪者之歌、阿卡多的小提琴演奏系列等。
中高頻:“梁祝”、“二泉映月”、維瓦爾第的“四季”..... 等。
中頻:以蔡琴的“機遇”、騰格爾的“天堂”等鍛煉音頻系統的厚度、細膩度和質感。
低頻:鬼太鼓、Eagles ( Hotel California ) 、RR公司的 ( 科普蘭百年紀念 ) 和紅魔鬼。
  以上的所列的曲子是大家比較熟的,其實在選曲時,不光是注重它的音樂性,更要考慮兼顧全頻段,可別陷入音樂的美妙的旋律中,而忘了自己的任務哦!用自己常聽的音樂進行循環播放,使相應頻段收放效果得到進一步增強,更加得心應手。相信大家都有偏愛的作品,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歌曲的數量、種類應盡量豐富一些,而不是拘泥於某種類型的某個曲目,如此煲出來的喇叭才是全音域的喇叭。

四、煲喇叭的方法

用吸音較強的材料,如棉被之類的物品,把音箱包起來,以吸收惱人的噪音。
將左、右兩只音箱以面貼面,相位相反的方式相對放置 ( 喇叭上下座對調 );這樣會抵消很大一部分的噪音 ,而單體的活動幅度依然不變,貼得越近噪音越少 ,還可以取得相當不錯的整體效果 ;但如果音量太小的話, 其聲音靜噪不能去得很乾淨,達不到理想的效果。所以設置恰當的音量在煲”喇叭工程中是一項重要工作。

五、煲多少時間?

  需要煲多久呢?傳統的喇叭“煲”的時間均要求在數百小時左右,一些要求較高的發燒友更是花了大量時間、精力在上面;以我們的組合音響系統而言,我個人認為 100 小時左右就好了;其實這並不是一個硬性的規定,大家可以靈活掌握,不過最初階段最好每次開機在12小時以上,這樣可以更快地展現出效果,如果每次 Run In2、3 小時就休息的話,會使效果大打折扣;此外每隔 2、3 天最好實際聆聽一下,以掌握其進度,作好適當的調整。總之,只要有持之以恆,美好的“靚聲”會來向您報到的。”
4、我是怎样“煲”FE166E的

(趁有空赶紧写了吧!)
(1)刚开始我是严格按照楼上的两篇文章的指导去煲FE166E喇叭的,因为得来太不容易了。
  要知道当年(也就是2003年8月,^_^哈哈)我是冒着生命危险(音响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先交了300大洋订金,苦等了两个月,终于台湾产的FE166E从日本飘洋过海到了香港,再舟车劳顿在2004年10月到了广州,交上1000大洋尾款,60大洋邮费保险费后,FE166E才上了NB的中国邮政车到了我处,。所以我是多么羡慕你们啊!
    言规正传,刚开始我是用CD机,晶体管功放(胆机不舍得啊!其实CD机也是不舍得的!),用适当音量(主要是使喇叭单元的振幅在1mm内,因为FE166E有一项指标Xmax为0.6mm),CD碟用《无线电》附送的音响测试碟,用33Hz、60Hz(具体数字不一定对,总之是用100Hz以下的几个低频频点TRACK用“REPEAT 1"功能连续煲喇叭(指FE166E单元,下同)2~5小时,因为心疼CD机,不舍得播放太长时间,后来用粉红噪音TRACK、白噪音TRACK煲。后来还是太心疼CD机了,就找了一台FM收音头,调到没有台的频率来取代白噪音信号继续煲喇叭。总共低频50小时+粉红噪音50小时(此时我心如刀绞啊!!!我的CD机啊……)。白噪音100小时(用FM收音头做信号源)。

(打字打累了……,一会继续)


DABEN 2004-10-28 16:55
快上,正上瘾


wongzh 2004-10-28 17:15
(2)不心疼的煲喇叭方法:
    首先,你要把FE166E看成是100元买回来的,“煲”坏了就不要了!其实FE166E没有那么容易坏!!!不要太紧张它。
    我手头上刚好有一胆机用电源变压器,总功率150W,其中有一5V/2A绕组(玩胆机的朋友都知道这是一电子管灯丝绕组),还有一只200欧姆/50W的可调电阻,于是我把一对FE166E反相串联,再串联上这个200欧姆的电阻(把这个电阻的阻值调至最大值),再直接接到电源变压器5V/2A绕组上,然后接上220V交流电源就可开始“煲”喇叭了,开始让喇叭的振幅在0.5mm内,“煲”24小时后再调节200欧姆可调电阻使FE166的振幅<1.2mm即可。我在FE166喇叭振幅在1mm左右的状态下连续煲100小时没有问题,此时单个喇叭接线端子上的交流电压在2.1伏左右,本来想继续煲再长一点时间,由于有四天没有音响听而停止了。
  两个喇叭单元是如附图所示叠放在一起,下垫有吸震材料,两喇叭是反相连接,这样噪音最小。

  煲完后你会发现喇叭出来的声音会更加轻松一些,没有以前那么“紧”,也就是所谓的“脱箱感”更加好了,你会感觉声音不再局限于两个音箱之间,声场变宽了。


wongzh 2004-10-28 17:27
(续上贴)
……
其实按我这种煲喇叭方法是可以连续煲200到300小时的,而且应该是安全的,关键在于分压电阻功率要足够,否则发烫烧毁后果就严重了,另外变压器质量要好,不能在使用时发烫,最重要的是FE166的纸盆振幅不能过大,个人建议<1.2mm。

(好累,明天继续吧!)


leath 2004-10-28 18:54
好贴,可用220v的电源煲只是煲50hz频段啊,这样煲后低频响应应该不错。
楼主还有什么好东西,一并倒出来吧,多谢啦。


xf_112 2004-10-28 22:32
我还是慢慢来,边听边煲算了


wongzh 2004-10-29 08:44
TO leath、xf_112 :
对喇叭而言,我个人认为煲低频主要的目的是老化喇叭的悬边、布弹簧,用低频来煲应该是效果最好的,尤其是全频喇叭单元,全频单元听小编制的音乐为主,小编制的音乐低频成分较少,如之前贴的文章中所说:“一般的上班族,下班回到家能聽音樂的時間最多 2~3 個小時,而且多在晚上,音量也不能開太大,這種小小的音量,再聽多久效果也不會太大,建議您利用例假日的白天好好煲一下。”

至于煲的时间长短,我个人经验是每次持续长时间(10小时以上)为好,喇叭振幅控制在它的最大线性振幅附近。打个不恰当的比喻,比如你去烧开水,如果每次都是用小火烧5分钟,那么你的水只烧到70、80度、是永远烧不到100摄氏度的。我只是给出一种方法,具体的操作自己灵活掌握才是正确的做法。

如之前贴的文章中所持观点我是比较赞同的:“需要煲多久呢?傳統的喇叭“煲”的時間均要求在數百小時左右,一些要求較高的發燒友更是花了大量時間、精力在上面;以我們的組合音響系統而言,我個人認為 100 小時左右就好了;其實這並不是一個硬性的規定,大家可以靈活掌握,不過最初階段最好每次開機在12小時以上,這樣可以更快地展現出效果,如果每次 Run In2、3 小時就休息的話,會使效果大打折扣;此外每隔 2、3 天最好實際聆聽一下,以掌握其進度,作好適當的調整。總之,只要有持之以恆,美好的“靚聲”會來向您報到的。”

4

主题

0

好友

77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211904
帖子
77
精华
0
经验
77 点
金钱
77 ¥
注册时间
2010-6-17
 楼主| 发表于 2010-6-25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说全频喇叭怎样配功放吧?

先引用一篇文章,《胆格》,香港的一位胆机发烧友徐日生(升?)写的:
“在胆机的回放系统里,通常以强放管的胆格作为主导性,并以电压放大管为辅助功能,只要应用合乎该胆的工作条件,并使唤用可靠的元器件,即可充分体现胆格的作用,这是任何工程人员都可以实现的。强放管胆格鲜明,黑白分明的,一定可以制作出自己的特点。胆格是聆听的结论,不可以用仪器测量,用仪器的资料判别该扩音机是否合格,能通过仪器的成器,一定是听得入耳的扩音机,不能通过仪器者,一定不能入耳,不可能失真5%的扩音机,能顺耳好听。倘若连仪器都没有能力买的制造者,中坐滥用以耳收货口号,虽然发烧友的仪器是耳朵,但仍分等级,一位初哥发烧友,只要售货员口才好,黑都可以变成白,以耳收货是资深发烧友的专利,用什么"家伙"能出什么声,早已心中有数。正如一名神医,能把脉 息分出几十种,我们只知卜卜跳,便 一无所知。音乐虽然是人类的共识,先决条件要多听现场表演,不是经常听电子传媒,便领略个中味道,其实我们的耳朵鉴别力,不断被电子化,大部分的执笔发烧友都提醒大家,这东西好到什么样的程度。
要提醒大家的是:胆格并非是一种共识,只是部分发烧胆友的共识文化,任何关于聆听结论,都是一种个人感受,只是教人如何认同感受,其意义是领略个中乐趣而已。胆格是选购或鉴别该扩音机的参考感受。70年代以前的扩音机,绝大部分都有这种感受,近代的300B变成KT66声,这类低能扩音机比比皆是,和胆格相反效果的劣等扩音机更是俯拾皆是。
胆格分”朴”和“娇 ”两种音效,”朴”:忠于音乐原典,没有增 多,也没有减少,找不出缺点,也找不出优点,它是透明体,故有上述的效果。”娇”:将音源某部分娇妆起来,会有一种明媚可人无法抗拒的魅力,但是听后会找到缺点,由于优点太厉害,亦会受不释手,做这类扩音机,必须保留”娇”的部分,尽可能消除缺点才对。然而常 常是事与愿违,连”娇”的部分也消减了由特别变成平凡。能”朴”的铭胆,目前只发现六种, KT66, KT88,811A , CV509(6V6系),7691,8417。(注:上述强放管由于部分工作例未全部实践,可能因工作条件由”朴”格变成”娇”格。)”朴”,似没有化妆的美女,给人清新脱尘感觉。
“娇”:对音源某部分有特强的分析力,将这部分突出呈现,但从另一角度看,它对音源其它部分遮暗起来,才显得某部分娇妆,故”娇”格的真空管,会十分难造得靓,因为要交暗的部分,比起同类明亮,而”娇”的部分保留,这是对比性的,涉及深奥的音响文化,往往要使用特殊效性组件,甚而难以接受的工作条件。由于”娇”格胆太突出,介绍它的同时,也要介绍它的音效指引。
音效指引
300B 直热三极管,无论是中国制,西电制,日本制,它们的音效都是共通,堂音特别丰富,人声特别透明,达到第一位,非300B 造的,不同价位时至今日(包括原子料机),它的音效和音质难以取代。试音方法,AB 比较,在同一输出力测度聆听(0至8瓦特)。300B以单只A类功率称霸称皇,推挽AB1类300b功效;似乎失去”娇”,也失去”朴”,进入平凡的领域,由皇帝变成守大将军,故推挽300B切勿与单只300B机比较,用其与其它推挽机器比较,可能性仍高一畴。
211 直热三极管和300B一样,远在40年代已是音频放大组件,211工作于单只A类时,存在两重性,随着工作条件产生”娇”或”朴”。1千伏屏压,产生”朴”的音效。固定偏压,产生”娇”的效果,但这工作点,产生的”娇”音效果,远未达到颠峰!远远不及1200伏以上的工作点,这时虽然用自给偏压工作,亦会产生”娇”的音效,同时还会发生两个”娇”点:主音突出清晰和音场3D感广大。如此音效,对不听古典音乐的发烧友来说,是梦寐以求的音效,完美无缺的。可惜,对热爱古典音乐的发烧友来说,它的缺点很难包涵,当爆棚时音场不扩张,反而收敛起来,可能主音此起彼落,或者齐齐尽出,主音焦点飘忽不定,两种娇妆,荡然无存。
当1200伏屏压,用固定偏压工作,产生另一境界的”娇”,一种耳目一新的感受,它的音场无边无际,无穷无尽,只要录音录得到,它也放得出来,那体会是高度感,深度感,阔度感。另一个”娇”的音效,在通常发烧体系中,甚难找到的,只有在大型绝顶发烧重皤系统,才会找到的音效,其层次感的分析力,细致纤露,排列有序,而它的微音定位,包括聆听者的录入,也辨别清楚,这时211的”娇”格也是天下第一的。试音方法,AB比较,在同一输出端测试聆听(0至20瓦)。
6L6GC旁热四极管,只包括美国造 日本造 英国造,中国的807和苏联的5881,音效大致相同,都有相同的”娇”,6L6GC虽然是电子管,却能够将电子人声进行人性化。在AB1类PP工作里,它的人声透明度,虽然逊色于其它铭胆,但人声感情的传达,反而凌驾于它们之上,即使连人声最透明的300B, 纤毫毕露的运腔”娇”也是如此。可是唱者感情的传达,反而逊色于6L6GC,6L6GC人声情感丰富,喜怒哀乐,歌者感情的轻微变化,都有细致表现,这种”娇”格尤以将突出,回放粤剧京剧南音弹词,歌者感情的通透达无敌级数,有如歌者在无扩音机下唱出。强放管有如乐器所选用的木材,怎样的木质出怎样的音韵。试音方法,AB比较,在同一输出端测试聆听(0至10瓦)。
2A3直热三极管,中国制造,其它国家制的不在此列,AB1类PP工作,而它的”娇”是女声,一种有如娉婷弄姿,放敛并蓄的女声,直如梅兰芒先生娴雅举止,娇娆柔美,明知造作也觉自然,虽然它是女声出位,但回放交响乐一点都不吃亏,竟然达到”朴”的境 界!试音方法,AB比较,在同一输出端测试聆听(0至13瓦)。
EL34 旁热五极管,所有国家造的,音效大致相同,它的”娇”是音乐感的弹跳力,可用龙腾虎跃,咄咄逼人,把音乐的气氛弄得热热闹闹,使人精神为之焕发。如要得到这样的效果,屏压在450V至420V之间。当屏压降到350V,这样的工作点,会失去”娇”格,而变得平平淡淡。记得某名厂美国机,采用4只EL34作一声道,用360V屏压,使用大额交连电容2uF,输出每边30W,用仪器测量时,发生瞬时失真,内行人一般称弛缓现象,如此大厂无理由通过QC,原来规格上的失真率,是没有进间限制的,短短内回复正常,失真率当然不能失映瞬时失真,该工程师隐藏了超技术,后来翻查杂志,原来这部机专设计给3/5A用,音乐好象慢了拍子似的,机主亚伯话:"此机好正,只有此机才有真正的音乐味道"。音效是一种感受,人言人殊,比律师的陈词更精彩!个人认为:必须通过仪器测量,担提供合理资料,才可以成器,这样去监听音效的优劣才有意义的。
KT88旁热五极管,中国制造。这是一只非常特别的管子,工作在AB1类,60W输出条件以下,都会发生3D感不均衡音效,这类工作点只适合卡拉OK广播类扩音机,但是处于70W UL接法工作时,能将推动级特性,输出牛特性,设计适合它工作,竟能产生”朴”格音效,时下输出 最大功率的”朴”格真空管。
倘若接成70W的五极输出工作例,它会由”朴”格转入”娇”格,它的”娇”是将动态娇妆起来,动态的强烈,可用惊涛骇浪去形容,如此的”娇”格似乎只合影院体系,剧情性音乐,或者壮志激昂,顿挫比例很强的乐章,一般年 青发烧友梦寐之”娇”,斗格性完整音效!
经过制作聆听过程,真空管的胆格项目会逐年增加的。其实发烧友又何赏不是分朴派娇派,有人追求还原现场,亦有人在合理情况下,追求夸张出位的音色
后续:实际设计一台机器,通过改变参数,展示不同的胆格”

其实这篇文章是写给那些不停地用不同电子管DIY胆机的胆机发烧友们看的,对大部分初入门的或未入门的发烧友不一定看得懂,不要紧,等你DIY完几部胆机后就会发现这篇文章的好处。

在此引用此文章只不过是要告诉大家一下胆机居然有这么多音色、音质表现效果,而且可以DIY,不过我可以再告诉大家,在我调试我的2A3单端的时候,每换一个同规格的电子管、电阻、电容,我的FE166倒相箱出来的声音你都会发现有变化,全频箱是灵敏到如此的程度,当然前提是你的CD机和CD碟一定要好,否则你会浪费了你的功放和喇叭的素质。


wongzh 2004-11-04 11:47
to xf_112 :
本贴的23楼和32楼都是用6寸全频单元的,可参考一下。玩音响固然要理论指导,但有些音响的东西目前的理论还不能解析清楚,因为它不但涉及物理等学科的科学的东西,还涉及到人的心理的因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去实践吧!

言规正传。

什么功放适合用在我们的全频单元?

在浏览了国际友人、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当然还有各民族兄弟姐妹们写的关于胆机的制作和实际听音效果文章后,自己也实做了2A3之后,发现自己DIY胆机是最适合全频单元的。理由如下:
1、声音效果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完全配合自己的箱体结构缺陷、房间环境缺陷、听音口味偏好等等,况且还有DIY的乐趣呢!
2、全频喇叭(个别喇叭出外)灵敏度高,有0.5W~3W功率输出即可,但大部分晶体管功放在0.5W~3W功率输出时声音比较粗糙,这一点是许多人实践证明了。
3、单端甲类胆机结构简单,零件少,电子管过载能力强,符合DIY的要求。推挽式胆机结构要比单端复杂,零件也增多,推全频喇叭时声音效果没有单端好,故不推荐。


wongzh 2004-11-04 15:06
说了这么久,还没说到用什么管好,也是参考了好多文章,可惜本人太懒,很多鬼佬的文章写得不错,工作一忙起来更不想看一堆“鸡肠”(英文),否则会有更多好东东给大家。总的来说,直热式三极管出来的声音是比较好听的,综合价格和来源考虑,2A3是比较好的选择。

(有事做,有空再续)


yugang34 2004-11-05 09:32
我想用6P3P的单端,推我的166E,效果会好吗.


leath 2004-11-05 11:39
这个是谁的?


yugang34 2004-11-05 11:45
这个是胆艺轩上网名叫5842的人做的.他在搞团购,720一台.


冰原下的火山 2004-11-05 11:58
好文章!学习中!


wongzh 2004-11-05 12:10
一般来说推全频喇叭效果:
(粗糙)晶体管功放<推挽胆机<单端胆机(细腻)

6P3P单端推FE166E应该没有问题,作为入门胆机还可以,只是效果与直热三极管单端胆机还是有差距。

根据自己实际条件去发烧,不要因为发烧影响到家人,发烧音响是生活奢侈品,不是生活必需品。

每一个发烧友都有升级、交学费的经历,否则就不是发烧友了,只是要根据自身条件去发烧,不要因为钱的问题与家人产生矛盾,也不要因为发烧而忽略了与家人和朋友的相处,“以人为本”,“以音乐为目的,音响只是手段”。


wongzh 2004-11-05 13:32
一直想和网友们探讨一下如何去发烧的问题,有篇台湾网友的文章,不妨一读:

“蠢伯們的派對
黃智鈺

    說起來,我是個從Hi-End音響世界「逃」出來的人。當然,假如我能選擇的話,我會比較寧願說成是飄然隱退。
    那種情境就像是從一個仍然熱鬧非常的派對中悄悄的,不去驚動誰的溜出大門。或許你在生活中也有過類似的經驗,你已無心於那些繁揚囂鬧,又無意於掃別人的興,而你胸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卻正強而有力的壓迫著你的肺,你急需一口新鮮的氧,於是,你選擇了不說再見。閃人!
    對我來說,所謂的Hi-End音響,不折不扣的,已經變成了一個烏煙瘴氣、浮誇喧囂的無聊派對。簡單說,我真的受夠了。有誰會受得了年復一年,廠商們總是換湯不換藥的推出不知道好在那裡,價錢卻貴很多的「新」產品,而距離他們信誓旦旦宣稱為現階段最高成就的舊機種不過十一個月的時間?這中間還得扣掉參加美國CES、台灣Hi-End音響展、日本進口音響展、英國Ramada展、德國視聽展、米蘭展....誰知道有多少展的時間。我興緻勃勃的看了幾年,well,太多年了,我發覺Hi-End音響跟時裝一樣遵循著一定的季節循環,你推出新產品、拜訪重要地區代理商、開發表會、上媒體造勢、打廣告、爭取媒體評論、參展、搜集訂單、回國開會決定下一個新產品,然後,二─二─三─四,再來一次。好吧!我得承認,我原來以為「現階段最高的技藝成就」是需要多年苦心研發,需要時間、心血,然後,也會保持這樣一段時間的。我錯了。原來Hi-End音響只是金屬與矽晶片做成的時裝,而我們這些一生追尋著最極致的音樂重播的人不過是年年買著當令流行的那一件。Again and again。天啊!A Go Go裝又回來了,難怪真空管真是陰魂不散。
  在這幾年中,在這個即將跨入二十一世紀的二十世紀末,在這個Hi-End音響廠商群聚討論「Hi-End Crisis」對策的時節,我看到的Hi-End音響活脫脫是個步履蹣頇、語言含糊、態度狂暴,患有嚴重中年危機症候群的醉鬼。在賣了多年無需研發的「現階段最高的技藝成就」之後,他喃喃問著:「為什麼沒有人再愛音響了呢?」他叨叨絮絮的數落著所有人的不是:電腦,該死的電腦!該死的多媒體!它們搶走了我們太多的鋒頭。嘿,現在的年輕人都只聽重金屬了....呵,我能要他們買部Hi-End擴大機聽Raps嗎!
    或許吧!但有一點我很確定:時代變了。問題是,廢話,哪個時代曾經停止變化過?
    Anyway,我們這位中年危機感甚深的Mr. Hi-End也不能免俗的問起:「我是誰?我到底在『做』什麼?想『做』什麼?」空茫的追索著生命的真義。(英文中的「做」可以是do,也可以是make,我的原意是do,但這位Mr. Hi-End用make嘛ㄟ通。)
    我還沒到中年危機的年齡(但不很確定是不是有了症候而不自知就是了),但因為我「逃」過,也自問過「我是誰?我到底在做什麼?想做什麼?」這一類的鳥問題(sorry,一時口快,我並不歧視鳥,只是習慣用語,另外也多少有點「鳥為食亡」的關聯性),因此還算有點熟悉這種悲涼與茫然。
    那麼,然後呢?繼續上班、繼續做(do、make),繼續「鳥」下去,時間會治療一切?或許吧!反正,選擇在你。
    就自由的供需市場而言,做為「供」的你,Mr. Hi-End,自然也是被選擇的。而我相信,你的焦慮正是來自被選擇的機率越來越小。假如這能安慰你的話,相信我,那些年輕人不會永遠只沉醉在聲霸卡、電子合成音、爆炸聲、重金屬、饒舌歌(─what歌?)的。他們會長大,其中有些人會,哦,像我一樣,認為音響(音樂)根本是生活必須品,而Hi-End音響是犒賞自己這一輩子最好的投資。而你,Dear Mr. Hi-End,你準備了什麼給他們呢?更大、更重、更貴、面板更厚、貴金屬更多的擴大機?更大、更重、更貴、更難使用的八音路喇叭?假如你跟現在一樣,講不出一點人類聽得懂的道理,只年年指著標價牌告訴我,這就是Hi-End(臉色還不太好看....),Sorry,Uncle Hi-End,我不能陪您多聊了。我會以十倍於上次的速度逃離你,順帶一提,您的葬禮請恕我缺席。
    我常在想,工學(engineering)下的產物,它之所以大,是因為非這麼大無法成事;它之所以重,是因為沒那麼重無以竟功,以下類推。別誤會我在提倡日本式消費品輕薄短小的理念,只不過我不認為像是登陸月球、人造衛星、哈伯望眼鏡這種Hi-End的東西只是因為那些科學家、工程師們就是想把它做成這麼大。所有的工程設計不都應該有個道理可循嗎?你說,是的,但Hi-End音響除了是工程外,更有人類夢想的成份在。Ok,我同意,但我得每年一次掏腰包買你的「改良(?)夢」、「加大夢」、「Mark XX夢」、「CES應景夢」、「史上之最(通常後頭接貴字)的夢」、「因為沒人試過的夢」,以及,最讓人受不了的「Me too夢(─不管做晶體機還是管機的,現在大家都扛得出幾百瓦火力的烤箱了)」嗎?更何況,超越工程(beyond engineering)我可以瞭解,不顧工程方法(solution)而逕自去追夢則純然是愚蠢的。就Hi-End音響的領域而言,我並不認為我們還悲慘的處在「前萊特」的航空時代,我們至少知道了光在捷安特上綁片木板用力踩是很難飛得起來的。我的意思是,到底,我們為什麼需要幾百上千瓦的擴大機來重現「完美的動態」,而不是嘗試著別把揚聲器的效率做得那麼低?為什麼你們為了減少佔地面積而做出一堆貴得嚇人的小喇叭,然後又賣我們貴得嚇人的重量級腳架來佔地方?為什麼我們明知道較高的資訊密度會讓數位媒體聽起來好得多,你們卻把DVD充裕的資訊容量拿來灌進經過損失性壓縮的5+1聲道?天殺的。
  相信我,有些事情不對頭了,Mr. Hi-End。你應該去看看心理醫生或精神科醫生什麼的,通常焦慮失眠過久確實會比較多夢。不幸,噩夢居多。
    你或許會抗議說,專家媒體都給我極高的評價呀!是啊!但他們掏腰包買了嗎?就算是,恐怕你沒辦法只靠便宜賣幾部給媒體寫手就過活吧!嘿,看著我,我才是那個看了媒體(評得還真棒,但棒的東西多了)之後掏腰包的人耶!別只記著討好他們或為了讓他們有材料可以寫而忘了我們啊!就這點,我給你兩個理由:
    一、.消費者才是最後選不選擇你的人,你千萬、千萬別忘了!
    二、評論員很能寫,也很能幫你做生意,但終歸,他可能下個月就換工作,而留下來的人也並不就代表了我們對音樂與音響的品味。假如您是為了他們而做,請參考第一點。
    我絕不奢求您做出又好又便宜的東西(相信我,這種東西不會多到每本雜誌每期都會報導好幾個)事實上,我一點兒也不反對您做世上、史上最貴的東西,我只不過巴望您告訴我真正的理由─為什麼這樣做,又好在那裡,以及,我花的錢到底買到了什麼(─什麼樣的進步)。就算您真的只是想知道這樣做會怎樣,我都可能買一部。不蓋你,有一次一個喇叭製造商告訴我:「這次的新產品有一點改進,你可以任選四種珍稀的熱帶雨林木皮....」多好,我朋友還真買了一對。果然,看起來漂亮極了,聲音則維持一樣的水準,很爛。我很後悔,不是為了我的朋友多花了那麼多錢買到爛聲音,而是又一堆珍稀木種為了一對爛喇叭而犧牲。我發誓永不犯同樣的錯誤,阿門,所以也請你省省三吋厚的鍍金面板,我不窮,但並不表示我蠢。照您這種搞法,我那位朋友─世界上最後一個audio凱子─都學聰明了。至於在機器上刻我的名字那一套,告訴你實話,以我們花的錢,你應該把我們的名字刻在原廠的奠基石上!或者你想告訴我這樣的邏輯:在我自己花錢買的我自己的機器上刻上我自己的名字,而我應該覺得榮耀?這算哪門子邏輯,還是我們的莘莘學子們實在要求太多,他(她)們的制服、書本,甚至便當上不都有自己的名字嗎!
    總歸,我眼前看到的Hi-End party是個到處充斥著中年危機型的製造廠、短視投機的代理商、皮條政客型的媒體共演著年復一年的老戲碼。而消費者,那些曾經樂在其中的尋夢者,在灌了太多杯不高明的雞尾酒之後正一個一個頭昏腦漲的從前門或後門溜走,說不說再見都無所謂了。
    一如所有熱鬧的派對過去之後,總會有人宿醉頭痛。假如這種帶著後悔、空虛、疲勞的身心苦楚能讓我們稍去想一想,那麼,無論想的是什麼可能都會有價值吧!”


一针见血:“原來Hi-End音響只是金屬與矽晶片做成的時裝,而我們這些一生追尋著最極致的音樂重播的人不過是年年買著當令流行的那一件。”

来自一个玩胆机和全频的网站,其他文章亦值得一读:
http://www.audiotopology.com.tw/


wongzh 2004-11-05 13:45
说说玩全频喇叭必须领会的两大原则:
1、“SIMPLE IS BEST”简单最好;
2、“LESS IS MORE”少就是多。

好好品味,个中滋味,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话说中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先”,所以也就有了中国八大菜系,同样做一道“鱼”,各大菜系做法、佐料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粤菜做鱼最常见的却是“清蒸”,蒸好后加酱油即可上席,川菜的一种做法就是加辣椒等佐料,其他菜系做法亦各有千秋,但究其味道还是“清蒸”做法基本上是原汁原味,其实全频喇叭就是一道“清蒸鱼”,喜欢者乐此不彼,不喜欢者说太清淡了,不如“红烧鱼”好吃,还有认为“水煮鱼”好吃,总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玩音响也一样。


wongzh 2004-11-05 14:10
再介绍个英文DIY网站:
http://www.vt52.com/

有空详细看看,特别是后面的心得体会。


wongzh 2004-11-08 09:23
新看到的一个网页,关于FE166的:
http://www.boozhoundlabs.com/ml-tqwt/

4

主题

0

好友

77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211904
帖子
77
精华
0
经验
77 点
金钱
77 ¥
注册时间
2010-6-17
 楼主| 发表于 2010-6-25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ZT全频音箱的特殊摆位方法:
两箱相隔30-60CM,离后墙60CM以上,听音位置离两箱150CM,昨晚初步试了一下,声音厚度增加不少,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大伙不妨试一试,反正不要钱!哈哈!!!

10

主题

0

好友

645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193008
帖子
633
精华
0
经验
645 点
金钱
643 ¥
注册时间
2010-4-18
发表于 2010-6-25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度关注楼主的搭配情况

4

主题

0

好友

77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211904
帖子
77
精华
0
经验
77 点
金钱
77 ¥
注册时间
2010-6-17
 楼主| 发表于 2010-6-25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找点资料
摆放法则

  由于人的位置有不确定性,而房子具有一定的确定性,这里只能根据房子的形状、大小对音箱的布置做一些规律性的探讨。

  1.三一七比例法

  先应该将房间长度均分为三等分,喇叭摆在1/3长度处,而两只喇叭之间的间隔为房间长的2/3的0.7倍,也就是喇叭之间的间隔=房间长度×2/3×0.7。使用这种摆法,最好将两个喇叭略微地向内扭,角度方面则要看您的具体家具情况了,您可以一边听一边试,直到您认为合适的时候就可以了。

  2.正三角形法

  也称为近音场法。它的好处是可以减少四面墙反射音对喇叭直接音的过度干扰,因此可以得到很好的定位感以及宽深的音场。这种摆法的效果能得出更多的细节,清晰度也最好。"正三角形法"实现需要喇叭离开后墙起码要1m以上,而音箱与侧墙的距离起码要0.5m以上。两个喇叭之间的距离与聆听者的位置呈一个正三角形,而三角形的边长可根据您的房间以及功放的功率大小来定。大的话就可以长些,小的就短些。两个喇叭的向内扭转投射角度也要起码45o以上。

  3.菱形摆法

  很多发烧友经常会遇到,在正方形的房间很难校音的情况,其实大家可以使用"菱形摆法"来解决。先声明此法只限正方形房间使用的,首先将正方形空间视为菱形,喇叭摆在菱形的两条相邻的边的结合处。但必须注意的是喇叭后面的菱形尖角与聆听位置后面的菱形尖角都要做圆弧或圆柱声波扩散处理。另外两个喇叭也不宜靠侧墙太近,否则会出现驻波太强,低音听起来发?quot;隆隆"声。如果真的不能做扩散处理的话,都要在菱形尖角处放些比较吸音的家具,如沙发之类。

  4.轴线内侧法

  如果您的听音环境复杂,可能吸音不对称、房间太细长,而您的音响的声音高音尖锐、中音瘦、低音又不够的话,以下这个"轴线内侧法"会帮助您。首先将喇叭摆在房间的1/3~1/2长度之间,然后分别将喇叭尽量靠侧墙,如果房间太宽的话则不一定要紧靠侧墙。喇叭的向扭转角度要大于45o,聆听位置要在两个喇叭的投射角交叉线交点之后约0.5m~1m之间。

  5.三三一比例法

  对于听音室面积比较大、空间比例均匀的房间,音箱的摆位可以用三三一比例法,此法亦可在大房间得到平衡的声音与宽深的音场,先应该将房间长度和宽度都均分为三等分,喇叭则摆在长度与宽度的第一等分交点上。喇叭可以略微地向内扭,要视实际试听的效果来决定。要注意的是听音位置不可贴靠后墙。

  6.喇叭长边后墙摆法

  如果您觉得您的音响系统中,低频的量感不够,那么您可以试一下现在介绍的这个"喇叭长边后墙摆法"。但要注意的是这种摆法对声音有得有失,虽然中、低频的量感增强了,但声音的音场以及深度都会变差,所以要在这之间得到一个平衡的话,就要靠您慢慢移动来尝试。在一个长方形的房间里,一般的经验都会以短边为喇叭的后墙。但这?quot;喇叭长边后墙摆法"却反其道而行,把长边为喇叭后墙。喇叭离开后墙起码要1m以上,而音箱与侧墙的距离起码要

  0.5m以上。两个喇叭之间的距离与聆听者的位置呈一个正三角形,两个喇叭的向内扭转投射角度也要起码45o以上。聆听位置不可贴墙,至少要留1m的距离。

  当然,音箱的摆位还要考虑房子的密闭性、墙壁的吸音效果等多种因素,探寻最好的摆法其实靠的是自己的耳朵。如果您有一双灵巧的耳朵,再结合一些基本的规律,一定能找到最佳的摆位效果。
头像被屏蔽

5

主题

0

好友

468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崇尚全手工DIY

UID
22511
帖子
432
精华
1
经验
468 点
金钱
458 ¥
注册时间
2007-5-11
发表于 2010-6-25 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0

主题

0

好友

19

积分

注册会员 当前离线

Rank: 2

UID
206448
帖子
44
精华
0
经验
19 点
金钱
19 ¥
注册时间
2010-5-30
发表于 2010-6-25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菜鸟 围观啊!!

4

主题

0

好友

77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211904
帖子
77
精华
0
经验
77 点
金钱
77 ¥
注册时间
2010-6-17
 楼主| 发表于 2010-6-25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楼上XD指导,继续找点资料。

扬声器发出的声能是从纸盆的正面和背面辐射出去的。纸盆的前方和后方部有空气,当纸盆向前运动时。纸盆前方的空气受到挤压.纸盆向后运动时则相反。纸盆正面所辐射出去的声能与背面所辐射出去的声能,正好为反相关系,会发生相互抵消的现象,这时扬声器的响应就会陡然下降。这种前后干涉的现象在频率低端最为严重。如果我们在纸盆圆周外接出一块硬平板,那么纸盆背面的声波就必须先绕过平板,然后才能和纸盆正面的声波相遇并相互干涉。这块在纸盆圆周外接出的平板就叫做"障板"。如果扬声器裸听,正面的声波与背面的声波只需绕过纸盆的一侧,更可在盆边相互干涉,这个通路实在是太短了,所以,在扬声器裸听而没有障板的情况下,一般播放不出350Hz以下的频率。我们可以简单实验一下,用一张硬纸板临时做一个凑合用的障板,使前后干涉的通路长度增加就会感受到低频信号明显增加。
      "障板"的作用,我们通过对扬声器的发声过程的了解,有了一点认识,障板应该用优质的隔离材料做成,而且质地应该要柔软一些,以防止产生"喀喀"声。软木复合板是比较令人满意的,外框可用硬木做成,硬、软木之间应开槽拼缝紧密结合,结合部位一定要用高强度粘合剂粘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用15mm或20mm厚的纤维板两层粘合压实后(最好在家具厂内进行)达30mm或40mm厚更是做障板的上乘材料。另外,红松、白桦、水曲柳、梧桐等很多复台板均是做障板的好材料。当然材料的选用还要取决于个人偏爱。为了防止"喀喀"声和共振带来的噪声,扬声器必须牢牢地固定在障板上,障板也必须安装牢靠。

4

主题

0

好友

77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211904
帖子
77
精华
0
经验
77 点
金钱
77 ¥
注册时间
2010-6-17
 楼主| 发表于 2010-6-25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倒相式音箱
倒相式音箱又称低频反射式音箱,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音箱。 倒相式音箱的理论是A.L.Thuras早在1932年提出来的,到了1952年,B.N.Locanthi提出了振膜与倒相孔的气体互相作用的计算方式,推动了倒相式音箱的发展,而真正让倒相式音箱得到成熟的实用设计,是1961年A.N.Tniele运用Novak确定的简化模型,较细致的发表了许多实际性的设计方法,而后来的R.H.Small对倒相式音箱的全方法设计也发表更有实际性意义的文章。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倒相式音箱渐渐的成熟起来。

它和密闭式音箱的区别在于在音箱的面板上按装了一个倒相管,当扬声器工作时,背后辐射出的声波经过倒相管后辐射到前方,与扬声器前面的声波相叠加,然后共同向前辐射,使低频效果增强。

倒相式音箱的特点是:可以利用箱体和倒相管的共振,在扬声器的声压不变的情况下,扩展了低频,其低频可以扩展至扬声器共振频率的0.7倍。 倒相式音箱和重放同一频率的密闭式音箱相比,体积比密闭式音箱小70%,因此对功率放大器输出功率的要求比密闭式音箱低。倒相管可以减小低频下限频率附近的扬声器的振幅失真,但是倒相式音箱的瞬态特性较密闭式音箱差。

设计良好的倒相式音箱,能够在声音音量不下降的情况下,进一步扩展低频平衡重放时的下限频率 。我们知道,喇叭单元都有一个基本的共振点频率,在这一频率上,输出的声音将最大,同时失真也最大,如不加以控制,势必造成声箱低频带重放的不均匀度加大,平衡变坏,失真急剧增加。而制作合理的一个倒相式音箱,应能将喇叭基本谐振峰压低,使其变为左右分开的两个小峰,且两个小峰的大小相等,这样向低端扩展的小峰,也会使音箱的频响进一步向低扩展。显然,基本揩振峰压低后,失真也明显减少了,这是因为喇叭在这点上的振辐呈反共振状态,在该频率附近,振动的辐度变小所至。

要想利用倒相式音箱的这些优点,设计者必须要清楚的了解所选用的精心设计才能得到理想的重放效果,并不是随便开一个倒相孔就能成功。倒相式音箱对单元的Qo也有严格的要求,不取特定的Qo值就不能充分发挥出倒相式音箱的长处,同时调整的手续也比较复杂。

倒相式音箱虽然有效率高,低频特性好及体积小等优点,但也有不足的一面。主要在于设计制作调整难度较大,例如倒相孔不能只为了效率而开得太大,否则会形成峰值,同时倒相孔的长度也会对低频有较大的影响,设计不好容易产生低音太过沉重或速度变慢的问题,也可能会有气流声太响等问题。与密闭式音箱比较,倒相式音箱在低频段的瞬态特性较差,声音的表现有些混浊,由于倒相式音箱要利用喇叭背面的声波要在箱体内经过一段时间才反射出来,所以相位并不是十分准确的,同时反射出来的声波在速度上肯定比喇叭正面的直达声慢了一步,所以说倒相箱发出来的是一种“假”低频,没有密闭式音箱来的准确。

0

主题

0

好友

32

积分

注册会员 当前离线

Rank: 2

UID
208307
帖子
86
精华
0
经验
32 点
金钱
32 ¥
注册时间
2010-6-5
发表于 2010-6-27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了......顶一个...
头像被屏蔽

0

主题

0

好友

30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66411
帖子
70
精华
0
经验
30 点
金钱
30 ¥
注册时间
2008-12-2
发表于 2010-6-27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

主题

0

好友

102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40190
帖子
425
精华
0
经验
102 点
金钱
102 ¥
注册时间
2008-4-12
发表于 2010-6-27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LZ 同好啊,,我还爱好自行车

159

主题

14

好友

1万

积分

版主 当前离线

胆石一家本无争

Rank: 7Rank: 7Rank: 7

UID
42062
帖子
12050
精华
7
经验
12744 点
金钱
11651 ¥
注册时间
2008-5-2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乐于助人

发表于 2010-6-27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几点, 我不认同 !

第一, FE03E 已经是 低Qts 的单体, 根本不适合安装在障板上 ! 要上障板Qts起码要在 0.4 以上 (最好有0.7 以上)! Fostex FE系列里唯一的一个单体有上障板本钱的就是 FE83E . (高Qts)。 但FE83E 的低音伸展, 不足。 所以一定要加个超低音在 150Hz以下补助。  再者器功率承受能力也有限。 不是很理想的单体!

FE103E 的箱体, 不用别的图, 原厂的背负载号角箱, 就很好了 !但对嗜大音量听音乐的人, 还是不足够的, FE126E在这方面就较好, FE166E(在背负载号角箱)则很惊人 !其音量之大, 会令人伸舌头的 !

10

主题

0

好友

645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193008
帖子
633
精华
0
经验
645 点
金钱
643 ¥
注册时间
2010-4-18
发表于 2010-6-27 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把你的胆机和音箱一起秀一秀呀

还没调好??????

1

主题

0

好友

429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206701
帖子
452
精华
0
经验
429 点
金钱
429 ¥
注册时间
2010-5-31
发表于 2010-6-29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能不能PM一下,喇叭和箱体在什么地方买的。谢谢

0

主题

0

好友

24

积分

注册会员 当前离线

Rank: 2

UID
173758
帖子
23
精华
0
经验
24 点
金钱
24 ¥
注册时间
2010-2-14
发表于 2010-7-3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小单端把6p3p换成了捷克JJ的KT66管,虽然没调参数,声音已经有很大的改善了

照片 011.jpg

0

主题

0

好友

301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205241
帖子
1146
精华
0
经验
301 点
金钱
301 ¥
注册时间
2010-5-26
发表于 2010-7-4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最初的惊喜外,估计再煲多久再折腾多久全频也不一定有M2的效果的。看了楼主上那么多的资料还是在苦苦探究。也许外人更能看出原因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 鄂ICP备2025138941号-3 ICP证:鄂B2-20130019 公安局网监备:420100007348 邮箱:1343292467@qq.com )

GMT+8, 2025-11-13 04:57 , Processed in 0.181695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